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943901
1.经典长篇神魔小说,众多ip电影、电视剧改编的取材来源。
2.小说情节波澜壮阔,想象奇幻瑰丽,人物异彩纷呈,让读者体验到酣畅淋漓的阅读感受。
3.梁启超、胡适、聂绀弩、郑振铎均对小说高度评价,莫言更是评价小说“我的‘魔幻现实’来源于《封神演义》”。
4.以权威底本清初四雪堂原刊本为底本,足本还原原著。
5.精心审校,生僻字词注音注释,阅读轻松。
6.双封锁线精装,四色插画,内文疏朗排版。
7.随书附赠大幅面彩色折页,精心绘制几十位人物。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原著一百回,约成书于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小说广泛吸取了民间传说,进行了很大程度的艺术加工和虚构,演绎成了以姜子牙佐周伐纣为背景,阐、截二教斗法为主线,众神魔斗智斗勇、各逞神通、演阵斗法的精彩神话故事。几百年来,广为流传,是脍炙人口的神话佳作。
第一回 纣王女娲宫进香
第二回 冀州侯苏护反商
第三回 姬昌解围进妲己
第四回 恩州驿狐狸死妲己
第五回 云中子进剑除妖
第六回 纣王无道造炮烙
第七回 费仲计废姜皇后
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
第九回 商容九间殿死节
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
第十一回 羑里城囚西伯侯
第十二回 陈塘关哪吒出世
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矶
第十四回 哪吒现莲花化身
第十五回 昆仑山子牙下山
第十六回 子牙火烧琵琶精
第十七回 纣王无道造虿盆
第十八回 子牙谏主隐溪
第十九回 伯邑考进贡赎罪
第二十回 散宜生私通费尤
第二十一回 文王夸官逃五关
第二十二回 西伯侯文王吐子
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梦飞熊兆
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
第二十五回 苏妲己请妖赴宴
第二十六回 妲己设计害比干
第二十七回 太师回兵陈十策
第二十八回 子牙兵伐崇侯虎
第二十九回 斩侯虎文王托孤
第三十回 周纪激反武成王
第三十一回 闻太师驱兵追袭
第三十二回 黄天化潼关会父
第三十三回 黄飞虎泗水大战
第三十四回 飞虎归周见子牙
第三十五回 晁田兵探西岐事
第三十六回 张桂芳奉诏西征
第三十七回 姜子牙一上昆仑
第三十八回 四圣西岐会子牙
第三十九回 姜子牙冰冻岐山
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炳灵公
第四十一回 闻太师兵伐西岐
第四十二回 黄花山收邓辛张陶
第四十三回 闻太师西岐大战
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游昆仑山
第四十五回 燃灯议破十绝阵
第四十六回 广成子破金光阵
第四十七回 公明辅佐闻太师
第四十八回 陆压献计射公明
第四十九回 武王失陷红沙阵
第五十回 三姑计摆黄河阵
第五十一回 子牙劫营破闻仲
第五十二回 绝龙岭闻仲归天
第五十三回 邓九公奉敕西征
第五十四回 土行孙立功显耀
第五十五回 土行孙归伏西岐
第五十六回 子牙设计收九公
第五十七回 冀州侯苏护伐西岐
第五十八回 子牙西岐逢吕岳
第五十九回 殷洪下山收四将
