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795368
本书从常见且典型的家庭养育痛点、难点切入,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系统、科学、全面地提供养育指导。丰富的案例和重实操的方法,使得本书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成为家庭育儿路上的好帮手。
本书是专门写给小学生家长的养育指南。收录编者在10余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100个真实、具体、典型的案例,以情景呈现、问题分析的形式总结出家长错误的教育、养育模式,并给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
读懂本书,只要这三步
第一步:翻看目录,快速定位养育痛点、难点
第二步:体验情景,真实感受亲子冲突关键点
第三点:品读案例,轻松洞察孩子心理诉求点
推荐序一 养育孩子要爱更要懂/ 001
推荐序二 家庭养育中的挑战与成长/ 003
自序 助力家长的自我成长 / 005
第一篇 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常见养育问题 / 001
第一章 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002
一、他们是如何学习的/ 002
二、他们的情绪发展不稳定/ 006
三、他们的意志行为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 008
四、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发展仍依赖成年人/ 010
第二章 常见养育问题及对策/ 011
一、行为问题/ 011
问题1:孩子遇到困难却不接受大人的建议,家长该怎么办?/ 011
问题2:说好的事情孩子做不到,提醒还不听,家长该怎么办?/ 014
问题3:孩子说谎,家长该怎么办?/ 016
问题4:孩子总爱咬手指甲,家长该怎么办?/ 019
问题5:孩子做事情动作慢,家长该怎么办?/ 022
问题6:孩子有起床气,早上哭闹不停,家长该怎么办?/ 024
问题7:孩子总想玩手机,不让玩手机就哭闹,家长该怎么办?/ 026
问题8:孩子学会了说脏话,家长该怎么办?/ 028
问题9:孩子总“吃亏”,家长该怎么办?/ 031
问题10:孩子被老师批评了感到不高兴,家长该怎么办?/ 033
二、学习问题/ 036
问题11:孩子学习时,家长需要陪着吗?/ 036
问题12:孩子哭闹不想上学,家长该怎么办?/ 038
问题13:孩子总是用“马上”拖延需要做的事,家长该怎么办?/ 041
问题14:孩子有一天突然说“不想上学了”,家长该怎么办?/ 044
问题15:孩子启动学习困难,家长该怎么办?/ 046
问题16:孩子制订好的计划就是执行不下去,家长该怎么办?/ 049
问题17:孩子在家完成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家长该怎么办?/ 051
问题18:孩子书写不好,家长该怎么办?/ 054
问题19:孩子写汉字时总是写反字,家长该怎么办?/ 056
问题20: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家长该怎么办?/ 058
问题21:孩子在学习时总说:“好难啊,我不会!”家长该怎么办?/ 061
问题22:孩子上课坐不住,总是随意走动,家长该怎么办?/ 063
问题23:孩子上课不积极举手发言,家长该怎么办?/ 065
问题24:孩子因为举手没有被老师叫到而生气,家长该怎么办?/ 067
三、情绪问题/ 069
问题25:孩子总爱用“哭”来要挟他人,家长该怎么办?/ 069
问题26:孩子一挨批评就哭到喘不过气,家长该怎么办?/ 071
问题27:孩子遇到一点儿困难就哭起来没完,家长该怎么办?/ 073
问题28:孩子遇到一点事情动不动就生气,家长该怎么办?/ 075
问题29:孩子不敢和人说话,家长该怎么办?/ 078
问题30:孩子在商场里看到玩具,不买就不走,家长该怎么办?/ 081
问题31: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会打人,家长该怎么办?/ 083
问题32:孩子着急的时候爱咬人,家长该怎么办?/ 086
四、人际关系问题/ 088
问题33:孩子说学校老师太凶了,不喜欢老师,家长该怎么办?/ 088
问题34:家长做错了事情,该怎样向孩子道歉?/ 090
问题35:孩子对家长的表扬没有反应,家长该怎么办?/ 093
问题36:孩子因为二宝的到来显得闷闷不乐,家长该怎么办?/ 095
问题37:
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争执受伤了,孩子很委屈,家长该
怎么办?/ 098
推荐序一 养育孩子要爱更要懂
家庭对一个人生命质量的作用毋庸多言,尤其在幼儿和童年阶段,家庭对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职责。可一提起“教育”这个词,许多人自然就联想到了学校,孩子上学了就是接受教育,学校成了教育的代名词。实际上,人一出生就处于受教育的状态了:这就是家庭教育——来自血缘相关的近亲的潜移默化,家长的耳提面命,形成人的价值观、生活技能与行为习惯等。
