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4149531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意味着经济的富足发达、政治的安定团结、社会的活跃振兴,也包含着文化的繁荣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工作。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和时代需要,不断推动文化理论发展创新,形成了内涵丰富、内容生动、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
本书将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放在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进行考量,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阐明了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章 /
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思想来源和实践基础 / 1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思想来源 / 4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实践基础 / 23
第二章 /
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历史进程 / 41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 / 44
二、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 / 58
三、十六大到十八大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 / 66
四、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 / 78
第三章 /
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哲学理性精神 / 91
一、以“对话扬弃”为旨趣的交往理性 / 93
二、以“人民性”为判据的价值理性 / 100
三、以“文化自强”为旨归的实践理性 / 108
第四章 /
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价值取向 / 113
一、个人层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115
二、国家层面:增强精神信仰力量 / 124
三、国际层面:提升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 / 137
第五章 /
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实践效应 / 147
一、提高文化软实力 / 150
二、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169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185
第六章 /
当前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机遇和挑战 / 197
一、当前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面临的机遇 / 200
二、当前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面临的挑战 / 226
第七章 /
对当前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挑战的应对 / 247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应对挑战的政治保障 / 249
二、坚持文化理论创新是应对挑战的动力保障 / 253
三、坚持文化体制改革是应对挑战的制度保障 / 258
四、坚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应对挑战的精神保障 / 262
五、坚持提高国际话语权是应对挑战的安全保障 / 266
参考文献 / 271
后记 / 291
前 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多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早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中华文明传承至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强大生命力,自三代以降,灿若群星的诸子百家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兼容并蓄的融合特质,历朝历代的文化先贤们形成了自成一体又丰富多样的文化理论体系。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早已深深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烙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熏陶和感染着每一个中国人。也正因为如此,对文化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是学术界长期以来的热点领域,也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的理论建构方向。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工作,早在建党以前陈独秀、李大钊等先驱就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在革命的艰苦岁月里更是发展出了繁荣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创立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辉煌成果。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仍不忘坚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开放拥抱世界,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激荡融合,多元文化思潮蜂拥而入,加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机大搞文化渗透,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领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没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也会陷入动力缺失、方向模糊的困境。为此,党的历届主要领导人高度重视文化理论建构,在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建构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要的文化理论体系,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取得了光辉的理论成果,为理论界提供了诸多关于文化的研究命题。
然而有所缺憾的是,当前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问题的研究,理论界关注较多的是个案研究或历史梳理,即以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代表人物的个体文化理论研究,或是对某一历史时期党的文化理论建构的历史梳理。上述两种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系统性和深入性上,仍有后来人可探索的空间。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不断推动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文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文化理论不断发展创新,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从“提高文化软实力”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实现“文化自觉”到构筑坚定的“文化自信”,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内容生动、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是对主义文化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的基础支撑,使文化发展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的文化理论建构的研究,已经成为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思想来源和实践基础,准确把握和系统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历史进程和逻辑理路,科学应对当前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挑战,有助于抓住机遇,推动新时代党的文化理论建构呈现出新气象、新气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实现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当前,中国正处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不仅仅意味着经济的富足发达、政治的安定团结、社会的活跃振兴,也包含着文化的繁荣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理论建构道路走过了长期艰难探索的历程,经历了许多波折,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必须从历史过程中,总结文化理论建构的规律及经验。在新时代的条件下,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将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课题。这也需要我们党不断发展和构建新的文化理论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一方面,这是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文化理论创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创新推动文化建设实践的使命和责任。
本书以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至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为命题展开深入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历史逻辑入手,意在揭示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思想来源、实践基础以及路径,作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历史进程,探究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不同内容、不同内涵的区别与联系,呈现了党领导下的文化理论建构和文化建设实践从自觉、自强到自信的发展历程。通过阐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蕴含的哲学精神,全方位彰显中国共产党在文化理论建构中以交往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为硬核的哲学理性精神。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价值取向,在个人层面,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国家层面,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追求“增强国家的精神信仰力量”的战略任务;在国际层面,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追求“提升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的复兴需要。通过论证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实践效应,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既生成于实践,也发展于实践,复归于指导实践应用的鲜明实践特色。通过系统梳理当前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抓住历史机遇,应对内外挑战,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文化理论。
毛泽东曾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的文化理论建构的宝贵探索和实践经验,也是我们一定要总结发扬的珍贵遗产,应该成为我们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
