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433596
☆以新的《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为基础进行编写,介绍了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的内容和含义;☆交通标志包括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警告标志、一般道路标志、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标志、旅游区标志、告示标志、辅助标志;☆交通标线包括指示标线、禁止标线、警告标线;☆A5小开本,彩色印刷,方便读者随时查阅。
《图解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根据新修订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标准进行编写,采用彩色图以图解的形式详细解读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内容和含义,以帮助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精准理解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含义,使道路交通参与者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通情况,灵活、正确地运用交通标志标线,有序、规范、安全地在道路上通行,以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提高道路运行效率。本书图文并茂,实用性强,适合各类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等道路交通参与者阅读,也可供学车考驾照的人员参考。
第一部分道路交通标志001
第一章道路交通标志概述003
一、道路交通标志的概念003
二、道路交通标志的种类004
第二章禁令标志010
一、提示让行的标志010
二、限制通行的标志011
三、限制行驶方向的标志018
四、限制停车的标志021
五、禁鸣及限速的标志023
六、限宽及限高的标志024
七、限制质量及轴重的标志025
八、停车检查及禁止运输危险物品车辆驶入的标志026
九、区域禁止(或限制)及解除的标志027
第三章指示标志029
一、指示车辆行驶方向的标志029
二、指示环岛路口及鸣喇叭的标志031
三、指示单行路及允许掉头的标志032
四、指示开车灯及最低限速的标志034
五、指示会车先行的标志034
六、指示人行横道的标志034
七、指示车道行驶方向的标志035
八、指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驶及行驶车道的标志037
九、指示专用车道的标志040
十、指示行人与非机动车分开空间通行的标志041
十一、指示停车位置的标志042
第四章警告标志046
一、警告路口的交通标志046
二、警告道路线形变化的标志048
三、警告道路动态变化的标志051
四、警告地貌变化的标志055
五、警告安全事项的标志058
第五章一般道路指路标志065
一、路径指引标志065
二、地点指引标志068
三、道路沿线设施指引标志069
四、其他道路信息指引标志072
第六章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指路标志075
一、路径指引标志075
二、沿线信息指引标志081
三、沿线设施指引标志084
第七章旅游区标志087
一、旅游指引标志087
二、旅游符号标志088
第八章告示标志090
一、道路设施解释标志090
二、路外设施指引标志091
三、行车安全提醒标志091
第九章辅助标志093
一、时间辅助标志093
二、车辆种类及属性辅助标志093
三、行驶方向辅助标志094
四、区域或距离辅助标志094
五、设置理由辅助标志095
六、组合辅助标志096
第二部分道路交通标线097
第十章道路交通标线概述099
一、道路交通标线的概念099
二、不同线条的功用099
三、道路交通标线的种类102
第十一章指示标线103
一、纵向指示标线103
二、横向指示标线109
三、其他指示标线111
第十二章禁止标线122
一、纵向禁止标线122
二、横向禁止标线125
三、其他禁止标线127
第十三章警告标线133
一、纵向警告标线133
二、横向警告标线136
三、其他警告标线137
附录容易混淆的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139
一、交通标志对比141
二、交通标线对比148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是维护交通秩序的保障,是车辆和行人遵守的规则和指引,也是交通管理和执法的依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交通管理手段,对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车流行驶条件、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和车辆的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与人们的日常出行有密切的关系,例如,由于对交通标识不理解,容易发生走错路、走冤枉路的情况;许多交通事故、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发生缘于违反了交通标志标线的规定。开车要懂交通标志标线,要理解交通标志标线的含义,要根据不同的交通情况,灵活、正确地运用交通标志标线。因此掌握交通标志标线知识,正确运用交通标志标线,是至关紧要的。新修订的2022版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标准于2022年10月1日实施。为了使广大交通参与者,尤其是机动车驾驶人远离违法行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特编写本书。
本书根据新修订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标准编写,采用彩色图片以图解的形式系统地解读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内容和含义,以帮助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理解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含义。本书图文并茂,实用性强,适合各类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等道路交通参与者阅读,也可供学车考驾照的人员参考。
本书由吴文琳任主编,陈劲涛、林瑞玉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还有吴丽霞、林纪忠。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文献资料,特在此向有关文献资料的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订时改正。
编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