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884303
☆带你走进中国民居,感受中国传统民居的独特魅力。
☆逻辑清晰,解读细腻,让你更懂中国民居,更懂中国文化。
☆从古至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民居建筑艺术,你都能知道。
☆语言优美隽永,内容丰富翔实,读来轻松有趣。
☆版块多样,图文并茂,优化你的阅读体验。
☆这是一本有内涵的书,读来定将收获颇丰。
本书穿越时空,准确触摸中国民居建筑发展的脉搏,展现了不同时期中国民居建筑的风姿;跨越地域,从北到南,呈现了不同地域民居建筑的风韵。跨越时空,邂逅中国民居建筑,你可以切身感悟中国民居的悠久历史,体会中国民居所映射的民俗文化,感受中国民居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章 走进中国民居建筑:追寻中华文明的印迹
多姿多彩的中国民居建筑
你知道中国民居建筑的环境艺术吗?
中国民居建筑对布局也很讲究
中国民居建筑中蕴含着怎样的传统文化?
第二章 远古至魏晋的古老民居:讲述千年不老的历史记忆
原始社会村落民居掠影
初现风采的夏商周民居
见证秦汉大一统时代的民居发展
于魏晋南北朝的民居之间悠然见南山
第三章 隋唐至近代的传统民居:尽显古老中国的绰约风姿
隋唐盛世下的繁华市井
宋元闹市中的静谧小院
明清民居建筑日趋定型
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
第四章 深沉而壮美:驻足于北方的古朴民居
古色古香,北京四合院里的传统中国风
返璞归真,陕西窑洞中的乡土气息
深邃富丽,集宏伟与雅致于一身的山西大院
第五章 温婉而秀丽:徜徉于南方的清雅民居之间
烟火生情,上海弄堂里的人文底蕴与地域风情
白墙黑瓦,漫步在安徽民居的青山绿水之间
东方城堡,承载着中国千年文化的福建土楼
精巧秀美,化为“一颗印章”的云南四合院
第六章 苍茫中的豪迈:遥望北方少数民族的特色民居
穹庐夜月听悲笳——蒙古族蒙古包
庭院深深深几许——维吾尔族阿以旺
古朴粗犷倚山立——藏族碉房
第七章 静谧中的柔美:领略南方少数民族的民居风情
依山傍水好风光——土家族吊脚楼
密林深处有人家——傣族竹楼
粉墙画壁耀人眼——白族民居
参考文献
中国民居,不仅仅是能为人们遮风挡雨的住所,更体现着中国人民无穷的生存智慧与创造才能,彰显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逐渐积累了丰富深厚的民居建造经验,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与气候特征,因地制宜,又结合不同时期的主流思想与文化,建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民居建筑。从史前时代到近现代,从贵族富商的庭院豪宅到平民百姓的民间房舍,这些设计精巧、工艺精细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组成了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成为中国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本书带你穿越古今,去邂逅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中国传统民居,让你在千姿百态、风采各异的民居中,感受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品味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国民居建筑的历史悠久,从原始社会的南巢北穴,到初现风采的夏商周民居,再到隋唐盛世下的繁华市井、宋元闹市中的静谧宅院,后到日趋定型的明清建筑以及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本书为你展示了一幅详述民居建筑沿革、兴衰历史的唯美画卷。
当然,除了历史烟云,这幅民居画卷中还用更多的笔墨描绘了那些屹立于中国广阔大地上各地的特色民居。
在北方,既有古色古香、寓意丰富的北京四合院,又有返璞归真、充满乡土气息的陕西窑洞,还有气势宏伟、显示主人身份与地位的山西大院,它们勾勒出北方的深沉与壮美;在南方,烟火生情的上海弄堂错落有致,白墙黑瓦的安徽民居令人神往,还有那些造型奇特的福建土楼和精巧秀美的云南四合院,无一不彰显着南方的温婉与秀丽。
我国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也在这幅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蒙古族的蒙古包是草原上令人心安的一抹暖色;藏族的碉房古朴粗犷,在山中傲然挺立;白族民居的粉墙画壁布局精巧,自成体系……
为了让你更好地欣赏这幅民居画卷,本书还精心设置了几个板块:在每节的开头以“心有所思”引导阅读,接下来的“民居课堂”与“漫话建筑”两个板块为你讲述各种关于民居建筑的知识,帮你全方位领略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风采。
本书文字优美,图文并茂,美不胜收,兼具知识性与欣赏性,能够让你从中领悟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精髓,感受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穿越古今,纵横四海,让我们一起翻开这幅美丽的中国民居画卷,细细品味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章 走进中国民居建筑:追寻中华文明的印迹
泱泱中华,无所不有,其中姿态万千、风采各异的民居建筑无疑是中华文明中一个独特的代表。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勤劳的中国人已经积累了深厚的民居建筑经验,人们结合自然环境、气候变化、传统文化,因地制宜,建造了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独特的中国民居。
民居建筑是我国劳动人民和建筑大师智慧的结晶,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民居建筑仿佛一座座建筑博物馆,成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的载体,展示着中华文明的无尽风采,令世界为之惊叹。走进中国民居,认识民居建筑的过程,其实就是探索中华文化、追寻中华文明印迹的过程。
多姿多彩的中国民居建筑
心有所思
在所有的建筑中,民居建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们历经风霜,其中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根梁木,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无声地诉说着一个个遥远而动人的故事。对这些多姿多彩的中国民居建筑,你了解多少呢?在你心里,有没有对民居建筑的记忆呢?
