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37627
1.这是一个写作素材宝库
100个历史故事,100个常考主题
从历史长河中精选100个典型的名人故事,分自我认知、社会法则、人性真相等10大主题,深刻揭示自我、社会乃至生命的真相,这是青少年需要掌握的人生智慧,也暗合中高考常考主题范围,帮助你告别老套素材,引爆写作灵感!
2.这是一本必背范文集锦
100篇必背范文,打通写作思路
本书集结了作家王溢嘉的100篇文章,每篇文章900余字,不仅包含典型的名人故事,更向你展示了怎样由故事领会道理,由道理联系自身,继而生发无限感慨慨——这是创作高分作文的思路。所以你经由这本书获得的,不仅是高分作文素材,更是高分作文范本。
3.这是一个作文“出圈”神器
助你中考、高考作文快速提分
当你提笔书写,你希望呈现的是千篇一律的老套素材、无病呻吟的零星感慨,还是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独到深刻的见解感悟?若选后者,那你只需打开这本书,学会用蕴含深意的名人故事举例子、说道理、表感想,轻松写出立意深刻、见解独到的高分作文!
当你提笔书写,你希望呈现的是什么?是千篇一律的老套素材、无病呻吟的零星感慨,还是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独到深刻的见解感悟?若选后者,那你需要学习如何经由一个好事例写出一篇好作文。
在本书中,从事出版和写作三十多年的作家王溢嘉,从历史长河中精选出100个典型的名人故事,帮你由故事领会道理,由道理联系自身,继而生发无限感慨——这是对于青少年写作的要求,更是青少年学习知识、充实自我的好方法。
青少年们读完这本书后,不只能写出事例新颖、立意深刻的高分作文,更能成为知识渊博、见解独到的好学少年。
第一章 自我认知
君子自重:李鸿章为什么去拜访俾斯麦? /002
天鹅效应:隋文帝为什么立杨广为太子? /004
本位主义:魏征为什么说守成比创业难? /006
归因有别:崇祯皇帝为什么在煤山上吊? /008
自我调控1:王安石为什么坚持变法却不洗脸? /010
自我调控2:洪承畴为什么会变节投降? /012
和而不同:张爱玲为什么落落寡合? /014
自我反省:王阳明为什么说舜是不孝子? /017
谁与争锋:孔子为什么赞赏荣启期? /019
界定自我:欧阳锋为什么问“我是谁?” /021
展现真我:陶渊明为什么要辞官归田? /023
第二章 解读他人
投射作用:林黛玉为什么会猜忌他人? /028
事出有因:孙子荆为什么在灵堂上学驴叫? /030
先入为主:孔子为什么感叹看错人? /032
先验印象:楚留香为什么是个鬼灵精? /034
顺序效应:庄子的猴子为什么转怒为喜? /036
体谅作用:管仲为什么说知我者鲍叔牙? /038
定式效应:张飞为什么不像书法家? /040
负面效应:屈原为什么写《离骚》? /043
自我兑现:刘秀为什么能成为天子? /045
立场问题:扬雄为什么说张仪、苏秦是诈人? /048
泾渭合流:苏曼殊为什么不守清规戒律? /050
第三章 生命辩解
建设性错觉:阿Q为什么总是能得胜? /054
自我辩护:徐志摩为什么和张幼仪离婚? /056
鱼与熊掌:林徽因为什么选择嫁给梁思成? /058
认知失调:李白为什么说爱酒不愧天? /060
防卫性归因:贾谊为什么写《过秦论》? /062
黄巢效应:洪秀全为什么要造反? /064
对价作用:康有为为什么坚持维新保皇? /066
偏执的意念:汉武帝为什么对长生术执迷不悟? /068
诱惑洗礼:顾炎武为什么不齿钱谦益? /070
歧路亡羊:项羽为什么不想东山再起? /072
第四章 社会法则
光环效应:王衍为什么能误尽天下苍生? /076
天生倒霉:状元为什么会变成榜眼? /078
