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73124
王太庆是一位哲学家,是专门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学者,但他一生大部分精力贡献在西方哲学的翻译事业上。
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学者大概都会从他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
本书还收录了他近二十年研究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的成果,以及他长期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文章。
本书由的学者型哲学翻译家王太庆的遗稿编辑而成。全书包括两部分:部分是译文,计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十二篇,柏拉图的对话既是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第二部分是王太庆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柏拉图和古代希腊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将外国哲学著作译为汉语问题的理论看法。这些论著是译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翻译经验的总结。
柏拉图对话集
欧悌甫戎篇
苏格拉底的申辩篇
格黎东篇
卡尔弥德篇
拉刻篇
吕锡篇
枚农篇
裴洞篇
会饮篇
治国篇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十
巴门尼德篇
智者篇
附录
苏格拉底、柏拉图传
亚里士多德论柏拉图
附:亚里士多德论苏格拉底、柏拉图
王太庆论柏拉图哲学和翻译问题
柏拉图关于“是”的学说
我们怎样认识西方人的“是”?
试论外国哲学著作的汉语翻译问题
论翻译之为再创造
附:论翻译之为再创造(初稿)
希腊哲学术语的翻译问题
希腊专名的译法
学和思
前言(节选)汪子嵩 撰
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太庆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 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
太庆是一位哲学家,是专门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学者,但他一生大部分精力贡献在西方哲学的翻译事业上。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他的大量译文 中得到教益。但他自己的著述发表的却不多。以上这些论著,是他近二十年 来研究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的成果,也是他长期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 其中只有两篇文章曾在《学人》和台湾《哲学杂志》发表过,见到的读者不多。 而这些论著,不仅对我们了解太庆的学术成就和翻译思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理解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将他的这些论著和他的《柏拉图对话集》的译文编在一起出版。
柏拉图的对话既是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被各国人民广泛阅读,已被译成各种语文,如英、法、德、意文都有他的对话全集的译本,而且不止一种,各单篇对话的译文更多。相比之下,中文译本就显得太少,至今没有 译出全集,而且有近三分之一的对话还没有翻译。
