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2567610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富有学养的大师。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精研儒、释、道及诸子百家等国学经典,以自己的博学和传奇经历实践着他对于儒、释、道的理解。
★南怀瑾先生对佛教深有研究,解读了众多的佛学典籍,他不但从中获得了身心的修养,同时对于人的灵魂境界也有极大领悟,他说:“社会需要佛学,需要这样一种引人向上的力量。修习佛学,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看清自己,认清现实,并从现实中求得心灵的启迪,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真正修习佛学的人,完全是在一种积极的心态作用下,抱着修心修身的态度,才走进佛学,走进佛教,从而在领悟博大精深的佛理之后,而使自己在人生的境界上再一次获得提升以及加深对生命本真的理解和把握。
★南怀瑾先生还如是说:“真正修习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也不是叫你去迷信,而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是大解脱。一切事物,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也就是说,学佛的真正目的应该是面对世界的一切,安顿好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智慧,无论对待什么事情,都要做到轻松自然,事来则应,事过之后不要再耿耿于怀。
《感悟:南怀瑾讲人生修养》收录的是南怀瑾先生在不同时期关于学佛、修行、参禅等佛学方面的语录。但本书不是对南先生佛学语录的一种简单收集,而是以南先生的语录为引,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其中的佛学思想,领受佛学智慧。同时,并以此延伸开去,对相关的社会、人生、人性与佛性等问题做出另一种独特的理解和思考,及在书中充满了诸多探讨性的扣问。相信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获得一个全新的感受,并对佛学有一个积极的认识,从而通过学佛提高自身修养与人生的境界。
第*章 佛学难进,但佛理可通
人做不好,学佛也没用
先忧自己,再忧天下
修炼忍辱的功夫
第一个要学会谦虚
“不识本性,学法无益”
真付出是无私,没有对立
完善道德,才能实现自我
••
第二章 佛眼看人生,其实很简单
积极心态学佛,才会受益
修行,一生的功课
真诚活着最有力量
毁誉不惊,定力自守
缘聚缘散,任其自然
人生真谛,寓于平淡
只有经历过,才算真懂得
行善惜福,才能得善果
第三章 修心养性,端正人生姿态
自重者,人恒敬之
骗人就是骗己
放低姿态,才是真正的尊贵
言行、知行合一,增长智慧
不以貌取人,关注内在本质
自以为是的人最难度
••
第四章 积极精进,有作为的人生
别想太多,只管做去
知识的最高境界是无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不要怕别人不了解你
专心致志,静待机遇
保持清醒,不被他人捧坏
满怀希望,精进不已
“做到平凡,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第五章 纷扰俗世,修养生存智慧
“把眼前路留宽一点,让后来人走走”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是非皆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做人做事要留点遗憾”
“少妨碍他人,就是最好的道德”
化解仇怨,征服人心
第六章 烦恼人生,通达自会解脱
欲望太盛,做人难刚强
贪婪是一种毒药
不愁不怨,烦恼自解
要明白高处不胜寒
万事随缘,随遇而安
第七章 境由心造,快乐源自内心
少动心念,自然自在
法天效地,心宽得乐
心中无“我”,行善得乐
拈花一笑,放松自己
默默无闻未必不幸福
最佳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富有学养的大师。他出生在一个诗书世家,家族中代有高僧出现。南先生自小深受家风影响,立志不凡。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精研儒、释、道及诸子百家等国学经典,以自己的博学和传奇经历实践着他对于儒、释、道的理解。他曾积极奔忙于世界各地,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他深入浅出的方式阐释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国学文化,深得人们喜爱,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国学大师。
