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226271
在该书中,家长能够找到教养孩子的正确方法,能够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实现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正如作者所言:“真相是有力量的。”这部著作是彷徨家长的养育锦囊,是亲子沟通的优质范本。
——杨艳杰/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父母和孩子从来都不该处于对立的局面,他们好的关系是彼此陪伴支持,互相成就。这本书的故事和观点都非常精彩,两位作者所谈论的正念思维,能帮助父母们从矛盾、争吵、焦虑中找回平静,顺畅、轻松地与孩子沟通。希望每位父母都能体会到这种平静与轻松,毕竟,成为父母,是我们人生中珍贵的经历。
——崔璀/ 个人管理实战专家、Momself创始人、优势星球发起人
内卷时代,父母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不同程度的焦虑中,而《正念教养》这本书就像是一剂良药,让家长们看到,科学的养育方式、顺畅的亲子沟通或许没有那么难。书里的5个故事脱胎于两位咨询师亲身经历的咨询个案,在娓娓道来的讲述中,读者们可以看到咨询师是如何工作的,5段家庭关系又如何从冲突、逼仄的状态终变得积极而温暖。相信书中传递的5种正念思维可以给家长们带去些许启发。
——青音/ 作家、家庭治疗学派心理专家
这是一本对父母来说很有启发的书,“正念”意味着带着觉知,关注当下的感受和体验,“正念养育”给父母带来的就是带着觉知的,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关注当下的养育方法,让父母们不焦虑、不恐慌,从而更稳定的支持孩子。
——闫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P.E.T.父母效能训练资深讲师、父母游戏力®认证讲师
这本书诞生在咨询室的沙发上,围绕着5个深受亲子关系困扰的家庭展开。两位作者开创性地采用元认知思维养育法,陪伴这些家庭脱离冲突、逼仄的负面状态,建立起积极、温暖的健康关系。
昼夜颠倒,陷入睡眠障碍的孩子,隐藏在背后的厌学抵触情绪,是否源自父亲带有操控性的捏泥人养育方式?频频失去理智,对孩子暴力相向的母亲,她难道不爱自己的孩子吗?叛逆的孩子,争锋相对的父女,青春期问题是否不可避免?父母对孩子非黑即白的“贴标签”,愈演愈烈的手足问题,多子家庭该如何平衡孩子之间的矛盾?抑郁、偏激、自我伤害——脆弱又尖锐的孩子,尽心尽力维系生活的父亲,陷入绝望边缘的单亲家庭,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作者在本书中基于元认知思维养育法的理念体系,结合这5个家庭的真实案例来分别阐述自我内核思维、流动思维、软性外沿思维、心域思维和平等思维这5种正念思维在亲子关系中的应用,以图引领内卷时代下的家长们如其所是地探索自己与孩子的真实需求,厘清矛盾背后的问题所在,修正亲子关系中存在的种种扭曲和失控,从而实现科学养育,让健康幸福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日后人生路上内心的一罐金子。
推荐序
自 序
第1章 自我内核思维:找到真正属于孩子的内驱力
第1节 少年的睡眠障碍
第2节 捏泥人的养育方式
第3节 大脑的构造
第4节 孩子骑手的成长
第5节 元认知和冥想
第6节 构建孩子的元认知
第7节 睡眠障碍消失
第8节 自我内核思维
第9节 颠覆成功的定义
第10节 珍珠瞬间的妙用
第11节 协助孩子自我内核成长
第12节 信任的培养
第13节 真正的内驱力
尾记 鸿宜的信
第2章 流动思维:从源头上处理负面情绪
第1节 我想离开这个家
第2节 爱的定义是什么
第3节 情绪急救的方法
第4节 如其所是地看见
第5节 流动思维的核心
第6节 痛苦漩涡的真相
第7节 感受的生命周期
第8节 特殊的礼物
第9节 乌云之上有蓝天
第10节 后的锦囊妙计
尾记 从韵的信
第3章 软性外沿思维:不伤害孩子也不伤害自己
第1节 时尚女孩的烦恼
第2节 什么是自我外沿
第3节 感到指令被攻击
第4节 自我外沿的冥想练习
第5节 自我外沿中的大活人
第6节 青春期的禁忌之爱
第7节 摘掉堵住耳朵的纸团
第8节 怎样判断真实的攻击
第9节 什么是有效规则
第10节 自我外沿的终极形态
尾记 飞飞的信
第4章 心域思维:感知、理解和接纳身边的人
第1节 谁是受害者
第2节 底层情绪和情绪质量
第3节 什么是心域
第4节 拓宽心域的三个步骤
第5节 社交恐惧的感受
第6节 心域思维的冥想练习
第7节 改变别人真的很难吗
第8节 结局奇妙的沙盘大战
第9节 将孩子纳入心域的效果
第10节 怎样处理兄弟间的矛盾
第11节 成长历程对心域的影响
第12节 陪伴孩子拓展心域
尾记 来自浩浩和瀚瀚的礼物
第5章 平等思维:亲子间互动顺畅的状态
第1节 拍视频的工作邀请
第2节 记忆中的创伤
第3节 抗争权威和自我伤害
第4节 曾为军人的父亲
第5节 不平等关系的转换
第6节 构建平等的亲子关系
第7节 明亮的眼中世界
第8节 恶意评价的来源
第9节 团体评价就是权威吗?