纵观人的一生,家庭与社会的养育功能远大于学校。我曾经做过一个题为“把教育寄托给学校,孩子的人生注定失败”的报告,许多家长、老师乍一听觉得不可思议,但他们听完后纷纷表示赞同:学校的特点是标准化、强制化,而家庭是个性化、特色化。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也都值得被认真对待,给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和支持,这一职能就需要家庭承担。
适合的教育,需要每个家长懂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找到有针对性的养育方式。这就给每个“第一任教师”提出了科学的养育能力问题,好的父母不仅要爱孩子,更要懂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懂孩子,比爱孩子更重要。“懂”是什么?是对这个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是对孩子、自己和他人的了解,是对人与人关系的理解。如果连“懂”都谈不上,拿什么谈爱?怎么去爱?爱是什么?是指喜欢达到很深的程度,继而为之付出的感情。爱是一种本能,更是一门艺术。不少家长太爱孩子,又不会爱孩子,对孩子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因此,对孩子既懂又爱,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已成为衡量合格家长的基本尺度。
很多时候,家长总是以自己的惯性思维来揣测孩子,家长不了解孩子的行为,特别是不懂孩子的心理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做家长的也许读懂了孩子的表面,不一定读懂他的内心;读懂了他的幼年和少年,不一定读懂他的青春期。许多家长教子失败就是因为不了解孩子。家长只有读懂孩子,才能正确地爱孩子和教育孩子。
家长爱孩子的前提是“懂”
一要懂人的成长规律。要学习教育学、生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理论,多看一些教育类书刊,知晓人在发展过程中的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
二要懂教育规律。要适应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规律,为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
三要懂孩子。不但要了解孩子的言行,还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懂得孩子的精神需求。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孩子行动背后的真相,找出问题的根源。不懂孩子但又特别自负的父母,是最危险的,越自负后果就越严重!
四要懂自己。懂自己,得以充满力量。家长的改变,要从懂自己开始。家长不但要懂自己,还要爱自己,这样才能真正爱孩子。
家长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爱”
一要懂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许多父母把对孩子的爱都埋藏在心底,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非常需要你不断通过语言或行为告诉他,你是爱他的。因为,当你批评或责备孩子时,他会怀疑你对他是否有爱。特别是当孩子不争气时,父母埋藏在心底的爱就会变成表面的“恨”。由于家长恨铁不成钢,唠叨、训斥,甚至打骂孩子在所难免,久而久之,孩子不但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还会产生“恨”,这两“恨”交锋就会酿成悲剧。家长一定要懂“爱”的艺术。
二要会爱。首先,要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关系重于教育,通过对孩子的了解、理解、指导、支持和肯定取得孩子的信任。其次,要有理性的爱。理性的爱就是爱得有原则,爱得适度。既不缺爱,也不溺爱;既不按家长的意愿控制孩子,也不按孩子的意愿放任孩子。最后,要懂得沟通技巧。沟通的核心是懂,要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打开孩子的心门,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上述感想是在拜读了柴松针、王琳、董绍雯老师主编的《和孩子一起成长:小学生家庭养育100问》而感发的,这本小学生家庭养育的小百科会使无数家庭受益,更有助于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这个工作值得我与广大小学生家长向她们致敬!
