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08269
序 / 001
1年轻时代,苦大于甜/001
苦难磨韧性/001
人穷志不穷/004
下乡历练/008
压不垮的脊梁/011
书籍,精神食粮/015
2不甘沉浮的英雄梦/020
8年蹉跎路/020
初涉营养液/025
名称:“娃哈哈”/028
万事开头难/032
谁才是老大/035
3筑建商业王国/039
广告带来开门红/039
连战连捷/045
广东虎口夺食/050
打破套路夺人心/056
骄傲的烦恼/060
兼并杭州罐头厂/065
4在危机中崛起/071
诚信经营/071
无需忍的挑衅/076
沉默未必是金/081
好汉不吃哑巴亏/086
5神来之笔拓江河/091
与经销商荣辱与共/091
编织联销体网络/095
第一个分身/101
反击价格战/105
赢在推陈出新/108
6巅峰对决,谁与争锋/114
非常精神,非常可乐/114
快人一步,抢占商机/120
振臂高呼,号令群雄/125
强敌环伺/131
暴风雨的前奏/135
7拼上性命斗达能/141
学“法”到用“法”/141
先发制人/146
不是吓大的/151
以退为进/158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64
8理不清的是非/170
到底谁在伪造?/170
国籍之谜/175
偷税达人?/180
绿卡风波/185
人老,中国心不老/190
大爱无疆/193
9崎岖多元化之路/199
奶粉艰难路/199
路在脚下,志在前方/204
挺进童装市场/208
隔行如隔山/212
入酒业突围/218
商业地产风云/223
儿童教育,敢想敢做/227
10这个领导不太冷/232
在娃哈哈有个家/232
“吝啬”的有钱人/236
有人情味的“独裁者”/240
慈善大家/246
接班人问题/250
敢于发声/255
序
我命由我不由天
命,乃弱者借口;运,乃强者谦词。他不相信命运,只相信自己。
论平凡,他在偏僻的农村生活十几年,33岁才得以回到阔别已久的城市。回来后做了校办企业的纸箱推销员,随后为生计辗转奔波,电器仪表厂、工农校办厂,没少折腾,只可惜逃不开碌碌无为。
论梦想,枯燥乏味的大把时间里,他依旧怀揣着出人头地的念想,把《选集》当做精神食粮,如饥似渴地读了一遍又一遍。繁重的体力活鞭笞着他的身体,不甘拷问着他的灵魂。不放弃就会有希望,有想法就不怕为时已晚。
论魄力,年过四十,却用全部家当承包了校办企业的经销部,开始踏上创业的征途。即使风里来雨里去,也没动摇过当初的坚持,从而有了“娃哈哈”。有了更大的资本,孤注一掷重金砸广告,毅然决然上马非常可乐,与法国“掠食者”达能斗个你死我活,却决不妥协。
论精明,以杭州为根据地,向全国市场迈进,打败众多同类品牌,建立、巩固娃哈哈在饮料界的地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失时机地兼并杭州罐头厂,完成了“小鱼吃大鱼”的企业扩张,奠定了自身的实力,从而开始了娃哈哈霸主的时代。
论霸道,集团上上下下,大事小情一人总揽,事无巨细,买扫把也需要他的亲笔签字,审批通过方可执行。偌大的娃哈哈没有副总,高层管理就依靠他一人。他所决定的事情,容不得反驳,绝不可能推翻。
论勤勉,一年365天,出差的时间可以达到200多天。全国各地的市场和消费者,他了解,也熟悉。有了眼见耳听的实践,每隔两三天便要亲笔撰写销售通报,从始至终,几十年如一日。他也不喜欢参加商场上的应酬,工作就是他的兴趣爱好,比员工来得早、走得晚。
论节俭,坐拥几百亿元的身家资产,自称每年的消费不会超过5万元。衣食住行从不讲究,衣服就是寻常百姓穿的普通样式,饭食爱咸菜和豆腐,能在食堂解决就在食堂解决,外出公差不住高档酒店,干净整洁就好,乘飞机只选经济舱。他将自己视作常人,一分一厘积攒下来的财富,当之不易。
论成功,2013年,获得“对民族产业贡献卓著的民营功勋企业家”称号。2013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位列第86,位居中国内地首富。201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105亿美元位列第78,位居中国内地首富。2011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59亿美元位列第169,位居中国内地第三。2010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70亿美元位列第103,位居中国内地。200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19亿美元位列第376。2008年,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10亿美元位列第1062。
他是宗庆后,白手起家,打造出饮料界的航母——娃哈哈。二十几年来驰骋商场,每一场战役都精心准备,全力迎战,为辉煌而战,为荣誉而生。
成功的路,没有捷径,一不留神就会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宗庆后也走过这样的过程,一路上跌跌撞撞,有苦不说,有累不诉,只是埋着头,更加奋力前进。有朝一日,当他获得了长久以来梦寐以求的胜利时,再遥想当初的种种,苦滋味是一样的,可现在更多的是甜。