太庆在《试论外国哲学著作的汉语翻译问题》文中概述了中国从汉唐以 来翻译外国经典著作的历史,他认为近代从严复开始翻译西方哲学著作,经 过“五四”,尤其是在 1949 年以后,翻译工作有较大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可 以看到,对柏拉图对话的翻译情况也是这样。 民国初年郭斌和、景昌极两位先生开始翻译柏拉图对话,陆续在《学衡》 杂志发表;《学衡》是反对当时新兴的白话文运动的,所以他们也采用严复式 的文言文翻译。从景先生的译序中看到,他主要根据的是 B. Jowett 的英译本。 1933 年集成《柏拉图五大对话集》出版,五篇对话是:《自辩篇》(Apology)、 《克利陀篇》(Crito)、《斐都篇》(Phaedo)、《筵话篇》(Symposium)和《斐德罗篇》(Phaedrus)。全书“序”中则说译后又取各英文译本及希腊文原本校 阅,校阅者是吴宓先生。他们将柏拉图的主要术语 Idea 音译为“埃提”,将 Doctrine of Ideas 译为“埃提论”,景先生则译为“理型说”。但是到了 1985 年由郭斌和先生和张竹明先生合译的《理想国》出版时,已经采用现在通行 的白话文翻译,文字流畅可读,和六十年前郭先生的译文对照,是完全不同 了。《理想国》在 1921 年曾有吴献书先生的译本,也是用文言文译的,1957 年 为了读者需要,商务印书馆曾经重印,到 1985 年才有了现代语文的译本。郭、 张先生的译文是根据 Loeb 古典丛书希、英文对照本和牛津版 Jowett & Campbell 的希腊原文,并参考多种英文译本译出的,他们将 Idea 译为通行的“理念”。 由此可见,六十多年来对柏拉图对话的翻译,既发生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 变化,又有从主要根据英译本翻译到主要根据希腊原文翻译的不同。
1932 年出版了由张师竹初译、张东荪改译的《柏拉图对话集六种》,虽 然仍以文言文翻译,但已比较接近白话文。张东荪先生在“序”中说:张师竹先生完全根据 B. Jowett 英译本翻译,而他自己参考各种译本,主要根据 Loeb 古典丛书本的英译,对原译改动处占十分之七八,并加了许多笺注。“余于是知译事之难矣。”他认为译书“必先具备三事:一曰文字之知识,二曰学 理之知识,三曰须能循守著者之思路”。所以他的译文比较严谨。他们译的六 种对话是:《欧雪佛洛》(Euthyphro)、《苏格拉地之辩诉》(Apologia)、《克利托》 (Crito)、《菲独》(Phaedo)、《普洛他过拉》(Protagoras)、《曼诺》(Meno)。
严群先生多年从事柏拉图对话的翻译,1963 年整理旧译,出版了《泰阿泰德 智术之师》(Theaetetus,Sophista),这是柏拉图后期哲学思想的两篇重要对 话,前一篇讨论认识论问题,后一篇讨论本体论问题,提出“通种论”思想。 由于严先生年老多病,至 1983 年才又整理出版柏拉图早期的三篇对话《游叙 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Euthypron,Apologia,Criton)。严先生是严复的后裔,他继承先祖的译风,也用文言文翻译,不过他的译文中已经掺 进一些白话文词句了;而且他不像严复那样,在有些地方采用意译转述的方 法,而是按照原文逐句翻译。严先生主要根据 Loeb 古典丛书的希腊文,并参 考其他多种英文译本译出。对于希腊的人名地名,他不同意一般流行的根据 从希腊文译为现代欧洲语音翻译,主张“悉从希腊原字翻音,并结合汉字四声, 以求准确。”
1944 年出版的陈康先生译注的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是一部有学术 价值的翻译作品。这篇对话是柏拉图后期哲学思想的主要著作,二千多年来 学者对它的内容一直有争议,被称为“的谜”,西方学者对这篇对话一 直没有作出能前后一致贯通的解释。陈先生根据他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 关“分离”问题的深入研究,对这篇对话作了创新的解释。陈先生是根据 J. Burnet 校勘的希腊文 Platonis Opera 本译出的。他通过翻译详细说明他的解 释观点,因此对柏拉图的原文,他采用直译,另外加写了数量上数倍于原文 的注释,从文字的校勘、词句的释义,直至内容的评价,特别注重其中论证 步骤的分析,将前后两个部分的关系解释清楚了。但也因此读者如果不看注 释而只读直译的原文,是无法看懂的。陈先生在“序”中说明了他译注的目 的和方法,并且对严复提出的译文要“信、达、雅”的原则,提出了评论。 陈先生在书中对柏拉图的主要术语提出了新的译词,如将 Idea 译为“相”, 将 estin 译为“是”。陈先生的这部译注对太庆影响很大,不但引发他研究柏拉图和希腊哲学的兴趣,而且他后来进行哲学研究和翻译工作的态度和方法, 可以说主要是遵循陈先生指引的方向的。