赵刚
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理事兼家长与教师合作管理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2023年10月30日
推荐序二 家庭养育中的挑战与成长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参加调查的3万多名青少年中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而且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父母的养育风格和父母关系均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于孩子的成长,面对“如果你回到一年前,会对自己说什么”这样的问题,大多数家长的回答都带着一些后悔与不甘心。“如果能让我重新陪孩子从小到大走一遍,我想结果会好很多”,大部分家长会这样说。但是,怎样养育孩子才能没有遗憾呢?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既包含孩子成长中的风险,也有时代新特点的挑战,更有家长自身意识与养育方式的挑战。
挑战之一:家庭结构变化导致家庭教育问题复杂化。家庭结构日趋多元化,有祖孙三代共住的传统大家庭,有父母与子女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同时,也出现了单亲家庭、流动家庭、留守家庭等多种类型的家庭。一些父母疏于对孩子的呵护和管理,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孩子缺少父母的情感和心理关怀。
挑战之二:家庭教育面对互联网发展的挑战。在网络时代,未成年子女把相当多的时间用于上网,网络作为“第三者”介入家庭生活,使得家长明显有了被淡化、被边缘化的感觉。传统的权威型家庭教育方式受到挑战,家长需重新调整家庭教育的方式以及和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
挑战之三: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重视预防,不得已才治疗”。大多数父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就是治疗孩子的不良心理问题,直到孩子出现了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才想到要去关心和干预。家长和学校要一起采取教育行动和预防手段,防止问题发生。
挑战之四:大多数家长不具备系统的亲子教育方面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孩子的心理问题相当程度上是家长教养方式不当造成的。家长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影响着家长育儿的观念和方式,如果家长自身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疗愈,就会不自觉地把问题又传递给孩子。很多家长只看到孩子的外在行为表现,看不到背后的情绪和内心世界。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更多的是严苛、控制,或者被忽视,缺乏关爱。家长遇到教子问题不知道向谁求助,一些家长从来没有主动寻求过心理咨询这种专业帮助。
通过开展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设温馨的家庭环境,这是对家长自我成长和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保障。随着国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北京市很多学校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他们经过系统的心理学专业训练,又有很强的使命感,他们扎根在校园,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成长的需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个体心理发展咨询和团体心理训练,更重要的是他们主动面向家长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和读书会等活动,主动解决家长育儿中的困惑。编写团队的老师们将十多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案例进行整理结集成书,把家长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以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从心理成长的角度给出分析和建议,通俗易懂,易于操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很荣幸能为读者们推荐这本饱含编写者使命感和情怀的著作。如果你是小学生的家长或者即将成为小学生的家长,建议你尽早阅读此书而不是遇到问题再来找“药方”。家长朋友在读此书时,一方面要“对号入座”,重点看家庭养育中这些问题的类型和背后的原因以及养育的建议,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另一方面又不要对号入座,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问题标签。从困难中看到希望,随时间推移不断超越。
本书也可以为社区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及其他同行提供参考。
感谢柴松针、王琳、董绍雯老师以及编写团队各位老师的专业智慧和努力付出!祝愿看到此书的朋友开卷有益!