他坚持着的每一刻,都有着令人动容的坚韧。十几年的荒芜岁月没有埋没他的志气,反而催生出更强劲的勇气。如若真的是命里注定如此,那么他也要抗争到底,他想要的从来都很简单,就是要改变现状,要过上好日子。他无畏地坚持着,后他如愿得到了一切,迎着一干人等的掌声、喝彩声,登上人生的。
如今娃哈哈已然成为饮料界的霸主,宗庆后也是那个一呼百应、呼风唤雨的枭雄。属于他的时代还在继续,他在谋划着娃哈哈庞大帝国的未来,至于走向哪里,如何去走,都了然于胸。
新一代开始冲击这个时代,带给世界新的变化。宗庆后作为前辈、长者,依旧扮演着指路人的角色,他的地位还有待超越。也许在许久之后,当他退隐江湖,他的故事依旧会流传下去。
《宗庆后:有一种人生叫“大器晚成”》:
年轻时代,苦大于甜
在成为家喻户晓的商业巨贾之前,宗庆后还只是个一穷二白的小伙子,蹬三轮车卖货,吃馒头咸菜,拮据着过日子,受尽冷眼和嘲笑。他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这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天天熬过来的。现在回望过去,仍是记忆犹新,虽然苦大于甜,他却一直认为这是值得的。
苦难磨韧性
1945年11月16日,在漫长无止境的时间轴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是,对于位于江苏省宿迁市东大街一户普通民房里的宗家来说,却是血脉延续、香火相传的日子。这一天,宗庆后出生了,父亲为其取的名字,寄托着殷切厚重的期望,盼望他能够有一番作为,也不枉他是抗金名将宗泽的后代,更不枉他来人世间走这一遭。
20世纪50年代,中国从剧痛中挣扎着站了起来,新中国的号角响彻九州大地,祖国的大好河山重整旗鼓,百废待兴。在这个属于华夏儿女展望美好未来的新纪元,由于“出身”的问题,宗家却在承受着难言的压力。
宗庆后的祖父曾在张作霖手下出任财政部长,负责东北三省的财务和税赋,并担任过河南省的代理省长,可谓权倾一时,显赫一方。他的父亲宗启騄曾在汪伪政权下做过当地邮政局的一名职员。这样的家庭成分,在当时被定位成“旧官僚”,是群众重点抨击的对象,因此一家人虽然处在新时代,谋生却变得格外困难。
宗庆后出生时,这个家庭就已经贫困不堪,父亲始终未能找到工作,全家人靠着母亲微薄的收入维系生计。时过境迁,当宗庆后回忆起当年的窘境时,他说:“没别的印象,就是有上顿没下顿,有下顿没上顿,很苦!”
为了找工作而四处碰壁的宗启騄,承受着来自生活的压力,苦寻无果后,希望破灭。1949年,心灰意冷的宗启騄夫妇决定离开江苏宿迁市,举家搬到宗庆后祖父的安葬地——浙江杭州市。一家人辗转异地实在是无奈之举,然而,崭新的环境并没有带来崭新的希望。
父亲宗启騄毕业于中国大学化学系,接受过高等教育,称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怀揣着一身学问和满心抱负的他,在来到杭州的第二天,就被现实狠狠扇了一巴掌。由于曾经的工作经历,当地竟然没有单位愿意接收他。
空有才学,却无用武之地,堂堂七尺男儿,却没有养家糊口的能力。妻儿还在等待着他的好消息,期待着他来改善恶劣的生活条件,甩开贫穷带来的阴影,只是愿望终归是美好的,他不得不垂头丧气地回了家,内心的汹涌澎湃,不知道该怎么平复。他害怕看到妻儿失望落寞的表情,这让他更加焦虑不安。
不多久,宗启騄到农村去接受改造教育。他的离开如一道惊天霹雳,击中了这个本就脆弱不堪的家庭。主心骨没了,顶梁柱没了,生活更是寸步难行。
年纪尚小的宗庆后,并不能完全理解父亲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对待,他只知道,生活一日难上一日。家中,宗庆后是第一个孩子,随后母亲又陆续生下几个儿子,父亲的劳改生活使得这个家濒临破碎,好在还有母亲,她接过了生活的全部重担。
当时,母亲正在工商联办的一所私立学校教书,薪酬微薄,勉强糊口度日,每一分都要细细盘算,尽量节俭。
她白天要在学校里工作十二个小时,处理各种事务,不敢有丝毫懈怠。待一天工作结束后,再匆匆赶回家里,还要继续操持家务,照顾几个孩子,事无大小,一律都需要她来打理。忙里忙外,屋前屋后,都是她操劳的身影,没有人可以依靠,她只能自己变坚强。
难能可贵的是,生活的困顿乏味并没有将她的热情扑灭。她也从未有过妇人们不满时的牢骚、抱怨,她没有怨天尤人,苦苦追问命运,指责上苍的不公平,相反,她平静、乐观地接受了这一切,努力过活,每天往返于家庭和学校之间,平衡着生活与工作,坦然应对命运的不友好。
母亲的淡定豁达无形之中影响着宗庆后的一生,没有什么慷慨陈词,也没有什么深奥的大道理,唯一展现在他面前的是母亲的不易,以及她的不屈服。
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能力,母亲在极其紧迫的时间里,除了生活和工作,还要读书和学习,尽一切努力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胜任教师的岗位。
少年老成的宗庆后,不忍心看着母亲一个人硬撑,一向沉默寡言的他,默默下定决心,尽己所能,为母亲分担一些家务,让母亲轻松一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并不是一句空话,这是为生活所困的孩子们,必须面对的事情。
