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36311
1. 《八堂自然课》是一部现代版的《瓦尔登湖》,一本跨学科的自然哲学书,《道德经》“道法自然”的美国解读本。
2. 大自然教给我们的生存之道,爱因斯坦、伽利略、珍·古道尔、一行禅师、惠特曼从中受益。
3. 《八堂自然课》带你进行一次奇妙的大自然深度探索之旅;一场充满冒险和趣味的寻宝游戏;一道思维的盛宴,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伟大碰撞。
4. 八堂自然课,教会我们如何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相处。
复杂多样的自然界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知识宝库。《八堂自然课——大自然教给我们的生存之道》是一本跨学科的自然哲学书,堪称一部现代版的《瓦尔登湖》。作者涉猎广泛,引用生物学、医学、化学、量子物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的新近研究成果,教授我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八堂精品课。这些课有关相互依存、生物多样性、雌雄平等、动物如何让我们更聪明、年长的植物如何使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等内容,读后令人刻骨铭心,足以改变人生。
这本书就像一只手,牵着我们走进大自然。接着它又教我们如何用眼、用耳、用心去体会。书里不但有自然界的生灵,还有希腊神话、欧洲传说、北美原住民的生存之道和中国道教的养生之法。这是一部只有博物学家才能写就的精彩之作。它将以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的真诚,撼动你的心灵。
? 烦人的蚊子的亲戚是可可树的主要传粉者。消灭一只蚊子可能意味着:啪!又少了一块巧克力
? 大云杉是存活了几亿年的物种,它携带的遗传物质比人类的多7倍
? 蜘蛛丝可以被制成人造肌腱和韧带;珊瑚能参与癌症的治疗
? 如果没有狼,那么罗马帝国将不会存在
译者序
前言 回家
课 接纳未知
调动知觉去感受世界及其奇妙之处。对大自然的宁静沉思是维持身心平和的灵丹妙药。
第二课 相互依存
没有生命可以摆脱巨大的、充满活力的关系网。大自然是我们的靠山。
第三课 生物多样性
生物的种类越庞杂,生命力就越强大。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越丰富,整个大自然的生命体系就越健康、越坚韧。
第四课 性别平等
雌性不但没有依靠雄性,反而和雄性一起,为物种的生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平衡。只有性别平等,我们才能过上健康和充满活力的生活。。
第五课 尊重动物
动物使我们更快乐、更聪明。尊重动物意味着除了对家人、朋友、邻居和祖国的爱,我们还应该培养对所有生命的热爱。
第六课 效率至上
阳光支撑起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大自然讲究效率是因为生命能够获得的能量有限。那些有效率的物种就是活得长、活得好的生物。
第七课 浴火重生
灾难和毁灭之后,新生命总是更强壮、更活跃。
第八课 长者的价值
长者的经验与年轻一代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协调是物种强大的保证。这些代代相传的基本常识能保持团队的稳定,有利于整个物种健康持续地发展。
后记 大自然的美丽是永远讲不完的课
美可以唤醒人类去治愈世界。它还可以治愈我们内心的伤痛,帮我们找回内心失去的东西。
致谢
前言
回家
很久很久以前,拂面的树枝是温柔的,滴水的声音是暖心的,鸟鸣如铃,蛙叫似语。它们向我们重复着一个事实:无论发生什么,每个清晨我们都依然会站在这里,生机勃勃地迎接太阳的升起。野玫瑰和无花果沾着露水,我们看到了;温柔的春雨淋在身上,我们感觉到了;我们迎接柔嫩的新枝,仿佛是我们的呼吸吹绿了大地。那时,很少有人知道生命在哪里结束,世界从哪里开始。尖叫、欢唱、呜呜声和嗖嗖声—各种神奇的声音都是在互诉衷肠。
现在看来,这一切都像一场梦。但是偶尔,不知缘何而起,这种古老的激情在我们的骨子里震颤。它唤醒了某种感觉,那是年轻的我们在睁大眼睛看世界时经常有的感觉。
我的少年时代在美国中西部、印第安纳州北部的一个小城里度过。那里盛产玉米、砂锅和钢铁,一块巴掌大的地方就有一片自然:我家房后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园,大概有两个沙发相连那么大,那里是我次光着脚看蝴蝶和蜜蜂飞来飞去的地方。在夏天的黄昏,我带着果酱罐子在狭长的草地上捉萤火虫;在4 月某个天色阴沉的午后,我放学回家走到第27 街的时候,大风在枫树间穿梭,轰隆隆的雷声震得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从那时起,我和这
