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2321899丛书名: 无
一些你想不到的冷知识:
胡椒推动了地理大发现?
甘蔗造成了黑人被奴役?
土豆影响了工业革命?
朗姆酒引发了独立战争?
茶叶是外交重要筹码?
咖啡供应不足的家庭会离婚?
为了抢夺鳕鱼两个大国会开战?
……
吃,承载了人类的情感、伦理、思想、政治和经济。吃是人间烟火,是百姓生活;吃是滔天罪恶,是统治者贪婪的使者;吃是欢愉享受,亦是苦难开端。人类为了吃,可以直立行走,可以四处迁徙,可以安稳定居,可以开疆拓土,可以战争,可以和平。人类历史上每一个关键时刻,吃货从不缺席。打开本书,给你一份“不正经”的科普,了解更多“没用的”冷知识。
本书以通俗、有趣的方式为天下每一个吃货正名,生动记录他们曾经在每个关键时刻的贡献。正因为有了他们,人类在万千物种中才显得更与众不同。在他们孜孜不倦追求美食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和经济影响,可谓是他们吃着喝着就改变了世界。
吃货改变世界,而经济学是这场改变的底层逻辑。在跟随吃货改变世界的这一趟饕餮之旅中,作者以经济学角度剖析了世界为何因吃货而改变。令人不但能感受到经济学的魅力,了解经济学如何影响人类行为,还能学会应用经济学知识帮助思考、取舍、权衡,最终做出决策。
第一章 进化的选择
直立选择 为了吃到东西,人类不得不站起来
迁徙选择 为了获得更多食物,人类分散到全球
火的选择 熟食促使人类文明超预期飞跃
定居选择 渴望稳定食物引发第一次经济革命
产权选择 食物归属成为物权的起源
第二章 需求的力量
马斯洛需求原理 吃货需求开启了全球香料市场大幕
阿拉伯人的垄断 欧洲人与阿拉伯人的贸易对决
信息不对称 阿拉伯人高超的欺骗演技
哥伦布的错 一个数学不好的人改变了世界
女王的棋局 “欧洲武则天”的剽悍选择
西班牙突围 挑战成就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瓜分地球 两个小国家殖民了全球
金融的力量 经济学第一次展示出惊人的力量
郑和下西洋 爱炫耀的皇帝导致国库缩水
纸币的利弊 最伟大的金融发明却生不逢时
重蹈覆辙 没有一个皇帝可以拒绝印钱的诱惑
封关禁海 愚蠢的皇帝自废海洋贸易
大帆船贸易 打群架促成欧洲与中国的贸易
白银大发现 放羊娃拯救了明朝
第三章风险与收益
哥伦布的错 一个数学不好的人改变了世界
女王的棋局 “欧洲武则天”的剽悍选择
西班牙突围 挑战成就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瓜分地球 两个小国家殖民了全球
金融的力量 经济学第一次展示出惊人的力量
第四章 货币的博弈
朝贡游戏 朱棣虚荣心催生的面子工程
白银帝国 从被朝廷禁止到地位转正
通缩诅咒 明朝灭亡的主因是经济学问题
小冰期 印第安人是全球降温的始作俑者?
蝴蝶效应 欧洲吃货无意中埋葬了明朝
迁海令 愚蠢的清朝继续沿袭禁海政策
土豆的敌人 人类吃货与马铃薯的战斗
马尔萨斯陷阱 土豆打脸人类专家
重塑美国 “土豆病”成就美国的移民和文化
工业革命 土豆一手导演了人类工业大转折
与甘蔗初相遇 欧洲人打砸抢活动的意外收获
糖来了 印度人的制糖突破
第五章 白银通缩危机
朝贡游戏 朱棣虚荣心催生的面子工程
白银帝国 从被朝廷禁止到地位转正
通缩诅咒 明朝灭亡的主因是经济学问题
小冰期 印第安人是全球降温的始作俑者?