第10节 每个家长的角色
第11节 如何做孩子的陪伴师
尾记 来自荣誉的问候
参考文献
推荐序:亲子沟通的优质范本
当今社会多元发展,作为社会基础单元的家庭,我们正承受着日新月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很多家庭,尤其是城市里的新移民,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可谓千差万别。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孩子们的认知、情绪和人格都受到较大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民主平等的教养方式能够培养一个阳光、积极、乐观、自信的孩子,控制拒绝的教导方式可能将一个孩子推向阴郁、消极、悲观和自卑的状态中,有些孩子甚至出现人格障碍或焦虑抑郁障碍等心理问题。
在长期的心理学临床实践中,特别是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优化方面,我深深地感受到,许多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多与父母亲的教养方式有关。我们不禁要问:“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孩子获得身心健康成长?”
本书作者徐莉和明淙长期致力于心理咨询工作,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根据大脑的本能大脑、情感大脑与理性大脑三个维度,提出采用“平等思维”和“爱”化解亲子之间的权力之争,主张元认知思维养育法中长大的孩子,更有能力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积累宝贵的成功经验,以更大的勇气去面对和处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本书的书体是五个丰富有趣的故事。作者将理论与现实故事极富逻辑地结合一起,在展开每一个家庭画卷的同时,也将“自我内核思维”“流动思维”“软性外沿思维”“心域思维”和“平等思维”这五大思维方式展现给读者。
在该书中,家长能够找到教养孩子的正确方法,能够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实现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正如作者所言:“真相是有力量的。”这部著作是彷徨家长的养育锦囊,是亲子沟通的优质范本。
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杨艳杰
2022年3月26日
捏泥人的养育方式
随着时间渐渐流逝,比墙上的钟表更明确地做出反应的,是面前的两杯苹果汁。现在,它们已经氧化成了深褐色。
“鸿宜,这里画的是晚上吗?”我指着画作左上角弯弯的月牙。
“嗯,是。”
“你喜欢夜晚吗?晚上你一般都干点什么?”
鸿宜将上半身向后靠在沙发上,淡淡地道:“有时候玩游戏,有时候看直播或者短视频。看多了手机也会无聊,就躺在床上发呆,但就是舍不得去睡。”
“是不是白天的压力太大,晚上让你感觉更静谧和轻松?”
鸿宜想了想,用力点了点头。画作中有两棵很特别的树,树冠就像一片片的乌云,并被刻意地涂上黑黑的阴影,揭示着孩子心中所感受到的压力。
我问道:“你看直播或者短视频,喜欢看什么题材呢?”
“我喜欢看跑酷或者高空挑战这一类的,很刺激很自由,飞一样的感觉。”鸿宜回答。
“这个很不错,有空你也可以试试。”我看着眼前比我还高还壮实的小伙子。
“我吗?我可不行,我肢体是僵硬的。”鸿宜摇摇手表示拒绝,“你知道吗?我就像泥人。”
“什么泥人?”
“你听过‘女娲造人’的故事吗?女娲用泥巴捏了很多小人出来,都有头有脸,有四肢。但是,它们都是泥塑的,不会动,也没有表情。有一天我梦到了这个故事,我是其中的一个泥巴小人,动也动不了。”
鸿宜的眼神很清澈,看着他,我的内心突然涌出一阵感动:这个孩子有着深刻的见解,只是没有机会表达而已。
我笑了:“我猜,当年女娲捏这些泥巴小人的时候,应该是很用心的吧!手臂要比大腿细一些,女性的腰部有线条才好看。”
鸿宜也露出孩子气的笑容:“对对,有的小人是双眼皮,有的是单眼皮,连睫毛都向上卷翘着,一根一根的……”
一直以来,鸿宜的父亲很用心地雕刻着儿子外在展现的形态,从学校的学习,到与人交往的动作,再到生活中的习惯。父亲认为,只要鸿宜在每一件事上都能做得像个成功人士一样,未来当然就可以走向成功。而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一直所做的事,本质上都不是在培育良才,而是在“捏泥人”。
现代社会中,很多父母秉持着和鸿宜的父亲同样的养育方式,担心孩子走弯路,所以始终在尝试着控制孩子的行为,就像是在捏一个“泥人”一样。我们忽略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主体性。即使沟通过程再温柔且坚定,手段措施再缜密,也会使孩子的真实感受被压抑和埋藏,我们称之为“阻断”。这种阻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以某种不健康的形态在父母或孩子身上清晰地呈现出来,就像鸿宜的睡眠障碍一样。他被封印的情绪在内心堆积,用回避、背离和疏远来消极反抗父亲的控制。后身体知道答案,潜意识中自己选择了夜晚的清醒和白天的昏睡。
与鸿宜见面后的第二天,我约了鸿宜的父亲乔阜来聊聊。他的皮肤比一般人黑一点,这天穿着米白色的休闲上衣,上半身很宽,给人一种敦实的感觉。
“来喝杯茶。”我笑着和他打招呼,泡了一杯茶递到他的面前。
乔阜把茶杯端起来却没有喝,又放回了桌面上,开门见山道:“老师,我很期待和您的见面。您已经见过我儿子了,他现在睡眠时间昼夜颠倒,我已经给他办理休学了。您看,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到他?”
