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1718190
许多热爱中医的爱好者,本想一心学习中医基础,却因中医知识的涩难懂,最终放弃,许多中医初学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力学习中医基础,却始终无法掌握要点。
针对上述情况,本书作者于雪姣根据中医初学者面临的问题,结合临床的经验,拆解难懂的知识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中医基础理论,让中医基础理论学起来生动有趣。
通过本书的学习,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小病会调理,大病能预防。
本书由临床中医医生于雪姣创作的一部讲述中医基础知识的作品。
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解了中医哲学、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病因论、中药入门、脏腑辨证及用药、用方。
书中的中医知识易学、全面、实用,让你迅速入门中医轻松上手。
第一章 中医哲学简论
第一节 人体与阴阳 002
第二节 人体与五行 009
第二章 藏象学说
第一节 脏腑区别 016
第二节 五脏生理 017
一、脾 018
二、肺 032
三、心 048
四、肝 059
五、肾 080
六、五脏与五行 100
第三节 六腑生理 113
一、胆 113
二、胃 117
三、小肠 122
四、大肠 123
五、膀胱 125
六、三焦 127
第四节 奇恒之腑生理 130
一、脑 130
二、女子胞(附:冲任) 132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136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36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148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152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第一节 气 156
一、气的基本概念 156
二、气的分类 157
三、气的生理功能 162
四、气的运动 165
第二节 血 168
一、血的基本概念 168
二、血的生成与运行 168
三、血的功能 169
第三节 津液 170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170
二、津液的生成与输布 171
三、津液的功能 172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74
一、气与血的关系 174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177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178
第四章 病因论
第一节 外感六淫 180
一、风邪 181
二、寒邪 187
三、暑邪 191
四、湿邪 193
五、燥邪 199
六、火热之邪 201
第二节 内生五邪 207
一、内风 208
二、内寒 211
三、内湿 211
四、内燥 212
五、内火 213
第三节 疫疠 214
第四节 七情 216
一、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216
二、七情致病的特点 217
第五节 饮食失宜 219
一、饥饱失常 220
二、饮食不洁 221
三、饮食偏嗜 222
第六节 劳逸失度 223
一、劳累过度 224
二、劳心太过 224
三、房劳过度 224
第七节 外伤及虫兽所伤 226
第八节 寄生虫 227
第九节 痰饮 227
一、痰饮的形成 228
二、痰饮的部位及证候特点 229
三、痰饮的其他分类 234
第十节 瘀血 235
一、瘀血的形成 236
二、瘀血的病证特点 237
第十一节 结石 239
一、结石的形成 239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 241
第五章 中药入门
第一节 中药功能的分类 244
第二节 中药四气与功能的关系 245
第三节 中药五味与功能的关系 246
一、辛味“能散能行” 246
二、甘味“能补、能和、能缓” 247
三、酸(涩)味“能收、能涩” 248
四、苦味“能泄、能燥、能坚” 249
五、咸味“能下、能软” 251
六、淡味“能渗、能利” 252
第四节 中药气味与功能的关系 252
第五节 中药颜色与功能的联系 253
第六节 中药升降浮沉与功能的关系 254
一、升降浮沉 254
二、气味 255
三、质地 255
四、炮制 256
五、配伍 256
第七节 药物质地与功能的关系 256
一、干燥的药物多有燥湿之能 257
二、湿润、黏腻的药物有生津、养液的功能 257
第八节 药物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257
一、藤类、枝条善于通经活络 257
二、有孔能通 258
第九节 药物习性与功能的关系 258
第六章 脏腑辨证及用药、用方
第一节 辨证总论 262
一、辨证的概念 262
二、脏腑辨证 262
三、辨证及用药的关系 263
第二节 脾病的辨证、用药及方剂 264