蝴蝶效应 欧洲吃货无意中埋葬了明朝
第六章土豆的工业革命
迁海令 愚蠢的清朝继续沿袭禁海政策
土豆的敌人 人类吃货与马铃薯的战斗
马尔萨斯陷阱 土豆打脸人类专家
重塑美国 “土豆病”成就美国的移民和文化
工业革命 土豆一手导演了人类工业大转折
第七章甜蜜的罪恶
中国制造 黄泥淋糖法技惊世界
攻陷欧洲 中国茶与糖在英国的浪漫邂逅
蔗糖革命 巨大的利益与黑奴悲惨的命运
砂糖贸易战 跨界玩家拿破仑的破圈贡献
联手土豆 制糖工业助攻土豆“导演”的工业革命
东方树叶 神农氏又一次创造了吃货需求
茶叶外交 明清外交的树叶筹码
垄断与走私 明朝市场经济的胜利
利益的角逐 英国与荷兰的百年战争
鸦片战争 茶叶引发的中国近代国耻之战
茶叶大盗 中国痛失全球茶叶主导权
羊群发现的咖啡 穆斯林防止礼拜瞌睡的神器
占领欧洲 咖啡遭遇的肯定和非议
金融的博弈 不产咖啡的伦敦垄断了交易
巴西崛起 浪漫的邂逅成就“咖啡帝国”
第八章贸易逆差引发的战争
东方树叶 神农氏又一次创造了吃货需求
茶叶外交 明清外交的树叶筹码
垄断与走私 明朝市场经济的胜利
利益的角逐 英国与荷兰的百年战争
鸦片战争 茶叶引发的中国近代国耻之战
茶叶大盗 中国痛失全球茶叶主导权
第九章 成瘾经济学
咖啡经济危机 贪婪的欲望蕴藏着风险
工业革命的兴奋剂 土豆、蔗糖、咖啡完成联手
稀缺的价值 猫屎咖啡真的货真价实吗?
上瘾的秘密 行为经济学给商业的启示
啤酒改变世界 农业社会源于吃货要喝更多啤酒?
烈酒货币 与黄金白银媲美的高光时刻
朗姆酒贸易战 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的上瘾品
禁酒令 违背经济学的政策撕裂了美国
白酒的魅力 华夏文明浸润的独特文化
蒙古人种 第一个试吃辣椒的剽悍民族
弄巧成拙 辣椒的防御武器居然坑了自己
价值的酝酿 哥伦布错把辣椒当胡椒
横扫世界 辣椒反向驯服人类
征服西南 为何是云、贵、川称霸中国辣坛?
辣为何上瘾 辣椒巧妙利用人类弱点
称霸的逻辑 经济学成为辣椒驯服人类的“帮凶”
第十章 流动的财富
啤酒改变世界 农业社会源于吃货要喝更多啤酒?
烈酒货币 与黄金白银媲美的高光时刻
朗姆酒贸易战 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的上瘾品
禁酒令 违背经济学的政策撕裂了美国
白酒的魅力 华夏文明浸润的独特文化
第十一章 自虐的商机
天使魔鬼 发明化肥和毒气战的居然是同一人
拿破仑的悬赏 被战争催生出的罐头
冷冻技术 吃货的需求造就了冷链技术
食品工业化浪潮 打破食物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基因工程 逆天而行是福是祸?
食物的报复 贪婪带给人类的健康灾难
健康的吃法 如何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吃货?
后记
序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司马迁把食物提升到了“天”的高度,战国人告子曰,“食色,性也”,则一语道破天机。自古以来,喜欢美食就是人的本能,也是人之大欲,可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食’往”。
这些热爱美食的人自称“吃货”,他们以食为乐,以灶台为画布,以锅碗瓢盆为画笔,绘制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生存蓝图;他们历经千万年,队伍越来越大;他们穿越时光而越发活跃。
在远古,吃货直接影响了人类进化,划出了人类与动物的分水岭。
吃货对于食物的原始渴望,也无意中推动了人类开始直立行走。而用火来辅助食物烹调,又引发了人类的第一次技术大发展。随后,存储更多食物的渴望,帮助人类开启了农业模式。吃货想尽办法保护食物,从而创造出语言、文字和产权,甚至催生了战争。
在古代中国,吃货和当地物产相互融合,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