美丽暗影:赵飞燕姐妹为什么被称为祸水? /080
人要衣装:赵匡胤为什么需要黄袍加身? /082
服饰策略:辜鸿铭为什么穿马褂留辫子? /084
不同流俗:王羲之为什么东床坦腹? /086
女性打扮:秋瑾为什么喜欢穿男装? /088
媒体效应:袁世凯为什么想当皇帝? /091
宣传有术:陈子昂为什么当众摔琴? /093
马太效应:替关公刮骨疗毒的为什么是华佗? /096
芝麻开门:姜太公钓鱼为什么离水三尺? /098
第五章 人情好恶
投其所好:奕?.为什么能成为咸丰皇帝? /102
马屁分野:薛宝钗为什么能讨贾母欢心? /104
批评有理:李宗吾为什么要南怀瑾骂他? /106
增减效应:解缙的祝寿联为什么受人喜爱? /108
物以类聚:崔沆为什么喜欢崔瀣? /111
同中有异:唐太宗为什么说宇文士及是小人? /114
失态效应:谢安为什么能让人更加喜欢? /117
反败为胜:唐德宗为什么要下诏罪己? /119
礼尚往来:少年包拯为什么不进富翁家? /121
自我揭露:韦小宝为什么能让人剖腹相见? /123
边际效益:司马光为什么推荐刘器之当官? /126
得失皆宜:曾国藩为什么相信天命? /128
第六章 沟通交往
投桃报李:慈禧太后为什么爱打麻将? /132
爱屋及乌:宋江为什么夜访李师师? /134
师出有名:苏东坡为什么在殿试时作假? /136
换位思考:利玛窦为什么要改变世界地图? /138
自己人效应:触龙为什么能说服赵太后? /140
调和效应:鲁迅为什么说要拆掉屋顶? /142
得寸进尺:黄石公为什么能让张良替他穿鞋? /144
低球策略:袭人为什么能让宝玉听她规劝? /146
片面之词:鲁肃为什么能说服孙权不降曹? /148
危言耸听:郑袖为什么会救张仪? /150
心理反动:周瑜为什么要与曹操决一死战? /152
第七章 团体压力
冒险偏移:李世民为什么发动玄武门之变? /156
服从权威:赵高为什么能指鹿为马? /158
符号关系:曹操为什么迎汉献帝到许昌? /160
团体迷思:惠施为什么说异议被堵塞? /162
异端崛起:陈胜为什么需要吴广? /165
社会刺激:王军霞为什么能一马当先? /167
决策参与:完颜阿骨打为什么能以寡击众? /169
第八章 情绪起伏
相濡以沫:伍子胥为什么喜欢与伯嚭为伴? /172
火上加油:祢衡击鼓骂曹为什么越骂越火? /174
嫉恨根源:杨修为什么会惹来杀身之祸? /176
禁果效应:贾宝玉为什么爱读《西厢记》? /178
爱憎有别:卫灵公为什么改变对弥子瑕的看法? /180
习得性无助:李斯为什么不再为自己申冤? /182
情绪认知:王旦为什么能对寇准宽宏大量? /184
嫉妒纹理:秦桧为什么给皇后送错鱼? /186
补偿心理:老百姓为什么要齐桓公再丢脸? /188
预知效应:纪晓岚为什么要测字算命? /190
生理回馈:弥勒佛为什么笑口常开? /192
信念作用:狄青为什么用铜钱占卜? /194
第九章 利益得失
沉没的代价:诸葛亮为什么六出祁山? /198
需求的层次:李自成为什么会禁淫杀? /200
囚徒困境:胡雪岩为什么以戒欺为店训? /202
得失与冒险:寇准为什么拿宋真宗孤注一掷? /204
德西效应:陈轸为什么劝昭阳不要画蛇添足? /206
因果错觉:曹彬为什么要延缓处罚? /208
心理免疫:吕惠卿为什么无法感动宋哲宗? /210
口是心非:叶公为什么看到龙会吓得半死? /212
第十章 人性真相
社会惰化:滥竽为什么能充数? /216
匿名效应:王语嫣为什么会向段誉吐露心事? /218
公用地悲剧:雷峰塔为什么会倒塌? /220
二手资料效应:曹操为什么变成了大白脸? /222
烫火炉原则:王熙凤为什么严惩宁国府仆妇? /224
权力效应:朱元璋为什么会诛杀功臣? /226
虚实相乱:秦王为什么驱逐公孙衍? /228
如何写出一篇高分作文?
