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3234543
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我们应该知道多少信息才合适?
我们想要知道伴侣在电影院买的一大桶爆米花里含有多少卡路里吗?
我们想要在股市暴跌的时候一直盯着自己买进的股票价格吗?
我们想知道自己在基因上是否容易患某种疾病吗?
信息一定是越多越好吗?在公共政策领域,一些论者认为的确如此。他们强调知情权,主张信息应该尽可能披露,以确保人们能够自主做出选择。
卡斯·桑斯坦教授对上述观点提出了挑战,指出决策者应该关注信息的情绪影响,避免一刀切地要求强制披露信息。信息可能让人愉悦,也可能让人悲伤。只有当信息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换言之,只有当信息能够让人们更快乐,或能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时,才应该要求公司、雇主、医院等机构披露相关信息。信息并非越多越好,披露信息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在这本书里,卡斯·桑斯坦教授将行为经济学洞察引入对公共信息披露的研究,揭示出信息的情绪维度,呼吁公共政策关注人们对信息的情绪反应,更全面地看待信息的福利影响,重新思考信息披露的利弊。
信息有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因而具有工具价值;信息可以带来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因而也具有享乐价值。后者对人们的福利非常重要,但一直以来都受到公共政策的忽视。在出台信息披露要求时,决策者应该细致考察政策在工具性和享乐性两个维度上的成本与收益。由于注意力有限等心理因素,信息披露对信息接受者行为的改变,并不如支持者所认为的那么有效。人们有时候还会为了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而获取信息,哪怕信息并不能让他们快乐,所以人们才无法离开社交媒体。而机构和企业强制要求人们完成文书手续、提供繁复信息的做法,其实是一种“恶性助推”,会导致高昂的经济和心理代价,伤害社会中蕞弱势的群体。
引言
致谢
第1章 知识就是力量,但无知是福
第2章 福利的衡量
第3章 心理学
第4章 听到错误的东西
第5章 道德错误
第6章 估计Facebook的价值
第7章 恶性助推
后记
这本书实际上提供了比它所声称的论题更奇异、更有趣的东西:它是对蕞终造成“行为市场失灵”的人类偏误的一次巡礼。过往这一代人认为,信息披露是一件理所当然的好事。对于这样的笃信,本书并没有用一种新的笃信取而代之,但它确实使人们再也无法继续将信息披露视作一件明白无误的好事。
——《纽约时报书评》
卡斯·桑斯坦再一次证明,用证据和严谨的态度来评估政策问题,不仅能提高治理水平,而且在智力上令人兴奋。
——史蒂芬·平克,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作者
这是经典的卡斯·桑斯坦:敏锐的洞察、清晰明了的文笔充斥每一页。单是关于 Facebook 的一章,就足以成为读这本书的理由。
——罗伯特·H.弗兰克,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牛奶可乐经济学》作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