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942065
1.一口气看完“大唐情圣”李商隐的一生,是投机者?还是唐诗集大成者?抑或是“牛李党争”的受害者?他极大地超越了他的时代,而我们却知之甚少。
2.资深传记作家纪云裳、邢超联袂打造,用诗化的语言,来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李商隐形象。
3.剖析李商隐千年来难解的“朦胧诗”“无题诗”中的身世线索、志趣理想,还原这位“十足倒霉先生”的“倒霉一生”。
4.“李商隐年谱”让读者直观了解李商隐生平重大事迹;“李商隐诗选”精选了诗人多首代表作,诗选与传记相对照,更准确全面地把握义山诗歌的丰富内涵。
5.免费赠送李商隐行程游戏卡,生动展现李商隐重要的人生切面和游历足迹。
6.通过对“李商隐的再发现”,走近诗人的国度,探寻诗何以为诗。
第一幕 欲问孤鸿向何处
借山为名 002
最忆是江南 008
少年与处士 015
玉阳山的月亮 020
第二幕 忍剪凌云一寸心
洛阳一杯鹤觞酒 036
将军樽旁,一人衣白 046
凌云一寸心 055
君子之泽 064
第三幕 我是梦中传彩笔
卿卿柳枝 076
甘露之殇 087
我是梦中传彩笔 097
歧路徘徊,南山北归 107
第四幕 心有灵犀一点通
卢家有莫愁 116
五斗米,北窗风 127
樊南野菊 138
昨夜星辰昨夜风 151
忘却在山家 163
第五幕 此情可待成追忆
人间天涯客 176
一寸相思一寸灰 188
风雪断肠人 197
一一莲花见佛身 210
附录
李商隐年表 224
李商隐诗选 229
参考资料 235
我们可以说在本质上和表现方式上,李义山(李商隐)是属于高绝的心灵特质的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 叶嘉莹
李商隐的悲剧性格,使他总是看不到夜空中的星辰,而只看到满地污秽的泥泞:让他对朝气蓬勃的旭日东升视而不见,只全神贯注于绚丽却感伤的夕阳。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欧丽娟
李商隐达到的极致、洗练的尽头,想要继续他的人已不存在了。我认为这是中国文学史中极其特殊、罕见的事。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为后世所继承的存在,但李商隐却是个孤例。我认为,这个孤例,就是文学史上无法连续的个体,昭示着发展到李商隐时这一流脉便达到了顶点,达到了极致。——汉学家、日本中国学会理事长 川合康三
洛阳一杯鹤觞酒
白居易能说给李商隐听的,或许就是人生在世,富贵风流皆如酒后春梦,但也必须自己亲身经历过,才知道值不值。
“此处没有太子宾客白居易,只有醉吟先生白乐天。没有白公,只有白叟。”
洛阳的风流,在履道里。
履道里的风流,在醉吟先生白乐天的府上。
唐文宗太和三年(公元829年),履道里白府粼粼碧波,丝竹旖旎,牡丹花开得香气沉沉,李商隐第一次见到白居易。
白居易对李商隐一见如故。
那个自称是“玉谿生李商隐”的少年,初次上门拜谒,便成了白府的座上宾。
“何以忘忧?唯有鹤觞。且饮酒,饮酒。”
李商隐记得,那一天,白居易心情大好,饮了好多的酒。
微醺之时,泛舟池上,白居易簪花而戴,弹奏琵琶,一首《霓裳羽衣曲》,让宾客们仿佛回到了“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时代。
那是一个没有朋党之争,属于艺术家和诗人的时代。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春风拂槛,白居易诗中的两位女子,环佩叮当,施施然出现在李商隐面前,如同仙子降临。她们是白府主人最宠爱的美妾,与主人有着某种香艳的默契,随着曲子翩翩起舞时,身姿比牡丹更窈窕,果然千娇百媚。
白府的宾客,谈笑皆鸿儒。
“请君休说长安事,膝上风清琴正调。”当然,鸿儒们谈笑,都不会提朝堂上发生的一切。人生在世,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不如好好享受白府的诗文、歌舞与风月,还有传说中可以引神仙驾鹤而来的鹤觞酒。
花非花,雾非雾,黄昏将至,朝云何觅?