些事物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概11 岁的时候,我开始骑着我的紫色自行车去西边10 个街区以外的帕塔瓦米公园。公园两侧的橡树和枫树高大粗壮,我连半圈都抱不过来。公园的附近有一个温室,里面种着一棵香蕉树、一些兰花和一棵鳄梨树。温室的旁边是一个袖珍动物园,里面养着一头年老体弱的狮子、6 只爱叫的孔雀和一头打着响鼻的驴子,外加一个蟑螂标本展(是真的蟑螂)。
成年之后,我用了将近40 年行走在堪称世界上荒凉的一些地方,在人迹罕至的内陆走过了30 000 多英里的土地。你也许以为这和我小时候接触大自然的方式一样,既适度又有趣。事实并非如此。这些邂逅发生在广阔的天地间:充满活力的东非大草原、人迹稀少的黄石国家公园偏僻地带和寒冷寂静的北极苔原。
萤火虫、蜜蜂和帕塔瓦米公园里巨大的橡树是我的启蒙老师,它们带我见识世界的潮起潮落。每天听到的鸟叫蜂鸣、动物打响鼻和扑棱翅膀的声音,不但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还让我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觉:我就是它们当中的一员。卧室窗子下面开的菊花告诉我明媚的夏天到了;枫树上红衣凤头鸟耀眼的毛外套告诉我什么是红色;次听到卡尔和伊冯娜·威尔逊家的私人车道旁边的苹果树上哀鸠咕咕的歌声,我就感觉十分熟悉和舒畅。
不管你是谁,无论你在哪里长大,你都很可能是受到了自然的吸引才迈出了成长的步。这种吸引也许来自广阔的荒野,也许只是车库一角的蛛网,甚至是路边石缝里的蒲公英。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我们每个人。
事实就是这样的:无论你怎么想,这股魔力都没有消失,在我们永不可及的地方静静地飘浮。毕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只能对过往进行补充,而不能替换。无论你现在身在何处,是闹市还是家中,大自然都依然如故:坚定你的信念,激励并帮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与此同时,我们可以从自然界获取基本的素材,透彻地分析生命繁衍生息的真正奥秘。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科学地揭示大自然的运作方式和我们的生活方式,利用这些发现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意义。同时,这些篇章也讲述了大自然往我们心里注入的友善和力量,让我们跟随它们走进人类深沉、愉悦的心境。
* * *
20 世纪90 年代末,我有幸结识了来自犹他州的拉沃伊·托尔伯特。他那时65 岁,平和且优雅,喜欢刨根问底。他曾经是颇受学生欢迎的科学课教师——至今还有很多学生和他保持联系—一辈子都在美国西南部的荒野中游历。现在,85 岁的他依然赤脚走在湿漉漉的土地上,一半时间睡在卧室里,一半时间睡在星空下。在我们相处的那段时间里,他经常谈起数千年来人类是如何探索自然、顺应自然,并以此为前提改善生活的。他说他亦是如此。这些都有凭有据。
“你想啊,在自然界幸存46 亿年的物种,当然都是棒的!日夜围绕着你的是好得不能再好的世界。走在森林里就是走在胜利者的中间!”
他不厌其烦地给我讲一个农民的故事。有个农民一连很多年,每周牵着自己耕地的老马到赛马场和受过训练的马比赛。一天,有个朋友拦住他,问他为什么要花钱去参加永远不可能取胜的竞赛。
“你说得对,”农民摸着下巴说,“老马是没机会赢,不过它喜欢那种融入的感觉。”
接下来,你也会在书中找到极好的融入感:大自然在院子里,在公园里,在荒郊野地里,无论壮观或微小,它总在你的心里。你的存在实际上就是地球伟大的创造力和魅力的华丽体现。
这也是一本有关回家的书。回家不仅是回到生你养你的故土,比如有连绵起伏的草场和为小鸟砌的水泥水盆的乡村,林荫道旁有砖砌公寓、手工匠风格别墅的市中心,或者有谷仓、绿色拖拉机和瞪着圆眼睛的奶牛的老农场,这些远远不够。我说的家更广阔、更深厚,它能够唤醒你的自然之情,让你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并且让你学会利用这份自然之情引导生活。
