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322680丛书名: 日月光华?哲学讲堂
“这是一个观点问题……”
“Perspective”这个词本身有着多重意义和指向:作为观察事物的视角/观点,透视法,对事物存在的探究(光学、几何学),对未来远景的预期,以及表现事物的方式、绘画法则,等等。
今天,我们将视角与个人主义联系起来,视其为个人化的、不可逾越的真实存在。这一理解恰恰忘却了在古代,“perspectiva communis”意味着共同的视野。在科学、艺术和哲学的十字路口,这本书将目光投向了有待人们重新发现的传统:观点,不仅相互区分,也意味着互相分享。与其以消极的态度指责透视法学说引发了后—真理思潮和与现实的割裂,不如以积极的态度重新审视透视法,揭示出这个词在相对化的表象背后所蕴含的创造力。这是对历史语境与当今现实的双向考察,在造型艺术、建筑、现象学和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交叉点上,为我们展示出视角本身的多元化特征,以及它在主体间的空间的构建上起到的作用。
简明目录:
总序
第一章 共同视角
视角问题
视角的洞察力
透视的民主化
从塞万提斯到卡内蒂:从反教条主义到集权主义
视点的分享
尼采:视角主义是不是一种相对主义诡辩论?
两种分享模式:和解式与动态式
意见分歧
视角现实主义
视角的形态简析
时间的共存、物种的共存、存在的共存
中心偏移的视角
第二章 依据存在还是依据表象?柏拉图与透视图像
什么是表象?
菲狄亚斯的雅典娜
多余的一“步/不”:文献学家施莱尔马赫
如何在纷繁表象中寻得方向?
第三章 佛罗伦萨1425:绘画的镜像阶段
表现理论
视网膜考古
透视法作为一种表述机制
佛罗伦萨1425:布鲁内莱斯基的镜像装置
从“语言的视角”谈起
第四章 罗伯特·史密森:视线的尽头
山坡上的坛子
灭线
脱框
非视觉理论
迷失方向,失去理智
第五章 透视法可以是一种象征形式吗?重读帕诺夫斯基与卡西尔
歌德香皂:帕诺夫斯基真的读懂了卡西尔吗?
空间范式与知觉的历史
经验的整合:先验的历史
极简主义形式:视角只是一个风格问题吗?
至多主义形式,或:复数的视角
作为媒介的视角
第六章 走向一种全新的视角主义
后真相与新事实主义
拉美西斯二世、木星的卫星和伦勃朗的诞生
知识与权力
三种视角主义:幽闭式、累加式和对角线式
共同视角:政治意义
低敏视角失调症和高敏视角失调症:病态的视点
从敌人的视角来看
视角,采纳与否
透视/视角形态学
结论
“这是个视角问题”,“完全取决于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些说法对我们来说或许都不陌生。这意味着,从各自所处的位置看去,事物会在人们眼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一面,而根据观察者采取的不同角度,形势也各有不同。但谁没有在某一天听够了这样的说辞,对此感到不耐烦,甚至怒从中来?确实,将一切归于视角不同,难道不是变相地说,每一个观点都是不可推翻的,都需要得到尊重?强调每个人都有道理,也就意味着我们永远不能质疑这些观点,因此再没有讨论的余地:如果我们最终无法达成一致观点,那还有什么讨论的必要?可以说,这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多元主义观点,但背后隐藏的却是纯粹的思想恐怖主义,以尊重、包容他人的名义,勒令停止一切交流。无条件地尊重所有异见的美好理想在现实中往往只会鼓励自我封闭和互相漠视。
毫不意外,这种视角主义(perspectivisme)观点因此在当今社会声誉不佳。对视角差异的强调,似乎在说明我们对此束手无策,只能困在“彼此之间”举步维艰。自启蒙运动以来,捍卫与己不同的观点、推动社会向更开放和自由的方向发展,一直是人们引以为傲的理想,而今天,对多元化的强调却令人们把彼此的差异神圣化,令沟通变得不可能。不仅趣味和颜色无可争辩,对事实和价值观的争论也经常会被怀疑意图统一思想。视角主义者的理论经常会被一些与启蒙思想毫不相干的社会力量暗中偷换,打着思想包容的旗号强调一种倒退的本位主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