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171552
- “当他们谈起社会主义南斯拉夫,他们不会说,那是个自由的时代,但他们会说,那是个开放的时代。”
2018年到2020年,作者只身一人在前疫情时代深入前南斯拉夫腹地,历时两年走访六个国家,探索这片神秘的土地,从切身体验出发,亲自抵达真实。她从塞尔维亚进入波斯尼亚,又从斯洛文尼亚晃到克罗地亚,带着几乎是逃跑的心情,奔向达尔马提亚,最后闯入黑山与北马其顿。这不仅仅是一本通俗意义上关于南斯拉夫的游记,而是对更深层面的问题的思考:如果没有边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吗?坚定而开放的新一代人,在哪里呢?
- “重要的是质问,不是接受。重要的是体验,不是想象。重要的是反思,不是指责。”
作为一名远道而来的访客,作者并没有把自己当成来自异域的他者,而是带着真诚的情感努力融入当地,穿行于前南斯拉夫的不同土地之间。作者在行走中,与当地人偶遇与分别、攀谈与争辩:塞尔维亚的出版人、作家、官员、书店老板、理发师、导游、退休工人、神父、民俗学者、房东爷爷,克罗地亚的书商、小贩、女店员、大学生、小学老师,波黑的酒保、咖啡馆老板、博物馆管理员、大学生、退伍老兵,斯洛文尼亚的房东太太、政治学教授……让不同国家、不同代际的人们记忆中不同版本的前南斯拉夫逐渐浮现。在当地日常生活中寻找历史碎片与现代暗流,在遥远异国,找到自己生命的火把。
- “从动荡走向平静,从废墟走向重建,从南斯拉夫旧梦走向欧洲新梦,从前的生活痕迹仿佛一夜之间蒸发,当下的生活逻辑却没有如想象中那般坚固。”
曾经震惊世界的科索沃战争,南斯拉夫内战,萨拉热窝围城战,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一桩桩历史事件造成了今日已不存在的南斯拉夫,作者亲身体验了在后南斯拉夫时期四分五裂的土地上人们如何认真生活,目睹了那些经历20世纪90年代内战悲剧后的幸存者如何故作镇定地重新适应一个新世界,看到不同民族的激烈矛盾和冲突,在当下残存的伤痛记忆中回望过去的历史事件,回应具体问题,这本书里面“充满了杀戮、战争、流血、种族灭绝、宗教纷争、冷战思维、霸权等让人汗毛倒立的东西,但是,里面同样有小说、诗歌、电影、甜点、美酒、美人、落日、春风和细雨”。
- “爱与理解,如何被人为的边界所隔?”
作者选择重走前南斯拉夫的所有土地,试图了解这样一个令人长久困惑的问题:不同的人群比邻而居,究竟是什么摧毁了他们继续一起生活的信念?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界限重重。“这块边界之地,从历史维度上看,是东方和西方的边界,西罗马和东罗马的边界,宗教信仰的边界,是通常所认为的文明和原始的边界。”作者尝试更好地理解彼此,打破阻碍人与人沟通、理解的边界,做“坚定而开放”的新一代。
- 图文并茂,内文附作者游历时拍摄的精美照片,对应具体篇章,展示南斯拉夫的人文情怀
本书内文共附42张插图,分别对应书中五个部分提及的城市景观:卢布尔雅那、布莱德、皮兰、萨格勒布、斯普利特、杜布罗夫尼克、萨拉热窝、莫斯塔尔、维舍格勒、贝尔格莱德。统一为黑白印刷,体现历史感,通过城市建筑、景观回应过去的人和事件,打捞南斯拉夫过往的记忆,展现南斯拉夫的人文情怀。
曾经有一个国家,名叫南斯拉夫。它曾经是世界主义的乌托邦实验场,如今,它的形体已不复存在,却给整个东欧留下幽灵般的遗产。
从2018年到2020年初,作者踏上前南斯拉夫的土地,走入它曾经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与当地人相遇或分别、攀谈或争辩,透过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代际的记忆,让前南斯拉夫在不同版本的讲述中渐渐浮现。这片土地上的新一代人,该如何消化自己的历史,建造自己的未来?
这是前疫情时代的一次可贵记录。当世界趋于保守、封闭与隔绝,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重重边界?打开本书,打破边界,重建人与人的真实联结。
序 生命中的火把 001
扫雷标签 017
平静的爱恋 029
卢布尔雅那:一个被爱的地方 033
布莱德:白银盘里一青螺 067
皮兰:暗夜流金,沉静如海 075
重回卢布尔雅那:一场无可挽回的离别 087
自由的重负 099
萨格勒布四月天:没有高潮的雨中曲 103
历史的回声 187
斯普利特:失落之城 193
杜布罗夫尼克:自由胜过黄金 233
等待的热情 249
萨拉热窝无消息 255
莫斯塔尔:古桥光亮如雕 315
维舍格勒静悄悄 321
颓唐的新生 333
贝尔格莱德:谁在那儿歌唱? 339
延伸阅读书目 385
后记 时间本身就是感情 387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