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3405079
这是一本能够解决男孩养育难题的书,一本可以激发男孩自驱力,激励他们自动自发成长的书。我们所关心的,无论是男孩的心理、生理问题,还是男孩的学习状态、情感发展、品行人格、吃苦精神、生存能力、危机意识培养,以及亲子沟通技巧、家庭环境营造、父母的成长与合力教育等教育难题,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需要的答案。
本书以全新视角解读男孩成长的规律与真谛,从理论到实践,让我们了解如何培养自驱型成长的男孩,激发他们自身健康成长的动力,允许男孩做自己,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个了不起的人。
目录
第一章 培养基础:认识男孩“自驱型成长”的特有规律
- 养育关键:男孩3大关键期的养育要点是什么?
- Y染色体:性别差异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 睾丸激素:为什么男孩喜欢打架、喜欢争吵?
- 大脑发育:男孩为什么会比女孩“开窍”晚呢?
- 探索欲望:为什么男孩总是爱“搞破坏”?
第二章 正面沟通:改善亲子关系,提升男孩的内驱力
- 同理共情:怎样站在男孩的角度考虑问题呢?
- 疏而不堵:男孩自控能力不足,爱拖拉磨蹭,怎么办?
- 勇于管教:男孩沉迷网络,怎样管教才能减少矛盾?
- 学会批评:如何批评“叛逆”的青春期男孩?
- 有效沟通:怎样敞开心扉,把话说到男孩的心里去?
第三章 潜能发掘:让男孩的学习从“被推”到“自推”
- 学会学习:怎样发现适合男孩的有效学习方法?
- 自觉主动:如何充分调动起男孩的探索欲、求知欲?
- 劳逸结合:怎样更好地提升男孩的学习效率?
- 学习兴趣:如果男孩不想上学了,我们该怎么办?
- 成人成才:怎样看待男孩的分数或成绩单?
第四章 情绪管理:培养能自控、会自控的高情商男孩
- 情绪表达:你会允许男孩用哭来表达情绪吗?
- 延迟满足:男孩鲁莽易冲动,怎样进行延迟满足训练?
- 情绪控制:怎样教脾气大的男孩学会掌控情绪?
- 善良感恩:如何培养男孩的同情心,让他做事有底线?
- 责任担当:男孩爱说谎不敢担责,怎么引导他?
第五章 抗挫训练:激发男孩不畏惧、迎难而上的潜动力
- 吃苦精神:怎样放手,才能让男孩自己打理生活?
- 攻坚克难:如何引导男孩战胜人生的困难?
- 抗挫抗压:男孩做了错事,怎样提升抗挫、抗压力?
- 适应能力:如何培养男孩面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力?
- 危机意识:怎样教男孩遇到“突发事件”时从容自若?
第六章 父母角色:为男孩营造自动自发成长的软环境
- 家庭环境:男孩需要一个成长怎样的环境?
- 妈妈的情绪:情绪平和的妈妈对男孩意味着什么?
- 爸爸的格局:格局广大的爸爸对男孩有什么帮助?
- 合力教育:父母怎样配合才能教出最棒男孩?
- 深度陪伴:怎样给男孩高质量、更有情感的陪伴?
前言
生活中,男孩好动、有攻击性,或者说爱打架,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家长认为就是自己家的男孩调皮,或者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听话,当男孩打架之后,家长往往就是采取吼叫、打骂、甚至惩罚的方式对待男孩,结果,你就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听话。
那么,男孩子真的是因为调皮、不听话而不受管束吗?不是的,这是他体内的睾丸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是他生来就调皮,或者跟着坏孩子学坏了。如果不了解男孩的发育特点,很有可能就冤枉了他,而且你可能还会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最终,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我接触到过很多男孩的家长。接触的家长越多,就越发现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教育困惑:比如,不了解男孩的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只凭自己的想象和所谓“经验”去想当然地教育男孩;再比如,认为男孩女孩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在学龄初期对男孩在学习方面的稍显落后不理解,以至于采用错误的教育方式;还比如,在教育男孩方面,容易走入各种误区,像是不允许男孩哭泣,粗暴阻止男孩所谓的“破坏性”探索……而这些困惑不解除,或者用错误的方式教育男孩,很有可能就耽误了他的健康成长。
其实,培养男孩的最高目标,就是唤醒男孩自我成长的内在动机与力量,让男孩拥有强大的自驱力,从而自觉主动、自动自发地成长,最终成为自驱型成长的男孩。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言,“教是为了不教”。当然,这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有效的教育方法。
所以,我特别希望把自己多年来的男孩教育研究理论和实践,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完备的、同时也更落地的教育方法,以帮助到更多的男孩家长。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那么,这套方法,能帮你解决哪些男孩养育的实际问题呢?