程忠智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心理教研室主任、正高级教师、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副理事长
2023年11月1日
很多时候,家长总是以自己的惯性思维来揣测孩子,家长不了解孩子的行为,特别是不懂孩子的心理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家长教子失败就是因为不了解孩子。家长只有读懂孩子,才能正确地爱孩子和教育孩子。
——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 赵刚
家长朋友在读此书时,一方面要“对号入座”,重点看家庭养育中这些问题的类型和背后的原因以及养育的建议,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另一方面又不要对号入座,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问题标签。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副理事长 程忠智
自序 助力家长的自我成长
作为在一线工作的心理健康老师,每当和学生一起面对成长问题时,总是感叹:学生的行为怎么和父母如出一辙?学生说话的方式怎么那么像妈妈?学生不善与人沟通,太像爸爸了……时间长了,在工作中,我们也渐渐地发现:孩子的性格缺陷像镜子一样映射到家长身上,如说脏话的孩子身边总有一个爱说脏话的家长,具有暴力倾向的孩子身边会有一个擅长使用暴力的家长。而孩子不良行为模式的罪魁祸首居然是家庭关系的变动,如孩子之所以有社交恐怖,是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太忙,孩子无法在家庭中得到关爱;孩子之所以有厌学情绪,是因为父母在闹离婚,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思考如何让父母重归于好上面……
是的,你没有猜错,孩子的眼里全部都是家庭,其他的再也装不下。在他们的表现背后,藏着爸爸妈妈各自的成长故事,甚至是更久远的家庭代际故事。换句话说,每一个失序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失序的家庭,而每一个遇到困难的孩子及家人,都需要心灵的滋养。陪伴他们的一幕幕从眼前闪过,陪伴的过程充满了艰难困苦。作为心理健康老师,我们常想:假如每一个生命故事中都提前加上一些“如果”——“如果”当初“我”关心和帮助了孩子,故事也许会出现不同的版本。
大量的心理健康工作经验告诉我们:要切实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预防工作,就要和家长合作,将学校和家庭作为心灵滋养的主阵地。与家长们在一起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按照家长养育孩子的方式大致可以把家长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养”为主的父母,这类父母对孩子投入更多精力的是“养”,以物质投入为多,精神投入相对较少;第二类是以“教”为主的父母,这类父母对孩子投入更多精力的是“教”,那些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知识,必须知道的夹杂着父母人生经验的道理,都要教给孩子,除了物质投入,这类父母开始重视精神投入,但这里的精神投入更多是教科书式的模仿,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关注感受”相差甚远;第三类父母以“育”为主,这类父母投入更多精力的是“育”,该部分父母在认知和行为上都致力于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他们除了给予孩子很好的物质照顾,偶尔也会把人生道理讲给孩子听,但在养育实践中,他们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参与到一个生命的成长中,不控制、不包办、不忽视,多尊重、多允许、多接纳。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与家长合作的目的就在于促成他们成为第三种类型的家长。
我们首先把工作的目标定位于那些急需帮助的家长群体。自从学校有专职心理教师以来,来向心理教师求助的家长总是络绎不绝。还记得一次家长心理课堂结束后,一个一年级的家长无力地拽着心理老师的胳膊,她不停地问:“孩子爸爸说我把孩子养废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感受到她的无助、纠结,尽管当时心理老师反复对她说:“做妈妈,你可以犯错误,可以不完美。”可是,这并不是她需要的,或许她需要一个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由专业的人员陪着她一起走过这段泥泞路。
我们决定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家长开放,而每一个家长,只要来到这里,我们就以真诚、专业的态度来与之互动。与家长面谈并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我们在一起做的所有工作都围绕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展开。经过长时间的面谈后,我们发现:家长的无助并不是孩子的问题带来的。换句话说,并不是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才带来了家长的无力感,而是家长自身的成长带来了无力感。实践证明,有很多家长在经历自我成长后,养育方式有了明显的改进,亲子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
