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82309
王世贞是琅琊王氏的后裔,15岁时即以《宝刀歌》一鸣惊人。在科举为官之路上,他却放不下对王阳明、苏轼等人的喜爱,其内心已经种下了“真情”的种子。后经李先芳的介绍,与李攀龙相识,一同倡导文学复古,成立七子阵营。本书以史论兼具的笔法,详述了王世贞的一生,他以文不朽,虽然倡导文学复古运动,推崇秦汉散文、汉魏古诗和盛唐近体诗,但是他始终以真情为基,以格调、博识、才情等为翼,做到“师古”和“师心”相统一,走向自然之境,主张“有真我而后有真诗”“诗以陶写性灵”,成为后七子向晚明性灵文学过度的桥梁,影响深远。
第一章 宗族流传耀史册………………………………………… 001
第一节 源于王室……………………………………………… 001
第二节 迁徙多地……………………………………………… 004
第三节 太仓新始……………………………………………… 011
第二章 年少成名应科举………………………………………… 020
第一节 初生之时……………………………………………… 020
第二节 年少成长……………………………………………… 024
第三节 科举高中……………………………………………… 030
第三章 仕途坎坷逢家难………………………………………… 039
第一节 京城结社……………………………………………… 039
第二节 奉诏察狱……………………………………………… 064
第三节 治理青州……………………………………………… 105
第四节 父难之祸……………………………………………… 134
第四章 幽居复仕掌文坛………………………………………… 144
第一节 重拾诗文……………………………………………… 144
第二节 为父请冤……………………………………………… 164
第三节 仕途辗转……………………………………………… 174
第四节 主政郧阳……………………………………………… 204
第五节 弇园始盛……………………………………………… 216
第五章 学道请恤终余年………………………………………… 227
第一节 避世学道……………………………………………… 227
第二节 乞休请恤……………………………………………… 257
第三节 再仕终年……………………………………………… 278
第六章 复古至情齐发展………………………………………… 307
第一节 “师法”发覆…………………………………………… 308
第二节 从字法、句法、篇法到“不法而法”的升华…………… 315
第三节 “格调”基础之上的“自然”取向……………………… 320
第四节 “性灵”理论的阐释…………………………………… 349
第五节 内心对白居易的雅慕………………………………… 367
第六节 “弇州晚年定论”之论………………………………… 379
结 语………………………………………………………………… 392
附录一 著述书目………………………………………………… 395
附录二 传记资料选录…………………………………………… 403
主要参考文献……………………………………………………… 422
后 记………………………………………………………………… 431
概而论之,王世贞一生跌宕起伏,在充满传奇性的同时,也具有平民性。他出生于名门望族,具有琅琊王氏的光环,十五岁时即以《宝刀歌》一鸣惊人,在走科举之路、背诵四书五经之时,亦放不下对王阳明、苏轼等人文集的喜爱。他此时虽然没有形成明确的文学主张,但是内心的取向明确,已经种下了“真性情”的种子。他年少成名中科举后,便从科举的桎梏中走了出来,广交天下好友,一起游玩名胜、摆宴畅饮、诗歌唱和,甚是快哉。年少轻狂,再加上父亲王忬的叮嘱,令他不肯攀附权贵,始终保持着独立人格。初任刑部时,便秉公执法,搜查锦衣卫都督陆炳府邸,将杀害妇人的阎某逮捕归案,名噪一时。后经李先芳的介绍,王世贞认识了李攀龙,两人在深谈之后,更是惺惺相惜,一同走上了取法古人的诗文之道,此后力倡复古文学,成立七子阵营,成为文坛上重要的流派。终其一生,王世贞在文业上,与李攀龙一道倡导复古文学,组建复古阵营,大力提携后劲,使复古之风吹遍整个文坛,其《艺苑卮言》《四部稿》《续稿》《弇山堂别集》等文集先后问世,成一家之言,让他不朽于后世,对晚明文学、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为官上,他虽然先后辗转于京师、山东、湖广、南京等地,但是无论在何处任何职,均能恪守职责,不攀附权贵,秉公办案,重视文化教育,始终以百姓的利益为先,获得众多同僚和百姓的肯定和赞誉。在家族上,虽然自己有时追求闲适的生活,但是始终把家族的发展重担放在个人享乐之上,为父奔走相救、平反、请恤等等,并多次为了家族更好的发展,放下悠闲生活而选择出仕。由此可见,王世贞是有情有义之人,是有理想抱负之人,是为官为民之人,他一生的行迹,完全不辱没琅琊王氏之名,甚至是光大之,足以留名青史,受后人敬仰。
本书不是对前人成果的简单复述,而是有所创新,自有特色。
一是在写作方式上,采取文白相间的方式,较少使用学术语言,以叙述为主,从而使内容既有根有据,又方便一般读者阅读。
二是得益于作者近年来对王世贞散佚文献的搜集,部分资料能够进一步充实王世贞的人生轨迹,如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王世贞题跋《薛道祖杂书卷》来看,王世贞与周天球、黄姬水、徐学谟、张献翼等人在嘉靖甲子八月纵游西山,并有唱和,此事不见于前人年谱。
三是增加现代的研究成果,使古今互通,如王世贞作《红倒挂鸟赋》,本书对于倒挂鸟的解释,采用了欧佳、王化平在《自然科学史研究》2017年第1期上发表的研究成果。
四是加深对部分内容的认知,以为王世贞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如在王世贞和张居正相交的问题上,本人认为两人间隙的产生,源于各自做事风格的不同,所以王世贞虽然对张居正抱有微词,但最终还是能以“国体”之名去为张居正辩护。
五是增加对王世贞文学思想的认知,王世贞以文鸣世,在其人生轨迹外,把握其文学创作,有助于对其人生的全面了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