1963 年出版了朱光潜先生翻译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他译了《伊安篇》 (Ion)、《理想国》第 2—3 卷和第 10 卷、《斐德若篇》(Phaedrus)、《大希庇阿斯篇》(Hippias Maior)、《会饮篇》(Symposium)、《斐利布斯篇》(Philebus)和《法律篇》(Leges)中和文艺有关的章节等,共九篇。朱先生说他自己不 懂希腊文,但将英文和法文几种译本对照后,认为以由布德(Bude)学会印 行的希、法文对照的法文译本《柏拉图全集》为好,他是主要根据这个法 文译本,并参考其他英、法文译本译出的。以朱先生的文笔,译文当然是精 美的。 我们看到:在这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我国翻译柏拉图对话的工作,确 实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对这几位前辈的翻译,太庆都作了研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更重要的是太庆在他自己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对翻译工作形成一套理论看法。
1943 年太庆考入西南联大哲学系,1947 年太庆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 到贺麟先生主持的西洋哲学名著编译会工作。贺先生强调翻译必须以研究工 作为基础,规定要在译文前撰写导言,并进行讨论。贺先生对学生要求较严, 太庆文章中提到过贺先生对他的批评。后来太庆说过:“贺先生既教了我哲学, 又教了我翻译哲学的办法。……我的另一位老师陈康先生则从哲学翻译的理 论上给了我们深刻教育,教我们把翻译看成一件严肃的事业。”
(《试论外国哲 学著作的汉语翻译问题》)太庆对这两位老师的教导是一直铭记在心的。
1952 年院系调整,将全国各大学原有的哲学系集中到北京大学,主要进 行教师的思想改造。当时的西方哲学史组没有教学任务,教师主要从事翻译 工作,编译一套《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陆续出版了《古希腊罗马哲学》、 《16—18 世纪西欧各国哲学》、《18 世纪法国哲学》和《18 世纪末—19 世纪初柏拉图对话集 德国哲学》。主持这项工作的洪谦先生因为太庆年轻,精通英、法、德等多种 语言,工作又认真负责,所以将后的审定稿子和编辑工作都交给他担任。 太庆同时又和贺麟先生等一起翻译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也担任后的统稿和编辑工作。在那些年里,太庆和贺麟、洪谦、任华、熊伟、方书春、王 玖兴、齐良骥、苗力田、陈修斋、张世英、杨祖陶诸先生一起切磋讨论哲学 著作的意义和翻译问题,往往争论不休;为了一个术语或一句话应该如何翻译, 太庆常常去图书馆查找各种译本,寻求解决。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翻译工作(实 际上也是研究工作),应该说是人生难得的机遇,太庆由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后来在实际主持编译《西方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 以及《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等著作时,他便驾轻就熟了。
经过五十年的工作,太庆逐渐形成一套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在《论翻译之为再创造》这篇文章中,他概括为:
