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743855
本书通过对文本原意的深度耕读,提炼经典作家的思想精粹,进而或从思想史、或从争议论点、或从现实效应等方面全方位展现马克思的思想图景与强大魅力,力图还原其原初语义。本书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巨大的综合和艰难的创造,它的写成是马克思唯物史观萌芽前的最后一个有决定意义的步骤。这部著作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已经达到的某种结论,而是在于,各种必要的思想材料开始汇集、融合,并得到了尽管还不完备、但却是较为系统的创造性发挥。因此,它需要读者对马克思批判的诸种思想,尤其是国民经济学,以及作为西方形而上学之完成的黑格尔哲学有着较为充分且深刻的了解,不如此,就无法真正读懂这本著作。
总序(名誉主编撰写)
第一部分 导言(作者撰写)
一、 写作背景与主要内容
二、 文本细读的原则与方法
三、 进一步阅读的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本细读
一、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二、 私有财产的关系
三、 私有财产和劳动
四、 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
五、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六、 私有财产和需要
无产和有产的对立,只要还没有把它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它还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对立,一种没有从它的能动关系上、它的内在关系上来理解的对立,还没有作为矛盾来理解的对立。这种对立即使没有私有财产的前进运动也能以最初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在古罗马、土耳其等。因此,它还不表现为由私有财产本身设定的对立。
【论断】贫富分化只是表象,劳动和资本的对立才是问题的本质。
这段话中马克思区分了两种对立,一种是无产和有产的对立,这是从外在关系上来理解的对立、作为对立的对立,另一种是劳动和资本的对立,这是从内在关系上来理解的对立、作为矛盾的对立。马克思对对立和矛盾的理解来自于黑格尔,按照黑格尔的思路,作为对立的对立中两个方面的关系是这样的:任何一个方面不仅被另一个方面所规定,而且也被自己所规定,因此对立中的两个方面具有独立性;而矛盾中两个方面的关系是这样的:任何一个方面仅仅被另一个方面所规定,因此矛盾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只能从对方来理解自身。以黑格尔的思路来解释马克思的观点,就是:如果从对立角度来看,财产的贫乏(即无产)和财产的富裕(即有产)即贫富分化的现象只不过是相反的两个状态而已,这两个状态不仅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而且广泛地出现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如古罗马、土耳其等地,但是如果从矛盾角度来看,贫富分化就不能仅仅理解为贫乏与富裕这两个状态的对立,而是应当理解为劳动(异化劳动)和资本的矛盾运动的结果,即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分化建立在“私有财产的前进运动”的基础上,是由“私有财产本身设定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外在表现和必然结果,这与古代社会的贫富分化现象不可同日而语。用常用的话来说就是:无产和有产的对立是事物的现象,劳动和资本的对立是事物的本质。如果人们能够从本质的角度来理解现象,那么这种现象就是内在的关系,反之则只是一种外在的关系。在两种对立中,关键的是要合理理解劳动(异化劳动)和资本之间的作为矛盾的对立。马克思指出,异化劳动和资本的矛盾是由“私有财产本身设定的对立”,这里的“私有财产”应当理解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框架中,资本是积累起来的异化劳动,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和结果,而异化劳动只是在资本的雇佣之下才能形成,是由资本所支配和主导的劳动,这是双方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只能从对方来理解自身的意思,从而表现为双方的相互规定性、统一性。与此同时,异化劳动和资本又是直接对立的,资本压榨、剥削异化劳动,异化劳动逃避、反抗资本,从而表现为双方的相对敌对性、对立性。合起来看,异化劳动和资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始终系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如果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存在了,那么资本就会失去自己的私有性和排他性,从而无法以资本的方式来支配劳动,而异化劳动也会失去被资本雇佣和剥削的属性,从而不再以异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即资本和异化劳动都不再是其自身,两者的矛盾关系走向消解。