孔夫子孜孜以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精致,孟子困惑于“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的选择, 郑板桥则沉醉于“夜半酒酣江月上,美人纤手炙鲈鱼” 的浪漫。清朝才子袁枚兴起而著的《随园食单》,成为第一部吃货大辞典。
大文豪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身处逆境却能通透豁达,屡遭贬谪却矢志不渝,偏居一隅却热爱生活。他苦中作乐、寄豪情壮志于诗文与美食,给后人留下《菜羹赋》《豆粥》《鳆鱼行》《老饕赋》等美食文, 并催生出东坡肉、东坡豆腐等美食。
在近代,吃货开启了大航海时代,重塑了世界格局。
吃货对于美食口味的需求,促进了香料行业的发展。阿拉伯人对香料的垄断,激发了欧洲人的斗志,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着欧洲商人扬帆出海。他们一路风雨兼程寻找美味,最终发现了新大陆。世界第一次展现出完整的轮廓,各大洲的海洋贸易也由此开始。茶叶等物品开始交易,白银开始跨国家流通,印第安人口锐减……最终引发蝴蝶效应,无数国家的命运从此被改写,那时的大明王朝也因此加速覆灭。
在现代,吃货催生了工业革命,将人类工业文明推向高峰。
土豆拯救了人类,随后让全球人口翻倍,但这种依赖是幸福,也是风险。不久,爱尔兰的吃货们就遭遇了一场意外的“土豆病”,饥饿的人们四散逃离,却无意中为美国持续发展移民模式奠基,还促使英国废除《谷物法》,让英国农民脱离了土地的束缚,纷纷进城变成工人。再加上制糖业的流水线形成雏形,第一次工业革命水到渠成。而后,咖啡、蔗糖与土豆联手导演了一出人类工业革命的大戏。
吃货永不满足的欲望还加速了食品工业化进程。
吃货对于美食数量和时效的渴求,让无数人投入技术研发浪潮中。拿破仑带队攻克甜菜制糖技术,并通过悬赏催生了罐头技术;而弗里茨·哈伯合成了氨,这种从空气中制造面包的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粮食产量。随后,冷冻技术、基因工程、生物科技、消毒技术、冷链物流等食品工业化技术层出不穷,再次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工业和文明的发展进程。
在未来,吃货们还会创造更多奇迹,让我们读完本书一起预测吧。本书期望以最通俗、有趣的方式,为天下每一个吃货正名,生动记录他们曾经在每个关键时刻的贡献。正因为有了他们,人类在万千物种中才显得与众不同。他们孜孜不倦追求美食的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和经济影响,可谓是吃着喝着就改变了世界。
吃货改变世界,而经济学是这场改变的底层逻辑。在跟随吃货改变世界的这一趟饕餮之旅中,我将尝试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世界为何因吃货而改变。读者不但能再次感受到经济学的魅力,了解经济学如何影响人类的行为,还能学会运用经济学知识去思考、取舍、权衡,最终作出最优决策。
苏秦于北京
将大众化的吃货俗语和浩瀚的人类文明渊源贯通,雅俗共赏,再辅以经济学常识,文理兼具,作者不愧为北大才子。
——王世渝 投资银行家、中国 D12创始人、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本书以美食为线,串联起人类发展史中的大事件,从直立行走、游牧到定居、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到鸦片战争,这些波澜壮阔、生动有趣的历史进程,每每都伴随着美食的出现、吃货的身影,而背后则是经济学的底层逻辑。每次读苏老师的书,总能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从现实世界中,发现过去、未来,令人脑洞大开!