在学校心理咨询室,我们见到的每一个孩子,他们问题的出现都和家庭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六年级的大男孩在心理咨询室倾诉,爸爸妈妈对自己期望太高,感觉有很多事情是同龄人做不到的,他在父母面前,总是感受到无形的压力,他想逃,想快点长大。聆听他的故事,走进他的生命,原来,他的父母离异了,现在他跟着妈妈生活,他不仅要学会照顾自己,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他还要照顾妈妈,尤其是要照顾妈妈的情绪。还有一个女孩在“面对父母的唠叨”一课上,这样说:“对于父母,我不想再提任何想法,提了他们也不会考虑。”女孩这样诉说自己的生命故事:家里有个弟弟,任何时候家人都要她让着弟弟,她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然而,家长讲述的故事却有着不同的生命版本。我们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坚持“1生1家庭”的工作原则,即在学校心理咨询室,每见到一个学生,就把他们的家长邀请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请他们从家长的视角讲述自己和孩子的故事,倾听他们在养育中体验的焦虑与苦恼,在他们的故事中发现养育的契机。在倾听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们常常感受到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的努力付出,也常常感受到他们的无助、自责和不知所措。和他们一起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我该怎么办?”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大到让我们常常不知道如何回应。但这对家长而言,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在孩子和家长这些生命故事里,在亲子疏离甚至对立的表达中,我们常常感受到不同的情绪或情感的流动,而在隐忍的泪水和失落的叹息背后,又隐藏着每个家庭成员美好的期待。
当我们倾听来自学生和家长的生命故事时,我们也看到:每一个生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都深陷其中。他们似乎在用这些情绪或情感告诉全世界:我是被这样对待的,我没有被重视、我没有被尊重、我没有被看到……或许是我不好。然而在这故事背后,又隐藏着没有表达出来的渴望与爱。每一次倾听之后,我们都会想方设法告诉每一个故事的主角:“我听到了你的问题,但这并不是你的错。”是的,故事里的问题依然是问题,但人本身不是问题。
可是,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仅仅是这样的知识传递远远不够。一方面,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承载着太大的压力,他们很容易在孩子的不完美中寻找到自己养育失败的证据,并陷入深深的自责中,而自责又常常变成一种焦虑、控制,变相地施加到孩子身上;另一方面,于孩子而言,他们期待父母完成一场“完美”的养育,但是养育本身并不完美。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花很长的时间告诉孩子:“父母终究不完美,最终每一个孩子都要从父母手中接过养育的接力棒,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养育自己,弥补父母养育的缺憾。”
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我们学校在家校合作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心灵营养餐”就是其中之一。我们筛选出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来说重要的养育元素,比如“爱”元素,它就像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长期缺乏会带来耗竭状态,甚至导致生长停滞;而蛋白质摄取过多,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下降。过度的爱也是如此。被过度保护、过度偏爱的孩子,其自我保护的能力也会变弱。如果说“爱”元素如人体需要的蛋白质,那么“接纳”元素就像人体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它最容易被消化吸收,是父母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不需要技术含量,耗费能量少,也不会产生“垃圾”。而教育中最难的便是有效“管理”元素,它就像人体的脂肪一样,多一点就会变成控制和干涉,少一些就变成了溺爱和放纵,是敌是友,全看能不能科学地管理和干预。基于这些养育元素的提取,我们尝试着调配了三种“心灵营养主餐”:爱心鲜品烩,用陪伴、拥抱、游戏、爱抚等精心调配,含有丰富的“爱”元素;喷香接纳煲,用肯定、允许犯错、尊重、倾听煲一锅心灵营养汤,补充“接纳”营养素;均衡香辣焙,用沟通、信任、坚定、榜样烘制,用来补充“管理”营养素。
