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042344
改善教养困境|重塑亲子关系|提升执行功能|培养自律能力
《培养注意力的心理学》作者,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博士帅澜博士最新力作
世界 ADHD 联盟“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王玉凤教授等多位专家诚挚推荐
现阶段青少年情绪问题层出不穷,很大一部分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或者父母在面对青少年对抗、不服从,及烦躁易怒、郁郁寡欢等负性情绪时,非常束手无策,经常采取无效,甚至可能潜在加重问题的方式处理。《促进亲子关系的心理学》提供给家长与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相处的思路和方向,以及可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方法策略,帮助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使得家长能够帮助青少年,重塑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稳定情绪特点。
第一部分十步重塑良好亲子关系(家长阅读)
第一章准备开始
第二章五步基础
第一节优质相处
第二节有效指令
第三节奖赏系统
第四节惩罚系统
第五节因果管理
第三章五步扩展
第一节学业管理
第二节情绪管理
第三节沟通技巧
第四节问题解决
第五节调整认知
第四章培养独立
第一节做个教练
第二节帮助训练
第三节判断动机
第四节过渡转变
第二部分十步自我训练执行功能(青少年阅读)
第五章寻找动力
第六章评估能力
第七章训练能力
第一节抑制能力
第二节工作记忆
第三节计划能力
第四节任务启动
第五节延长专注
第六节时间管理
第七节情绪调节
第八节灵活适应
第九节组织条理
第十节反省认知
第八章寻求帮助
我国有近1.5亿青少年,他们不仅身体迅速发育,心理也发生着重大变化。青少年比儿童期更具有独立意识,但仍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处于青少年阶段时,家长在教养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是“抓”还是“放”的困扰。此外,儿童期尚未处理好的一些问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对抗发脾气等,可能会延续到青少年阶段,且出现新的困难,如情绪、社交、学业、亲子关系和电子产品使用等。这些问题亟待与精神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们共同努力去探索原因和寻求解决方案。因此,《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23年)》将增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纳入主要目标。
帅澜博士是较早从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医疗、教学和研究的众多有才华的年轻学者之一。她于2004年获得北京大学医疗系学士学位,因品学兼优被学校保送直博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她博士阶段的研究课题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执行功能缺陷及矫正研究”。毕业后,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完成了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此后继续从事儿童心理相关的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进一步具备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坚实的科研能力。尤其可贵的是,她多年来坚持执行功能评估及训练干预领域的探索,从学前到学龄,再到青少年乃至成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帅澜博士作为一名繁忙的临床医务工作者,仍能做到勤精不倦,一直保持学习和思考的态度,有较强的从临床工作中总结经验和从科研证据中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并由此再转化为科普知识。2020年,她将与学前和学龄儿童家庭工作的经验转化为《培养注意力的心理学》一书,得到了家长、老师以及众多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青少年群体面临更大的挑战。不仅因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遭受执行功能损害,而且容易共患对立违抗障碍、手机/网络使用问题、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会明显地干扰青少年的日常学习、伙伴交往和亲子关系等诸多方面。家长朋友们内心可能会十分焦虑,无所适从,拿捏不好教养的度,为此会常常充满疑惑。
针对青少年这个群体的强烈需求,帅澜博士一如既往地为此倾注心血,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并参考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撰写了此书。这本书的特点在于: 针对家长面临的教养困境,给出了清晰分明的步骤,调整亲子关系,并针对青少年期常见的问题模块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针对青少年人群,给出了针对执行功能重要成分的训练指导,鼓励青少年尝试独立完成自我训练,自我促进执行功能发展。可以说这是一本适合青少年本人、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阅读,通俗易懂的优秀图书。而且书里对家长进行有效指导、对青少年进行执行功能自我训练,所采用的干预方法科学严谨、可操作性强。
我很乐意向青少年朋友及其家长,还有心理治疗师、康复治疗师、儿童精神科医生、中学教师等推荐这本书。期望它能够成为我国万千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家庭亲子和睦的有力支持,在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精神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王玉凤
名人推荐:
是一本适合青少年本人、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的通俗易懂的优秀图书。针对家长面临的教养困境,给出了清晰分明的步骤;同时鼓励青少年尝试独立完成自我训练,促进执行功能发展。其采用的干预方法科学严谨、可操作性强。我很乐意推荐这本书,期望它能够成为我国万千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家庭和睦的有力支持。
——世界ADHD 联盟“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教授王玉凤
随着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越来越被全社会关注,家庭养育素质以及家庭养育再学习的需求逐年提升。本书恰好适合有再学习需求的家庭进行“自助式学习”。本书也值得推荐给遇到养育困难的家庭以及遭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等问题的家庭。参考帅澜博士基于专业和经验提出的发展策略和实操技巧,将为疾病的诊疗提供积极支持。
