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涂布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817026
1.以时代为经,纵览汉字书法五千年脉络。以字体为纬,感受汉字书法艺术之魅力。
2.时代跨越先秦至近现代,汇集近200位书法名家,勾勒汉字书法五千年精华文脉。
3.选取近500张历代书法名作高清图片,采用全彩印刷,描摹汉字书法五千年优美画卷。
4.全彩印刷,高清呈现传世经典碑帖原貌。风琴装精美折页,无死角呈现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东坡《寒食帖》等书法传世经典。
5.裸脊锁线精装设计,全书每一页可180度平摊,适宜阅读、欣赏、临帖。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五千年来,汉字始终承托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观念。书法则是汉字美学与艺术性的表达,使汉字在悠长的历史中焕发出无穷的魅力与生机。从甲骨文、金文到隶书、楷书,汉字字体不断发展变化,书法艺术也因而历久弥新,丰富多彩。本书从汉字的起源说起,删繁就简,去芜存菁。自先秦至近现代,选取近200位书法名家与近500幅书法作品,汇成一部完备的汉字书法通史。
章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一、汉字的起源 /002
二、汉字的造字方法 /010
三、汉字字体的演变 /017
第二章 商代文字和书法
一、甲骨文的发现 /038
二、甲骨文的书法艺术 /041
三、商代其他载体文字 /044
第三章 两周文字和书法
一、西周金文 /048
二、西周金文的分期 /050
三、东周金文 /060
四、东周其他载体文字 /066
五、战国美术字体 /070
第四章 秦汉文字和书法
一、秦始皇的“书同文”/074
二、西汉书法 /080
三、东汉书法 /087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书法
一、三国西晋书法 /107
二、东晋书法 /117
三、南北朝书法 /130
第六章 隋唐五代书法
一、隋代书法 /149
二、唐代书法 /159
三、五代书法 / 194
第七章 革新尚意的宋代书法
一、北宋书法 / 205
二、南宋书法 /239
三、金代书法 / 258
第八章 尚古尊帖的元代书法
一、元初三家 /269
二、元代其他书法家 /284
三、元末奇士杨维桢 /291
四、元代画家书派 / 295
第九章 异彩纷呈的明代书法
一、明初书法的代表——三宋 / 306
二、台阁体的代表——二沈 /310
三、独树一帜的解缙书法 /315
四、明代中期书法与吴门三家 / 318
五、唐伯虎与王守仁 / 336
六、董其昌与晚明四家 / 339
七、晚明的创新书家 / 347
八、明代篆隶之风 /352
第十章 尊古创新的清代书法
一、清代前期书家 / 359
二、清代后期书家 /410
三、清代书法理论家 / 446
第十一章 近现代书法
一、近现代书法的特点 / 452
二、近现代著名书法家 / 453
章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一、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世界上有着五千年连续不断历史的文字。关于汉字的起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开始研究,其中主要的有两个问题:一是汉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二是汉字是怎样产生的。关于汉字的起源,代表性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1.仓颉造字的传说
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仓颉造字的传说。《荀子·解蔽》中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荀卿认为,文字的创立是由好多人来从事的,只是由于仓颉能始终不懈地努力,才做出了较大的成绩,故而得到独传。在《吕氏春秋》和《韩非子》这两本书中也有“仓颉作书”的记载。到了汉代,《淮南子》《论衡》等书不仅讲“仓颉造字”,而且说“仓颉四目”,就更为神奇了。特别是汉代有一部叫《春秋元命苞》的书,将仓颉造字的传说更系统化了。书中说仓颉“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这一传说从战国到两汉,越来越神奇,直到清代仍然有人崇信,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有四只眼睛,善于观察世界万物。他抬头看到天上星星排列的形状,低头看到鸟兽在地上走过的足迹,受到启发,觉得不同的形状可以区别事物,于是造出了象形的汉字。在今天看来,这样神奇的人和事是很难让人相信的,它不过是一个历史的传说。如果世上真有仓颉这个人,他应该是当时很有智慧、很有学问的人,是早整理文字的人。
把汉字看做是仓颉一个人创造的,当然不符合事实,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一种文字的产生,都要经过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事实证明,汉字是中国人的祖先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集体创造的。虽然仓颉造字的传说难以令人相信,但这个传说却反映一个史实,即正是在黄帝这个时代产生了原始汉字。大约距今五千年,正是汉字产生的时代,而且一定会有如仓颉这样的一些人在做整理文字的工作。后来的考古发现也证明了汉字的起源正是在这个时代。
2.文字始于结绳说
由结绳而产生文字这一说法来源也很早。在《易经·系辞下》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在没有产生文字以前,人们利用结绳的方法帮助记事,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这是完全可能的。这种结绳记事的方法,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曾经使用过,直至今天,在一些后进民族中仍在使用着。但是,结绳只能帮助记忆,和产生文字没有必然的联系。结绳只能作为备忘的一种记号,不能成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因此,结绳不等于文字,也不能发展成文字。
3.陶器符号——原始汉字