除了前面我讲的那些,还比如,与女孩相比,男孩都有哪些独有的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男孩与女孩教养的方式有哪些不同?怎样避免走入教育男孩的各种误区?如何引导男孩爱上学习?怎样培养男孩的情绪自控力?如何提升男孩的抗挫折能力?等等。只要是你关心的、你困惑的、你难以解决的教育男孩的问题,我在这本书中都会涉及到,我会尽最大努力满足你教育男孩的需要。
本书有六章,涉及了男孩养育的六大内容,分别是:第一,认识男孩成长的特有规律,这是培养“自驱型成长”男孩的理论基础;第二,掌握正面沟通技巧,改善亲子关系,提升男孩的内驱力;第三,发掘男孩的潜能,让他的学习从“被推”到“自推”;第四,教男孩学会情绪管理,让他能自控、会自控,培养高情商;第五,对男孩进行抗挫训练,激发他不畏惧、迎难上的潜动力;第六,父母扮演好各自角色,为男孩营造自动自发成长的软环境。
就第一章而言,我首先讲的是男孩成长的3大关键阶段,分别是幼儿期、少年儿童期和青春期,都需要哪些不同的养育方式,这一节是0~18岁男孩的教育贯通课;接下来又分别讲了男孩的Y染色体、睾丸素、大脑发育以及探索欲望,分别对应了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男孩喜欢打架争吵的原因、男孩为什么比女孩开窍晚,以及为什么男孩总爱搞破坏等几个特别让男孩家长困惑的问题,可谓是开篇就破解了男孩养育的秘密。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很多家长将会对自家男孩的成长表现有一种豁然开朗、大开大悟的感觉,甚至从内心里会感觉,这本书看得有点晚了,相见恨晚。没关系。我经常会跟家长朋友强调一个16字诀——没有最晚,只有更晚,当下开始,不算太晚。希望这个16字诀也能让你心安一点。
与男孩的沟通,也是一大难题,需要智慧。所以,我在第二章中就专门讲这方面的内容,内容涉及如何站在男孩的角度思考问题,如何应对男孩的自控力缺乏、拖拉磨蹭,怎样管教沉迷网络游戏的男孩,怎样敞开心扉把话说到男孩心里去,以及如何有效批评男孩。话说错了,不如不说,说对了,才能让男孩心服口服,我们才能皆大欢喜。这一章的目的是改善亲子关系,因为提升男孩的内驱力、唤醒内在动机,离不开好的亲子关系。
接下来,我又分别从培养男孩的智商、情商和逆商三大方面,讲述了如何挖掘男孩的学习潜能、实现个性发展、进行挫折教育,使其学习可以“自推”,情绪可以自控,遇挫可以自励。最后一章强调的是父母的角色,为男孩营造自动自发成长的软环境,其实说的是,父母怎样做,怎样完善自己,成为“自驱型成长”的父母,才会对男孩的养育及他的自驱型成长起到更高效的引领、示范与教育作用。正所谓,“教儿教女先教自己”,只有父母先把自己教好了,能给男孩处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再教他就会容易很多。
这本书的章与章之间,逻辑关系紧密;每个章节之下所讲述的细节内容,也是当前家长培育有自驱力男孩亟需学习和实践的。这本书既有西方的先进的心理学理念,也有中国传统的教育智慧及当代科学家庭教育方法,可谓中西合璧、古今融通,值得品读。
总之,这是一本能够解决男孩养育难题的书,是一本能激发男孩自驱力、激励他自动自发成长的书。你所关心的,无论是男孩的心理、生理问题,还是男孩的学习问题、情感发展,品行人格、吃苦精神、生存能力、危机意识培养,以及亲子沟通技巧、家庭软环境营造、父母的成长与合力教育等教育难题,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本书是一部科学、全面、有效的男孩养育指南,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男孩培养的真谛,从理论到实操,全方位教你如何培养自驱型成长的男孩,如何把男孩养育成一个男子汉、一个了不起的人。我相信,书中养育男孩的理念、方法与实用工具,你一定会读得懂、学得会、用得灵,从而让培养自驱型成长的男孩这件事变得轻松、有趣。
你完全可以教育好你的男孩,加油,祝福你,祝福你的男孩!
