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3909619
埃利奥特·阿伦森是当代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几乎没有一个学心理学的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他撰写的社会心理学经典教材《社会性动物》已更新至第12版,自出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数千万册,他为社会心理学做出了大量奠基性的、写进教科书的工作,是百年来唯一获得美国心理协会全部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在人们心中,阿伦森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是当之无愧的泰斗。
在这本书中,阿伦森用温柔而幽默的笔调,讲述了自己如何克服个性和能力上的不足,从出生贫民家庭的“笨小子”成长为影响整个心理学界的大师级人物。书中详细描述了入门考验实验、认知失调理论、阿伦森效应、拼图课堂等一系列经典实验和理论,既是一个男人不断超越自我的奋斗史,也是一位学者成就的忠实纪录。
全球十二大社会心理学领军人物联袂推荐!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周晓虹、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许燕等感动推荐,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迟毓凯倾情作序。美国心理协会前任主席菲利普·津巴多、《社会心理学》手册主编加德纳·林奇、畅销书《影响力》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共同推荐!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王非深情撰写导读!
作者埃利奥特·阿伦森在92岁高龄亲撰中文再版序!
湛庐文化出品
阿伦森作为一个性格腼腆、资质平平的小男孩,生于无财无势的家庭,在贫民区中长大,如何成为举世闻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年少时对哈佛大学望洋兴叹的“笨小子”,十年后竟成为哈佛大学教授?在本书中,阿伦森用自己的经历阐明了社会心理学的真理: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一个人可以不受儿时不愉快经历和个性缺陷的束缚,通过自我完善成就可能的自我。
在本书中,阿伦森追溯了他半个世纪以来的教学和研究经历,读者可以从中看到源于社会问题的、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科学研究是如何诞生的。此外,你还会读到阿伦森因积极推动住房公平法规的出台,遭到死亡威胁,因维护阿瑟·詹森的言论自由权而遭到抗议,被指责为“种族主义者”等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经历和故事,你会发现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家,还是一位致力于心理学传播的教育家,一位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行动家,一位心怀天下的伟大思想者。《阿伦森自传》将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我、社会与人性。阅读这本传记,我们将有机会大师直接对话,感受他的独立思考精神和人文情怀。
这本书除了为我们呈现阿伦森从一名普通学生成长为伟大心理学家的传奇一生,还让我们有机会一窥各项经典研究背后的故事,感受心理学家的生活样貌。从贫民区的穷小子到人人敬仰的大师,从完善认知失调理论到推广“拼图课堂”,本书既是一本大师自传,也是半部社会心理学史,通过阿伦森的倾情讲述,我们可以了解阿伦森研究的灵感是如何产生的,又经历过怎样的迷茫和探索,还能回到社会心理学的黄金时期,感受书中对众多心理学大师的鲜活描写,感受他们在学术研究以外的人格魅力。
赞誉
推荐序 读大师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
中文再版序 跨越文化的对话
中文版序 我的改变之路
前言 成就可能的自我
第一部分 起点:成长的环境
第 1 章 不被看好的笨小子
第 2 章 一次难得的自我肯定
第二部分 方向:自我的探索
第3章 投入心理学的怀抱
第4章 毕生都想从事的事业
第三部分 成长:研究的开端
第5章 发现天赋的实验之旅
第6章 哈佛园中硕果累累
第四部分 变革:喜恶的答案
第7章 永失至亲,偶得密友
第8章 社会变革的风口浪尖
第五部分 回归:人生的起落
第9章 最后的风波与华丽退场
第10章 人生犹如过山车
译者后记
读大师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
迟毓凯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
钱锺书先生的《围城》再版以后,又被拍成了电视剧,在国内外引起很大轰动,也让更多的媒体对他产生了兴趣。有一天,一位英国女记者好不容易才打通他家的电话,恳请钱老让自己登门拜见。钱老一再婉言谢绝却没效果,于是就对那位英国女士说:“你看了《围城》后,可能会像吃了一只鸡蛋那样,觉得不错,但是,你又何必认识下蛋的母鸡呢?”