一、脾不健运(脾气虚)证 264
二、脾虚气陷证 273
三、脾阳虚证 276
四、脾不统血证 278
五、脾虚水肿证 280
六、湿邪困脾证 282
七、湿热蕴脾致黄疸 286
第三节 胃病的常见证型、用药及方剂 289
一、胃气虚证 289
二、胃阳虚证 290
三、胃阴虚证 292
四、寒凝胃脘证 294
五、胃火炽盛证 296
六、食滞胃脘证 299
七、胃络瘀阻证 302
第四节 肺病的常见证型、用药及方剂 304
一、肺气虚证 304
二、肺阴虚证 308
三、风寒束表证 311
四、风热犯肺证 318
五、肺热炽盛证 321
六、燥邪犯肺证 324
七、痰湿阻肺证 325
八、痰热壅肺证 327
九、寒饮阻肺证 330
十、肺病水肿证 332
第五节 大肠疾病的常见证型、用药及常用方剂 334
一、肠虚滑泄证 334
二、大肠津亏证 336
三、大肠湿热证 339
四、肠风便血证 340
第六节 心系疾病的常见证型、用药及方剂 342
一、心气虚证 342
二、心阳虚证 344
三、心阳暴脱证 347
四、心阴虚证 348
五、心血亏虚证 352
六、心火亢盛证 355
七、痰迷心窍证 358
八、痰火扰神证 361
九、心脉痹阻证 364
第七节 小肠疾病的主要证型、用药及方剂 368
一、小肠虚寒证 368
二、小肠实热证 369
第八节 肝系疾病的主要证型、用药及方剂 370
一、肝血虚证 370
二、肝阴虚证 373
三、肝气郁结证 375
四、肝阳上亢证 380
五、肝火上炎证 385
六、肝经(胆)湿热证 388
七、寒凝肝脉证 390
八、肝风内动证 392
第九节 胆病的主要证型、用药及方剂 398
一、胆郁痰扰证 398
二、胆系结石证 400
第十节 肾脏疾病的主要证型、用药及方剂 401
一、肾阴虚证 401
二、肾阳虚证 405
三、肾气虚弱不固证 411
第十一节 膀胱疾病的主要证型和常用方剂 414
一、膀胱湿热证 414
二、膀胱虚寒证 417
第十二节 脏腑兼证辨证 418
一、心肾阴虚证 418
二、心脾两虚证 420
三、心肝血虚证 421
四、心肾阳虚证 423
五、心肺气虚证 424
六、脾肺气虚证 426
七、脾肾阳虚证 427
八、肺肾阴虚证 428
九、肾不纳气证 429
十、肝肾阴虚证 430
十一、肝脾不调证 432
十二、肝胃不和证 433
十三、肝火犯肺证 435
附录一 中药索引 / 437
附录二 方剂索引 / 441
第一节 人体与阴阳
要说中国哲学,就必须先讲阴阳。
阴阳,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我们在看影视剧时,总会看到道士屋里挂着一个太极图,这个太极图就包含阴阳(白色为阳,黑色为阴)。
太极图
《易经》中的那些卦象,也都是阴阳符号组成的,几乎可以说,阴阳是中国哲学最高层面的东西。
不光中国哲学讲阴阳,中医学也讲阴阳。
中医经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治病求本,这个本,就是阴阳,可见,中医治病也讲阴阳。
那么,人体里有阴阳吗?为什么中医总说人体是阴阳组成的呢?
在这里,我们不妨拿死人与活人做一个对比,在这个对比过程中,我们或许可以窥见阴阳的内涵。
大家都知道,我们在说一个人死了的时候,会说他阳寿已尽。
阳寿已尽,说明这个人身上已经没有阳气了,就变成一具尸体了,尸体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尸体身体是冰冷的;而活人身体是温暖的。
其次,尸体是不能动的;而活人是可以运动的,可以跑,可以跳。
然后,尸体是不能思考的,它只能躺在那里腐烂;而活人可以思考,可以筹划,可以想问题,可以头脑风暴。
还有,尸体是不能呼吸的;而活人可以自由呼吸。
还有,尸体是不能消化的;而活人可以消化食物。
还有,尸体的心脏是不动的,血脉是停止的;而活人的心脏每分每秒都在砰砰跳动,血液也在流动,脉象也起起伏伏。
还有,尸体是无法生育的;而活人可以生育。
类似的差别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说这些例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让大家明白,我们活着的人,身上是有一股阳气存在的,这股阳气决定着我们的心跳、决定着我们的体温、决定着我们的呼吸、决定着我们有喜怒哀乐、决定着我们的思考。一旦阳气不存,上面这些活动会全部停止。陆游说:“死去元知万事空”,死去,不就是阳寿已尽,阳气消失了吗?
阳气没了人会死,阳气少了会怎样?
阳气少了,有些人身上就冷了、凉了,这就是阳虚。还有一些人心跳缓慢,甚至将要停跳了,我们说他是心阳虚。还有一些人消化能力不行,经常拉肚子、腹泻、手脚凉,我们说他是脾胃阳虚。
古代,一位叫张景岳的名医说:“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有阳则生,无阳则死。”
现代,有一位叫李可的老中医,他说:“人身各处,但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
这不就是阳气的作用吗?我们虽然看不到阳气在哪里,显微镜下看不到,实验室里验证不出,但是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感受到,它温暖着、它运动着、它思考着,它让一具肉体展现出生命力,它就像能量球一样闪烁着……
说到这里,当我们中医谈阴阳的时候,你还会觉得这是封建迷信吗?这显然不是迷信,而是哲学,是以生命为基础的哲学,它不复杂。
说完了阳,接下来,我们再说说阴,什么是阴呢?人体里有阴吗?能感受得到吗?