“您别着急。鸿宜的睡眠障碍并不是身体机能上的问题,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是可以很快调整回来的。简单来说,我们要给鸿宜一个很好的理由,让他看到参与正常白天生活的吸引力和价值。”
“您的意思是说,是鸿宜自己不想起床,故意选择昼伏夜出吗?”乔阜问道。
“哦,并不完全是这样。您误会了,他不是主动在和您作对。只是,他的大脑正在无意识地选择一种半休眠的自救模式。这是一个信号,说明他的成长过程已经出现了一点问题——他的内驱力是缺失的。”
“内驱力,是指让他主动学习吗?”
“嗯嗯,内驱力是他的主观意愿,并且不只存在于学习领域,而是驱动他去做任何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的内部力量。鸿宜过去一直是个很乖的孩子,对吗?您让他做什么,他都会好好照做。您的要求、学校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这些共同构成了鸿宜成长过程中的驱动力,但这些都是来自外部的。在学习方面,来自学校老师的反馈可能尤为重要。”
“您这么说,我想起来了!”鸿宜父亲说道,“鸿宜小学的时候是当班长的,老师确实很喜欢他。刚上初中的那个学期,班主任是数学老师,鸿宜一直对计算都不太在行,数学题经常不会做,这对鸿宜的打击比较大。”
我回答道:“是啊,鸿宜上了初中以后,班主任可能对鸿宜有一些负面评价。外驱力忽然消失了,甚至变成了负向的反馈,这件事破坏了鸿宜的学习欲望。加上家庭给他的一些压力,他越来越对白天的生活产生了一种潜在的抵触情绪。所以我们看到的睡眠障碍,只不过是身体对这种心理状态的自然反应而已。”
乔阜听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继续说道:“其实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很多孩子甚至成人都是靠他人的认可来肯定自己的。当一个人依赖外驱力去行动的时候,这种动力就会比较脆弱,这样的自我肯定需要借由外部的环境来不断地给予新的鼓励,反复印证。一旦外部的力量撤掉了,驱动力很容易忽然坍塌,就像鸿宜遇到初中数学老师后,学习动力突然消失的状况。”
乔阜的眼睛炯炯有神:“那我要做的是培养他的内驱力,是吗?”
我微笑道:“没错,这就是我今天想和您着重探讨的内容:自我内核思维。怎样将一个人做有价值的事情的驱动力从外部的正向反馈,转换为来自内部的正向反馈。对于鸿宜来说,就是怎样帮助他重新期待和享受白天的生活。”
乔阜皱着眉头说:“我还是不太明白,听起来好像很不容易。”
我解释道:“这其实也不复杂。您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在通过努力完成了一件自己很看重的任务的时候,会感觉很有价值、很开心、很满足?”
“我在工作中,有时候能体会到您说的这种感觉。”
“这就是来自内部的正向反馈。这样一个个的正向反馈的瞬间,就像连点画的一个个点一样,引领着我们一步步地走向未来的成功。对于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以学习为例,假如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经常体会到价值感、愉悦感和满足感同时出现的瞬间,他就会充满动力,为了追求更深的知识而学习下去,不需要您的监督或管理。”
“这可真是我梦寐以求的状态了。”中年男人半开玩笑地笑着说,“只是现在,鸿宜离这种状态似乎还有很大的距离。抛开他现在已经休学在家不谈,即使是以前他状态好的时候,也是我和他妈妈一点点陪着他学出来的。靠他自己,从来都没办法专注学习。”
面前的茶凉了,我重新泡了一壶,为乔阜添了一杯:“累了会想玩、想休息,这是人之常情啊。对于孩子来说,自我控制的能力比大人弱一点,这是由大脑的结构决定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