如何写出一篇高分作文呢?
绝佳的事例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议论文、说明文,甚至于记叙文,都需要有好的事例来论证、说明和表达。
那什么样的事例才是好事例呢?
一是要新颖,千篇一律的“李白铁杵磨成针”已乏善可陈,也让读者兴趣寥寥,万不可取。
二是要典型,王阳明为何说舜不孝?因为自我反省的人总要精益求精;孔子为什么赞赏荣启期?因为“适当的比较”能让自己更满足和快乐。这就是典型事例,拥有深刻的主题,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
这本书,集结了作家王溢嘉的一百篇文章,每篇文章九百余字,分自我认知、解读他人、生命辩解、社会法则、人情好恶、沟通交往、团体压力、情绪起伏、利益得失、人性真相十大部分,选取新颖而典型的历史人物故事,深刻揭示了自我、他人、社会,乃至生命的真相和法则。而这就是这本书最大的特别之处,不是仅仅给你提供一些故事,而是告诉你怎么去“用”这个故事—怎样由故事领会道理,再由道理联系到自身,继而生发感慨—这也是创作一篇高分作文的思路。所以这本书给你的,不仅是高分作文素材,更是高分作文范本。
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从故事中领悟道理,从道理中生发感想,这是对于青少年写作的要求,更是青少年学习知识、充实自我的好方法。所以我们希望青少年经由这本书获得的,不只是如何写出一篇高分作文,更是如何学做一个知识渊博又见解独到的好学少年。
自我反省:王阳明为什么说舜是不孝子?
因为自以为做得不够好,所以能够做得更好。
《传习录》里有如下一段记载:一对父子在兴讼互控对方后,又来请明朝大儒王阳明评理。王阳明话还没说完,父子就相抱痛哭而去。弟子好奇之下入内请教老师到底说了什么,居然能让他们这么快悔悟?王阳明说:“我告诉他们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儿子,而瞽叟(舜父)是世间大慈爱的父亲。”弟子听了一头雾水,王阳明解释说,“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叟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瞽叟只记得舜是我从他孩提时将他养大的,今天他为什么不能取悦我、让我高兴?不知道自己的心已被后妻改变了,还自以为慈爱,结果就越不能慈爱;而舜只想着父亲在我孩提时如何爱我,今日不爱我,只是因为我不能尽孝,每天反省自己所以不能尽孝处,结果就越能孝顺。”
尽人皆知,舜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孝子,王阳明说“舜是世间大不孝子”,乍听之下的确让人相当错愕,但这指的其实是舜的“自我认知”。研究显示,人类思维的一大特点是“外向指涉性”,当事情─特别是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我们都是先从外面─环境或他人身上找原因,最后才会“反躬自省”; 但即使是自我反省,也有很明显的“正向错觉”─对自己的优点看得很清楚,但却忽略自己可能的缺点。结果使得多数人缺乏所谓的“自知之明”。当瞽叟在后妻的挑拨下,与舜发生父子冲突时,瞽叟的反应跟多数人一样,把矛头指向对方─ 问题出在儿子身上;即使反躬自省,他也认为自己是个“慈爱的父亲”,这样的认知当然使他对舜更加不满,父子冲突更加厉害。但舜在面对问题时却先反躬自省,而且认为那是因为自己“不够孝顺”引起的,在这种认知下,他对自己做更多的要求和改善,结果不仅化解了父子冲突,而且使他成为大孝子。
一个人要想改过,必须先知道自己有过;要想精益求精, 必须先认识到自己不够精。这也是王阳明为什么说“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叟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 的原因。那对父子经过王阳明的开导后,能豁然醒悟、相抱痛哭而去,其实是相当明理的人,因为有很多人即使你对他的过错和缺点指证历历,他还是盛气凌人地坚决否认:“我哪有什么错?”对这种缺乏自知之明、没有丝毫自我反省能力的人,我们只能双手一摊,离他远一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