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046780丛书名: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材
《中公版·2024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是中公教育为2024年参加国家教师资格思想政治(高级中学)考试的考生奉上的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的复习资料,帮助考生合理、有效地进行考前复习!
本书汇集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的研发团队的相关研发成果,在尽可能地覆盖主要知识点的同时,在图书的部分页、章节标题下和正文内增添许多独具特色并且实用的版块内容,方便考生了解相关知识点在历年考试中的出题点和考查频次,更好地记忆重难点内容。
为了满足考生学习之余的检测需要,每一章最后的“强化练习”提供了练习试题,方便考生及时自测,了解学习情况。
考生下载注册中公教师APP,扫描封二二维码,即可领取视频课资料。
《中公版·2024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前言:考生通过其中的内容可以快速了解有关本书的相关信息,方便复习活动的开展。
二、正文内容:正文部分包括“学科知识”“课程与教学论”两大部分。本书增添许多帮助考生复习记忆的版块内容。
(1)仔细研究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大纲和历年考试真题,在目录列出核心知识,在部分页列出本部分各章内容的考查频次。
(2)章标题下的思维导图,帮助考生快速掌握本章的重点知识框架。
(3)节标题下的考查频次和命题角度,帮助考生明确本节内容的重要程度和出题角度。
(4)考生通过阅读正文内容,梳理考试涉及的考点内容,真题示例、易混辨析、敲黑板、知识延伸、强化练习等模块,帮助考生构建知识框架,掌握重要考查内容,在了解真题的基础上做好知识储备,更好地投入到备考。
目录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整体考情/1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
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
第一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4
第二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1
第三节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4
第四节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8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8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3
伟大的改革开放/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7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18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1
第二章经济与社会/29
第一节货币与商品/30
第二节生产与消费/42
第三节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6
第四节企业与劳动者/58
第五节投资理财的选择/61
第六节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64
第七节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74
货币的职能/30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二因素)/33
价值规律与价格变动的规律/35外汇及汇率/40
消费类型/43生产与消费的关系/44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体现/4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52
科学的宏观调控/5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54
股票/62我国的分配制度/65
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68
贯彻新发展理念/74
第三章政治与法治/84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84
第二节人民当家作主/89
第三节为人民服务的政府/95
第四节我国的政治制度/99
第五节全面依法治国/109
第六节国际与外交/117
党的性质、立场和宗旨/84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86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89
我国政府的职能/9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02
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108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110
法治政府/112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114
国际关系/119我国的外交政策/120
第四章哲学与文化/126
第一节哲学的基本问题/127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32
第三节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16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29运动的规律性/134
意识的本质和作用/136整体与部分/139
对立统一规律/142否定之否定规律/146
实践的基本特点/148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49
真理/152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55
价值判断/161文化与文明的关系/164
文化对人的影响/165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169
文化传播/17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176
第五章法律基础知识/182
第一节宪法的基本知识/182
第二节民法的基本知识/187
第三节刑法的基本知识/212
宪法的特点/18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84
民法的概念/187代理/193
合同的订立/199法定继承/208
刑法的基本原则/213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216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217主刑/218
第六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222
第一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222
第二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227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223公民道德规范的内容/223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224职业道德/228
第二部分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节选)/234
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234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237
教学与评价建议/241教材编写建议/249
第二章教学基础知识/253
第一节教学知识/253
第二节教学指导/261
第三节教学评价理论/272
第四节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83
教学特点/258教学规律/259
教学方法/261学习方法/270
教学评价的分类/272教学评价的理念/276
教学评价的方式/280课程资源分类/285
第三章教学设计与技能/294
第一节备课/294
第二节教学设计/296
第三节编题技能/312
备教学设计——研究教法、学法,提高备课的实效性/295
学情分析/297制定教学目标/298
设计教学的过程/303教案的撰写/309
编题的四要素/312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整体考情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是考取高中政治教师资格证的必考科目之一。该科目考试一般于考试当日的16:00-18:00举行,考试时长为120分钟,满分150分,共包含35道,以四种题型来考查。其中,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简答题2题,每题12分,共24分;材料分析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教学设计题1题,共26分。
一、考查内容
考试内容集中学科知识、课程与教学论两大模块。在近几次的考试中,各模块所占分值详见下表。
模块 2023年下 2023年上 2022年下 2022年上 分值大概占比
学科知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分 8分 6分 2分 1.3%-5.3%
经济与社会 10分 14分 14分 12分 6.7%-9.3%
政治与法治 20分 14分 12分 24分 8%-16%
哲学与文化 22分 24分 26分 22分 14.7%-17.3%
法律基础知识 8分 6分 8分 4分 2.7%-5.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0分 0分 0分 2分 0-1.3%
课程与教学论 84分 84分 84分 84分 56%
合计 150分 100%
二、题型分析
(1)单项选择题。共30题。考点比较分散,各个章节都有所涉及,其中考查频次较高的是哲学与文化知识、经济知识和政治知识。在备考时需重点关注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简答题。共2题。多数情况下,一个学科知识的题目,一个课程与教学论的题目。在备考时,学科知识的题目要重点关注用哲学知识、经济知识或者政治知识解读社会现象;课程与教学论的题目要关注课程标准原文中的重点,特别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识记,也要关注教学论中的教学方式、教学步骤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3)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一题都给出一段关于教育实录的材料,然后针对材料提出问题。问题多表述为:利用课程理念、教学建议、评价理论来分析材料。在备考中,要关注课标中关于课程理念、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方面的知识。
(4)教学设计题。共1题。题目材料一般是提供一段教材原文,然后依据材料设计相关的教学简案。在备考时要关注教学目标的阐述、教学步骤或者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以及教学的有效性。
三、模块解读
(1)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备考的重中之重,在历次考试中考频很高。每年会考28题左右,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都会涉及,以单项选择题为主。其中,哲学知识、经济知识和政治知识是常考的内容。
(2)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模块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原理、教学实施、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内容。每年考查7题左右,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都会设计,以材料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为主。其中,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以及教学实施是最常考的内容。
第一部分
学科知识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考频·单选题*5
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一)原始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1.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
原始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2.原始社会的解体(私有制与阶级的产生)
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提高→个体劳动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
(二)奴隶社会(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1.奴隶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
奴隶社会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2.阶级和国家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就产生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3.迈入文明时代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三)封建社会
1.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
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这样,农民能够自由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在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四)资本主义社会
1.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需具备的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过剩。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这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3)经济危机的原因: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②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真题示例
1.(2023下·单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A.工人被雇佣的地位没有改变
B.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依然存在
D.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和剥削越来越大
2.(2023上·单选)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以生产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下列对相对过剩理解正确的是()。
A.相对于无产阶级生产资料
B.相对于劳动人民有物质能力需求的过剩
C.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的过剩
D.相对于资产阶级生产需求的过剩
【答案】1.B2.C
知识延伸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涵
(1)生产力就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者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是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结合起来构成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全部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
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①空想性。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无效性。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实践意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理论意义: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②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表1-1-1是二者的对比。
表1-1-1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对比
(续表)
项目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项目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形成 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内容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重要性 把人们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