第六十回 马元下山助殷洪
第六十一回 太极图殷洪绝命
第六十二回 张山李锦伐西岐
第六十三回 申公豹说反殷郊
第六十四回 罗宣火焚西岐城
第六十五回 殷郊岐山受犁锄
第六十六回 洪锦西岐城大战
第六十七回 姜子牙金台拜将
第六十八回 首阳山夷齐阻兵
第六十九回 孔宣兵阻金鸡岭
第七十回 准提道人收孔宣
第七十一回 姜子牙三路分兵
第七十二回 广成子三谒碧游宫
第七十三回 青龙关飞虎折兵
第七十四回 哼哈二将显神通
第七十五回 土行孙盗骑陷身
第七十六回 郑伦捉将取汜水
第七十七回 老子一气化三清
第七十八回 三教会破诛仙阵
第七十九回 穿云关四将被擒
第八十回 杨任下山破瘟司
第八十一回 子牙潼关遇痘神
第八十二回 三教大会万仙阵
第八十三回 三大师收狮象
第八十四回 子牙兵取临潼关
第八十五回 邓芮二侯归周主
第八十六回 渑池县五岳归天
第八十七回 土行孙夫妻阵亡
第八十八回 武王白鱼跃龙舟
第八十九回 纣王敲骨剖孕妇
第九十回 子牙捉神荼郁垒
第九十一回 蟠龙岭烧邬文化
第九十二回 杨戬哪吒收七怪
第九十三回 金吒智取游魂关
第九十四回 文焕怒斩殷破败
第九十五回 子牙暴纣王十罪
第九十六回 子牙发柬擒妲己
第九十七回 摘星楼纣王自焚
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财
第九十九回 姜子牙归国封神
第一百回 武王封列国诸侯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小说共计一百回,约成书于明朝隆庆、万历年间,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一般认为其由明代小说家许仲琳创作。不过亦有认为其作者是陆西星的。
许仲琳,号钟山逸叟,明朝南直隶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人,其生卒年代与生平事迹不详,大约活动于隆庆、万历年间。现知最早的《封神演义》版本是明代万历年间的舒载阳刊本,其卷二题云“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封神演义》的作者是许仲琳即来源于此。只因此说法是孤证,许仲琳的事迹难以考证,因此人们认为难以定论。而陆西星的说法则没有直接的证据,只是后人推测。
小说以元代《武王伐纣平话》为底本,并吸取了民间传说,进行了很大程度的艺术加工和虚构,演绎成了以姜子牙佐周伐纣为背景,阐、截二教斗法为主线,众神魔斗智斗勇、各逞神通、演阵斗法的精彩神话故事。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暴政,下令天下进献美女,引来狐妖托身美女妲己祸乱宫闱。纣王贬黜贤臣,造酒池肉林,使用酷刑残害百姓、大臣,诛比干、囚西伯,导致众叛亲离。西伯侯姬昌回到西岐后,任用姜子牙等贤臣振兴周室。周武王即位后,率领众诸侯兴兵讨伐纣王,众多神怪参与了战争,其中阐教辅助周室,截教辅助纣王。最终以阐教获胜,纣王自焚,姜子牙分封众神,武王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而结束。