第一章 培养基础:认识男孩“自驱型成长”的特有规律
- 养育关键:男孩3大关键期的养育要点是什么?
每个孩子都有成长关键期,男孩也不例外。在男孩的每个成长关键期,都有着不同的养育要点,我们要了解、认识、用好这些养育要点,做好男孩成长关键期的关键养育。
一般来说,男孩的成长可以分为3个阶段,也就是3大关键期:第一阶段:从出生到6岁,是幼儿期,也是男孩的纯真时代;第二阶段,从7岁到13岁,是少年儿童期,也是男孩的转变时代;第三阶段,从14岁到成年,是青春期,也是男孩的青春时代。
在每一个阶段,男孩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表现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对他的教育也有所不同:要以他的身心特点为标准,而不是以我们的喜好和经验为标准。为了更好地教育男孩,我们就要对男孩各个阶段的身心状态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让男孩顺利成长。下面,我详细讲一下男孩的这3大关键成长阶段。
第一个阶段:纯真时代——0~6岁,男孩特别需要妈妈的呵护。
从出生到6岁,是男孩人生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男孩要度过婴儿、幼儿期、童年早期。男孩最需要与父母尤其是妈妈形成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当他还在襁褓中时,他需要妈妈温暖的怀抱和柔声细语;当他蹒跚学步时,他需要妈妈的耐心引领和细心保护;当他想要玩耍时,他需要妈妈的陪伴,更需要妈妈的拥抱与爱抚。这个阶段,如果我们跟男孩亲密相处,对他呵护备至,就会有利于他的身心发育。
比如,如果我们乐观开朗、品行端正,而且知识渊博,那么我们对待男孩的态度也会更有理性,更愿意教他学知识,更愿意培养他的优秀品质。而男孩与我们在一起,就会模仿我们,他会变得乐观开朗,有良好的品性,他也会更乐于从我们这里探求更多的知识。而且,男孩也会从我们的关心爱护中体会到一种安全感。
可以说,男孩6岁前这个阶段是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情感发育和性格形成的最重要阶段,我们要给他足够的关爱、呵护和引导。
具体来说,有4点需要重点注意一下:
第一,养育为先,教育次之。
我们应该了解婴幼儿的体质,依照科学的方法打理他的衣食住行,防止他的身体发育受到不利影响。比如,我们都通常会让男孩吃得很饱,穿得很暖,但是,从中医角度讲,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是纯阳体质,脾胃比较虚弱,应该吃七分饱,穿七分暖,这也应了那句老话:“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因为吃得过饱、穿得过暖反而容易使孩子生病。所以,了解男孩在这个时期的生理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给予男孩足够且恰当的关注。
从心理发展角度讲,这个时期的男孩特别喜欢依赖,他对常常照顾他的人充满信任和依恋,如果这个人一旦离开他的生活,他会变得焦躁不安,这种情绪会影响他性格的形成。 “这个人”不是别人,更多的是指妈妈。
但生活中,有的妈妈认为,对男孩不必过多关注,这样男孩才能坚强起来。于是,她就会收起对男孩的爱。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妥的。实际上,在男孩6岁前,我们一定要给予他足够的关注。比如,男孩对触觉型体验十分敏感,那么我们就要多给予他拥抱、抚摸,在他面前我们多一些微笑,多和他说一些简单的表达爱的话语。
当然,要适度,要讲求理性,不能由爱变成溺爱。
第三,男孩3岁前,尽量不把他送到幼儿园。
有一位妈妈就为了早日回到工作岗位,把才1岁半的儿子送到了幼儿园。结果,儿子在幼儿园非常调皮,还整天大吵大闹要回家。可回家后,又吵着回幼儿园。现在已经3岁了,总是欺负别的孩子。让这位妈妈很头疼。
分析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这与分离焦虑有关。是严重的分离焦虑导致了男孩的暴力倾向。
这位妈妈很后悔,说:“如果给我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即便家里条件再苦,我也宁愿自己带儿子。”
这样的后悔,不是没有道理。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家史蒂夫·比杜尔夫(Steve Biddulph)曾经警告说:“把年龄不足3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将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的确,过早把男孩送到幼儿园,很可能会产生分离焦虑,他认为父母不要他了,有被抛弃感,所以就会烦躁,甚至去攻击别的小朋友。