钱锺书虽然礼貌地拒绝了女记者的探访,但是很明显,这种拒绝并不能平抑民众对名人那颗“八卦”的心。文学界这样,心理学界亦如此。读到弗洛伊德惊世骇俗的“性本能理论”,谁不想知道一下理论背后的传奇故事?看完马斯洛充满温情的高峰体验解读,谁不想了解一下作者的心路历程?反过来,通过对研究者真实人生的了解,亦可以提升我们对其理论观点的认识。还记得那部反映弗洛伊德与荣格关系的影片《危险方法》吧,看过影片的人明显复习了一遍精神分析最初的发展史。
当然,更多的心理学家的人生不像弗洛伊德和荣格那样充满传奇色彩,但他们的经历依然对后来者充满启示意义,埃利奥特·阿伦森就是这样一位值得你了解的当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阿伦森是典型的好老师教出的好学生。他本科时的导师是马斯洛,硕士时的导师是麦克莱兰,博士时的导师是费斯廷格。当然,阿伦森最后的成就也丝毫不逊于他的几位导师,他的研究是经典社会心理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他也是美国心理协会110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全部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杰出研究奖、杰出教学奖和杰出著作奖。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他是如何与名师结缘,如何研究、教学和著述,又如何屡屡获奖的?是他人好,还是命好?他在自己的传记中给出的答案就如同本书的原英文书名Not by Chance Alone(绝非偶然)。笔者在教学中常常提及一个引发大家思考的心理学观点:伟人的小缺点让他更招人喜欢,庸人的小毛病让其更招人厌恶。这个观点其实就源自阿伦森的一个经典实验:他让一些人评价访谈录音中的人物,结果发现,相对于一个毫无缺点的人,人们对一位优秀但却笨拙地打翻了咖啡的人评价更高。而这一研究的缘起,正是因为在当时的古巴导弹危机中,肯尼迪总统决策失误,但民众对他的评价却提高了。可见,与众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躲在实验室”的心理学家不同,阿伦森是一位研究内容关注社会、研究设计基于现实、研究结论超越常识的心理学家。他的研究及他本人受人喜爱毫不奇怪!
除了经典的研究之外,作为教师,我更推崇阿伦森的一点是他的文字表达。他的作品好读、易读,不愧为公认的“教学名师”。我第一次阅读他那本经典的教材《社会心理学手册》时,就惊讶于他竟能用一种讲故事的笔法,将心理学的精彩发现娓娓道来。这对于已经习惯了一般教材那种千书一面的笔者而言,无异于当头棒喝:心理学教材竟然可以如此贴近大众!教材都能这样写,自传的可读性更是毋庸多言了。虽然由于两种文字表达的巨大差异,译文不一定能百分百信达雅地传递阿伦森教授的本意,但你手上的这本书依然可以让你读起来爱不释手、兴致盎然。
当前国内出版的心理学家传记,以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者为多,他们的人生经历往往也迥异于常人。此外,由于成长背景的差异,他们的奇情奇遇,对于一个普通的心理学爱好者的个人成长难有更多的借鉴意义。与此不同,在这本书中,阿伦森用轻松愉悦的笔调,描述了一名实验社会心理学家是如何紧随时代背景,感应内心的召唤,与时俱进地读书、研究和生活的。他的故事,就是一名普通的、“正常的”学生成长为伟大的心理学家的故事。
因此,你可以:读大师的故事,学经典的研究,想自己的人生。
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一位心理学大师的成长之旅,更像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每个人都拥有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理想的力量。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
阿伦森有幸师从马斯洛、麦克莱兰和费斯廷格三位心理学大师,恐属人生之偶然,但在大师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则是精神进取者目标之必然。
周晓虹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聪明人就是比别人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机遇的人,阿伦森就是这样的人――具备成功者的智慧、勤奋、坚韧、乐观的人格品质。
许燕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阿伦森用自己的一生展示了社会心理学的本真意义: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通过积极的人际互动和对生命中每一个“此时此刻”的珍视,都可以收获美好。
佐斌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
中山大学心理系主任、教授
读《阿伦森自传》,就要学习阿伦森师从社会心理学大师、但又超越这些大师的精气神,要读出如何成就你自己“并非只有偶然”的人生之路。
张建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
在当下社会心理学研究娱乐化的背景下,阿伦森让我们明白:社会心理学只有从研究社会问题出发,才能展现出永恒的生命力!