小说仍不脱古代君权神授、君仁臣忠的思想,塑造了一众栩栩如生的人物。例如,维护苍生、忠良正直的姜子牙,天真顽皮、勇武好斗的哪吒,智勇双全、神通广大的杨戬,狐媚惑主、阴险狠毒的苏妲己,荒淫残暴、傲慢自负的纣王等,都具有极鲜明的个性,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奖善惩恶、忠君济民等的传统思想观念。总体上,《封神演义》是一部优秀的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本次出版以清初的四雪草堂原刊本为底本,同时参校其他版本,并参考了一些出版社所出版本,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辑而成。图书严格遵从原文,足本出版。因图书参考各版本均有诸多讹舛之处,校注者认为凡非必要纠结过甚或非必要修改者,不便对古人著作臆改过多,因此本书依然保留了某些疑误之处,现予以说明。
言英雄则《三国》《水浒》《说唐》《征西》,言哲理则《封神》《西游》,言情绪则《红楼》《西厢》,自余无量数之长章短帙,樊然杂陈,而各皆分占势力之一部分。
——梁启超
《封神》中的三十六路,一路未完,一路已起;十绝阵未破,而赵公明兄妹等都已出场。其章法之波澜起伏,实胜于《西游》。
——胡适
这样的书(《封神演义》)对我这样的整天沉浸在幻想中的儿童,具有难以抵御的吸引力。
—— 莫言
第二回冀州侯苏护反商
诗曰:
丞相金銮直谏君,忠肝义胆孰能群。
早知侯伯来朝觐,空费倾葵纸上文。
话说纣王听奏大喜,即时还宫。一宵经过,次日早朝,聚两班文武朝贺毕。纣王便问当驾官:“即传朕旨意,颁行四镇诸侯,与朕每一镇地方拣选良家美女百名,不论富贵贫贱,只以容貌端庄,情性和婉,礼度闲淑,举止大方,以充后宫役使。”天子传旨未毕,只见左班中一人应声出奏,俯伏言曰:“老臣商容启奏陛下:君有道则万民乐业,不令而从。况陛下后宫美女不啻千人,嫔御而上又有妃后。今劈空欲选美女,恐失民望。臣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此时水旱频仍,乃事女色,实为陛下不取也。故尧、舜与民偕乐,以仁德化天下,不事干戈,不行杀伐,景星耀天,甘露下降,凤凰止于庭,芝草生于野;民丰物阜,行人让路,犬无吠声,夜雨昼晴,稻生双穗;此乃有道兴隆之象也。今陛下若取近时之乐,则目眩多色,耳听淫声,沉湎酒色,游于苑囿,猎于山林,此乃无道败亡之象也。老臣待罪首相,位列朝纲,侍君三世,不得不启陛下。臣愿陛下进贤,退不肖,修行仁义,通达道德,则和气贯于天下,自然民富财丰,天下太平,四海雍熙,与百姓共享无穷之福。况今北海兵戈未息,正宜修其德,爱其民,惜其财费,重其使令,虽尧、舜不过如是;又何必区区选侍,然后为乐哉?臣愚不识忌讳,望祈容纳。”纣王沉思良久:“卿言甚善,朕即免行。”言罢,群臣退朝,圣驾还宫。不题。
不意纣王八年夏四月,天下四大诸侯率领八百镇朝觐于商。那四镇诸侯乃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天下诸侯俱进朝歌。此时太师闻仲不在都城,纣王宠用费仲、尤浑。各诸侯俱知二人把持朝政,擅权作威,少不得先以礼贿之以结其心。正所谓“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内中有位诸侯,乃冀州侯,姓苏名护,此人生得性如烈火,刚方正直,那里知道奔竞夤缘。平昔见稍有不公不法之事,便执法处分,不少假借,故此与二人俱未曾送有礼物。也是合当有事,那日二人查天下诸侯俱送有礼物,独苏护并无礼单,心中大怒,怀恨于心。不题。
其日元旦吉晨,天子早朝,设聚两班文武,众官拜贺毕。黄门官启奏陛下:“今年乃朝贺之年,天下诸侯皆在午门外朝贺,听候玉音发落。”纣王问首相商容,容曰:“陛下止可宣四镇首领臣面君,采问民风土俗,淳厖浇兢,国治邦安;其余诸侯俱在午门外朝贺。”天子闻言大悦:“卿言极善。”随命黄门官传旨:“宣四镇诸侯见驾,其余午门朝贺。”
