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5108892
这本书介绍的是
和神话融为一体的传奇谋士、现实中助周灭商的兵圣人、诸侯国齐国的开山始祖姜子牙。
在我们的正史中,对于姜子牙的记载相对较少,但关于他的一些神话传说却被我们耳熟能详。被世人熟知的《封神榜》里的姜子牙,是一位有着浓重神话色彩的历史人物,他的成长与经历也是异乎寻常的精彩。他开创了兵家的先河,而且很多谋略相传至今。本书力求梳理姜子牙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故事和历史片段,重新构造这位兵家始祖的成长史。我们只知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却很鲜有人知,姜子牙年轻时也曾在朝歌任职,他还曾经游历多国,游说各位属国国君共讨纣王;更有他成家立业的过程中,卖食孟津、屠牛朝歌、入朝事纣,终而渭水垂钓,入周伐商,终而建立周朝天下的历程。
目录
序 言 / 001
第一章 半生寒微 / 001
第二章 富国强兵 / 007
第三章 伐纣之战 / 073
第四章 安邦定国 / 175
第五章 奠基齐国 / 187
第六章 平定叛乱 / 197
第七章 后世影响 / 207
附 录 / 211
后 记 / 213
序言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史记·齐太公世家》
约公元前1046年,大商与大周在牧野展开决战,短短数日大商尽灭,武王率军攻占朝歌,纣王绝望之下在鹿台引火自焚。
自此,延续了近600年的殷商王朝退出历史舞台,也标志着恶贯满盈、好大喜功的纣王暴政时代覆灭,大周能迅速灭掉商军主力,除了周武王自身超强的能力外,还要归功于一人,此人,便是被后世尊为“武圣”,又称其为“兵家始祖”的姜子牙。
古人言:敬子牙之才,惜子牙之识,庆子牙之遇,但就是这么一个文韬武略的军事统帅,谁又能相信他前半生怀才不遇,年过七旬才有了一展抱负之地呢?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空有满腹经纶而无处施展才华的姜子牙,硬是在渭水之滨钓出了西伯侯姬昌,只因他曾说:“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遂被姬昌尊为太师,后又辅佐武王施以仁政,平叛乱,开疆土,治人间,从而奠定周朝791年的伟大基业。
姜子牙这个人我们并不陌生,不论是神话传说还是历史典故,相关内容都不少,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说,当然,绝大部分人认识姜子牙还是因明代小说《封神演义》。
他是个怎样的人呢?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引用大学之道便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人。他曾在商朝为官,后因纣王的荒淫无道而选择辞官归乡,虽不在朝堂,却心系天下,期望有一天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而这一等,便是数十年之久,其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意义悠长,韵味十足,尽管脍炙人口,但也道尽了他前半生的寒微不幸,初遇姬昌时,一句“我等你很久了”,叹尽了他的大半生。
从文人的角度来看,他是卓越的政治家,提出了“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之说(此处引自《六韬·文师》),在姜子牙的眼里,得天下之人,应该是得到了民心的人,所以当姬昌问要怎么得到民心时,他又说了“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简单来说,就是与天下人分享自己手中的利益,就能让人得到民心,得到了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
从军人的角度来看,他更是杰出的军事统帅,在攻打商朝的大小战役中,他所施展的手段,直接奠定了他兵家始祖的地位,从而影响了后世几千年的军事文化,也为中华大地留下了数之不尽的传说……
不论是哪一段,都能让人感到荡气回肠、念念不忘。事实也证明了不论是他治国的理论,还是对天下的大局掌控,他交出的成绩单,在后世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都能名列前茅。
渭水滨上,畅谈天下的他,尽管还未辅佐姬昌集结大军,但在这番交谈下,强大的商朝在他眼里无疑气数已尽,只不过还剩下一个空壳罢了,所以他一直谈的是治天下之道。但对于死而不僵的商纣王,姜子牙也未曾掉以轻心,在周武王继位后,时常和他论证兵法以及谋略,在后来的一系列行动中也证明了姜子牙先前的观点,因失人心而天下崩,攻打天下,无非是时间而已。
了解过姜子牙的人兴许会问,既然他拥有如此大才,为何前半生会碌碌无为,不诚心诚意地在商朝干出一番大事业,反倒要隐居在渭水河边呢?难道在他眼里,大商就那么不堪吗?