在我们忙得晕头转向的日子里—现在,我这里就是一团糟—我们很难挤出时间仰望天空、轻嗅细雨,或者聆听头顶迁徙的大雁相互催促飞往过冬之地的声音。有些事情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脱离大自然智慧的程度不仅仅是我们被分散了注意力而已,或许还关乎“我们被教育出来的思考方式”。纵观历史,大部分人相信文化、社会习俗和科学促进了世界的发展。提到自然、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时,我们貌似“顺其自然”地接受了可怕的命运的安排。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比如,在势不可当的主流思想中,有一个钳制了我们2 000 多年的观点,即人类立足于自然之外,凌驾于自然之上。基于这个观点,人类可以随意停止和自然的被动接触,断绝和它的联系,甚至对地球心生厌恶。
或许我们早已成为那些顽固分子中的一员,从很早以前就开始致力于研究物质世界的不变法则,借此在变化多得让人发狂的星球上控制同样变化多得让人发狂的生命。当然,人类已经称得上大显身手了。聪明才智赋予我们堆积如山的好东西:从激光到药物,从奔驰的汽车到移动电话,还有电影、牛仔裤,以及冲向火星的火箭。我们把连同自己在内的所有生命切割成越来越小的碎片,使它们彼此隔离开来,因为我们相信终一切都将臣服于人类。
这些观点不过是管中窥豹,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补充。加强和自然的联系可以让我们通过感官、情绪和直觉等方面拓展有限的知识。当然,我们也可以继续剖析、分解和预言。不过,在接受生命妙不可言、超出人类理解力之后,这些行为必然会有所收敛。我们以为科学是所有问题的答案,其实,今天的科学做得更多的是提问。大量研究次阐明了一个事实,即我们的世界盘根错节、充满变化。真正的理智告诉我们,根本没有单独的一棵树、一只狗、一朵太阳花或者一个人,世间万物至少不是以我们一直将其作为单独个体看待的方式存在的。我们塑造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和进程,同时也在被它们塑造,并且和它们一起分享这颗星球上的资源。
在这种转变中,引人注目的成就是传统科学和本土文化相结合,促使科学挣脱了我们设置的禁锢。例如,在20 世纪90 年代兴起的非本地研究员和本地科学家共同开展研究的热潮中,哈佛大学民族植物学家肖恩·司格思泰德和北亚利桑那大学著名的遗传学教授、霍皮族人弗兰克·杜克波合作。司格思泰德说,合作拓宽了他的眼界,让他从连贯的视角认识了世界。
“当地的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发现自己的盲点,”司格思泰德说,“当地人理解的世界循序渐进、彼此相连,这和我们理解的世界有天差地别。”所以,他围绕研究内容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们通过改变提问的内容,改变了世界。
麻省理工学院系统科学家、畅销书作者彼得·圣吉指出,失去和自然界的整体联系主要的影响是我们失去了对“相互依存”的认知。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接受相互依存的概念,才不会坐井观天。正如科学证明的那样,一切终归都是有联系的:真菌滋养森林的泥土,泥土为树木提供氮元素,树木开枝散叶释放氧气,氧气支撑起你的生命。
* * *
若干年前,我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教自然文学,有幸成为修女海伦·普雷金的老师。她救助穷困潦倒的人、罪大恶极的人,甚至与埃尔默·索尼尔和罗伯特·威利这两个被定罪的杀人犯保持书信往来。他们的对话成就了她的处女作,该作品获读者称道,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死囚漫步》(Dead Man Walking)。我们认识的时候,她已经赢得了无数赞誉。
后一天的集体徒步路线是沿着标本山脊步道去紫晶山。黄石国家公园拉马尔山谷展现在我们眼前,就像塞伦盖蒂草原一样壮观。山谷里有东一群、西一群正在散步的野牛;山杨林边有一小群正在休息的叉角羚;红尾鹰在风中翱翔。停下来欣赏的时候,海伦修女说了一个宗教的词语“报喜”。我以前只在教义里见过这个词,好像是天使加百列在奉告圣母马利亚她将诞下圣子耶稣的时候说过的。但是海伦说这个词的含义远不止于此。对她而言,“报喜”是追求清新和充实的生活的实际行动。
海伦选择了一个大好时机“报喜”,向这颗星球表达敬意。古希腊对敬意的定义是“反复看”。事实上,值得反复看的东西太多了,而且一旦开始反复看,世界便会重新汇聚成一个整体。
* * *
我无意间听过一个故事。20 世纪20 年代,一个年轻有为的人类学家被哈佛大学派到加利福尼亚,为皮特河沿岸濒临灭绝的印第安文化写编年史。他花了几个月记录当地人的语言,听取他们愿意分享的每一个故事,广泛地了解他们的社会习俗。他曾经和部落的老人们一起坐在村子边的灌木丛里,向他们请教对客人—从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来的白人后裔,比如他的亲戚和同事—的称呼。