翻译的过程分为两个段落:步是从原文追索原意,也就是说, 从原文的词汇和语法入手,找出原著的逻辑结构。译者如果是这门 学问的外行,就必须以原文为出发点,小心地进而追出作者立论的 道理,即客观存在的逻辑(并非个人的主观遐想),从而化不懂为懂, 成为内行。第二步,是这位已经弄懂道理的内行译者设法运用汉语 的词汇和语法来表达这个道理,即原著的内在逻辑,让读者明白它。 原文的语言跟译文的语言不一样,译文不能照搬原文;但是其中包 含的逻辑必然一样,否则翻译就是不可能的事了。每一种语言都以 自己的特殊形式表达那共同的逻辑,因此译者既要精通外语,以便 从其中看出逻辑,又要精通汉语普通话,以便恰当地表达出这个逻辑。而且外语中的专门术语,必须求得精确的理解,这样才能在汉语词 汇中选用妥善的表达办法来表达它,如果汉语词汇中还没有现成的 办法,需要增造新词,那也必须按照汉语构词规律从已有词素中选 择合式成分来铸造,那样说汉语的读者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
这两个段落都是科学的活动,科学的活动是人类的创造活动。 作者想出了道理之后,把它精确地表达出来,是进行科学的创造活动; 译者虽然没有亲自想出这个道理,却仔细地学会了它,再把它精确 地表达出来,这种科学的活动可以说是再创造。因而“信”和“达” 都必须创造。
太庆认为决定翻译好坏的关键是两个,一个是逻辑,另一个是语言。译者首先必须对原著有相当的理解,了解原著所讲的道理。西方哲学著作都是 重视逻辑的,一篇哲学著作有完整的逻辑结构,每个结论都是经由逻辑推理 论证步骤才能得出的;译者必须分析研究,了解这些逻辑步骤,才是对原著 有所理解。然后才是第二步,即将译者所理解的原著中的逻辑,用恰当的汉 语将它表达出来。原著中的逻辑是客观存在的,用汉语表达的逻辑必须和原 著的逻辑一致,如果译者没有很好理解,或是误解,甚至主观曲解,便不是 好的翻译,因为原著的逻辑和译文所表达的逻辑在内容上应该是共同的,它 们只是用不同的语言在表述形式上是不同的。所以除了重视逻辑内容以外, 太庆特别注重翻译表述所用的形式—语言。他学习多种语言,对于语言学, 从语法结构到语音都很有兴趣。他认为译者不但要通晓原文的语法结构,才 能正确理解原作者的逻辑论证,更必须通晓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词汇以及 习惯用法,才能将原著中的逻辑恰当地表述过来。他坚决反对那种认为译者 只要懂得外语,能够将原著中的外文逐字逐句译成相应的汉语,便是翻译的看法,他将这种翻译比做小学生的“描红”。他认为一个好的译者在看懂了原 著的内在逻辑以后,还必须再认真地开动一番脑筋,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汉语 形式才能将原著的逻辑正确地表达,既要不违背不歪曲原著的逻辑,又要符 合汉语的语法结构和习惯用法。因为西方语文和汉语之间的差别很大,而且 中国传统哲学不大重视逻辑推理,所以用汉语翻译西方哲学不像将德语译成 英语那么简单,译者必须花工夫选择恰当的词汇和词句才能表达原意,并让 中国读者能够看懂。而这一点又是翻译工作必须做到的,否则不如不译。因 此他认为翻译是一种再创造,也是一种科学活动。太庆在文章中举了若干例子, 是他经常提到的。
我以为太庆这些论述,既是从哲学方面,又是从语言学方面为翻译工作 提供了理论说明,对我们提高翻译工作的质量是有助益的。
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怀特海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中古和近代的一切哲学家中*有影响的人;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罗素
《治国篇》 我们要一贯坚持走向上的道路,在智慧的指导下千方百计地追求公正。
《枚农篇》 我们相信自己应该去寻求所不知道的东西,这样才变得更好,变得更勇敢、更勤恳;人不能自以为不可能找到不知道的东西,所以不该去寻求,那样就安于懈怠了。我们要尽可能地为求知而奋斗,这样说也这样做。
《会饮篇》 眼睛里有了各式各样的美的东西,就不再像奴隶似的只爱一个个别的东西,只爱某个小厮、某个成人或者某种行动的美了。他不复卑微琐屑,而是放眼美的汪洋大海,高瞻远瞩,孕育着各种华美的言辞和庄严的思想,在爱智的事业上大获丰收,大大加强,大大完善,发现了这样一种的知识,以美为对象的知识。
《会饮篇》(节选)
“‘苏格拉底啊,到此为止,你大致可以领会爱的一般秘密;可是,如果向你提出那种与此有联系的深、神圣的道理来,你是不是也能领会我就不知道了。’
“她接着说:‘不过我会尽我所能给你仔细讲说。你专心静听吧。’