在这里,我得向大家道喜,道什么喜呢?就是你可以看得见、摸得着阴,而且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那么,阴在哪里呢?其实,阴就是我们的肉体,它包含骨骼、肌肉、脂肪、血液、精液等,尤其是我们人体百分之七十都是水,水属阴。
张景岳说:“外在之形肉,即由内在之阴精所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身体,就是阴精所化生的,当然属阴。能量你可能看不见,但形状肯定看得见,我们的肉体,就是形,就属阴。我们的血液,被称作阴血。我们身体里的水液,被称作阴液。如果阳是电池里的能量,那么阴就是那节电池的整个形体,你是可以解剖开看看的。
我们这个形体有什么用处呢?就是容纳阳气、承载阳气。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连身体都没有,还能容纳阳气吗?还能运动吗?还能有丰富多彩的情感和思想吗?显然不能。所以阴的存在,就是容纳阳气、承载阳气,给阳气一个活动的舞台。
说到这里,我们就应该很清楚了,凡是活着的人,都是阴和阳的混合体,阴承载着阳,阳鼓动着阴,阴阳交抱,难分难解,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一旦阴阳离开,那么不论是阴还是阳,都不能单独存在,最后统统都会消失在宇宙中,生命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中医把整个生命现象,概括为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身有形,不离阴阳”,就是说活着的人,身上都有阴有阳。
那么,人身上的阴阳是怎么来的呢?
未出母体时,我们依靠母亲身体的阴阳以成形,母亲阴阳充足,孩子体质就好,如果母亲阴阳不足,那么孩子也会受到影响,母肥子壮,母弱子危。
既出母体,就要依靠食物中的阴阳而存活。食物也是阴阳的混合体,其中的阴长养我们的形体,其中的能量温煦我们的阳气。所以,我们身体的阴阳,离不开食物的供应。
以上就是人体的阴阳。
说完阴阳,我们就得谈一谈阴阳平衡,因为中医一直强调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则健康无病,阴阳不平衡就会生病,这是什么意思呢?
阴阳平衡
前面说了,阳是一种能量,它是热的、动的、温暖的、无形的。与之相对,阴就是冷的、静的、寒凉的、有形的。
如果说我们的形体是一锅冷水,那么阳就是火,正因为有了火的存在,这盆冷水才变得温暖,适合生命的生长。
但是,水与火必须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才行:如果火过大,水就会沸腾;如果水过多,它就会寒冷,烧不温。不论过寒或过热,生命都不能保持。所以,阴阳之间必须维持平衡。
当人体的这种阴阳平衡状态被打破的时候,疾病就产生了,具体而言,有以下四种情况:
(1)阴偏盛 比如,一个人夏天喝了很多冰凉的啤酒,凉啤酒是寒的,它可以增强身体阴的部分。阴多了就寒,寒邪犯脾,可出现畏寒肢冷、蜷缩、脘腹冷痛,泻下清稀,脉沉迟或沉紧等寒证的表现,即所谓“阴偏胜”。
阴偏胜
《伤寒论》中的理中汤证就是这种情况。
理中汤:人参9克,干姜9克,炙甘草6克,白术9克。水煎服。
干姜性热,可以温暖脾阳,散除寒气。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
(2)阳偏盛 什么是阳偏盛呢?