在三种主餐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每个家庭的家庭结构、家庭养育方式、亲子沟通方式,灵活调配适合每个家庭的营养套餐。以五年级的小西同学为例,他来学校心理咨询室前,被医院诊断为有强迫倾向。课堂上,每当遇到数学难题,他就把自己的食指和中指重叠在一起,感受手指之间的跳动,并数着跳动次数,每次必须数到6的倍数才停下来,最多的时候要数6000下,一节课的时间就过去了。为了更好地帮助小西同学克服成长中的困难,学校心理教师将小西的父母邀请到学校心理咨询室。还没坐定,妈妈就指着爸爸的鼻子骂起来,说爸爸不知上进,不为家庭承担;而爸爸也不甘示弱,指责妈妈为了工作不顾及家庭,把孩子扔给他一个人,等等。在小西父母的对峙中,心理教师感受到了小西同学的冲突来源,如果这样的对峙能减少一些,小西的冲突也会慢慢停下来。与小西的父母约谈后,心理老师尝试为小西的家庭调配了以下专属心灵营养餐:
爱心鲜品烩:夫妻每天共同对孩子说“我爱你”,妈妈每天拥抱孩子2次,爸爸每天陪伴做亲子游戏15分钟。
喷香接纳煲:提供黑板允许孩子用喜欢的涂鸦表达自己,夫妻分别每天在便笺上写下孩子的1个优点,妈妈用微笑代替对孩子的指责。
均衡香辣焙:学习时不随意干扰孩子,引导妈妈爱惜身体榜样示范,引导爸爸用沟通代替惩罚。
我们期待借助心灵营养餐对这个家庭提供帮助,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创设一条情感纽带,引导父母和孩子从相互指责的模式中走出来,走到外面更大的世界中,鼓励父母注入爱,传递爱,支持孩子看到爱,感受爱。
心灵营养餐的调配要遵守灵活化、个性化的原则。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告诉我们,我们面对的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全新的书,书里写着怎样的内容,用怎样的文字表达,这些都需要认真品读、仔细体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充分了解孩子及其家庭的基础上配备适合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营养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建议那些常常体验到被否定的孩子的家长,每天发现孩子的1个优点,并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的方式传达给孩子;建议喜欢讲道理的家长,嘴巴“拉拉链”,将忍不住要讲的道理讲给伴侣听,或写在笔记本上;建议那些常常体验到被忽略的孩子的家长,每天拥抱孩子1次,并真诚地表达“我爱你”。还有很多类似的建议。伴随着这些真诚的建议,大部分家长回家后认真地贯……
第一篇
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与常见养育问题
第一章 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意指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在六七岁。初入校园时,很多一年级的学生就像新入幼儿园一样,他们需要重新调整自己,以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在一年级的第一节心理课上,我们常常问孩子们一个问题:“你觉得一年级与幼儿园、学前班相比,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回答里藏着丰富的入学体验和观察,如:小学老师对他们要求更严格;幼儿园以玩游戏为主,小学以学习为主;幼儿园课程的种类少,小学的课程设置丰富;幼儿园的桌椅和小学的桌椅不一样;等等。听完他们的讲述,我们会对他们说,所有这些变化都是成长的标志,这意味着他们长大了,他们进入了人生的新阶段。
同样是低年级,二年级的学生与一年级的学生又有些不同。进入二年级后,学生的学习能力、情绪胜任力、自制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尽管如此,二年级的学生在心理发展特点上依然带有低年级的显著特点。
低年级的学生心理发展上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我们从认知、情绪、意志行为、自我意识及人际交往等方面一一阐述。
一、他们是如何学习的
(一)注意力发展
注意力问题是低年级学生常常遇到的问题。走进低年级的教室,我们很容易发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课堂上如果老师只是知识讲授,没有触觉、视觉等刺激配合,孩子们便很容易出现注意力涣散的状态。一般一节课40分钟,在20分钟左右,孩子们就会呈现出疲惫的状态。有经验的老师常常需要用游戏等较强的刺激重新将学生拉回专注状态。注意力直接影响孩子们学习的状态,我们经常说的粗心、马虎、冲动等,都和注意力有很大的关系。总体来讲,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有意注意少,无意注意多,易被干扰