而有关佛学,他曾寻访高僧奇士,在名寺闭关研修,且得多位著名高僧、活佛传授,深得佛学精髓。他认为,佛学首先是一门学问,一门教人如何做人做事的学问,其次才是宗教学说。而修习佛法,实质是在修习一种境界,一种大境界,只有拥有了这种境界,才为学佛之大得。
可当下一提到佛学,很多不明其理的人都认为,修习佛学,或者信仰佛教,就是一个人由于心灵空虚,没有了精神寄托,这才与“佛”结缘。或是因为一个人境遇不佳,为了逃避现实,寻求一种解脱,也才将心皈依于“佛”。
然而,持这般想法的人,大多是不明晓佛学的义理而对其产生误解。要知道,佛学作为古老文化的一脉,所以能流传到今天而不衰,自有它昭然之处,绝非似常人所理解的那般简单。
心之向善,追求一种境界,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质和生活质量,这应该说是佛学中倡导的最基本的思想。南怀瑾先生对佛教深有研究,解读了众多的佛学典籍,他不但从中获得了身心的修养,同时对于人的灵魂境界也有极大领悟,并写下了诸多著作。他说:“社会需要佛学,需要这样一种引人向上的力量。修习佛学,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看清自己,认清现实,并从现实中求得心灵的启迪,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对于佛学,可以说南怀瑾先生有着自己深刻的体会与洞察。在他看来,今天的人们都应当走进佛学,了解佛学,以端正的心态去领悟佛学。这样,人们不仅在心灵上能获得开示和慰藉,而且在社会生活中,心态也能变得安静与祥和。
但世道人心,眼下很多人学佛,往往求的不是自身的修养与人生的境界,而是想借佛光的保佑大发其财,大成其事。当然,安身立命对一个人来说,固然重要,可如果将学佛赋予了功利性和目的性,那便偏离了佛学的要义。其次还有一些人,因遭受某种磨难或打击,而对生活失望,想以学佛来获得解脱。甚至还有的,因一时心血来潮,完全是为了赶时髦,见别人学佛信佛便也跟风,以此彰显自己的境界。岂不知,如此这般具有功利性和目的性地学佛,不但已背离佛学的主旨,同时也很难对佛学有真正的领悟和体察。
再有,佛学本身讲的就是修心,但如果心态不对,即使学佛,能得其道也是枉然。而对于那些想求佛来解救自己的人,佛也终不能解救你,因为能够真正解救你的,其实还是你自己。要知道,真正修习佛学的人,不是因为自己没办法安顿自己,也不是万念俱灰寻找解脱,更不是为了求得佛的保佑来发财。他们之所以修习佛学,或者信佛,完全是在一种积极的心态作用下,抱着修心修身的态度,才走进佛学,走进佛教,从而在领悟博大精深的佛理之后,而使自己在人生的境界上再一次获得提升以及加深对生命本真的理解和把握。
究 其 根 源 , 所 谓 的 修 习 佛 学 , 其 实 就 是 学 习 佛 陀 的 智 慧 。在人世之中,虽然万事万物无可穷尽,但人的智慧却永远强大。
倘若一个人拥有了万千智慧,那么你自身就会拥有强大的力量,从而达到禅的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此外,南怀瑾先生还如是说:“真正修习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也不是叫你去迷信,而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是大解脱。一切事物,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也就是说,学佛的真正目的应该是面对世界的一切,安顿好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智慧,无论对待什么事情,都要做到轻松自然,事来则应,事过之后不要再耿耿于怀。
本书收录的是南怀瑾先生在不同时期关于学佛、修行、参禅等佛学方面的语录。但本书不是对南先生佛学语录的一种简单收集,而是以南先生的语录为引,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其中的佛学思想,领受佛学智慧。同时,并以此延伸开去,对相关的社会、人生、人性与佛性等问题做出另一种独特的理解和思考,及在书中充满了诸多探讨性的扣问。相信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获得一个全新的感受,并对佛学有一个积极的认识,从而通过学佛提高自身修养与人生的境界。
因为时间和能力有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妥或失误之处,还望方家指点,也恳请广大读者和同仁给予我们诚挚的指正和批评。
复旦大学历史教师姜义华
南怀瑾的写作,是学术通俗化的一种成功尝试。
历史学家许倬云
南怀瑾为奇人,虽与严谨学者异其道,但其修养确有高人之境。
南怀瑾弟子张耀武
南怀瑾看似严厉,但说话常常诙谐幽默,是弟子们心里的“老顽童”。他认为自己是属于社会的,天下的儿女就是他的儿女。
书法家王国平
南怀瑾的一生不能仅当作“国学大师”、“禅学大师”看待,在学术研究中也多有创新,在有的读者看来,可能有常识性的错误,但总归成绩是主要的。他经历的事情很多,不管是怎样的质疑,他看得都很淡,甚至很少去谈论,在他看来,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重要的。