要知道彼时的大商,也有良相比干啊,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是什么困扰了他几十年而郁郁不得志吧。
面对纣王的荒淫无道,面对商朝的民不聊生,而比干,早已没有了权力,大厦将倾,非一人能够挽回,只因作为大厦奠基者的纣王已经乱了阵脚,或许姜子牙早已看透了商朝政治核心系统的溃烂,所以才会选择离开吧。
也正因为有了他的离开,才有了他前半生的颠沛流离,才有了后世的太公姜子牙,才有了正史中的兵家始祖,才有了神话里执掌封神榜的一代传奇姜子牙。
正是:
几十年来修宏愿,渭水滨河钓西伯。
秋风送来太公志,旌旗一展伐朝歌。
王德军
半生寒微
周康王六年,姜子牙在镐京逝世,活了139岁的他,终于结束了自己大起大落坎坎坷坷的一生,其子丁公吕伋继承了他的官位和封地,并带着他的遗愿,继续辅佐周王朝,还掌握了周王朝最为精锐的虎贲军,继续保卫镐京。
姜子牙的一生无疑是充满传奇的,也颇具戏剧性,大器晚成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这个被后世尊为兵家始祖的人,灭商兴周,成就大周国运近八百年之久。他的兵书《六韬》是他的兵法大成之作,涵盖了兵法、阵法、治国等重要思想和理论。
可就是这么一位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全才,谁又能想到他的前半生会坎坷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呢?
有人说姜子牙出身名门,祖上帮助过大禹治水,所以有大功劳在身,虞舜将其封在吕地,世代继承,所以拥有显赫家世的他算是正经的权贵之后了。
可惜这样的好日子姜子牙并没有见过,他出生时,家族已经没落,到他成年时,已然过上了食不果腹的日子,彻彻底底沦为了贫民。
早年的他当过商贩、屠夫,甚至在商朝当过一段时间的小官,只是后来辞官了。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姜子牙在最为穷困潦倒差点饿死的时候当过赘婿,也就是入赘到了别人家里当女婿,然而天生不会做生意的他,在后来又遭到结发妻子的嫌弃,还被赶出了家门,成为彻头彻尾的倒霉蛋。
如此总总,真假难辨。
现实中,我们所了解的姜子牙大部分内容取材于《封神演义》这部神话小说,书中把姜子牙刻画成了得道高人,不论是谁,都能在闲聊到姜子牙时,说出几段经典的故事来,比如姜子牙有个在朝歌当大国师的师弟申公豹,有个如雷贯耳的师傅元始天尊,甚至天地神仙都是他用封神榜赐封的。
那么,真实的姜子牙,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咱们先说其名的由来。首先,“子牙”只是他的字,“姜”是他的姓,名尚,因其出生在吕地,故而又被称为吕尚,号飞熊,不过最让人难以忘记的还是“子牙”这个字。他是商末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兵家的奠基人。
他早年落魄不得志,隐居于渭水之滨,本以为此生都会郁郁不得志而孤独终老,却有幸遇到了有着雄韬伟略、想要颠覆荒唐纣王政权的西伯侯姬昌。
两人一见如故,也许是缘分,也许是初次见面的眼神,后来姜子牙被姬昌请了回去,被拜为太师。
至此,他终于结束了自己穷困潦倒的前半生,在七十多岁时站在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接过历史大棒,施展着这几十年来的所学所见。
他开始辅佐姬昌,为其出谋划策。武王姬发即位后,他被尊称为师尚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风头一时无两,成为周朝的军事统帅,并帮助武王带领勇猛之师彻底消灭气数已尽的商朝,建立周朝,功劳无二的他在灭商后又被已是周天子的姬发封于营丘(现在的临淄),成为齐国的开国之君。
他任劳任怨,并没有坐享太平享受余生,而是马不停蹄地辅佐周公旦,帮助他安邦定国,平定三监之乱,开疆拓土,成就了历史上有名的“成康之治”。
周康王六年,姜子牙病逝后,被尊为兵家始祖。
所以我们应该分为两个阶段来看姜子牙,一个阶段是他还没有辅佐周王朝之前,用尽手段绞尽脑汁也没有折腾出什么花样,施展出自己的抱负的时段;另外一个便是他成为师尚父之后,平步青云,帮助姬发建立了强大的周王朝。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