低年级的学生很难有意识地专注于某项事务,尤其是像学习等相对枯燥的困难任务。当我们陪伴低年级学生学习时,总是听到孩子喊“等一会儿”“马上”,这本质上是一种逃避的防御策略,这是从相对轻松的无意注意向有任务难度的有意注意转移的过程。对于他们而言,学习是一项枯燥的任务,是需要付出更多的有意注意来完成的事。尤其当孩子沉浸在玩耍中时,让他们进行注意力的转换,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强的毅力。
另外,在课堂上或家里写作业的时候,低年级的孩子更容易被无关干扰影响。比如老师正在讲课时,教室里飞进来一只鸟,高年级的学生可能会被吸引,但他们会快速调整自己,让自己再次回归到专注的状态;但低年级的学生不但被吸引,还有一部分可能会从座位上站起来,去追赶鸟,即便没有站起来,他们也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去调整自己。
2.注意力稳定性较差,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稳定性相对较差,一般持续15~20分钟。因此,在陪伴低年级孩子学习的时候,任务安排一定不要太多,可以把一个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否则,低年级的孩子很容易从中体验到无助的情绪,在无助的情绪影响下,孩子是没法专注投入学习中的。因此,我们经常说的“要给孩子留点希望”,其实就是考虑到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
3.注意范围狭窄,具体直观
注意范围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低年级的学生同一时间内并不能兼顾更多的注意对象,注意范围很狭窄。孩子总是丢三落四,做数学题时总是粗心马虎,其实是对应了这一特点。除此之外,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还呈现出直观性的特点,这和他们的思维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一年级的孩子写字时,他们并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看字的结构,他们看到的每一个字,包括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都像是一幅图画,而他们所写的字,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图画经过大脑复刻在纸上。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写的字,并不符合字形结构的要求。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学生的注意力问题有两个主要类型:一个是ADHD,即临床医学诊断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还有一个是ADD,即注意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多动为主要特点,必须经过医学诊断才能确诊。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普通人通过观察也可以发现一部分症状。比如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时不时插话、下座位,有时还出现对立违抗的并发症状。容易让我们忽略的是ADD。日常生活中,这部分孩子很安静,看上去很乖,很遵守规则,甚至在很认真地学习,但是,知识进入不了他们的接受系统。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部分孩子看似认真学习,但眼神是涣散不聚焦的,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失调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如果不加以关注,很容易发展为成人ADD患者。关于注意力问题,感兴趣的家长可以阅读《无辜的挣扎》这本书,书里对于这类孩子有着很详细的介绍。
……
第二章 常见养育问题及对策
一、行为问题
问题1:孩子遇到困难却不接受大人的建议,家长该怎么办?
作为家长,我们很难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袖手旁观”,这时我们会给孩子一些我们认为是“好”的建议,但孩子往往并不领情,对家长的帮助并不接受。看到孩子在困境中不断地受挫,我们焦虑不已。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走出困境呢?
●情景呈现
已经上二年级的小丽一个人在广场上玩,而不远处,有她认识的两个朋友正在一起开心地玩着。看着小丽孤单无聊的样子,妈妈问她:“你怎么不去找她们两个人玩呢?”
小丽说:“不去!”
妈妈问:“为什么呢?”
小丽说:“妮妮以前很喜欢我,总是和我一起玩,但是现在她不喜欢我了,她喜欢小吉,她们两个是好朋友。我不喜欢她们两个。”
妈妈说:“你可以和她们两个人一起玩呀!你自己玩多没意思呀!”
小丽说:“我才不去呢。她们两个不跟我玩。”
妈妈继续鼓励小丽说:“你先去找妮妮,说不定妮妮愿意和你玩呢。”
小丽很干脆地说:“不去!”
妈妈又重复了一句:“可是,你去和她们一起玩会更好玩呀,你看你自己玩多没意思!”
听妈妈这么一说,小丽生气了,“哼”了一声,跑到了离妈妈远一些的地方去了。
妈妈很失落,内心也充满了疑惑:我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什么孩子不听我的建议呢?
●问题分析
我们为什么急于给孩子提建议?
