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864524
心脑血管植介入器械是目前医疗器械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血管支架、人工心脏瓣膜、心室辅助装置等器械的计算机建模仿真是重要的研究手段,在心脑血管植介入器械的产品研发、手术规划、风险评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心脑血管系统的复杂性,建模仿真需要处理非线性大变形问题,使其成为心脑血管生物力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由于需要考虑流固耦合作用以及溶血和血栓等问题,给建模仿真带来很多挑战,也阻碍了其在心脑血管植介入器械研发和临床中的应用。本书是作者团队多年来在此领域刻苦钻研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内容涵盖建模仿真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应用,重点介绍了建模仿真在编织型支架、覆膜支架、人工心脏瓣膜、轴流式血泵中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具有国际水平。本著作的出版将为从事心脑血管植介入器械的研发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专业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将有力地促进计算机建模仿真在我国心脑血管植介入器械研发和手术规划中的应用,有助于高端国产医疗器械快速发展。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导致人类死亡最多的疾病。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式。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植介入器械,包括血管支架、人工心脏瓣膜、心室辅助泵等。计算机建模仿真可用于定量评价植介入器械治疗后的效果,也可以用于手术规划,因此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书主要介绍编织型支架、覆膜支架、人工心脏瓣膜、轴流式血泵等器械的计算机建模仿真方法以及在器械研发和手术规划中的应用。
本书共5章。第1章是基础知识简介,介绍与心脑血管植介入器械建模仿真相关的各种基础知识,包括心脑血管系统最常见的医学成像技术、计算机建模技术以及数值仿真方法。第2章是编织型支架建模仿真与应用,介绍常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编织型支架的有限元建模和仿真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研究血流导向装置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时“推密”手法对其血液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等。第3章是覆膜支架建模仿真与应用,介绍常用于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介入治疗的覆膜支架的有限元建模和仿真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定量研究覆膜支架植入后引起的支架源性破口的生物力学机制。第4章是人工心脏瓣膜建模仿真与应用,建立基于有限元仿真的虚拟手术方法和基于浸没边界法的心脏瓣膜流固耦合数值仿真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心包胶原纤维排列方向对自体心瓣对主动脉瓣修复术的影响。第5章是心室辅助泵建模仿真与应用,介绍通过虚拟手术将一种轴流血泵植入TCPC的下腔动脉,利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研究轴流血泵植入后的压力流量输出特性以及溶血风险和血栓形成风险。
第1章 基础知识简介
1.1 医学成像技术_1
1.1.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_1
1.1.2 计算机断层成像_3
1.1.3 磁共振成像_3
1.1.4 超声成像_7
1.2 计算机建模技术_8
1.2.1 基于医学影像的几何建模_8
1.2.2 基于CAD的几何建模_12
1.2.3 计算模型的网格前处理_19
1.3 数值仿真方法_22
1.3.1 计算固体力学方法_23
1.3.2 计算流体力学方法_24
1.3.3 流固耦合仿真方法_27
参考文献_30
第2章 编织型支架建模仿真与应用
2.1 背景介绍_31
2.1.1 脑动脉瘤病理_31
2.1.2 脑动脉瘤手术治疗及临床问题_32
2.2 模型构建与数值仿真方法_33
2.2.1 血管模型构建_33
2.2.2 支架模型构建_34
2.2.3 支架材料属性_38
2.2.4 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台架试验验证_38
2.3 有限元仿真_40
2.3.1 支架在患者血管中释放过程的有限元模拟_40
2.3.2 支架的快速有限元释放_43
2.4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脑动脉瘤的血液动力学分析_46
2.4.1 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的理想化模型_46
2.4.2 理想化血管动脉瘤模型中的Tubridge支架植入_47
2.4.3 血流导向装置植入后的计算流体力学仿真_51
2.4.4 Tubridge支架植入血管动脉瘤模型的血液动力学分析_53
2.5 总结与展望_57
参考文献 59
第3章 覆膜支架建模仿真与应用
3.1 背景介绍_61
3.1.1 主动脉夹层病理_61
3.1.2 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及临床问题_62
3.2 模型构建与数值仿真方法_64
3.2.1 主动脉夹层几何模型构建_64
3.2.2 支架实体模型构建_65
3.2.3 输送工具模型构建_66
3.2.4 计算网格划分_66
3.2.5 材料属性和边界条件的设定_67
3.2.6 有限元仿真_68
3.3 支架植入主动脉弓不同位置的研究_69
3.4 不同款型支架比较_71
3.5 径向支撑力与弹性回直力的比较研究_73
3.5.1 径向支撑力分析_74
3.5.2 径向支撑力与弹性回直力的对比_76
3.6 动物试验研究_77
3.6.1 动物试验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案_78
3.6.2 有限元仿真方案_78
3.6.3 试验和仿真结果对比分析_80
3.7 总结与展望_81
参考文献_82
第4章 人工心脏瓣膜建模仿真与应用
4.1 背景介绍_84
4.1.1 心脏和心脏瓣膜结构_85
4.1.2 主动脉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_85
4.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数值仿真方法_90
4.2.1 心脏瓣膜的计算机辅助设计_91
4.2.2 瓣膜和周围组织材料属性_91
4.2.3 生物瓣假体的计算机仿真_95
4.3 心包纤维排列方向对自体心包主动脉瓣修复术的影响_97
4.3.1 个体化主动脉瓣几何重建_98
4.3.2 主动脉瓣流固耦合模型构建_102
4.3.3 个体化主动脉瓣流固耦合模型验证_109
4.3.4 瓣膜假体胶原纤维排列方向对血液动力学特性的影响_111
4.3.5 瓣叶运动学形态_111
4.4 研究方法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_117