即便年纪小,宗庆后仍以大哥的身份照顾着弟弟们,尽量让母亲少些担忧和麻烦。毕竟他还只是个年纪不大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想要父母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只是母亲已是分身乏术,连休息的时间都少得可怜,能够全身心放在他身上的精力就少之又少了。
母亲的不易全部落在宗庆后的眼中,小小男子汉握紧拳头,让自己试着去解决力所能及的小事,学会独立,学着从依靠母亲到依靠自己,再到让母亲依靠自己。
不屈不挠的品质,便是在这个时候深深埋进了宗庆后的心里,跟随他“闯荡江湖”。不得不说,在布满荆棘的人生路上,他对抗苦难、挫折的坚持和无畏,不是无端产生的,而是从小就开始了积聚。
人穷志不穷
人可以穷,志却不能短。
毫无疑问,宗庆后的家庭可以用贫困潦倒来形容,陷入贫困的泥潭,许多事情会让人感到低落,但贫穷却不能成为堕落的理由,那只是无能的表现。
在这一点上,宗庆后的母亲可以说是极其严厉的,她对几个孩子的管教,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迁就。
小时候,宗庆后看护着年幼的弟弟在家门外玩耍,正巧看到邻居家的孩子在吃糖果。对于尚且担忧衣食的宗家来说,糖果简直是奢侈品,家里收支勉强平衡,实在没有多余的钱去给孩子们买零食解馋,连看一眼都是奢望。
弟弟就站在吃着糖果的小孩旁边,目不转睛地盯着人家,天真的眼光中,流露出无限的渴望,他是特别想要拥有一颗糖果的吧。宗庆后知道弟弟是在羡慕人家,小孩子最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想法,可他作为哥哥,不能任由弟弟这般模样。
他拉起弟弟往家走,弟弟却说什么也不肯听话,他的眼中被糖果填满了,舍不得离开。当母亲出来找他们时,将这一幕瞧在眼中,她心中纵然心疼,依旧把他们带回家,一通训斥,严禁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对于身为哥哥的宗庆后,母亲自然是更加严厉地批评教育,并郑重叮嘱他,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为弟弟们做出表率,更要及时管好弟弟们的言行,不要再出现这种“丢人”的情况。
母亲的话一字一句刻在了宗庆后的心上,让他深刻体会到,这不仅仅是对待一件小事的态度,更是做人的原则底线。贫穷是可以逆转的苦难,一时的贫穷不代表一辈子贫穷,有志气的人,不会任凭暂时的坎坷而放弃奋力一搏。
虽然家境拮据,但是母亲却是个深明大义的女人,她知道,对于穷困,以知识赢得命运转机,是一条光明的出路。因此,当宗庆后达到入学的年龄时,她用教师独到的眼光考量了几所学校,最后选定了杭州师范附属小学。
这是在杭州远近闻名的学校,校风严谨,教学正规,许多家长慕名而来。美中不足的是,距离宗庆后的家比较远,这就意味着他要比别人多走很多路,需要吃些额外的苦头。
学习氛围浓厚的校园里,琅琅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在这里,宗庆后如鱼得水,这是他渴望已久的天地。他热爱学习,渴望接受书香的陶冶,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即便是离家再远,即便是家境再贫寒,于他而言,都不成问题,因为可以安心地读书学习,就是最大的幸运。
自幼,宗庆后就是有想法的人,他知道学习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更不会因为自身较差的家庭条件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他与其他任何一个人都是平等的,甚至怀着更远大的志向。
生活的点滴和母亲的教导,帮助宗庆后形成了良好的自制力,他懂得何时该沉下心,何时该昂起头。他的勤奋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致公认的,他的稳重和踏实也赢得了大家的拥护,经过一番投票,他被同学们推选为学生干部。
小小年纪,就能够得到如此认可,显示出了宗庆后的性格优势,不骄不躁,稳扎稳打,有着超越同龄孩子的眼界和智慧。
二年级结束后,他转入另一所学校。新的环境和新的面孔,并没有让他胆怯,反而锻炼了他适应环境的能力。是金子走到哪里都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他又被新同学推选为少先队中队长,这是孩子们心目中颇有威望的小领导者。
每逢他人赞不绝口地夸奖时,他从未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他感恩于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信任,也感谢这份沉甸甸的信赖,因而总是一丝不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让支持自己的人失望。
有一次,学校特意将解放军邀请到校园里,为学生们作辅导报告。作为少先队中队长的宗庆后,自然而然地接起了主持人的工作。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印象中,宗庆后一直是最不善言辞的人,做事积极主动,却一向少言寡语,属于做得多说得少的类型。大家喜爱他,却担心他能否胜任主持人的工作。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