佛眼看人生,其实很简单
积极心态学佛,才会受益
南怀瑾先生说:“佛教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对某些人而言,佛教没什么用,它自己也不需要它;而对于某些人,佛教就是它的慰藉,他的生命般,须臾不可离。佛教当然不是迷信,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哲学,一种对人心有慰藉和补养作用的唯心的哲学。
一个人,也许年轻时不需要看佛学,也看不懂,但等他年长以后,有了些人生经验,对社会、人生、人与人产生了一些困惑和迷茫,需要寻求解释,找到慰藉时,此时看看佛学,也许是一种及时的必要的心灵补给,同时,最重要的作用是,佛学可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和智慧——而这后者是十分重要的。
世界本不完美,人生本有苦痛和无奈,成败得失,人生遭际,难免患得患失;而做人同样不会轻松,竞争与人际的各种纷扰,往往会纷至沓来,使人应接不暇,搞得身心疲惫。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可不这样又能怎么办?人生面临着一个个选择,层出不穷的苦乐,层出不穷的难题,都要自己一一解答,不能回避,没有依靠,也没有任何侥幸的可能,一切都要自己硬着头皮来应对。如果说在幼年,人生多乐少苦的话,那么,人到成年后,就开始接受一个个考验,各种问题会接连而至。此时,考验变成了对心理承受力的考验,如果你不能承受这种生命之重,那么,就只有被打趴下。
而佛教,由于其对人生的某种透彻解释,使它两千余年来成为人们心灵的慰藉。佛家说“人生就是苦”,这种苦是一种“逼迫性的苦”,所以世人无从摆脱。我们每个人像被风赶着的风车,完全不能自主,只有随风转动,方向在哪里?所向何终?并不清楚。而佛教理论,告诉我们人生的本质,面对无从选择的苦乐人生,如何在有生之年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自己内心的力量,如何离苦得乐。所以,佛教也就具有了教化人心,给人慰藉的作用。
一般人也许认为佛教是迷信,或者认为它是消极的。其实,佛教虽然说“万事皆空”,追求来世的福运,它是离世的,给人期待的绝望;但同时它又告诉人积极地生活,不断精进,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所以,它又是积极的,入世的。其实,佛教是通过改选人的内心,来完成对世界的改选,所以,它的力量更是坚不可摧,所以,两千年来兴盛不衰。
如何看待佛教,其实也全在己心。因为它是唯心的理论,所以,你的心态决定了它的形象。在一个消极厌世的人眼里,人生完全是空,是死,佛教在他眼里也就只有慰藉的作用,他对于人生的态度是回避的,退缩的;在一个热爱生活,真诚而坚强活着的人心里,佛教是积极的,他在佛教里看到了如何应对人生的各种困惑,如何提高个人修养,如何精进完善自己,如何宁静并丰富自己的内心,充满智慧和力量地活着;在一个真诚善良的人眼里,佛教是悲天悯人,是心怀对人生的悲悯意识,慈悲地看待人生、社会、人与人,理解并宽容对待万物,慈悲为怀,并相信善良的力量,以做善人、行善济世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一百个人眼里,佛教有一百个形象。
在一个健康心理的人眼里,佛教是别眼看世界,是给人力量的,而绝不是消极的。但是,正如南先生所说,佛教如百货店,可去可不去。如果一个人有足够能力安顿自己,活得十分热情洋溢,而且充满向上的力量,那么,不涉及佛教也很好,如果进入,就只把它当成一门丰富自己知识,提高自己修养的学问来看,倒也是必要的;但如果一个人有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想从佛教那里得解脱,寻找慰藉,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完全沉迷进去,逃避现实,不问世事,又不能真正地做到无我而信仰佛教,只是沉迷到佛教的世界里,作用却是徒劳的——因为佛教并不能给你任何现实的解答和力量,只能让你日益意志消沉,越活越无力。这就是很多人,一旦遇到挫折,钻进佛教的壳里,以为可为自己遮风挡雨,但结果只能让自己更加穷困落魄。所以南先生说:除非你有志于佛学,否则不要轻易进入佛教的慰藉世界中,因为很多人进去了反而倒霉,让自己不伦不类的,让人左右看着你更不顺眼,不正常,这又是何苦呢?所以,消极的,缺少我们大家学佛,有点颠倒因果。怎么说呢?‘倒因为果’,这些学理和道理,不是我们的,而是释迦牟尼佛苦行那么多年以后,对弟子们的回答。人家把这个回答记下来以后,我们看了才懂的。事实上,不是我们懂,那不过是我们拿到佛的成果,加以接受而已。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答案是:我们也应该走修行的路子。要学释迦牟尼佛一样,走禅定的路子,向真正的修持路上去求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