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83023
《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共10卷,时间跨度从1840年到1949年,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大型近代史专著。
本丛书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张海鹏等权威专家所著,它的出版完成了几代史学家的心愿。
丛书内容客观,史料丰富,研究方法突破前人束缚,披露了许多以前未曾揭示的内容,填补了史学研究的诸多空白。修订版在《中国近代通史》首版经过十年的发行后,根据新材料、吸收新成果再予修订出版,继续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学术研究。
1945—1949年是中国两大政治势力为决定中国未来发展方向而展开决战的时期,本书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梳理评价。全书分为战与和的变奏、全面内战的烽火、战后社会的动荡与纷扰、国共两党攻守态势的转换、国共两军的军事决战等7章。本次修订,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问世以来的新见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战与和的变奏
第一节国共重庆谈判
第二节边打边谈
第三节国共停战与政协会议
第四节政治协商进程之顿挫
第五节东北局势的演进
第二章全面内战的烽火
第一节军事调处的失败
第二节国共双方的军事动员
第三节国民党的全面军事进攻
第四节国共关系的最终破裂
第五节国民党军的重点军事进攻
第三章战后社会的动荡与纷扰
第一节怨声四起之接收与复员
第二节此起彼伏的学潮
第三节中间势力的活跃与分化
第四节国民党一党制宪之纷争
第五节地方与边疆问题
第六节经济恢复重建之困难
第七节胜利后的弱势外交
第四章国共两党攻守态势的转换
第一节国共军事攻守之易位
第二节国民党实行“战乱动员”
第三节国民党统治之衰颓
第四节“训政”终结与“行宪”开场
第五节一败涂地的币制改革
第六节内战中的土地改革问题
第七节中共力量的全面崛起
第五章国共两军的军事战略决战
第一节战略决战前的国共两军争夺
第二节豫东战役与济南战役
第三节辽沈战役
第四节淮海战役
第五节平津战役
第六章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第一节蒋介石引退与李宗仁登台
第二节北平和谈
第三节渡江战役与解放上海
第四节国民党军事的全面败退
第五节国民党逃离大陆败退台湾
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一节中共建国的理论准备
第二节中共建国的实际准备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李文海(中国史学会会长);
《中国近代通史》以500余万字的宏大篇幅,如此全面、详尽地反映1840-1949年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民族、边疆等各个方面的历史状况,应该说是国内第一本。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中国近代史学科建设的一个推进,为历史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该丛书有三个值得称道的优点和特点;一是尊重历史真实;二是着力学术创新;三是关注历史和现实的统一。
发扬严谨治学传统
龚书铎(中国史学会副会长);
《中国近代通史》是中国近代史领域第一部完整的近代通史专著,三点看法;一是第一卷《概说》提纲挈领,观点明确;二是体现了通史的“通”;三是发扬了近代史所严谨治学的传统。该丛书的出版,对推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
时代进步造就客观史书
章百家(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中国近代通史》能够出版的时代原因。改革开放以后的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对研究近代史起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没有改革开放以后的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一方面对近代史的研究不可能做到如此广泛和深刻,另一方面在研究中的许多史料收集工作也不可能进行。该丛书的两点创新;第一是对前人的成果有准确的判断;第二是对前人没有探讨过的领域、没有探讨过的问题作了研究。比如书中关于清末政权的结构的变化,视角就是新的。关于戊戌维新,则对维新者策略上的失误探讨得比较多。关于新政,也作了比较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国共关系史的研究,在多方面对此专题研究有了很大的推动。另外关于抗日战争的研究,既有自己的创见,也吸收了史学界的大量成果。
集大成通史的四“通”
熊月之(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
《中国近代通史》的四个“通”;通前后、通左右、通内外、通繁简。他认为,这本书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既综合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又有编著者独到心得,结构完整,资料翔实,征引规范,文笔畅达,堪称集科学性、综合性、系统性于一体的集大成性通史著作。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