如果说历史上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都来自传说的话,那么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就可以填补关于汉字起源的空白,这就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约五六千年前的刻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上的符号和图形。它们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人类的记事符号和图形文字。对于这些出现在陶器上的符号,虽然还有不同的看法,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它就是原始形态的汉字。从这些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和图形,我们找到了汉字的源头。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先后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陕西临潼姜寨、合阳莘野等地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甘肃半山、马厂,青海乐都柳湾等地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山东章丘城子崖、青岛赵村等地的龙山文化遗址;浙江良渚、上海马桥、青浦崧泽等地的良渚文化遗址等,均发现一些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这些符号有相同的,也有各不相同的,明显有其地方色彩。对于这些刻划或写在陶器上的符号,目前学术界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它们只不过是制陶者的一种标识,和文字无关;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些符号和汉字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说:“彩陶上的那些刻划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于省吾在《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一文中也说:“这种陶器上的简单文字,考古工作者以为是符号,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仰韶文化距今得有六千多年之久,那么,我国开始有文字的时期也就有了六千多年之久,这是可以推断的。”还有一些古文字学家也持同样的看法,认为汉字的初创就是从符号开始的。
如果用汉字造字“六书”的理论来分析,这些陶器符号大约就是“指事”“会意”类汉字的前身。因为在后来的汉字中的确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书法
……
二、东晋书法
1.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职。永和中称病去官,专心于书法研究,人称“王右军”。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他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并博取众长,载誉千年,有“书圣”之称。他的书法作品留传较多,唐朝时深得李世民推崇,并收有其书法作品三千多帖,唐张彦远编《右军书记》,共有465帖。宋《宣和书谱》记载,内府收藏右军书法有243种。目前,王羲之书法作品约有20多件墨迹留存于世。其中有的是拓本,有的是后人摹写本。为著名的作品有《姨母帖》《初月帖》《寒切帖》《平安、何如、奉橘帖》《快雪时晴帖》《行穰帖》《丧乱、二谢、得示帖》《孔侍中帖》《远宦帖》《上虞帖》《瞻近、龙保帖》《兰亭序》《王略帖》等。
《快雪时晴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传说为王羲之真迹,被清乾隆视为“三希”之首。有人认为是早期摹写本。其字体为行草,行笔流畅,神采飞扬,是王书中的精品。
《平安、何如、奉橘帖》,三帖裱在一起,均为行书,但三帖风格各有不同。历代由多家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姨母、初月帖》,现藏辽宁省博物馆。为唐代武则天时所刻《万岁通天帖》中的、二帖。《姨母帖》字体端庄凝重,笔锋圆浑遒劲,还存有隶书的某些痕迹。《初月帖》书法风格与《姨母帖》不同,有平和洒脱、秀媚流畅的艺术特点。
《远宦帖》有草书六行,上有历代多家鉴定收藏印,后落入清宫,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笔致曲雅,顾盼多姿,偶有章草笔意,具有钟繇、张芝遗韵。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声誉,流传广,影响深,能代表王氏书法成就的,要算是《兰亭序》了。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为“祓禊”盛会,诸人饮酒赋诗,王羲之酒酣兴逸之时写下此著名的《兰亭序》,此件作品集中体现了王羲之书法的水平。王羲之也极为喜欢《兰亭序》,再写多次都未能达到此水平。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喜爱右军书法,千万百计得到此帖,命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诸葛贞、韩道政、赵模等人,双钩廓填摹成副本,分赐诸王及近臣,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都有临摹本。据说,唐太宗死后,这件《兰亭序》真迹被陪葬于昭陵,现在留传的都是摹本和拓本。
《兰亭序》共28行324字,章法浑然一体,笔画粗细多变,运笔藏露相间,字形疏密相掺,连墨气也忽淡忽浓。整篇作品具有含蓄和谐的节奏韵律,“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能体现二王时代书法所达到的艺术高度。特别为历代称颂的是《兰亭序》中的二十几个“之”字和七个“不”字,每个字的写法各不相同,各有特点,笔法结构千变万化,令人赞不绝口。
《兰亭序》的摹本与拓本很多,但著名的是传为冯承素所摹的“神龙本”,以及《宋拓定武本兰亭序》。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