——李鹏 量子之歌集团创始人、董事长、CEO
美食的终极意义在于获得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有时候与食物本身有关,有时候和生活经历相关。从根本上来说,饮食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横切面,具备一个时代的经济文化的特质、组合和传承。
——徐静涛 巨牛投资董事长
本书观点新颖,论述有趣,语言风趣,让人在嬉笑怒骂间学到新知识。原来,美食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人类为了吃可以如此不畏艰辛、勇于尝试,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吃货重塑了这个世界。
——秋伊 量子之歌集团副总裁、讲真CEO
吃货是一个轻松的话题,经济学是一个严肃的理论。苏秦的《吃货经济学》,把它们有机融合在一起,信手拈来,让我叹为观止。苏秦是个有故事的人,从苏东坡那儿遗传了对食物的热爱,遗传了文采;在北大光华经过严格的理论训练;创办企业,吃过苦,对生活勤于思考。这也许是他能写出集融知识性、趣味性、理论性于一体的内容的底层逻辑。
——王明华 国家级重点人才、视科新材料 董事长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选择的学问。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正是人类无数吃货们的各种正确选择,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进化和文明的发展。
——杨思卓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奖获得者、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院长、博导
第一章 进化的选择
火的选择
熟食促使人类文明超预期飞跃
直立可以采到更高处的果子,空出的双手能占有更多食物。自从站起身之后,人类祖先可以看到更远处的野果、蜂蜜和鸟蛋,感觉视野被完全打开,世界呈现出了另外一种景象。
饥肠辘辘的胃在呼喊,舌尖上欲望在膨胀,他们拿起前不久才学会制作的棍棒、石斧,在觉醒的原力驱使下,冲出了非洲,奔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仅仅懂得吃喝拉撒,那人类与普通动物也并无两样。直立行走后不久,一项史前技术革命让人类实现了真正的种群突破,彻底奠定了人类在生物界的地位。
经济学中,“技术革命”这个词是指人类为实现发展需要而创造的手段发生根本性飞跃,一般体现为生产工具、工艺过程出现重大变革。人类近代的三次技术革命,分别是18世纪以瓦特的蒸汽机为主导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9世纪以电力为主导的第二次技术革命、20世纪以信息为主导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而火的发现和使用,从人类进化意义上来说,完全超越了近代的三次技术革命,它让人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古希腊神话中,天神宙斯禁止人类用火,普罗米修斯看到缺乏火种的人类生活困苦,就私自帮助人类从奥林匹斯山盗取火种。
普罗米修斯因此触怒宙斯,宙斯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每天派一只鹰去吃他的肝,然后又让他的肝恢复,使他日日承受被恶鹰啄食肝脏的痛苦。
但这仅仅是神话,人类真实的火种却源于史前雷电。
55万年前,北京周口店的一帮吃货外出打猎,遭遇了一场因雷电劈树而引发的森林火灾,不少没能及时逃跑的动物被烧死,场面惨不忍睹。这群空手而归、饥肠辘辘的猎人被一种异常的香味吸引了,那些看起来被烧得黑乎乎的动物,散发出前所未有的香味。饥不择食的他们开始尝试吃这些被烤熟的动物,意外发现口感和味道都比以前吃的生肉好很多。他们决定把火源带回山洞,希望能再次做出这样的食物,这是火第一次进入人类生活。从此,人类生活有了烟火气。
吃货与火的偶然相遇,引发了一场史前技术大爆炸,原始人类对火的发现和利用,给人类的进化带来了惊人的巨变。经过火烤熟的食物更加容易消化和吸收,还可以形成 200 多种新的化合物,这可以帮助人类身体获得更加充足的营养。
食物烤熟的过程,杀灭了其中的病菌和寄生虫。生肉中常含有旋毛虫之类的寄生虫,如果直接吃,可能会出现发热、水肿、皮疹、肌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但经过高温加热后,寄生虫被彻底杀死,从而大大降低了人类的死亡率。
吃货对熟食的消化速度更快,熟肉比生肉的口感和味道都更好, 充足的营养让人体的内脏、大脑、骨骼、口腔的进化速度加快,从而为提高脑容量作好了铺垫。
在篝火到达人类聚居地的那一刻,人类文化也开始产生。
英文单词“focus”的中文意思是“焦点”,而“focus”最早的意思是“火炉”,17 世纪才被物理学家开普勒用来表示光的“聚焦、焦点”。在原始社会里,火堆毫无争议地成为劳作一天归来的人群的“焦点”。
通常,原始人类会围成一圈在篝火旁烤猎物、吃东西。火堆成为人们交流、聚会的焦点之地。山谷的风呼啸而来,篝火不仅有取暖功能,火堆旁也成为部落吃货们进行沟通的平台。
这个意义非同凡响,在千百年的时光流转中,人类一直交流甚少, 平时也只是在遇到后简单打招呼,天黑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既没有交流场所,也没有交流契机。
火堆给人类提供了交流的场所,也为人类的社交创造了场景和契机。在火堆边,集体烹饪、分享的模式开始出现,以火堆为中心的社交生活逐渐成熟。