在马克思的所有直接出现“矛盾”一词的论述中,这段话非常重要,因为它既包含着对传统哲学的外在对立观的批判,也包含着对黑格尔的矛盾观的继承,同时也有马克思自己的发展。无产和有产的对立只是表征着矛盾的简单形式,其中体现不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的充分意义,也分析不出私有财产的历史运动,因此“它还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对立”。与此同时,如果将无产和有产的对立这一现象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的表现,这就意味着这一对立的充分意义和历史内涵被揭示了出来,因为它是“由私有财产本身设定的对立”,私有财产的内涵和真相将在劳动和资本的对立中暴露出来。可见,无产和有产的对立的内容和本质是与私有财产的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现在的问题是:在私有财产已经充分发展起来的现代社会,仍然有很多人把有产和无产的对立仅仅理解为有产和无产的对立,而没有同时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就像很多人对贫富分化现象的批评那样,只是围绕贫富这两个状态的对立做文章,而不深入到导致贫富分化的矛盾运动中去。这种认识方法实际上是在回避矛盾、否定矛盾,还停留于形式逻辑的外在对立的视域中。在这里我们需要参考黑格尔对抽象同一观的批评和他关于矛盾自身性的观点。黑格尔向来反对形式逻辑对待矛盾的抽象态度,因为形式逻辑总是无法同时把握住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而不能在是的同时也不是。形式逻辑对待是和不是的抽象同一态度,反过来说就是对待是和不是的抽象对立态度,即是和不是是绝对的对立关系:要么是排除对立的抽象同一,要么是排除统一的抽象对立,两个极端在本质上是等同的。抽象同一和抽象对立之所以会陷入对矛盾的抽象弊病,是因为抽象态度本身还是外在于事物的,还是把同一或对立的事物看成是两个事物,而不是同一个事物的自身关系,用黑格尔的话,就是没有把矛盾关系理解为“在自身中把握和保持住的力量”, 而如果不这样理解,即使面对矛盾也会放走矛盾。像黑格尔那样,马克思不仅批评了形式逻辑对矛盾的抽象态度——例如他把无产和有产的对立看做是“无关紧要的对立”,而且吸取了矛盾的自身性这个重要规定——例如他把劳动和资本的对立看做是“内在关系”上的对立,这表明马克思的矛盾观和黑格尔的矛盾观是一脉相承的。不过,如果除去矛盾的种种神秘形式,黑格尔只是阐述了矛盾的“一般运动形式”,只是在一般原则层面上阐述了矛盾的运动规律,而作为“一般运动形式”的矛盾如果不和现实事物相接触,尤其不和现代社会的私有制等问题接触的话,那么这里的矛盾就仍然停留在思辨和精神的领域里,丝毫不具备现实性的力量和效力。因此,马克思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具体的现实生活层面和社会历史领域系统地展现矛盾的本质内容、充分意义,从而使黑格尔早已提出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原则获得实质性的充实和具体化。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他要做的是探讨“作为发展了的矛盾关系、因而也就是作为促使矛盾得到解决的能动关系的私有财产。” 具体而言,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在充分发展起来的私有财产以及商品、劳动、资本等经济范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运动中来展现矛盾概念的充分意义。对于马克思来说,这些范畴不是为了体现矛盾、适应矛盾而存在的,恰恰相反,是矛盾体现于这些范畴的相互关系中才能获得自己的真实存在;这些范畴也不是矛盾关系上的某些环节或某些零件,恰恰相反,是矛盾内涵于这些范畴的历史运动才能建立其自身。就此而言,马克思的矛盾观就不是抽象的矛盾观,而是具体的矛盾观,是藉由商品、劳动等经济范畴——这些范畴又被资本所规范着——的现实运动才展示出来的矛盾观。
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
【论断】产生自我异化的东西终将也会消除自我异化。
“自我异化的扬弃”当然是指人们摆脱异化劳动的四方面规定,从而进入到人的未异化、本真的状态。那么它为什么和“自我异化”是同一条道路呢?在理解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清楚马克思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对待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方面的不同思路。诸如傅立叶、圣西门等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把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理解为绝对的、否定性的恶,因此主张彻底地根除之,而马克思主张辩证地对待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即摒弃它们当中不适应历史发展和人性要求的因素,而保留能够推动历史发展、能够作为财富的因素。进而言之,无论是异化劳动,还是私有财产,它们都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即使人们主观上想要根除,也是在客观上无法彻底根除的,而且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本身还发挥着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这是《手稿》时期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思想的重要方面。建立在这一思想前提之上,马克思指出“自我异化”本身蕴含着扬弃“自我异化”的可能性,“自我异化”的扬弃来自于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历史发展既产生出人们的“自我异化”,而历史的进一步发展终将创造出扬弃“自我异化”的条件。就此而言,“自我异化的扬弃”走的正是“自我异化”产生的道路。