4.5 总结与展望_120参考文献 120
第5章 心室辅助泵建模仿真与应用
5.1 背景介绍_122
5.2 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方法_123
5.2.1 旋转机械的数值仿真方法_123
5.2.2 湍流模型_124
5.3 轴流血泵植入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理想模型的数值仿真研究_125
5.3.1 模型建立_125
5.3.2 网格划分_126
5.3.3 边界条件、材料属性和求解设置_127
5.3.4 评估指标_128
5.3.5 结果分析和比较_129
5.3.6 研究结论_134
5.4 轴流血泵植入患者特异性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模型的单相流仿真研究_135
5.4.1 模型建立_135
5.4.2 网格划分_136
5.4.3 边界条件、材料属性和求解设置_136
5.4.4 可变转速曲线设定及其生理意义_137
5.4.5 结果分析和比较_138
5.4.6研究结论_146
5.5 轴流血泵植入患者特异性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模型的多相流仿真研究_146
5.5.1 模型建立、网格划分、边界条件和求解设置_147
5.5.2 材料属性_147
5.5.3 多相流细胞破坏模型_148
5.5.4 结果分析和比较_149
5.5.5 研究结论_155
5.6 总结与展望_155
参考文献_155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导致人类死亡最多的疾病。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式。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植介入器械,包括血管支架、人工心脏瓣膜、心室辅助泵等器械。近年来,心脑血管植介入器械的临床应用发展迅猛,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各种创新性产品越来越多。如何准确地评估这些器械植入后的效果和风险是目前研发企业和器械审评中心非常关注的问题,计算机建模仿真为定量评估植介入器械治疗后的效果提供了一种方便、可行、成本低廉的方法。另外,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手术规划和预后评估也越来越成为临床上非常关心的问题,计算机建模仿真同样在这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心脑血管植介入器械的建模仿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加工制造、力学、计算方法、程序设计、图像处理等很多知识。复旦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心脑血管生物力学与植介入器械实验室长期从事相关问题的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心脑血管植介入器械建模仿真方法和平台。本书就是对前期相关研究工作的总结,主要包括编织型支架、覆膜支架、人工心脏瓣膜、轴流式血泵等植介入器械的计算机建模仿真方法及相关应用。
本书共5章。
第1章是基础知识简介,主要介绍与心脑血管植介入器械建模仿真相关的各种基础知识,包括心脑血管系统最常见的医学成像技术、计算机建模技术以及数值仿真方法。事实上,关于医学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数值仿真方法的各种专著有很多,而且很多专著对相关内容介绍得更加深入和专业,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根据需要查阅相关的专著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第2章是编织型支架建模仿真与应用,介绍常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编织型支架的有限元建模和仿真,包括编织型支架的模型构建、基于有限元的编织型支架植入过程的有限元仿真,并以虚拟植入为基础研究血流导向装置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时“推密”手法对其血液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等。
第3章是覆膜支架建模仿真与应用,介绍常用于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覆膜支架的有限元建模和仿真,包括覆膜支架模型构建以及虚拟植入过程的有限元仿真,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同一款型不同植入位置、不同款型覆膜支架植入相同位置后支架丝对血管壁的应力分析,从而定量研究覆膜支架植入后引起的支架源性破口的生物力学机制,并进一步通过动物试验进行方法和结果的验证。
第4章是人工心脏瓣膜建模仿真与应用,介绍使用计算机建模和仿真的方法研究自体心包心脏瓣膜修复技术,建立基于有限元仿真的虚拟手术方法和基于浸没边界法的心脏瓣膜流固耦合数值仿真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心包胶原纤维排列方向对自体心瓣主动脉瓣修复术的影响,从血液动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等角度讨论自体心包修复术中胶原纤维角度匹配的必要性。
第5章是心室辅助泵建模仿真与应用,介绍一种用于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TCPC结构动力不足问题的方案,通过虚拟手术将一种轴流血泵植入TCPC的下腔动脉,利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研究轴流血泵植入后的压力-流量输出特性以及溶血风险和血栓形成风险,并比较单相流仿真和多相流仿真在结果方面的差异,对心室辅助装置的建模仿真和虚拟手术提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很多同事、合作伙伴、研究生等的支持和帮助。感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杨新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晓龙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董智慧教授和魏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贾兵教授和张惠锋副主任医师等临床专家在相关研究工作中对于临床问题的指导,并且提供了大量的临床数据。感谢作者所在团队研究生勤奋努力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本书在编写时有充足的资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来源于蔡云寒、孟庄源、冯勇、刘旭东等的硕士或博士毕业论文。感谢作者所在团队研究生在本书编写整理过程中的辛勤付出。感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为此书的成功出版所做的努力。本书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泛,由于作者学识有限,书中肯定存在不准确或错误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指正。
作 者
2023年9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