以前,进食是一种单独、快速的个人行为,现在有了火堆,吃饭变成了一种多人的、慢节奏的群体共享行为。人们有更长的时间围坐在火堆边,共同取暖,一起烹饪,可以说,火堆是人类最早的社交圈。
一群人聚集在火堆旁,交流自然就多了起来。你可能需要让老王帮你递一块木材,让老李帮你递一块你够不着的肉,或许你面前的水喝光了,希望老赵给你再倒一点。
在漫长无聊的夜晚,大家也会围着火堆分享当天的打猎经过、猎物信息,可能还需要沟通什么动物肉好吃,哪里可以捕猎到这样的动物,怎么烤才比较味美。
这些沟通需求,进一步引发了另一个链式技术大爆炸:语言的产生。如果说人类选择直立行走划清了人类与动物的界线,那么,人类选择用火则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快速进化。
人直立行走之后,口腔上壁隆起,吻部萎缩,口腔和喉咙之间形成一个直角空间,口腔变得更大,这是造物主恩赐的“直角”,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有利于人类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使用火之后,熟食让人类的咀嚼器官不需要再那么用力,咀嚼器官开始萎缩,给发音器官腾出了更大的活动空间,进一步促进了声音共鸣和唇音形成。
人类强烈的沟通意愿驱使他们发出零碎、连续的音符,人类世界开始出现欢声笑语,那个把火带回家的选择再一次对人类的进化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
熟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前吃生肉需要更多进食和消化的时间,而现在进食和消化的时间大大缩短,人们留出了更多思考的时间,这进一步促进了人类大脑容量的增加。
人类一开始思考,很多事情就开始发生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火堆旁的座位。人们围着火堆而坐,有的位置显眼,有的位置有风, 有的位置多烟,有的位置取食物不方便,一开始,大家都是先到先得, 慢慢地,一些人认为应该把好位置让给长辈坐,长辈理应得到更多关心。
人类的思考导致了认知的差异和共识,人群由此开始分化,渐渐倾向于把好位置让给那些部落里地位最高的人,阶层开始产生。而且,这种“排座次”的习惯一直传承到了今天,形成人类延续至今约定俗成的规矩。
人类选择把火带回家,无意中促成最令人瞩目的史前技术大爆炸,快速推动了人类的进化,而且火在之后人类文明的发展中也一直充当着重要角色。
一开始,人类用火煮熟食物、照亮黑暗、避寒取暖、驱离猛兽, 然后,人类开始用火熔化金属,铸造青铜器,进入制造工具的青铜新时代。近代,人类用火点燃了石油,沸腾的蒸汽驱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火炬传递仪式,开启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而今,人类点燃火箭、离开地球,探寻更神秘的宇宙,颠覆了人类千万年来对世界的认知。
选择使用火,是人类进化的偶然,也是人类的一次技术革命,推动人类朝着意料之外的方向发展,人类的身体进化、语言产生、文字出现都因此而大大加速。
选择了火,让人类超越自身生活状态的局限,开始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人类组织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一次完美的经济学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提升了人类身体吸收营养的收益,降低了死亡率,降低了人类生存的成本。
定居选择
渴望稳定食物引发第一次经济革命
在狩猎和采集时代,史前人类的食物基数并没有改变,他们仅仅是在开展一种纯自然的采集、狩猎活动,从这个角度看,他们跟其他动物的生存方式其实并无太大区别。
当然,随着人们采集技术的进步,早期人类逐渐积累了采集经验, 能够预判食物生长的规律和地势等,但由于当时对气候、土壤、湿度等缺乏认识,所以大致来说,依然是靠运气来偶然发现食物的,食物获取具有极强的随机性。
首先是发现食物的地点随机,可能跨越几个山头也没有遇到猎物。其次是在觅食过程中出现的猎物物种和数量随机,也许遇到的是温顺的梅花鹿,也许遇到的是凶猛的豹子,也许遇到的是一只,也许遇到的是一大群,谁是猎人谁是猎物还不好说。不仅猎物随机,食物采集也十分随机。可能走不了多远就发现一大片野葡萄,也可能辛苦跋山涉水却只能找到几朵小蘑菇,最后一群人不得不忍受饥饿。这种择食的随机性对整个群体的生存威胁是严重和致命的。
所以,人类“拿来主义”的自然采集、捕猎方式,在极大的不确定性风险面前使食物捉襟见肘,特别是在寒带的冬季,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一群吃货在漫天大雪里冻得瑟瑟发抖的场景,在百万年中一次又一次地上演。
大约1.2万年前,在全球人类一路吃一路生的情况下,人口快速增长,曾经一度超过了 300 万人。原始的狩猎和采集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他们不得不加快迁徙的频率,搬得更快,走得更远。
但是,迁徙异常艰苦且充满了危险,比如气候变化无常、沿途有猛兽出没,这导致很多人死在了迁徙途中,而且能否及时找到合适的迁徙地也充满不确定性,如果长时间无法找到合适的食物充足之地, 对一个部落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从《人与自然》等节目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当时迁徙的艰辛。
除了迁徙,有没有一种好办法可以让人类一劳永逸呢?