当时部落的长者们面面相觑,纷纷摇头。后,经过这个人类学家的一番软磨硬泡,其中一位长者深吸一口气,然后说道:“我们叫这些人inalladui。”然后他又重复了一遍:“Inalladui。”
不难想象年轻的人类学家一遍遍地念着这个词,是多么陶醉在它如水流一般的发音里。
“多么动人的表达啊!”他肯定这样说了。那些老人却不以为然。
“这个词的意思是流浪汉,”老人继续说,“指的是没家的人。你们这些人搬来搬去,总是匆匆路过,根本没兴趣和动物、植物、人建立联系。我们搞不懂这是为什么。我们觉得你们的身体里,有一部分死了。”
从某种程度来讲,皮特河沿岸的印第安人是对的:很久之前,我们身体里的一部分就已经死了,至少是失去了大部分维持我们精神和身体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活力。正如珍·古道尔研究所得,“我们似乎丢失了聪明的大脑和心灵的联结”。现在该做的不是争论新鲜感从何而来,而是唤醒静候多时的知觉。
我们就是自然本身。
当我们认同这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放弃“自然在那边,我们在这里”这个长期存在的错误观念时,一些令人伤神、顽固的问题将峰回路转。与此同时,我们将欣慰地发现从根本的意义来讲,我们已拥有我们所需要的一切。
我们完全可以修复和世界的关系,并且在修复的过程中释放大自然千万年来形成的智慧。修复之旅就从这八堂课开始吧,一堂课就是一扇窗,既可外观,亦可内视,让你看到和你沉湎其中多年的自以为是迥然不同的现实。
译者序
编辑拿着英文原版书稿来找我的时候,我刚刚完成一本大书的翻译工作,身心疲惫,正准备给自己放假。可当我匆匆翻阅几页之后,我便被作者行云流水般的文笔和妙趣横生的经历吸引,想要跟着作者开始一场精神之旅。
这本书的作者盖瑞·弗格森没有介绍自己的头衔,我想他应该是一名自然学家(naturalist)。这个英文单词的词根意思是“自然的、本能的”,而从中文的角度而言,它是“大自然的专家”,但是词典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其翻译为“博物学家”。由此可见,化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等都是术业有专攻的大人物,而一个“博”字证明自然学家就是“杂家”。因此,这本书涉及植物学、动物学、医学、化学、量子物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的知识也就不足为奇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中国的老子。
或许所有人在次把“万花筒”拿在手里转动的时候,都对那些变幻无穷的图案着迷吧?可是“万花”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凋谢了,只剩下“筒”。除非有人把它拿起来,放在眼前慢慢地转动,它才能够绚丽地活过来。自然就是这样的万花筒,只有想看的人才能感受到它与众不同的、梦幻的美。星河、空气、湖泊、草木鸟兽、灾难……就像万花筒里的玻璃片,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凑在一起时壮观,一旦分开就是会被当作垃圾收走的碎片。
这就是即将开始的“八堂自然课”传授的主旨:万物共生。弗格森先生的万花筒里更是绚丽多彩,那里不但有自然界的生灵,还有希腊神话、欧洲传说、北美原住民的生存之道和中国道教的养生之法。翻译的时候,我常常走神儿:补习“双缝实验”,欣赏弗雷德里克·丘奇的画作,重温《道德经》,回忆在美国国家公园的旅行,查找某种我既不认识英文也不认识中文的植物或动物的图片[你认识蓝鸲(音同“渠”)吗?]……完全沉浸在自娱自乐之中。
很多关于自然文学的书给人一种“在别处”的游离感,但这本书就像一只手,牵着我们走进大自然。弗格森先用自己的镜头诱惑了我们,然后告诉我们如何对焦自己的镜头,接着他突然说美丽的大自然不能被装在相机里,所以他又教我们如何用眼、用耳、用心……去体味。
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弗格森说:“生物相互依存,生命得以繁衍生息。”我只知道,冬天快到了,要把盆松的枯枝堆在姜荷花的花盆里保暖;多肉植物掉了一块,找一只花盆种上,过几周又可以送朋友了;把炖牛肉端上桌的时候,从花盆里剪一枝薄荷装点提味;我16 岁大的狗用眼神告诉我,它要坐在电脑旁的椅子上;书中提及的一个名字或者一段介绍催着我买了另一本(些)书……身边的花草、朋友、宠物和
整个世界就这样联系在一起,割不断、分不开。
翻译结束之时,我敬爱的舅妈去世,她将遗体捐赠给了科学研究。逝去的人以另一种方式关爱着自然,活着的人更应该为自己、为后代也为离去的人珍惜自然。
感谢把自己无私地捐赠给自然的人。
感谢做书和读书的人成就了翻译事业。
2019 年年末于北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