所以,在男孩3岁前,我们要尽量陪在他身边,和他一起玩耍。
最后,注意与男孩的相处方式。
和0~6岁的男孩相处,并不是在单纯地逗他开心,也要把握好相处的方式。6岁前的男孩是通过“感官”来感觉周围世界的,他的感觉器官会灵敏地捕捉到妈妈的情绪变化,并受其影响形成特定的性格。正如奥地利社会哲学家鲁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所说:“如果孩子成长中是跟着一位易怒的人,那他全身的脉管系统就会随着易怒的倾向而成长。”这就说明,男孩在6岁前就会基本形成与父母相似的脾气和性格。所以,我们要保持温柔的态度,包容他的调皮行为,对他少一些训斥;要控制住情绪,不把怒气撒到男孩身上;可以陪他一起做游戏,但不要总想着教他学什么;而且不要给他讲太多的大道理,因为这时他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发展,我们的大道理他不一定能听得进去。
第二阶段:转变时代——7~13岁,男孩更需要爸爸的陪伴。
6岁前,男孩更渴望得到妈妈的爱;可到了6岁后,男孩关注的目标会从妈妈转向爸爸。因为这时的男孩开始想要做一个男子汉。而离他最近的男子汉就是爸爸。所以,做爸爸的不要忽视男孩的这种心理需求,不然,以后可能就有你后悔的时候。
一位爸爸这样说:我10岁的儿子一点儿也不像个男孩,腼腆、害羞、胆子小。家里来客人,我让他跟客人打个招呼,他得扭捏半天,脸憋得通红,声音也非常小。我很着急,可他妈妈却还说这样的儿子听话省心,但我总觉得男孩还是要有男孩样的。
后来,经过咨询发现,原来,这位爸爸平时跟儿子的交流互动极少,也不跟儿子一起玩耍。他只关注儿子的学习,一出错就呵斥甚至打骂儿子。现在,他很后悔,他说:“早知道这样,我就该多和儿子接触,哪怕陪他一起淘气呢!”
谁说不是呢?研究表明,男孩在7~13岁,更需要爸爸的陪伴,所以,我们一定要多陪伴他,这样他才有可能受到男子汉气概的熏陶。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减少在外面的应酬。因为最需要“应酬”的应该是家里的那个男孩,要享受与男孩在一起的时光,跟他聊聊天,做做运动,甚至一起做家务,而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去训斥他、指责他。
第三个阶段:青春时代——14岁之后,关注男孩的情感与心理。
14岁左右时,男孩开始进入青春期。这一时期,有越来越多的男孩却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隐藏起自己的真实情感;还有一些男孩更容易变得情绪失控,甚至有暴力倾向。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两点原因,一是我们总希望他能表现出男子汉的一面来,所以就阻止他进行正常的情感表达,比如,我们会阻止他哭泣;二是我们漠视他的情感与心理,从而导致他的情感发展遇到阻碍。
在心理学有一个名词叫“神入”(empathy),它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心领神会、情感互通。神入被看作是一个人情感健康的重要标志。我们都希望男孩能成长为一个可以体谅他人情感的人,也就是希望他有健康的神入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理解并关注男孩的情感,鼓励、引导他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当我们能与男孩进行心灵沟通时,他也能从我们这里得到神入的真谛,他的神入能力才可能有所发展。
所以,我们要对男孩的情感与心理投入更多的关注。平时,在不打扰他的情况下,多留意他的情绪变化。无论他是喜悦、兴奋,还是愤怒、悲伤,我们都要引导他表现出来。比如,允许他为自己的好成绩欢呼,允许他因为受到委屈而哭泣,等等。面对他的情绪变化,我们可以用语言或行动来表达认同与理解。比如,可以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我理解你现在的感受,确实很难过”;或者什么都不说,就耐心地、安静地听男孩的倾诉;等等。
因为14岁以后的男孩比较敏感,所以,我们要尽量少对他说教,不要一说话就说学习的事儿。也可以找机会跟他心平气和地聊一聊他的心理困惑,比如身体发育方面的、与异性相处方面的,等等。