比如,一个健康的人,感受了外界的温热病邪(如春温),温热病邪属阳,那么身体之阳就会偏亢,出现发烧、口渴、汗多、脉数、面赤、嗓子疼、舌头红的症状,中医将此称作“阳偏亢”。
阳偏亢
《伤寒论》中的白虎加人参汤证就是这种情况。
白虎加人参汤:知母18克,生石膏50克,炙甘草6克,粳米9克,人参9克。水煎服。
其中的生石膏寒凉而发散,可以清除体内多余的热邪。知母清热生津。甘草、粳米、人参护胃。
(3)阳偏虚 阴阳除了偏亢,还有偏衰。
比如一个人内在阳气不足,阳虚不能制阴,则阴气相对偏盛而虚寒内生,临床可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水肿等虚寒证的表现,比如甲减的患者,经常会觉得身上发冷,这就是阳虚。
阳虚
《伤寒论》中的四逆汤证也是这种情况。
四逆汤:炙甘草6克,干姜6克,附子15克。水煎服。
附子大辛大热,可以峻补阳气,散除寒凝。干姜温脾散寒,炙甘草延缓药力。
(4)阴偏虚 阴虚不能制阳,则阳气相对偏亢而虚热内生,临床可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虚热证的表现,比如甲亢、肺结核的患者,常出现阴虚症状。
阴虚
临床上,治疗阴虚导致的手足心烦热,可以用朱丹溪的大补阴丸。
大补阴丸:熟地黄24克,龟板24克,黄柏9克,知母9克。水煎服。
熟地、龟板善于滋阴,黄柏、知母善于清热。
治疗潮热盗汗,可以用李东垣的当归六黄汤。
当归六黄汤:当归6克,生地黄6克,黄芩6克,黄连6克,黄柏6克,熟地黄6克,黄芪12克。水煎服。
生地、熟地可以滋阴,黄连、黄芩、黄柏擅长清热,当归补血,黄芪固表止汗。
治疗阴虚甲亢脖子大,可以用当归六黄汤合消瘰丸。
消瘰丸:玄参12克,煅牡蛎12克,浙贝母12克。水煎服。
玄参可以清火,浙贝可以化痰散结消肿,牡蛎能软化坚硬肿块。
第二节 人体与五行
说完阴阳,我们再来说说五行。
说起五行,更多的人是停留在算命的角度,比如说你五行缺水、命里缺木。
那么,五行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如果不能从本质上理解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会对五行产生很大的误解,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就是这样的,认为五行是迷信,从而认为中医是迷信。
其实,五行是古人在描述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时所总结出来的一个模型。
天地之气是怎么运动的?很简单,地气要上升,天气要下降,只有这样,天地才能相互沟通,自然界才富有生机。
天地交通,最显著的表现就是雨水的形成和降落,雨水充足,才能孕育生命,没有雨水,就是沙漠了,哪来生命诞生呢?
所以,我们研究了雨的形成过程,就明白了天地交通的形式。
首先,太阳照射到地面、水上,地面和水就会把这部分能量收藏起来,随着能量收藏,它的温度就会升高,到了一定的程度,能量就会把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向上走的。
水蒸气到了高空,会形成云,云越聚越大,最后承受不住重量,就会降落为雨,雨是下降的,降到地上可以滋润万物,杜甫诗云:“润物细无声”。
由雨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界中,有几种力量在交错:
第一种力量是宣通的力量,比如太阳可以把能量由遥远的外太空宣通到地面,它穿越了1.5亿公里才来到地球;
第二种力量是收藏的力量,比如大地和海洋可以把太阳的能量收藏起来;
第三种力量是升发的力量,比如水蒸气从地面升发到高空,形成云彩;
第四种力量是下降的力量,比如雨水可以从高空降落到地面,滂沱落地。
用图表示,如下:
天地交通形式示意图
那么,古人是怎么表示这四种力量的呢?这就引出了木、火、金、水的概念。
古人发现:
树木都是向上生长的,由小到大,直立冲天,类似大自然中升发的那股力量,所以古人就用木来代表这股向上的力量。注意,这里的木,是活的树木,而不是枯死的木头,枯死的木头是不能升发的。
而金属密度大、质地沉重,不管你扔多高,它都会降落下来,类似大自然中那股下降的力量,所以,古人就用金来代表这股下降的力量。
而火光四射、热气腾腾,最能代表太阳的那种宣通的力量,所以,火代表宣通。
而水可以吸热,太阳的热量,大部分都被吸收进了海洋里,所以,水代表封藏。
最后,还剩下一个土,这个土,当然就是大地,大地正好处在天地的中间,是升降的枢纽,不论水气蒸腾,还是雨水下降,都要经过大地,所以,土居中央。
用一幅图表示,就是这样:
五行示意图
所以,看懂了这幅图,我们就明白了天地运行之道,明白了升降,也明白了五行的真正含义。
古人用五行来描述天地之间五种力量,那么,人体也是一个小天地,人体自然也就有五行了。
人体的五行在哪里呢?就在于五脏。
中医认为肝主升发,类似木的向上,所以中医把肝归属于木。
中医认为肺主肃降,类似金的向下,所以中医把肺归属于金。
中医认为心主宣通,类似火的特性,所以中医把心归属于火。
中医认为肾主封藏,类似水的特性,所以中医把肾归属为水。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处于身体中央,是升降的枢纽,所以把脾归属为土。
这样,天人相应,人体也有了五行。
五脏示意图
由此可见,中医所说的五行,是抽象的五种力量,绝不是什么人身体里真有金子、真有树木、真有水火,很多人不理解五行背后的真实含义,听到中医说肺属金,就认为肺里藏着金属,然后认为中医不科学,进而加以批判,这显然是一种巨大的误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