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405654
本书以作者多年鱼病防治的实战总结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拍照片展示,对鱼体检查的标准化流程的构建,塘口服务标准化流程的构建,水质检测标准化流程的构建,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主要病原的标准化防控体系的构建,养殖中的重要细节如投饵、增氧机的管理和使用等作了详细阐述,着重传播标准化鱼病防控的理念,力求使读者通过阅读本书,理解鱼病防控的实战逻辑,提升塘口服务能力及水平,科学防控鱼病,从而降低鱼病的发生率及养殖损失,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本书适合水产养殖技术、管理人员,水产养殖户,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水产养殖培训班学员阅读参考。
章 鱼体检查的标准化 001
一、鱼体体表的检查流程 002
二、鱼体体内的检查流程 021
(一)对内脏进行检查 021
(二)对消化道进行检查 028
(三)对血液进行检查 031
三、鱼体检查的注意事项 032
(一)在现场完成鱼体检查 032
(二)对濒死鱼进行检查 032
(三)对特定区域的鱼进行检查 033
(四)对养殖情况进行询问 033
(五)还需了解的细节 033
(六)通过鱼体检查需确定的内容 035
第二章 水产技术服务的标准化 037
一、远程诊断的标准化 038
(一)养殖的基本情况 038
(二)病情描述 038
(三)现场图片 040
(四)养殖记录 046
(五)水质情况描述 047
二、现场服务的标准化 047
(一)开展服务的时间 047
(二)开展服务的地点 048
(三)服务的内容 049
(四)通过服务应该了解的信息 054
三、水质检测的标准化 054
(一)水里面有什么 054
(二)优良水质的作用 056
(三)水质恶化的危害 056
(四)水质检测的内容 057
(五)现场服务时还需关注的其他内容 059
(六)现场水质的测定 061
第三章 鱼病防控的标准化 063
一、细菌性疾病预防的标准化 064
(一)致病菌来源及传播途径 064
(二)致病菌的入侵途径 066
(三)引起免疫力下降的因素 069
(四)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070
二、细菌性疾病治疗的标准化 074
(一)体表的典型症状 074
(二)鳃部及口腔的病变 076
(三)内脏器官的病变 077
(四)其他一些细菌性疾病的典型特征 079
(五)细菌性疾病暴发后需注意的细节 080
(六)细菌性疾病治疗方案的固化 082
三、病毒性疾病预防的标准化 083
(一)病毒性疾病的发病特点 083
(二)病原来源及传播途径 084
(三)免疫力下降 088
(四)低溶氧胁迫 089
(五)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090
四、病毒病治疗的标准化 092
(一)部分病毒病的典型症状 094
(二)病毒性疾病的发病特征及治疗要点 100
(三)病毒性疾病治疗方案的固化 101
五、寄生虫病预防的标准化 102
(一)寄生虫易发的时期及诱因 103
(二)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 105
六、寄生虫病治疗的标准化 108
(一)寄生虫的分类 108
(二)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 116
七、真菌性疾病防控的标准化 120
(一)鱼类常见真菌性疾病 120
(二)真菌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122
(三)真菌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123
八、小型鱼病实验室的建立 123
(一)小型鱼病防控实验室的功能需求 123
(二)不同的检测诉求需要的器材 123
(三)小型鱼病实验室的功能分区 124
第四章 渔药、增氧、投饵等其他细节 125
一、渔药选择的标准化 126
(一)常用的消毒剂及选择 126
(二)常用抗菌药及选择 128
(三)常用的外用杀虫剂及选择 130
(四)内服驱虫药及选择 131
(五)抗真菌药及选择 132
(六)免疫增强剂及选择 133
二、渔药使用的注意事项 134
(一)杀虫剂的常见使用方法 135
(二)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要点 135
(三)抗生素的选择 136
三、增氧机使用的标准化 138
(一)常见增氧机的类型 138
(二)增氧机的作用 140
(三)增氧机的使用时间 140
(四)什么时候不应该使用增氧机 143
四、饲料投喂的标准化 143
参考文献 146
病害已经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由病害引发的损失巨大,而病害发生以后,由于缺乏系统化的防控理念,治疗效果欠佳。通过构建标准化的鱼病防控流程,包括鱼体检查流程、水质检测流程、塘口服务流程,可以提前发现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提前对小问题进行干预,就可以避免形成更大的问题。
水产养殖投入品企业如饲料企业、动保企业等的竞争日益加大,构建落地的服务体系,使技术人员掌握务实的操作性强的一线服务方法都将是未来几年水产养殖投入品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本书在素材获得、构思、案例呈现上得到了江苏现代农业(大宗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南京综合试验站、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养殖投入品分会等单位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此表示感谢。四川农业大学汪开毓教授多次对书稿的内容提出了宝贵建议,衷心表示感谢。另外由于笔者才疏学浅、知识有限,而水生动物病害发生的相关因素众多,文中难免会出现疏漏,恳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著 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