话说四镇诸侯整齐朝服,轻摇玉珮,进午门,行过九龙桥,至丹墀,山呼朝拜毕,俯伏。王慰劳曰:“卿等与朕宣猷赞化,抚绥黎庶,镇摄荒服,威远宁迩,多有勤劳,皆卿等之功耳。朕心喜悦。”东伯侯奏曰:“臣等荷蒙圣恩,官居总镇。臣等自叨职掌,日夜兢兢,常恐不克负荷,有辜圣心;纵有犬马微劳,不过臣子分内事,尚不足报涓涯于万一耳,又何劳圣心垂念!臣等不胜感激!”天子龙颜大喜,命首相商容、亚相比干于显庆殿治宴相待。四臣叩头谢恩,离丹墀前至显庆殿,相序筵宴。不题。
天子退朝至便殿,宣费仲、尤浑二人,问曰:“前卿奏朕,欲令天下四镇大诸侯进美女,朕欲颁旨,又被商容谏止;今四镇诸侯在此,明早召入,当面颁行,俟四人回国,以便拣选进献,且免使臣往返。二卿意下若何?”费仲俯伏奏曰:“首相谏止采选美女,陛下当日容纳,即行停旨,此美德也。臣下共知,众庶共知,天下景仰。今一旦复行,是陛下不足取信于臣民矣,切为不可。臣近访得冀州侯苏护有一女,艳色天姿,幽闲淑性,若选进宫帏,随侍左右,堪任役使。况选一人之女,又不惊扰天下百姓,自不动人耳目。”纣王听言,不觉大悦:“卿言极善!”即命随侍官传旨:“宣苏护。”使命来至馆驿传旨:“宣冀州侯苏护商议国政。”苏护即随使命至龙德殿朝见。礼毕,俯伏听命。王曰:“朕闻卿有一女,德性幽闲,举止中度,朕欲选侍后宫。卿为国戚,食其天禄,受其显位,永镇冀州,坐享安康,名扬四海,天下莫不欣羡。卿意下如何?”苏护听言,正色而奏曰:“陛下宫中,上有后妃,下至嫔御,不啻数千。妖冶妩媚,何不足以悦王之耳目?乃听左右谄谀之言,陷陛下于不义。况臣女蒲柳陋质,素不谙礼度,德色俱无足取。乞陛下留心邦本,速斩此进谗言之小人,使天下后世知陛下正心修身,纳言听谏,非好色之君,岂不美哉!”纣王大笑曰:“卿言甚不谙大体。自古及今,谁不愿女作门楣。况女为后妃,贵敌天子;卿为皇亲国戚,赫奕显荣,孰过于此!卿毋迷惑,当自裁审。”苏护闻言,不觉厉声言曰:“臣闻人君修德勤政,则万民悦服,四海景从,天禄永终。昔日有夏失政,淫荒酒色;惟我祖宗不迩声色,不殖货财,德懋懋官,功懋懋赏,克宽克仁,方能割正有夏,彰信兆民,邦乃其昌,永保天命。今陛下不取法祖宗,而效彼夏王,是取败之道也。况人君爱色,必颠覆社稷;卿大夫爱色,必绝灭宗庙;士庶人爱色,必戕贼其身。且君为臣之标率,君不向道,臣下将化之,而朋比作奸,天下事尚忍言哉!臣恐商家六百余年基业,必自陛下紊乱之矣。”纣王听苏护之言,勃然大怒曰:“君命召,不俟驾;君赐死,不敢违;况选汝一女为后妃乎!敢以戆言忤旨,面折朕躬,以亡国之君匹朕,大不敬孰过于此!着随侍官拿出午门,送法司勘问正法!”左右随将苏护拿下。转出费仲、尤浑二人,上殿俯伏奏曰:“苏护忤旨,本该勘问。但陛下因选侍其女,以致得罪,使天下闻之,道陛下轻贤重色,阻塞言路。不若赦之归国,彼感皇上不杀之恩,自然将其女进贡宫闱,以侍皇上。庶百姓知陛下宽仁大度,纳谏容流,而保护有功之臣。是一举两得之意。愿陛下准臣施行。”纣王闻言,天颜少霁:“依卿所奏。即降赦,令彼还国,不得久羁朝歌。”
话说圣旨一下,迅如烽火,即催逼苏护出城,不容停止。那苏护辞朝回至驿亭,众家将接见慰问:“圣上召将军进朝,有何商议?”苏护大怒,骂曰:“无道昏君,不思量祖宗德业,宠信谗臣谄媚之言,欲选吾女进宫为妃。此必是费仲、尤浑以酒色迷惑君心,欲专朝政。我听旨不觉直言谏诤,昏君道我忤旨,拿送法司。二贼子又奏昏君,赦我归国,谅我感昏君不杀之恩,必将吾女送进朝歌,以遂二贼奸计。我想闻太师远征,二贼弄权,眼见昏君必荒淫酒色,紊乱朝政,天下荒荒,黎民倒悬,可怜成汤社稷化为乌有。我自思:若不将此女进贡,昏君必兴问罪之师;若要送此女进宫,以后昏君失德,使天下人耻笑我不智。诸将必有良策教我。”众将闻言,齐曰:“吾闻‘君不正则臣投外国’。今主上轻贤重色,眼见昏乱,不若反出朝歌,自守一国,上可以保宗社,下可保一家。”此时苏护正在盛怒之下,一闻此言,不觉性起,竟不思维,便曰:“大丈夫不可做不明白事。”叫左右:“取文房四宝来,题诗在午门墙上,以表我不归商之意。”诗曰:
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苏护题了诗,领家将径出朝歌,奔本国而去。
且言纣王见苏护当面折诤一番,不能遂愿:“虽准费、尤二人所奏,不知彼可能将女进贡深宫,以遂朕于飞之乐?”正踌躇不悦,只见看午门内臣俯伏奏曰:“臣在午门,见墙上贴有苏护反诗十六字,不敢隐匿,伏乞圣裁。”随侍接诗铺在御案上。纣王一见,大骂:“贼子如此无礼!朕体上天好生之德,不杀鼠贼,赦令归国,彼反写诗午门,大辱朝廷,罪在不赦!”即命:“宣殷破败、晁田、鲁雄等统领六师,朕须亲征,必灭其国!”当驾官随宣鲁雄等见驾。不一时,鲁雄等朝见,礼毕。王曰:“苏护反商,题诗午门,甚辱朝纲,情殊可恨,法纪难容。卿等统人马廿万为先锋,朕亲率六师,以声其罪。”鲁雄听罢,低首暗思:“苏护乃忠良之士,素怀忠义,何事触忤天子,自欲亲征,冀州休矣!”鲁雄为苏护俯伏奏曰:“苏护得罪于陛下,何劳御驾亲征。况且四大镇诸侯俱在都城,尚未归国,陛下可点一二路征伐,以擒苏护,明正其罪,自不失挞伐之威。何必圣驾远事其地?”纣王问曰:“四侯之内,谁可征伐?”费仲在旁,出班奏曰:“冀州乃北方崇侯虎属下,可命侯虎征伐。”纣王即准施行。鲁雄在侧自思:“崇侯虎乃贪鄙暴横之夫,提兵远征,所经地方必遭残害,黎庶何以得安?见有西伯姬昌,仁德四布,信义素著,何不保举此人,庶几两全。”纣王方命传旨,鲁雄奏曰:“侯虎虽镇北地,恩信尚未孚于人,恐此行未能伸朝廷威德;不如西伯姬昌,仁义素闻,陛下若假以节钺,自不劳矢石,可擒苏护,以正其罪。”纣王思想良久,俱准奏。特旨令二侯秉节钺,得专征伐。使命持旨到显庆殿宣读。不题。
只见四镇诸侯与二相饮宴未散,忽报旨意下,不知何事。天使曰:“西伯侯、北伯侯接旨。”二侯出席接旨,跪听宣读:
诏曰:朕闻冠履之分维严,事使之道无两。故君命召,不俟驾;君赐死,不敢返命:乃所以隆尊卑,崇任使也。兹不道苏护,狂悖无礼,立殿忤君,纪纲已失,被赦归国,不思自新,辄敢写诗午门,安心叛主,罪在不赦。赐尔姬昌等节钺,便宜行事,往惩其忤,毋得宽纵,罪有攸归。故兹诏示汝往。钦哉。谢恩。
天使读毕,二侯谢恩平身。姬昌对二丞相、三侯伯言曰:“苏护朝商,未进殿庭,未参圣上,今诏旨有‘立殿忤君’,不知此语何来?且此人素怀忠义,累有军功,午门题诗,必有诈伪。天子听信何人之言,欲伐有功之臣?恐天下诸侯不服。望二位丞相明日早朝见驾,请察其详。苏护所得何罪?果言而正,伐之可也;倘言而不正,合当止之。”比干言曰:“君侯言之是也。”崇侯虎在旁言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今诏旨已出,谁敢抗违?况苏护题诗午门,必然有据,天子岂无故而发此难端?今诸侯八百,俱不遵王命,大肆猖獗,是王命不能行于诸侯,乃取乱之道也。”姬昌曰:“公言虽善,是执其一端耳。不知苏护乃忠良君子,素秉丹诚,忠心为国,教民有方,治兵有法,数年以来,并无过失。今天子不知为谁人迷惑,兴师问罪于善类。此一节恐非国家之祥瑞。只愿当今不事干戈,不行杀伐,共乐尧年。况兵乃凶象,所经地方必有惊扰之虞;且劳民伤财,穷兵黩武,师出无名,皆非盛世所宜有者也。”崇侯虎曰:“公言固是有理,独不思君命所差,概不由己?且煌煌天语,谁敢有违,以自取欺君之罪。”昌曰:“既如此,公可领兵前行,我兵随后便至。”当时各散。西伯便对二丞相言:“侯虎先去,姬昌暂回西岐,领兵续进。”遂各辞散。不题。
次日,崇侯虎下教场,整点人马,辞朝起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