转折点出现在9000 年前左右,饱受迁徙之苦的人们忽然停了下来, 他们选择定居在一个地方,并且开始驯化动物和植物,他们想让肉类和粮食供应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
这个天才般的选择,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未来,虽然当时世界的各大洲、各个部落无法相互联系,大家却几乎像是收到某个命令一般, 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定居和驯化。
这群具有远大理想的吃货先祖,为了自己的胃、家人的胃、子子孙孙的胃,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驯化运动,从动物到植物,只要能吃的统统要驯化。
在狩猎时代,猎手们往往需要一个更好的伙伴和助手来提高狩猎效率,于是,速度极快、敢于冲锋、智商足够的狼很快进入人类视线, 他们最先成功驯化了狼,也就是今天的狗。
狗幸运地成为吃货先祖们驯化的第一种动物,面对强敌勇猛异常, 对人类忠诚度极高,这大大提升了捕猎效率。狗拥有极强的嗅觉,且智商较高,能理解人类的口令,与人类合作搜寻和包抄猎物,配合得天衣无缝。
在世界各地的岩画上,我们会发现很多狗参与狩猎的场景。狗与人类相处上千年,逐渐获得了人类普遍的认同。在许多旧石器墓葬中, 都会出现狗殉葬主人的情况,而旁边经常摆有狩猎工具,可见当时大多数人类已经把狗作为狩猎助手。
许多文明曾想把狗驯化成一种肉类提供源,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原因特别搞笑,那就是狗本身也是吃货,吃得多、不长肉,粮食转化成肉的效率太低,如果当成肉狗养很不合算,所以最后狗被赶出了肉食领域。
进化并没有让狗走猪的路线,也算是命运对狗的垂青。猪就比较惨了,论智商它们跟狗不相上下,但因它们一吃就胖,粮食转化成肉的效率极高,于是入选人类肉食榜并成为首位。
人类的驯化没有停止,他们继续穷尽一切办法来开脑洞。
4500多年前,人类想找一些动物做免费苦力。他们发现南高加索地区有一种野马劲儿大、跑得快,是非常合适的劳动力,于是历经挫折,终于成功驯化了这种野马,用以拉犁推磨。这种驯化的马很快就在阿拉伯半岛和欧亚大陆得到了普及。
人们还发现,这种马不但可以干苦力,还可以作为代步工具。在茶余饭后,这些吃货们翻身上马扬鞭出门而去,带娃遛弯轻松无比, 野外狩猎效率也事半功倍。
人类也开始了对植物的驯化,把野生植物变成可栽培的植物。有几种划时代的植物被驯化,其产生的影响力至今还在,就是人们熟悉的小麦(单粒小麦)、大麦、小扁豆、鹰嘴豆、豌豆。感谢那些胆大的吃货们,他们多次以命试吃野生植物,为后来的人类奠定了农业种植基础。
吃货们选择驯化植物,最初的确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但最后产生的影响力并非吃喝这么简单。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植物的驯化, 直接决定了会塑造何种文明。小麦和大麦塑造了古巴比伦文明,玉米塑造了墨西哥的古玛雅文明,而水稻、谷子则支撑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在中国古代,水稻代表南方的吴越文化,谷子代表的是中原文化, 而小麦和大麦则属于西域文化,小麦通过“丝绸之路”引入中国,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步让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交会。
少有人知道,其实谷子的祖先是一种狗尾巴草,古人驯化了这种野草,让它结出了融入中国文化的谷子。古代典籍中经常提到的“江山社稷”的“稷”就是指谷子,以粮食寓意江山和政权,可见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人类选择驯化动物、植物,选择定居方式,让人类再次跃升到另外一个发展阶段。从迁徙的游牧模式转化为农业模式,这种最早发生于两河流域的转换,被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称为“第一次经济革命”。
人类选择定居再次有力推动了人类的进化,吃货们天才般地发起了这次经济革命,从以前的被动采集食物转变为主动创造食物,食物基数被放大。这次伟大的选择,让人类文明发展进入了新纪元。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