由于黑格尔根据否定的否定所包含的肯定方面把否定的否定看成真正的和唯一的肯定的东西,而根据它所包含的否定方面把它看成一切存在的唯一真正的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活动,所以他只是为那种历史的运动找到了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
【论断】黑格尔实现了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但却是思辨的逻辑的统一。
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实现的这种“统一”是“徒有其表”的。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破除抽象个体的方式并不是破除抽象形式,相反是加深了这一抽象,即将个体意识内的片面的抽象变成了普遍的抽象、绝对的抽象,并且通过将一切个体意识和定在都看作是绝对精神的抽象形式而将两者统一起来。这事实上就将作为辩证法的思辨的形式运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生命,从而在扬弃个体意识的同时也扬弃了人的真正的感性,将主体表达为纯粹活动的同时也就消灭了真正现实的个人。这就是说,在黑格尔那里,人的自我关系的辩证运动是思辨的形式运动,是以纯粹思维冒充的普遍抽象。因而在黑格尔意义上的“现实的个人”不过是“作为知识的知识”、“作为思维的思维”,而所谓的“自然”也并不是活生生的、感性的自然,而无非是作为自然界的抽象概念,或者说某种逻辑范畴的规定物。因此,黑格尔最终实现的是人的理性作为绝对主体的“纯粹的、不停歇的旋转”,而对象世界早在其中被抽象为了“无”。
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做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
【论断】费尔巴哈对于“旧哲学”的突破就在于他把握住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或者说实现了人的感性对象性原则的恢复。
在费尔巴哈看来,感性(人的社会关系)乃是抽象形式的现实基础,而以思维冒充的感性不是真正的感性,而只是对感性的抽象。正如费尔巴哈在《未来哲学原理》中所说的:“孤立的、个别的人,不管是作为道德实体或作为思维实体,都未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是包含于团体之中,包含于人与人的统一之中。” 费尔巴哈认为,抽象个体并不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对象性的存在,而对象是作为人的存在的对象性存在。这里的“人”不是纯思的个体,不是纯粹肉体的、物质的人,更非纯粹自然存在物的人,而是将人的对象性存在作为对象的存在。这不仅是对自身存在的证明,同时是对他人实在性的确证。但是,这种感性关系并不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人的感觉、直观的基础之上。举例来说,我饥饿的感觉提示着我的需要的生成,而对象因为作为我的感性需要的对象而存在。故而饥饿的感觉不仅提示着我的存在,也提示着对象的存在。人自己的感性,只有通过别人(对象),才对他本身来说是人的感性。因此,在费尔巴哈看来,主体和客体的同一性,在自我意识之中只是抽象的思想,只有在人对人的感性直观中,才是真理和实在。
因为它毕竟是人的生命的抽象、异化,所以它被看作神性的过程,然而是人的神性的过程。
【论断】人们正是有感于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才将思维形式的无限性推举为一种有神性的东西。
形而上学通过强大的思维活动来保证一切,不仅保证了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且保证了人自身存在的绝对真理及其历史展开的真实性。然而这种强大却建立在一个虚幻的出发点上,这一出发点就是思维的无限性。思维的无限性之所以虚幻乃是在于它是作为人的生命存在的普遍抽象,正是因为人们有感于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才利用思维在其逻辑形式上的无限性将自己设想为某种绝对,因而这种“绝对”不过是作为人的生命存在的观念表现。就是说,人在自身的感性生命的展开过程中,尤其是在一种异化的现实情境下,进行一种超感性的追问是必然的,但对这一问题的追问若是停留于某种常驻不动的现成状态,继而被看作某种神性的东西,便构成了形而上学。因而形而上学即作为人之“住停”的现成状态,它作为人的作品表达了“作者”使时间绽出并驻留的努力与愿望。在此前提下,神(形而上学)的存在是必然的。诚如赫拉克利特所说:“只要人是人的话,人就居住在神之近处”。可以说,人对于形而上学这一现成状态的无批判的接纳与崇拜构成了形而上学本身的存在依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