总之,我们要理性看待这一时期的男孩,同时也教他学会理性。我们要把正确的价值观告诉他,教他学会辨别善恶美丑,引导他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男子汉。
- 2. Y染色体:性别差异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说到人的性别,我们就不能不提染色体。对于染色体,我们可能都不陌生,它是人体遗传物质的载体。人体的每个细胞内都有23对,也就是46条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男孩与女孩的常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但性染色体是不同的,有X也有Y,正是性染色体决定了孩子的性别。
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而女孩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
也就是说,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主要取决于性染色体,如果是X染色体与Y染色体结合,那生出来的就是男孩;如果是两条X染色体结合,那生出来的就是女孩。
所以,尽管我们经常听到有的怀孕的妈妈说:“我希望生个女孩”,或者“我想要个男孩”,但这只能是一种愿望。因为在受孕的那一刻,孩子的性别就已经确定了。
Y染色体决定了孩子的性别为男性,Y染色体是男孩独有的,女孩是没有的。
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个Y染色体,它不仅代表着孩子的性别,还揭示了男孩独有的秘密,甚至决定了男孩一生的成长轨迹。因为,正是由于Y染色体的存在,男孩才表现出很多不同于女孩的特性,如爱冒险、具有攻击性、爱搞破坏、喜欢竞争,等等。
为了更好地展现男孩的成长轨迹,Y染色体还有一个得力的“助手”——睾丸素。在睾丸素的“帮助”下,Y染色体先将婴儿的胚胎转为男性,然后再使其发育成一个男孩,同时赋予其第二性征,最后使他成长为成熟的男性。
此外,Y染色体还揭示了男孩独有的另一个秘密。什么秘密?下面我就重点讲一讲。
在传统观念中,很多人都认为男孩是一个家族的命脉,这种观念有没有道理呢?科学研究表明,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能由亲代中的雄性传递给子代中的雄性,也就是由父亲传递给儿子,并且是传男不传女。因此,在一个家族里,所有男性的Y染色体都是一样的。由此看来,Y染色体不但是延续家族命脉的代表,更像是一个族谱,可以分辨出不同的族群。
Y染色体的这个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个启示应该是,我们在教育这个带有Y染体色的男孩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个男孩绝不是我们个人的儿子,而是整个家族的希望。我们能不能把他教育好,决定着整个家族兴亡,这个责任实在是太重大了!所以,我们想办法把他教育好,让男孩用他的Y染色把他所具备的优良的品质特性传承下去。
具体来说,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通过“生长基因”鼓励男孩自强不息。
有一组数据值得我们关注。根据英国一项研究显示,男人的平均身高在174.4厘米,而女人的平均身高则是162.2厘米。也就是说,男人的平均身高比要女人高12厘米左右,而生物学家研究发现:Y染色体上包含着增加身高的“生长基因”。
我们通常用“顶天立地”来形容男性,这是不是与Y染色体上有“生长基因”有一定关联呢?我想可以这么认为。换句话说,男孩注定要比女孩高大,所以要承载起更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所以,我们平时可以告诉男孩:“是Y染色体让你变得更高大,所以你要学会自立自强,要早日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以此鼓励男孩自强不息。
第二,要对男孩某些时候的脆弱表示理解。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男孩还是男人总有特别脆弱的一面。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男孩都表现得那么勇敢。
一位妈妈就很烦恼地说:
我儿子5岁了,本来这个年龄的小男孩应该是乱跑、乱闹、折腾成一团的。男孩不就该那样吗?可我儿子不是,他安静得让我惊讶。平时拿东西也翘着小手指,说话也细声细气,从来不和别的小男孩玩打仗的游戏,却爱跟小女孩玩“过家家”的游戏,而且还总争着在游戏里当妈妈,一点小事就哭……看到他这个样子,我愁死了!