侯玉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中国心理学会人格专业委员会主任
北京心理学会秘书长
阿伦森用轻松愉快的笔调,描述了一名实验社会心理学家是如何紧随时代背景,感应内心的召唤,与时俱进地读书、研究和生活的。他的故事,就是一名普通的、“正常的”学生成长为伟大的心理学家的故事。
迟毓凯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
阿伦森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社会心理学大师,在这门年轻学科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得以一窥大师的心路历程,这种第一手叙述具有特别的价值。
王非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阿伦森是讲故事的高手,他如行云流水般在那些影响他人生道路的事件和人物中穿梭,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娓娓道来。这一切绝非偶然,皆源自他自身的伟大,而与命运好坏无关。
菲利普·津巴多
美国心理协会前任主席
畅销书《不再害羞》作者
如果社会心理学界有诺贝尔奖,我相信埃利奥特·阿伦森一定是第一位获奖者。
加德纳·林齐
《社会心理学手册》主编
阿伦森以他一贯的风格,在跌宕的人生故事中沉淀出深刻的人性感悟。
罗伯特·西奥迪尼
畅销书《影响力》作者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营销学名誉教授
出生于贫民区
1932年我出生在马萨诸塞州切尔西。这是一座贫民聚集的城市,隔着米斯蒂克河,与波士顿遥遥相望。切尔西城里布满了垃圾场、二手衣店和储油罐。我三岁时全家搬到邻近的里维尔,那里也是一个贫民聚集地。由于坐落在萨福克·唐斯赛马道和万德兰赛狗道之间,里维尔市里随处可见小本钱的赌徒、赌马人和形形色色的粗鄙之人。这里的主要产业就是赌博。但里维尔的优势在于它是一座海滨城市,拥有一个不错的浴场和一条木板道,还有一个货真价实的木质过山车。我对年轻人的建议是,如果你不得不住在贫民区,务必选坐落在海滨的地方。
喜剧演员山姆·莱文森(Sam Levenson)回忆他在布鲁克林度过的孩提时代时,对埃德·沙利文说:“那时我们其实很穷,但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句感人肺腑的话语却与我的经历不符。我们贫穷过,而且完全知晓。对那段经历,我有着深刻的记忆:没有供暖设备的严冬,为了驱除寒意,我们饿着肚子早早上床,用毛毯和大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没钱修补鞋底的破洞,我只能把硬纸板塞进鞋里;没钱买新衣,总是穿哥哥嫌小的旧衣服。我记得有一次因为拖欠房租,我们被迫半夜搬家。我还记得因为经济拮据和父亲无力养家糊口这类问题,父母声嘶力竭地争吵。
我父亲名叫哈里·阿伦森,1909 年他8岁时全家从俄罗斯移居美国。13岁时他辍学了,在波士顿推着一辆手推车沿街叫卖袜子和内衣。后来他挣到了足够多的钱,开了一家小服装店,改为在柜台后兜售袜子和内衣。我母亲叫多萝西,在10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他们都出生在美国。母亲的父母也是俄罗斯移民,其父本·范戈尔德是个裁缝,靠着经营一家名叫“范戈尔德店——最棒!”的男式晚礼服出租店,逐渐跻身中产阶级。母亲的几个弟弟靠着努力工作摆脱了贫穷,分别成为医生和小业主。
我父母在1927年结了婚。从两方面来考虑,母亲都觉得自己下嫁了:一来,父亲连小学五年级都没念完,母亲却一向以自己的高中毕业学历为傲;二来,父亲是新移民,而母亲出生在美国。不过当时母亲已经27岁了,那年头这种年纪很难找到丈夫,况且哈里还是一位家底殷实的服装店老板,还开着一辆新款轿车。婚后不久,父亲就买下了第二家店面。那段时间他们过着富足的生活。对于从手推车叫卖起家,到拥有自己店铺的奋斗经历,父亲倍感自豪。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贾森出生于1929年,时值美国股市大崩盘后不久。我出生于1932年,6 年后有了妹妹葆拉。
1935年经济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父亲的商店倒闭了,银行没收了我们抵押的住所,我们变成了穷光蛋。直到美国参战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在贫困中挣扎。伴随着物质匮乏,我们也成了精神上的穷光蛋。父母对任何观点或思潮都提不起兴致,他们从不讨论政治、音乐、艺术、历史或时事。尽管母亲自恃高中毕业,我却从未见她读过一本书。家里仅有的书籍是《圣经·旧约》和一些希伯来语祈祷文。母亲的主要消遣是收听日间肥皂剧广播,特别是《海伦·特伦特的罗曼史》(Helen Trent)、《女孩桑迪》(Our Gal Sunday)和《凡人比尔,哈特维尔镇的理发师》(Just Plain Bill, Barber of Hartville)。父亲的主要消遣则是赌博。不幸的是他赌瘾很大,什么都赌,赌马、赌狗、赌棒球赛,甚至还赌三分钟内将有多少辆轿车经过雪莉大街和北肖尔路的拐角。
母亲一直不能原谅父亲让全家沦落到一贫如洗的境地,她将之归咎于父亲好赌以及缺乏经商才能。商店已经赔钱了,父亲还不肯解雇员工,而且依然习惯性地赊账给好赖账的顾客。“一旦这些家伙挣了钱,就会到别家商店购物,根本不用和你打照面!”母亲斥责父亲道,“况且自己家都三餐不继,你哪有钱给员工发工资?”
