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锁线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26525
1.“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朱光潜先生对于现代青年的通病,曾这样感慨。因此他在旅欧期间作了这十二封信,写给国内青年朋友,未曾指定受信人姓名,谁都是受信人,谁都应该读一读这十二封信。
2.他对青少年关心的话题——读书、升学、做人、修身、爱恋等做了亲切而全面的探讨,劝青年树立远大理想,思想要明澈,看清自己,想清人生,夯实基础,勿贪图世俗名利。
3.这些书信读来发人深省、引人入胜,长期以来深受广大青年的欢迎。。
4.裸书脊锁线装帧,翻阅展合自如,让阅读更自在!
本书以青年们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包括读书、升学与选课、作文、情与理、社会运动等十二个方面,阐述了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的心得体会,旨在帮助青年们解除困惑。朱光潜劝青年们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培养能力,要有理想。
另外,本书还收录了《谈修养》中的一些文章。读这些文章,就好像与一位亲密的朋友对坐畅谈,诚恳而亲切。
一 谈读书 1
二 谈动 8
三 谈静 12
四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17
五 谈十字街头 22
六 谈多元宇宙 27
七 谈升学与选课 33
八 谈作文 39
九 谈情与理 44
十 谈摆脱 54
十一 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59
十二 谈人生与我 65
附录
无言之美 71
悼夏孟刚 84
谈立志 89
谈青年的心理病态 96
谈处群(上)—我们不善处群的病征 105
谈处群(中)—我们不善处群的病因 112
谈处群(下)—处群的训练 119
谈恻隐之心 129
谈学问 138
谈交友 145
谈休息 152
谈美感教育 159
谈价值意识 170
代跋 “再说一句话” 178
序
夏丏尊
这十二封信是朱孟实先生从海外寄来分期在我们同人杂志《一般》上登载过的。《一般》的目的,原思以一般人为对象,从实际生活出发来介绍些学术思想。数年以来,同人都曾依了这目标分头努力。可是如今看来,最好的收获第一要算这十二封信。
这十二封信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就谁都是受信人,谁都应该一读这十二封信。这十二封信,实是作者远从海外送给国内青年的很好的礼物。作者曾在国内担任中等教师有年,他那笃热的情感,温文的态度,丰富的学殖,无一不使和他接近的青年感服。他的赴欧洲,目的也就在谋中等教育的改进。作者实是一个终身
愿与青年为友的志士。信中首称“朋友”,末署“你的朋友”,在深知作者的性行的我看来,这称呼是笼有真实的感情的,决不只是通常的习用套语。
各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作者虽随了各话题抒述其意见,统观全体,却似乎也有一贯的出发点可寻。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
勿随了世俗图近利。作者用了这态度谈读书,谈作文,谈社会运动,
谈爱恋,谈升学选科等等。无论在哪一封信上,字里行间,都可看出这忠告来。其中如在《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一信里,作者且郑重地把这态度特别标出了说:“假如我的十二封信对于现代青年能发生毫末的影响,我尤其虔心默祝这封信所宣传的超
‘效率’的估定价值的标准能印入个个读者的心孔里去;因为我
所知道的学生们,学者们和革命家们都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类似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了。”
“超效率!”这话在急于近利的世人看来,也许要惊为太高蹈的论调了。但一味亟于效率,结果就会流于浅薄粗疏,无可救药。中国人在全世界是被推为最重实用的民族的,凡事都怀一个极近视的目标:娶妻是为了生子,养儿是为了防老,行善是为了福报,
读书是为了做官,不称入基督教的为基督教信者而称为“吃基督教”的,不称投身国事的军士为军人而称为“吃粮”的,流弊所至,在中国,什么都只是吃饭的工具,什么都实用,因之,就什么都浅薄。试就学校教育的现状看吧:坏的呢,教师目的但在地位、薪水,学生目的但在文凭资格;较好的呢,教师想把学生嵌入某种预定的铸型去,学生想怎样揣摩世尚毕业后去问世谋事。在真正的教育面前,总之都免不掉浅薄粗疏。效率原是要顾的,但只顾效率,究竟是蠢事。青年为国家社会的生力军,如果不从根本上培养能力,凡事近视,贪浮浅的近利,一味袭蹈时下陋习,结果纵不至于“一蟹不如一蟹”,亦止是一蟹仍如一蟹而已。国家社会还有什么希望可说。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作者对于现代青年的毛病,曾这样慨乎言之。征之现状,不禁同感。作者去国已好几年了,依据消息,尚能分明地记得起青年的病象,则青年的受病之重,也就可知。
这十二封信啊,愿对于现在的青年,有些力量!
1929年元旦书于白马湖平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