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南,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文化理论创新的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创新推动文化建设实践的使命和责任。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思想来源和实践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这一富含哲理的名言,深刻揭示了任何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形成都有特定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注重理论发展和创新,特别强调理论创新应该源于实践,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并指导实践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理论要结合实际,一方面是要结合中国国情,立足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解决新问题;另一方面是要用实践检验理论,更好地发展理论,从而指导下一步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就是立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立足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交叉融合的生动现实,立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 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于对全世界一切有益文化成果的吸收和接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不断觉醒觉悟,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论建构路径,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因此,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思想来源和实践基础,是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思想来源
(一)核心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是与中国文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并没有大量使用文化这一概念,与之相比较,精神生产、社会意识、意识形态、思想等相关词汇的出现频率更高。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系统地论述文化理论,但他们丰富深邃的文化思想和理论还是包含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宝库之中。张华认为:“虽然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论述还不够系统,但却足以成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萌发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以经济基础为依托,探索文化建设发展规律,遵循理论建构逻辑,自主自觉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建构,业已形成丰硕的成果。孟宪平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图景引人注目,这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元理论贡献,也是学术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元史学构建,原初的意义和精神被作为‘祖谱基因’定格下来,成为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源头。”可以确定地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核心思想来源。
- 马克思主义科学阐释了文化理论建构的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借助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科学认知,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文化的内涵、本质和作用等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转规律,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科学规律与辩证关系,他们把生产力分为自身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明确地提出了一切生产力都是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马克思对于文化的认识凸显了人类实践的本质特性,从文化视角揭示了“社会存在问题丛生的本质”。基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商品交换中蕴藏的消费文化主义导向、资本主义对人的文化意义上的异化等的揭批,都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以及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规律。我们不能仅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有文献中没有明确提出“文化理论”或“文化建设”的概念,就认为他们没有进行文化理论和文化建设研究。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理论研究也不能脱离他们时代的背景,尤其是与之匹配的经济基础。因此,在考察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化理论的论述时,我们要将他们研究的相关词汇和与之相关的论述发掘出来,分析其精神内核,寻找他们关于文化理论建构的真知灼见和智慧光芒。
马克思认为,“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恩格斯也论述了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他说:“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科学分析了文化(精神生产、哲学、宗教等上层建筑)产生的原因、本质和作用,同时也阐明了文化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即物质生活也被精神生活所深刻影响:“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当然,这种反作用既可以是积极作用,也可以是消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于物质生产达到的历史水平,中国共产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制定符合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文化事业发展政策,文化理论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产生了积极效果。
-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文化理论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在揭示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和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精神生产只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受生产规律的支配。工人生产商品,哲学家生产观念,都需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精神生产力的发展即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缩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就是创造文化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增加个人自由时间,培养全面解放、自由发展的个人。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思想蕴含了深刻的阶级属性,他们的文化思想是与工人阶级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人的命运内在地联系起来的。
此外,唯物史观是理解文化理论建构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方法论。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出发,文化理论建构不仅包括文化建设的客观实践,还包括在具体实践中展现出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归根到底,文化理论建构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也必须以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基础,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文化理论建构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继承传统文化,综合现实文化,实现创新发展。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到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鲜明的唯物辩证法特征,他们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理解文化所牵动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神经,从而把文化发展置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互动的历史情景之中。
从阶级的立场、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方法论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先进文化理论建构的方向应该是丰富物质生产力,在物质生产力丰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文化理论建构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并将其精华融汇到新的文化发展中来。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文化理论建构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应该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揭示了文化理论建构的基础是实践
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周围的感性世界不是开天辟地就已存在的和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历史的产物。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为文化发展提供动力。在生产实践中,人类创造了饮食、农业、服饰等器物层面的文化载体,又经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政治、法律、诗歌、哲学等精神层面的文化载体。文化创造与人类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实践活动创造了文化,也经由实践才推动了文化发展。我们反对把文化看成游离于实践之外,并可以随意“创造”的观点,这是文化认识上的唯心主义表现。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始终抓住了文化产生的实践根源,在实践的基础上考察人的因素,才最终能够揭示文化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应用于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活动,列宁成为这一过程中的杰出代表。列宁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推向实践,他继承以往各种社会文化成果,发展经济,巩固文化,并指出国家发展文化,须有丰富的物质生产基础,建设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文化。列宁建构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也是立足于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基础上,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无产阶级文化的本质和内容,努力探究无产阶级彻底解放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路径。列宁非常重视文化理论建设,甚至把它同夺取政权、工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改造相提并论。基于俄国落后的国情、人民知识匮乏的实际,他运用灵活的态度和辩证的方法,吸收资本主义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些历史经验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