“民居”一词,早见于西周时的《周礼》:“既知十二土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室而言的居所,是对庶民及达官贵人的住宅的统称。
作为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建筑,民居是我国出现时间早,分布范围广,数量多,也是基本的建筑类型。由于受到文化礼制、经济水平、气候环境以及各地风俗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种民居建筑特色鲜明,异彩纷呈。
就地取材——不同材质的中国民居
◎朴实的石头民居
中国地大物博,很多地方的民众都是就地取材搭建自己的家园,在山区,常用的建筑材质当然就是石头了。用石头建造的民居,典型的要数贵州布依族的石板房以及藏族的碉房。
贵州布依族的石板房采用干栏式结构,有的整个房屋都用石头建造,也有的以石头为主,混合竹子、木头和土共同搭建。这种石板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人们居住生活的空间,下层则用来圈养牲畜或贮藏物品。石板房整体布局为三开间形式,中间的是客堂,即堂屋,两边是卧室,厨房居于房屋后部。石板房的窗户非常小,因此室内光线很差,非常昏暗。
藏族的碉房主要分布在山顶或河边,墙体由毛石砌成,一般是三层建筑,层用作畜养牲畜和贮藏,上面两层用作居室,为平顶结构。建造碉房的材料除了石头之外,还有涂抹在屋面的木条、草泥和麦草。
◎轻巧的竹制民居
竹子主要生长在南方,竹子生长茂盛且周期短、砍伐方便,自然成为南方很多地区建造民居的材料。
居住在热带雨林地区的傣族人尤其偏爱竹制建筑,由于居住地气候湿热,他们搭建的竹楼都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整个房子以木桩架空,以便通风防潮。傣族竹楼没有窗户,采光主要靠竹墙的缝隙,竹墙透光柔和,又能通风,非常方便。
◎精细的木制民居
在古代,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木头都是非常理想的一种建房材料。我国森林茂密,树木随处可见,再加上木头加工起来比较简单,搭建方便,故而非常实用。
许多地方的木制民居都做得非常精细,门窗上雕刻着各种花纹、图案,漂亮极了。
◎粗犷的土制民居
土制民居是在土地上就地建造的民居,室内与室外没有明显的界线,人踏进屋内与在屋外几乎没有区别,厚厚的土墙壁不仅起到挡风、隔热的作用,在古代还担负着御敌的重担。
千姿百态——不同形式的中国民居
◎古朴雅致的院落式民居
院落式民居是自古以来汉族的主要居所形式,也是汉族传统民居中的突出代表。
院落式民居的格局为外实内虚、中轴对称,受环境气候的影响,南北方院落有所区别:北方院落比较封闭,多以砖雕装饰,整体风格沉稳、厚重;南方院落比较开敞,装饰上主要是木雕,整体风格秀丽、温婉。
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和晋中宅院为代表。
南方院落有中小型与大型之分。
中小型院落的式样丰富,典型的如浙江地区的民居,通常建成三合院的楼房形式,整体布局既简单又规矩,既严谨又开朗,再加上清秀雅致的木雕,令人赏心悦目。
大型院落,即富家民居,这种院落由多个院落组成,前面是厅堂,后面是起居之处,整体布局对称严谨,尊卑分明,极有气势。
除此之外,南方还有一种园林式院落。园林式院落,即带有花园的院落,是南方特有的一种院落形式,多见于江浙地区。这种院落就像是一个缩小的园林,亭、台、楼、阁掩映于奇山异石之间,小桥流水从秀丽的花木中穿过,曲径通幽,物随景迁,四季变换,是文人墨客向往的隐居之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