一双白鹤落在远处的太湖石上,静静地打量着府中的盛筵。
昔日白居易从苏州回来,不仅带回了太湖石,带回了江南园林的精巧布局,还带回了一对白鹤。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没有鸥鹭,白鹤亦可忘机。
那一天,李商隐也喝了鹤觞酒,只觉浮生若梦。
四年前,白居易掌印杭州,任期将满时,生了一场大病。
病愈后,他对仕途心生退意,便寄了一首诗给当时的宰相牛僧孺,希望可以到洛阳工作。
又二十年前,正是时任制策考官的白居易给了出身寒门的牛僧孺一个进士的名额,让他有机会步入士林,进阶权力的中心。不久后,牛僧孺与同榜李宗闵一起进谏,抨击宰相李吉甫,让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心生芥蒂,从而衍生出日后延绵四十年的牛李党争。
所谓牛党,即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领袖的,大多数出自寒门、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员。李党,则是以李德裕为领袖(李德裕本人并不承认),通过门荫入仕的贵族官员(也有部分是进士出身)。
翻开史书,我们可以看到,牛李两党在政治上存在深刻的分歧,譬如科举选士的方式,譬如对待藩镇的态度,其争斗实质上还是一场势不两立的权力斗争,两党彼此排挤,相互倾轧,就连皇帝都可以利用。
新登基的唐文宗不禁悲叹:“去河北贼非难,去此朋党实难。”
诚然,当一个国家的权力不在君王,而在朋党、宦官和藩镇手中,这对正直的士大夫来说,也无疑是精神的损耗,对报国激情的消磨。白居易身为党争的受害者,总是不自觉地被卷入别人的利益纷争,屡次被贬谪,皆因党争之故——晚年时在洛阳,天子有意招他入朝为相,却因为他与牛僧孺的关系,为李党所厌恶,间接丢了拜相的机会。
如果说两党在什么事情上曾同心协力的话,或许就是一起往大唐摇摇欲坠的灯火上,又吹了一口气。
白居易曾经在写给牛僧孺的诗里说了什么?
想必那诗里的每一个字,都在说人在朝堂,身不由己,都透露着心灰意冷。
而给牛僧孺写完信后,年过半百的白居易就开始修葺洛阳履道里的宅子,以作养老之用。
四年间,他先是去了苏州担任刺史,算是了却少年时的心愿;再入长安秘书监,掌管皇家图书;然后转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最后终于如愿成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东都洛阳,其繁华不亚于长安,城南有秋山,城东有春园,城中有天下最美的牡丹,乃真正的富贵温柔乡。
定居洛阳,诗酒终老,是为了明哲保身,避免卷入政治旋涡,也为了退一步,优哉游哉,海阔天空。
《池上篇》里收藏了履道里白府的风流蕴藉:“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吾前。时饮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
在洛阳,白居易还发明了一种叫作“中隐”的思想。
大隐在朝堂,如那个“偷桃”的东方朔,但“汉武帝”那样的明君何在?
小隐在山林,如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但深山之中,可没有鹤觞酒,没有牡丹花一样的美人。
在《中隐》诗中,白居易写道:“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其中不乏乐天知命、淡泊达观的句子。这种思想,也被后世很多“其道难两全”的士大夫所效仿。
但真的没有遗憾吗?
如果真正放下,又何必“请君休说长安事”?
想来,不过是无可奈何以求自保的掩耳之举罢了。
白居易还有一首诗,是写给当时的东都留守令狐楚的。令狐楚要来履道里看他,与他约了个日期,于是他马上回了一封信,俨然一个“请君休说长安事”的升级版本:“应将笔砚随诗主,定有笙歌伴酒仙。只候高情无别物,苍苔石笋白花莲。”
意思是我会用笔砚用笙歌用美酒用园林用湖石用才露尖尖角的白花莲恭候你的大驾。
换言之,我这里没有政治,只有风月。
大约是为了避嫌和自嘲——令狐楚曾在十年前出任宰相,当时被降为洛阳行政长官,官阶载沉载浮,但依然与士林关系密切,随时都可能回长安。白居易已经主动退避,就再也不想被卷入朝堂斗争之中。
当然,写诗相赠的时候,白居易还不知道,令狐楚将带给他一份大礼——麒麟才子李商隐的到来,将成全他生命中最后一份灿若黄金的友情。
白居易一生交友无数,但真正可以走进他的内心,成为他的赏心知己的人,也不过三四个,先有元稹,再有刘禹锡,最后,就是李商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