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794447丛书名: 译文经典
1. 本书是资本主义经济史领域的经典著作,主要论证了欧洲中世纪的宗教观念有意或无意中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韦伯相比,托尼更加关注宗教信仰与经济发展的广泛历史和社会影响,更加强调资本主义的道德和伦理维度。托尼在书中批评了日益增长的经济不平等,并呼吁建立健康、合作和共赢的经济体系,更加契合当下阶层流动性降低、贫富差距的现实。
2. R. H. 托尼是最早研究资本主义起源的史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对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如莫里斯·多布、罗伯特·布伦纳等有重要影响。在托尼看来,虽然资本主义的病症暴露在当下,但病根却深埋于过去。托尼认为关键时期是16—17世纪,既与地理大发现引起的商业革命相关,也与宗教改革时期新教思想的冲击和影响有联系。
3. 《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语世界销量最高的史学著作。他运用16—17世纪英国出版的大量小册子,深入探讨新教尤其是英国清教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托尼表示,他的研究受到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启发,但对两者关系的理解与韦伯并不相同。托尼认为,韦伯过分强调精神因素,忽视了其他因素,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他说:“16—17世纪荷兰和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不是因为他们是新教国家,而是由于经济大变动,尤其是地理大发现及其后果的影响。”在托尼看来,“所谓资本主义精神,就是为了追求利润可以抛弃一切道德禁忌的大无畏气概”,但这种精神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受压制,宗教改革拆除了维护中世纪教义的制度和组织基础,为“地理大发现”后奔涌而来的资本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本书堪称20世纪政治经济领域内最伟大的经典之一。托尼凭借广博的经济知识和翔实的历史资料,以恢弘的气势和华丽的文字,回溯了宗教改革前夕直至17世纪末叶经济生活逐步摆脱神学理论控制的过程,并以此为背景,考察分析了神学理论本身发生的变化,尤其是英国清教的产生、发展和转变,如何影响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托尼有关宗教思想、道德观念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互相作用的论述,可以看作对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著名命题的回应、批评和补充。而在当今世界经济利益和道德思考不再互相隔离,经济伦理越来越成为各界共同瞩目的紧迫问题的情况下,本书甚至比它初次面世时更为引人注目,也更具有启迪意义。
序言
第一章 中世纪背景
一 社会机体
二 贪婪之罪
三 理想与现实
第二章 欧洲大陆宗教改革家
一 经济革命
二 路德
三 加尔文
第三章 英国国教会
一 土地问题
二 宗教理论与社会政策
三 个人主义的发展
第四章 清教运动
一 清教和社会
二 神圣的戒律对抗贸易的宗教
三 经济美德的胜利
四 治贫新药
第五章 结论
托尼的世界及其学术成就
注释
索引
译后记
序言
本书的目标是探索在由中世纪社会组织理论向现代理论转变期间,与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有关的宗教思想的某些发展要素。这一目标规定论述的时期到18世纪初为止,而且它并不妄称要论述经济理论或经济实践的历史,除非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同宗教思想的变革发生了关联。不过实际上宗教与经济之间有着非常密切、极其重要的联系。那些宣告了中世纪向现代过渡的宗教、政治和社会的革命,对于新文明的经济特征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并不亚于对其教会组织和宗教教义所起的作用。现代社会经济范畴的根源在于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相伴随的经济扩张和社会动乱。
在英国,有关社会伦理问题的宗教思想史这个题目,已故的坎宁安(Cunningham)博士、威廉·阿什利(William Ashley)爵士(他的论文《宗教法规论》使我首次对这一主题发生兴趣)、库尔顿(G.G.Coulton)先生、伍德(H.G.Wood)先生、奥布赖恩(G.O’Brien)先生都已作过论述。对这些英国学者的著作不可低估,虽然我们要说近年来这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来自欧洲大陆的学者。尤其是特勒尔奇(Troeltsch)、舒瓦西(Choisy)、松巴特(Sombart)、布伦坦诺(Brentano)、莱维(Levy),还有最重要的马克斯·韦伯(Max Weber),他的著名论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使讨论发生新的转折。在同一领域工作的人,不管其研究范围如何有限,都不能不感觉到深受这些学者的惠泽。我很高兴有此机会表达自己对他们的谢意,虽然我并不总是能接受他们的结论。遗憾的是,库尔顿先生的《中世纪的乡村》发表太晚,致使我未能利用它极为丰富的学识和高见。
余下的我只想说,感谢我的朋友们,他们的帮助使我改进了本书原有的某些不足之处。哈蒙德先生、鲍尔博士和沃兹沃斯先生阅读并修改了原稿。尼尔教授除了阅读校样之外,还始终以他的建议和批评给予我慷慨的帮助。我深深感谢巴尔克利小姐,她承担了改校样、编索引这项吃力不讨好的任务;深深感谢伦敦经济学院和劳拉·斯佩尔曼·洛克菲勒基金会给我提供的便利。对于我夫人所给予的帮助,我的感激之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R. H. 托尼)
【读者评论】:
通过对原始资料的仔细研究,从中世纪背景开始到路德和加尔文的实际社会经济教义,以及英国改革者对当时商业革命提出的经济问题的回应,托尼对韦伯片面而肤浅的分析提出了质疑。他的论点是,新教改革者与中世纪的天主教学者一样,都信奉一种经济哲学,其基础是反对唯物主义和为利益而利益,强烈关注正义和是非观念,并明确主张为穷人、工人和顾客着想。在当时所有的经济问题上都是如此-——圈占以前的公有土地以牟取私利、哄抬物价、高利贷,等等、 所有这些,新教教会都出于同样严肃的宗教原因,与天主教一样极力反对。当他们最终在 16 世纪晚期放弃这种立场时,是为了应对社会中已经发生和根深蒂固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发生是因为崛起的富裕平民已经将他们的日常行为从宗教权威中解放出来(基督教组织团结的瓦解极大地促进了这种解放,但这并不是新教改革者的目标)。托尼没有推测这种屈服是为了讨好新富和权贵而故意采取的策略,还是对当时个人主义的兴起的新风尚的无意识反应。——Goodreads 读者Werner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