父亲则将家境贫穷归咎于经济大萧条,他的蓝领顾客们丢了饭碗,所以不得不赊账。我10岁那年,父亲曾试图向我解释他的观点:“我还有别的选择吗?他们是我仅有的顾客。他们真的没有钱!如果我不允许他们赊账,我就会失去所有顾客。再说,我怎么忍心解雇那些为我工作、依赖我过活的员工啊?”父亲认为是这些原因导致他没钱付租金,所以才丢了商店。我不能确定,父亲到底是不是那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的受害者,如果他不嗜赌,又会做生意,没准儿就不会变得一贫如洗。
家庭由富变穷的事实令母亲感到无比羞耻和难堪。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父亲的大哥阿伦设法保住了自己的店,母亲的父亲本也千方百计将礼服店维持了下来,母亲很纳闷,为什么唯独自己的丈夫丢了商店呢?
我不敢想象母亲接受救济时的心情,然而这是全家唯一的活路。我能理解她为何总是忧愤不已:马萨诸塞州的冬天十分寒冷,家里却没钱取暖;要抚养三个幼小的孩子,而家里所有人都饿着肚子;偶尔有亲戚来访带来一袋苹果或橘子,就会令全家人兴奋不已。母亲不得不放下自尊,每周一次穿过小城到救济站排队领面包和麦片。三岁的我跟着母亲一起去。我坐在婴儿车里被母亲推着去救济站,回来时就跟她一起走路,因为车里装满了救济食品。我不知道自己是真的记得这些事情,还是母亲讲述的故事建构出了这段记忆。
母亲常用一个事例概括那些年她所承受的屈辱。父亲的大哥阿伦伯伯和太太戈尔迪都在他们家的服装店工作。那年是1937年,我即将上小学。母亲推着手推车去东波士顿阿伦伯伯的店里给我和贾森买校服。戈尔迪在柜台旁把衣服包好递给母亲。母亲一边接过衣服一边跟她说:“戈尔迪,我们现在没钱,但我保证几个月后一定把钱付上。”戈尔迪立刻从母亲手上抢回那包衣服,说道:“你把上次那包衣服的钱付清了再来拿这些衣服吧。”母亲见状目瞪口呆。
这件事她翻来覆去地唠叨了很多遍,还给我们表演戈尔迪是如何从她手里抢回衣服,塞进柜台,双手抱在胸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阿伦伯伯,一位懦弱的小个子男人,一声不吭地目睹了整个过程。他不敢跟太太唱反调,只能躲避母亲的目光。母亲总以这几句话作为故事的结尾:“那包衣服里没有任何一件是我自己要买的衣服,也没有什么值钱货,不过是几件孩子的衣物:一件衬衫、一条裤子和几双袜子。”随即她开始借题发挥起来,一再强调伯伯依然在做生意,可我父亲却破产了的事实。她反复念叨自己推着手推车跑了老远却一无所获,都是拜父亲所赐才遭受如此奇耻大辱。母亲显然并未意识到,平素自己对父亲的慷慨大方横加指责,这会儿倒期望戈尔迪允许她赊账。
父亲经常一连数月都找不到工作。即便有活可干,也都是一些临时性的体力活,比如为公共事业振兴署修建高速公路。一天深夜,我从床上爬起来上洗手间。我迷迷糊糊地穿过厨房,见到父亲独自坐在餐桌边,双手抱着头,满脸泪水。我能想象父亲有多么深的挫败感,多年来一直拥有自己的店铺,如今却沦落到干体力活维持生计的境地。
然而跟无活可干相比,这点挫败不值一提,所以父亲一直尽己所能养家糊口。有一段时间他从事保险代理工作,挨家挨户向穷人推销小额人身保险。不过后来保诚保险公司(Prudential)发现他挪用了200美元公款,立刻就解雇了他。那笔钱被父亲用来赌马,很快就输光了。父亲解释说他只是借了那笔钱,下次比赛他的马笃定会赢,他很快就能还上钱。最终还是岳父本·范戈尔德替他还了那笔钱,父亲才免受牢狱之苦。为了还债,父亲不得不去岳父店里帮忙送晚礼服。他痛恨这份工作,因为他讨厌替本工作。本总是不断提醒父亲,如果不是他帮忙,父亲早就坐牢了。但其他工作的确难找,尤其是像父亲这样的人,以前是商人,没什么专业技能,又差点因挪用公款而坐牢。