“‘一个人要想循着正确的途径接近这个目标,就必须从幼年时候起追求美的形体,如果开始做的正确,他当然首先只会爱好一个这样的形体,并且用一些美好的话语来称颂它,然后发觉某个形体里的美与其他形体里的美是 贯通一气的,于是他就要追索那个具有类型意义的美者,这时,就只有大愚不解的人才会不明白一切形体中的美是同一个美了。明白了这一点,他就成了爱一切美好形体的人,把他的热情从专注于某一形体推广到一切,因为他
把那种专注一点看成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再则,他必须把灵魂的美看得大大优于形体的美,如果有一个人灵魂值得称赞,即便形貌较次,那也足够了,他也应该对这个人表示爱慕之情,加以照顾,他心里想出来发表的那些美好的话语可以使青年奋发向上,他这样做也使他自己遍览人们各种行动中以及各种风俗习惯中的美,从而见到美是到处贯通的,就把形体的美看成甚为微末的了。可是他必须从各种行动向前更进一步,达到知识,这样就见到知识的美;
眼睛里有了各式各样美的东西,就不再像奴隶似的只爱一个个别的东西,只爱某个小厮、某个成人或某种行动的美了。他不复卑微琐屑,而是放眼美的汪洋大海,高瞻远瞩,孕育着各种华美的言辞和庄严的思想,在爱智的事业上大获丰收,大大加强,大大完善,发现了这样一种的知识,以美为对象的知识。’
“她说:‘说到这里,你要尽可能专心地仔细听着。一个人如果一直接受爱的教育,按照这样的次序一一观察各种美的东西,直到这门爱的学问的结尾,就会突然发现一种无比奇妙的美者,即美本身。苏格拉底啊,他为了这个目的付出了他的全部辛劳;它首先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并不是在这一点上美,在那一点上丑,也不是现在美,后来不美,也不是与这相比美,与那相比丑,也不是只有这方面美,在别的方面丑,也不是在这里美,在那里丑,或者只对这些人美,对别的人丑。还不止此,这美者并不表现于一张脸,一双手,
或者身体的某一其他部分,也不是言辞或知识,更不是在某某处所的东西,不在动物身上,不在地上,不在天上,也不在别的什么上,而是那个在自身 上、在自身里的永远是类型的东西,其他一切美的东西都是以某种方式分沾着它,当别的东西产生消灭的时候,它却无得亦无失,始终如一。所以说,人们凭着那种纯真的对少年人的爱,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开始看到那个美时,可以说接近登峰造极了。因为这是一条正确的途径,可以自己遵循着它去爱,也可以由别人领着去爱,先从这个个别的美的东西开始,一步一步地不断上升,达到那统一的美,好像爬阶梯,从一个到两个,再从两个到一切美的形体,更从美的形体到那些美的行动,从美的行动到美的知识,后从各种知识终于达到那种无非是关于美本身的知识,于是人终于认识了那个本身就美的东西。’
“这位曼底内亚女客人说:‘在人生的这个阶段,亲爱的苏格拉底啊,人见到那个美本身,这是人值得活的阶段。你有一天看见了它,就会知道与它相比,你的钱财、首饰、姣童和美少年统统不值得一顾。而你今天一见这些东西就会神魂颠倒,心向往之,和许多别的人一样,为了看一眼心爱的宝贝,为了同这个宝贝永远在一起,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可以不吃不喝,只要看着它守着它就行。’
“她说:‘如果一个人有幸看到了那个纯粹的、地道的、不折不扣的美本身,不是人的肌肤颜色之美,也不是其他各种世俗玩艺之美,而是那神圣的、纯一的美本身,我们能说这人活得窝囊吗?你想,一个人朝那里看,看到了那个一定要看到的东西,而且和它打交道,这难道是一辈子庸庸碌碌吗?’
“她说:‘你难道没有想到,他一定要观看美的东西才能上溯到美本身,他这样做并不是怀上品德的影子,因为他接触的并不是影子,而是真东西,是真的东西被他摸到了?谁怀上了、生下了并且抚养了真的品德,就为诸神所喜爱,如果人能得以不朽,他一定会成为不朽的。’
“裴德若和在座的各位啊,这就是狄欧蒂玛向我说的那些话,我对她心悦诚服,我也努力使别人相信:要达到这个目的,一个凡俗的人很不容易做到,只有靠爱神帮助才行。因此我认为人人都应当尊敬爱神,并且自己也身体力行,尊敬一切与爱有关的事情,充满热情地这样做,而且激起别人这样做的热情,我现在和将来都尽可能地歌颂爱神的权力和威灵。裴德若啊,我的这番话,你把它称为爱神赞也好,给它另外取个名字也好,都随你的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