我们急于给孩子出主意、提建议,往往是想赶紧帮助孩子把问题解决掉,把孩子从消极情绪的泥潭中拉出来。这时,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消极情绪不好,我的孩子不能体验消极情绪。其实体验消极情绪对每一个人包括孩子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消极情绪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它向我们传递了重要的信息。比如,“不安”警告你风险就在身边,“伤心”告诉你可能有重大损失,“生气”提醒你被冒犯了。这些信息必然会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但这些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会使你重视这些情况,促使你采取行动,排除这些威胁。如果我们采取行动,解决了问题,掌握了技能,就克服了无助感,获得了掌控感(这种感觉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而最佳的积极情绪之一?——心流体验(全身心投入而忘记时间流逝)往往就发生在感受挫折、勇于挑战之后。
当孩子遇到难题时,我们冲动地去保护他们,让他们免于焦虑,或者给孩子提出劝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就等于剥夺了孩子在自己的难题中苦苦挣扎,然后奋力成长的宝贵经历,剥夺了孩子发展“我能行、我可以”这样的信念的机会。
另外,在给孩子提建议的时候,我们还会享受到迷人的被需要的感觉,这种感觉也会让我们更乐于提出建议。
对孩子提出建议,孩子却不领情,问题出在哪儿?
我们的建议通常包含了一个上面事实描述的信息,孩子除了听到大人的这些事实性的描述建议,还会做出自己的一个判断性的理解。当你告诉你孩子:“你对她好点,她就愿意和你玩了。”孩子可能还会“听到”:
· 妈妈不接受我的感受和决定,要不然妈妈为什么希望我改变。
· 妈妈不相信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要不然妈妈为什么给我出主意。
· 妈妈认为没人和我玩,是我做得不好。
· 妈妈认为我不如她聪明。
· 我不好。
从不被接受到被否定,到消极的自我概念,你的建议并没有让孩子更专注地体验当前的难题,而是带来了亲子的对峙、自尊的威胁:孩子要么感到自己很蠢(孩子内心会想:“为什么我就没想到这一点?”),要么感到很恼火(孩子内心会想:“你怎么知道我不会想到这一点?”)。
当然,孩子也许会接受你的建议。但是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孩子不会觉得自己很聪明,而是会觉得:“我的妈妈真聪明!”当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时,孩子就会把责任推给大人:“看你给我出的什么坏主意!一点儿用都没有!”
●养育妙招
当孩子遇到自己的难题时,我们需要相信孩子在解决问题方面有着惊人的潜力。孩子需要为自己的事情负责,发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放下自己的急不可待,允许孩子体验自己的情绪,珍惜负面情绪对推动孩子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价值。父母做好作为促进者和帮助者的准备,在孩子需要时为孩子提供帮助。
在合适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提建议,在培养孩子自主性的同时,也让孩子更好地接受我们的建议。我们可以这样为孩子提建议:
第一步,描述难题,帮助孩子理清杂乱的想法和感受。
当孩子处于困境中时,各种想法和感受交织在一起,他们很难理清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语言表述孩子面临的难题,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自己。
妈妈可以这样对小丽说:“她们在一起玩得那么好,你是不是有些失落?你想去和她们一起玩,但是你担心她们会拒绝你。”
第二步,明确问题,帮助孩子聚焦于解决问题。
消极情绪虽然有好处,但也会使孩子的注意力受到限制,导致孩子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狭窄。明确问题可以帮助孩子聚焦于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可以用提问、猜测的方式重新表述孩子面临的问题。妈妈可以这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一下现状呢?”或者这样说:“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你也想找她们玩,但是担心她们拒绝你,是吗?”
需要注意的是,问完问题后最好先不要说话,你的沉默不语为孩子的思考提供了时间。
第三步,用尊重孩子自主权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
妈妈可以这样说:“你觉得把这个新玩具拿过去和她们一起玩怎么样?这个玩具挺好玩的,或许她们会喜欢和你一起玩。”
“你觉得……怎么样?”“要不要考虑下……”这种提建议的口吻,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我知道,在我看来“非常合理”的建议在你看来有可能不是,你有你的判断,也有你自己的选择。当然,这要建立在已经尝试过前面步骤的基础上。只有孩子在理清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之后,才更有可能倾听你的建议。
如果孩子依然选择不听你的建议,怎么办?要相信,即使孩子现在选择不照父母的意见去做,你也已经给了孩子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孩子也需要知道父母是怎么想的。
问题2:说好的事情孩子做不到,提醒还不听,家长该怎么办?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