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3406441
往昔之汤临川,近今之李笠翁,皆非敌手。奇而真,趣而正,谐而雅,丽而清,密而淡,词家能事毕矣。前后作者,未有盛于此本,可为名世一宝。
——清·刘中柱《桃花扇题辞》
海内之重东塘者,不仅诗也。即以诗言,而《湖海》《岸堂》《石门》诸集,盈尺等身,亦洋洋乎当代之大家矣。
——清·刘廷玑《长留集序》
真文不媚时,甘受人弹弋。
——清·孔尚任《长留集·赠吴镜菴》
他时而讴歌新朝,时而怀念故土,时而攀附新贵,时而与遗民故老神交莫逆。清初复杂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形成了他复杂的变化着的思想立场。
——中国戏曲研究家赵景深
这是一部关于清代戏剧大师孔尚任的传记故事。作品以扎实的资料、原作及传说为依据,生动地叙述了孔尚任从出生到成长,到人生高峰,再到失意落幕的全过程,完整鲜活地再现了一位戏剧大师曲折坎坷的一生。孔尚任的人生就是一部大戏,作品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现了一位才华横溢、忧国忧民的文人在封建王朝统治下的多舛命运,也呈现了在历史变革新旧交替之际,古代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困惑与矛盾,读来令人唏嘘,发人深省。
引 子 寻访石门山……………………… 001
第01章 明臣之子…………………………… 009
第02章 天降我才…………………………… 013
第03章 四氏学堂…………………………… 019
第04章 忠贞名节…………………………… 033
第05章 父训家教…………………………… 050
第06章 媒妁之约…………………………… 057
第07章 石门苦读…………………………… 064
第08章 结婚生子…………………………… 071
第09章 赶考路上…………………………… 078
第10章 科举考场…………………………… 090
第11章 八股取士………………………… 098
第12章 榜上无名………………………… 107
第13章 孤云草堂………………………… 117
第14章 两难困境………………………… 137
第15章 书生际遇………………………… 142
第16章 秋丁祭孔………………………… 147
第17章 双龙对撞………………………… 154
第18章 御前讲经………………………… 166
第19章 巧解困局………………………… 170
第20章 监生博士………………………… 179
第21章 治河佐吏……………………… 188
第22章 亡国遗臣……………………… 203
第23章 遗民旧事……………………… 207
第24章 形单影孤……………………… 215
第25章 京城忽雷……………………… 222
第26章 运交华盖……………………… 233
第27章 桃花情扇……………………… 240
第28章 惹怒康熙……………………… 246
第29章 东归阙里……………………… 251
孔尚任生平简表………………………… 254
主要参考文献…………………………… 257
序 章
孔尚任(1648—1718),是清代大戏剧家,《桃花扇》的作者,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孔尚任因其戏剧创作而被世人称道,他与清代的另一位戏剧家洪昇共同构成中国戏剧的两座高峰。孔尚任的《桃花扇》和洪昇的《长生殿》是中国戏剧创作中的经典,两人因此并称为“南洪北孔”。
孔尚任出生于1648年9月17日,出生地是山东曲阜的小湖村,是孔子的第 64代孙。他出生的1648年是农历戊子年,如果延用明朝纪年,就是明永历二年。但此时,清朝已推翻明朝统治,建立了大清王朝,这一年正是清朝顺治五年。这个时间背景对于孔尚任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
孔尚任从小嗜读,聪明好学,积极向上,但是科举考试却不顺。考场屡遭失败,仕途无望。在父亲的安排下,孔家捐钱,给孔尚任纳了一个“例监”(国子生)的身份。虽有监生身份,却依然没有了却他走科举之路的心愿,因此郁郁寡欢。1678年,30岁的孔尚任再次科举考试失利,在落寞与孤寂中隐居于石门山中,闭门谢客,发奋读书著述。
在石门山隐居时,孔尚任完成了《石门山集》,用文字表达了他对于“隐士”的独特感受。在隐居期间,除了偶尔与朋友聚会,游历山色野景之外,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书和创作。特别是他搜集了大量南明史资料,计划创作一部传奇作品,这就是后来享誉天下的《桃花扇》的最初构想。
孔尚任才华横溢,却得不到官方赏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将永久沉寂。有一个人非常赏识孔尚任,就是同样是孔子后代并世袭了孔家“衍圣公”称号的孔毓圻。孔尚任比孔毓圻大9岁,两个人曾在一起读书,孔毓圻很了解孔尚任的学识和为人,也很信任他。
孔尚任在石门山中隐居四年之后,也就是在他34岁之时,“衍圣公”孔毓圻盛情邀请孔尚任出山,修撰孔氏《家谱》,撰写《阙里志》,并希望把从孔子时代就形成,后来却被逐渐淡化的礼乐传授给孔氏子弟。对于儒家来说,礼乐之事是大事,礼乐废则儒学衰。不仅要把礼乐传授给后人,还要制造礼乐乐器。而这些,恰恰是孔尚任感兴趣之事。遇到知遇之人,孔尚任便走出了石门山。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南巡归京,路过曲阜祭孔。孔尚任被推荐为康熙讲解《大学》,并作为康熙皇帝游览曲阜圣迹的向导,孔尚任的才华得到了康熙皇帝赏识,于是被破例授为国子监博士。
从1685年开始,孔尚任便走上了仕途。1686年到1689年他有近四年的时间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到淮扬一带治河。治河期间结交了大量不愿与清朝合作的明朝遗老,以及文人墨客,搜集资料,为创作《桃花扇》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1690年孔尚任回京后,便开始创作《桃花扇》,历经十载于1699年完成。《桃花扇》写成后,引起巨大反响,赞誉如潮,一时无双。
《桃花扇》的创作与演出成功,也引起清政府关注。康熙皇帝也索要了剧本。《桃花扇》创作的用意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核心思想是对已经逝去的明朝的怀念,表达复明之心。康熙读后大怒。
本来孔尚任已经被提升为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康熙命令立即革去孔尚任的这个官职。因考虑到孔尚任是孔子的后代,所以没有要了孔尚任的命,但是官职一革,一切全无。
1701年冬,孔尚任落寞失意地回到了曲阜。在随后的日子里,孔尚任郁郁寡欢,1718 年2 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去世,享年70周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