我想,这位妈妈的担心并不是个别现象。曾有心理学家对一所小学男生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在这所小学中,竟然有1/10的男孩表现得不像男子汉,他们普遍被人称为“娘娘腔”。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男孩子的Y染色体出问题了吗?
当然我们不能随意下这样的定论。但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Y染色体在长达约3亿年的进化中一直在变小,所含的基因也在减少,所以被认为是非常脆弱的染色体。那么,男孩比较容易受到伤害,看上去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恋母情结”。因此,男孩特别需要得到母亲的照顾和关怀。所以,除了让男孩吃饱穿暖之外,我们还要重视他的精神需要,多与他保持良好的沟通,多关心他、理解他,让脆弱的Y染色体因感受到爱和温暖而不再脆弱。
第三,了解男孩性别认同的发展过程。
性别认同,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男是女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身份的认同与确定。一般来说,男孩最早从一岁半开始,一直到两三岁时,就有了初步的性别意识,他可以通过观察周围人的服饰、发型、外貌等特点分辨出人的性别。
虽然男孩很早就有了基本的性别意识,但他仍然会对自己的性别感到迷茫。比如,男孩因为表演节目而被打扮成女孩,要化妆,还要穿裙子,那么他可能就会有疑问:我还是男孩吗?我会不会变成女孩呢?而如果他发现爸爸妈妈对他女孩的打扮感到很开心,他就会认为只有这样爸爸妈妈才会喜欢他。这样,就容易导致他发生性别混乱。在这一时期,如果男孩能够很好地认同自己的性别。那么,等他到五六岁时,就会形成一种稳定并持久的性别认同。只要没有特殊的情况,男孩对自己的性别认同会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一直延续下去。
第四,重视对男孩进行性别教育。
其实,性别既不是完全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完全由后天决定的。先天的生理特征有男女之分,后天的某些因素也会对男孩产生影响。如果我们对男孩的教养方式不恰当,或者没有及时对他进行性别教育,那就有可能导致他体内的Y染色体和雄性激素失去它们应该发挥的作用,从而使他对自己的性别产生错误的认知。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说,位于英格兰中部的伍斯特市,一个10岁的男孩从小就喜欢在家里穿戴女孩的衣服和饰品。一开始父母并没在意,他们都认为,等他长大后自然就好了。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后来,男孩的“怪癖”在学校流传开来,周围人都用质疑的眼光看他。于是,父母带他去儿童医院检查,他被诊断患有性别焦虑症。
什么是性别焦虑症?其实这是一种精神疾病,就是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与生俱来的性别,并相信自己应该属于另一种性别。这也在提醒我们,虽然Y染色体决定了男孩的性别,但是我们也要对他进行性别教育,让他对自己的性别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要把男孩当男孩养,不要把他当女孩养。一方面,不要给男孩穿裙子、涂指甲油、化妆等,而是让他在穿衣打扮上像个男孩样;另一方面,对于男孩玩的玩具、用的东西,都尽量男性化些,比如,让他玩机器人、手枪、坦克等玩具,而不是布娃娃、毛绒熊、芭比娃娃、白雪公主等。另外,做爸爸的要多陪伴男孩,要把男性角色最大限度地展现给他,从而让他感受到爸爸身上散发出来的男子汉气概。
其次,让男孩体内的Y染色体发挥作用。由于Y染色体的存在,男孩喜欢去探索、去冒险。那么,我们就在保证男孩安全的情况下,鼓励他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
最后,教男孩认识身体的器官。男孩三四岁时,会经历一个性别敏感期,我们要教他认识身体器官。当男孩对性别、性器官有疑问的时候,我们也要以坦诚的态度来回答他。比如,男孩可能会问:“为什么我有小鸡鸡,有的小朋友就没有呢?”这时候,我们要坦诚地回答说:“因为你是男孩,男孩就是要有小鸡鸡的呀!”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贴近男孩心理的图片或动画片,让他从中了解有关性别的常识。
另外,我们可以学着给事物加上性别的“帽子”,比如,告诉他,“这是一本男孩看的书”,或者说“你是男孩子,所以要多照顾妈妈,多帮她做些事”,等等。这样就能强化男孩的性别意识,鼓励他培养男子汉气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