——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授,中枢神经再生教yu部重点实验室PI师玲玲
执行功能的强弱极大地影响着个体学习、社交、休闲娱乐等日常生活的表现和感受。家长引导支持孩子提升执行功能,实现优秀的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而前提是青少年愿意配合家长,积极自我提升。帅澜博士在这本书中,将改善亲子关系和提升执行功能的策略和技巧融入生活点滴,操作性极强,期望能帮助大家循序渐进地提升能力。
——北大医疗脑健康行为发展教研院执行院长,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吉宁
2022年7月前言前言《培养注意力的心理学》这本书在2020年底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后,获得了很多家长和同行的肯定和支持。
大家纷纷表示,内容很丰富,操作性很强,覆盖很全面。不少家长静下心来,慢慢读,细细学,时时练,都会取得很好的收效,尤其是适合4—12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即便有些对抗的孩子,家长若能按照亲子关系那章重建孩子的配合、调节心情那章改善孩子的情绪、行为塑造那章培养孩子的习惯,依然能受益匪浅。美中不足的是,有些技巧到了青少年阶段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青少年的亲子教养,无可厚非,很难,但与此同时,很重要。
青少年阶段由于其独立意识更强,家长的教养之力似乎比儿童期薄弱了很多,其周围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小觑。但问题是,青少年主动选择一个怎样的伙伴和周遭环境,主动接触并吸收哪些媒体信息,取决于他自己,也取决于他在儿童期形成的那些行为情绪习惯。因此,我们一方面仍不能放弃教养的力量,另一方面也需要发挥青少年自己的能量,更好地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情绪的调节能力,从而更好地自我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适合家长阅读,简单分析青少年亲子关系僵局产生的原因之后,分五个基础步骤,指导家长与青少年重建良好的合作关系,继而进行五个扩展步骤,帮助青少年培养学业、情绪、沟通、问题解决和认知调整的能力。
第二部分留给青少年自己阅读,指导青少年自我评定和自我训练执行功能。青少年和儿童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他们需要更多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想法负责,为自己的能力负责。
本书的出版意味着“专静系列”,无论家长教养指导,还是执行功能训练,覆盖年龄从4—6岁、7—12岁,扩展到了13—17岁。之所以取名专静(Focalm),是词语专注(Focus)和平静(Calm)的结合体,即以提升专注与平静为己任。
这本书适合青少年家庭,尤其是正值青少年亲子关系僵化的家庭,也适用于遭遇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欠佳、缺乏时间观念等问题困扰的青少年。
完成此书,特此:
首先郑重感谢我的恩师王玉凤教授,我研究生期间跟随王教授学习,养成了科学严谨的学习和科普作风,也具备了学习掌握新知识及创新开发新内容的能力。
感谢大卫·戴利(David Daley)教授,指引我在“新森林亲子教养”之路上不断前进,目前我已经获得治疗师认证资格,协助培训,下一步计划是成为中国的督导师和培训师。
感谢朋友王周烨、何山、江文菲、陆伟,以及各位对《培养注意力的心理学》大力支持的朋友,你们对我的肯定,使我拥有加倍的信心继续完成更多的科普工作。
感谢敬爱的父母帅安心和李姣春,亲爱的家人白佩佩和华生,你们给我的支持是我完成这项工作的基础,从而能够将这份关爱和帮助传递给更多的家庭和青少年。
感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和家庭健康的关心,相继出版了这两本书,相信还有下一本,实际上,真的还有下一本,敬请期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帅澜
准备开始《培养注意力的心理学》第一句话就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鼓励各位先了解问题的本质和成因,再着手学习如何处理问题,可能事半功倍。但同时也想小小唱个反调,就是探寻问题本质和成因,程度适当即可,不必追根溯源,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呢?一是很多问题的原因,现在并没有特别精确的答案;二是花了太多时间精力去探索原因,却不花时间精力去付诸在改善问题的行动上,有点舍本逐末。
在这本书之前,我们也需要先了解两个概念: 青少年和逆反。
青少年(Adolescent)指童年和成年之间的时期。实际上很难给青少年的年龄范围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需求可以不同地去划分。
我国一般以18岁为界划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青少年起始年龄划分大多从14—15岁开始,但也有按照年级来划分的习惯,即小学阶段为儿童期,初中和高中阶段为青少年期。
“专静”方案的年龄划分是学前(4—6岁),学龄(7—11岁),青少年(12—17岁)。实际上交界处年龄的孩子,比如11—12岁,其适用的方法,可按照遭遇的问题和自身成熟的水平归属,并不一定要严格按照生理年龄划分。这也是为什么本书中可能会多次提及《培养注意力的心理学》里面的技巧策略,因为儿童青少年是延续发展的,帮助他们的方法也一脉相承。
逆反通常指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配合权威者(大人)对自己的要求和指示。这是个俗语,与之相关的是,青春叛逆期。
青春期阶段青少年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不再愿意家长对待自己像对待“小孩”一样约束和指导,希望摆脱束缚,但由于青少年并未成年,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和思考判断的能力,家长仍需管教,便产生了青少年叛逆的表现。
凡事都需要分度,任何年龄阶段,对于权威者的对立、反抗、不配合,过于明显,则不能仅用简单的逆反来解释,可能要警惕是否罹患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ODD)。
对于以下条目,如果您的孩子经常出现的话,则做一个记号。一般来说,一周出现一次,即为经常出现。
1. 经常发脾气,如尖叫、大哭、摔门、扔东西等。
2. 经常和大人顶嘴争吵,提高音量喊话。
3. 经常故意不服从大人的命令或要求。
4. 经常故意惹别人生气,例如恶作剧。
5. 在犯错误时经常指责别人,推卸责任。
6. 敏感,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生气。
7. 经常不满意,容易怨恨在心。
8. 经常怀恨或想报复别人。
如果您做出了3个记号,那么建议带孩子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对立违抗障碍。
为什么有的青少年会出现更明显的对抗、逆反的表现呢?至少有四个主要因素参与其中: 孩子特质、父母特质、教养方式、家庭压力。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