父亲的苦恼一半来自钱的问题,另一半来自母亲就钱的问题对他永无休止的唠叨。母亲的唠叨让父亲一刻也无法忘记,因为自己无能失去了商店和房子,母亲彻底丧失了安全感和自尊心。母亲经常提醒父亲,自己当初应该嫁给马克斯·平卡斯,这个人经营着一家生意很好的五金店,“日子过得很舒适”。餐桌就是父母的战场,他们常常在那里吵得脸红脖子粗。仿佛早就编排好的一样,每晚都重复着同样的模式。先是母亲纠缠不休,随即父亲勃然大怒,用力将手里的刀叉扔向盘子,然后气冲冲地离开家,拉上几个朋友到埃尔克俱乐部的棋牌室或者麦克理发店打发时间。理发店里生意不多,三张理发椅其实是个幌子,遮掩着里屋的赌博行为。
很久以后我突然明白过来,也许父亲是将家庭战争作为到麦克理发店赌博的借口。等我们兄妹几个睡着之后,父亲才会回家。要是父亲上白班,我和贾森起床上学时,他早就出门去工作了。因此我们通常要到第二天晚餐时才能再见到他,这时前一天的唠叨和争吵又重新来过。眼见母亲又要唠叨,贾森向我做出一个“我们还是快走吧”的无奈表情。我们就躲起来,直到听见刀叉哗啦作响,门被“砰”地一声关上后才默默走出来,继续吃晚餐,喉咙却哽住了。
这种事情多长时间重复一次?是一周三次?还是一个月三次?我不太相信自己的记性。按常理来说有些夸张,但那极富戏剧性的场面令人感伤不已,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如同每天都在发生一般。后来我明白了,一旦循环开始,就很难打破。如果母亲迫切渴望向父亲发泄自己的痛苦和挫败感,我确信她觉得晚餐时间是最好的时机。
父亲总是坐在桌边,餐巾一角塞进衬衫领口,另一角垂在胸前,叉子刚举到嘴边。我想父亲对自己的破落和跌出中产阶级圈子的事实感到非常痛苦,他当然不想反复听到母亲的唠叨,更不想听到马克斯·平卡斯之类的废话,尤其是在晚餐时间。因此他经常声嘶力竭地喊道:“真希望辛劳了他妈的一天后,能他妈的安生一会儿!”
“你觉得自己这一天过得很辛苦?”母亲大声反问道,“在所有邻居的注视下步行四千多米去救济站领食物,你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父亲一听这话就愤怒地夺门而出,一直挨到母亲熟睡后方才回家。这样母亲要等到第二天晚餐时才有机会逮着他,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作为孩子,我自然无法理解他们的无穷斗志从何而来。如今回想起来,我断定,无论结婚早期他们彼此如何恩爱,从第一次开战的那一刻起,浓情就被冲淡了。但我仍然认为他们彼此在心底有一丝心意相通,只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如果他们能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也许就能相互扶持,而不是满脑子的责备、自怜和苦恼。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父亲总算被一家工厂录用为半熟练工人。薪水不高,但工作稳定。他还兼职为一个大赌场跑腿,向工人们讨债。家庭经济危机总算减轻了,父母的争吵却未见减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