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历史普及读物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

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

作者:杨渡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2月 

ISBN: 9787522524221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9.99

类别: 历史 新书热卖榜, 历史普及读物 SKU:65f55bccf0f22465e2cd087b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2524221

编辑推荐

荷兰文很难懂,古代的文言文也很难懂。

十七世纪初荷兰人两度占据澎湖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也还是很难懂。

幸运的是杨渡写了这本书,以清楚的逻辑和流利的文笔,述说了这一段与台湾四百多年来的发展纠缠不休的故事,带进了海洋史与全球化的概念,扩大了你我的视野。

 

内容简介

澎湖是东亚海域的航海指标,无论是该区域的南北向航行(台湾东部航线除外)或者是东西向航行,大部分的航线皆以澎湖为中继站,或是航海的导航地点,犹如非洲的好望角或是毛里求斯。正因如此,元朝之后,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开始在澎湖设置据点观察海上变化。几百年后的荷兰人来到了澎湖,想以澎湖为据点,作为贸易站、军事防御地点。

本书以十七世纪的澎湖为背景,论述了十七世纪初荷兰人两度占据澎湖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作者爬梳浩瀚史料,以贴近当代人的写作技巧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提供了一个摆脱欧洲大航海论述的十七世纪东亚史观,也翻转中心与边陲的偏见,借由史实的考证,让东亚的主体性得以浮现,让人重新看到台湾的价值。

作者简介

杨渡,诗人,作家。出生于台中农村家庭,写过诗、散文,编过杂志,曾任台湾《中国时报》副总主笔、《中时晚报》总主笔、台湾辅仁大学兼任讲师、台湾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著有诗集《南方》、散文集《三两个朋友》、长篇纪实文学《水田里的妈妈》等。

目  录

导言:东亚与全球化

1 重回视野的东亚世界/3

2 东亚的超级大国/9

3 现代世界体系的建立/14

4 台湾命运的关键年代/18

 

上部:荷兰人怎么来到澎湖(1604 年)

1 走向海洋的踏板/25

2 克拉克大船=红毛船/29

3 韦麻郎看见明朝水师/39

4 澎湖, 八方交会的岛屿/43

5 葡萄牙人与中国海商/52

6 澳门, 一个开创性的灰色地带/60

7 西班牙与荷兰的东方争战/65

8 海盗, 没有边界/73

9 丰臣秀吉的朝鲜之役/84

10 税珰有多坏, 你无法想象/92

11 侠客将军沈有容/103

12 震撼的“船大如城”/111

13 明朝的危机/122

14 妈祖与唐人的海洋文化/127

 

下部:从澎湖到台湾(1622—1624 年)

1 海战, 从欧洲打到东亚/137

2 德川时代的日本船/150

3 鸡笼, 跃上战略舞台/158

4 筑城, 在妈祖庙的对面/166

5 力劝荷兰转进大员/183

6 南居益的强硬政策/196

7 火船, 海上的神风特攻队/206

8 荷兰与麻豆人的初次战役/213

9 明军的绝地反攻/224

10 神秘的谈判商人李旦/235

11 台湾小酒馆的争风吃醋/244

12 南居益的悲剧命运/254

13 澎湖与台湾, 命运的定石/262

 

结语:命运交会的岛屿

1 用电影的慢动作看历史/273

2 被历史抹黑的中国海商/277

3 复杂交缠的国际关系/282

4 欧洲人的“黑暗之心”/285

5 珍珠项链般的东亚岛屿/287

前  言

台湾命运的关键年代

 

若从台湾视野来看,这一段历史是台湾命运的转折点。

若非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荷兰人两度进占澎湖,想打开中国贸易的大门,明朝政府不会想把荷兰人引到台湾大员,那台湾很可能不会引起世界的注目。然而,明朝的官员早已清楚,福建、日本海商会在台湾交易;中国海盗、日本倭寇会在这里躲避追缉,补给食物,十六世纪末,海盗林凤则从台湾出发去攻击马尼拉的西班牙人。所以除了明朝早已留意台湾防卫的重要性,日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也都注意到这个战略要地。台湾跃上世界史,正是从这里开启。

而1604与1622年,荷兰人两度进占澎湖,就成为非常关键的时刻。

160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韦麻郎(Wybrand van Warwijck)为司令,率领舰队先攻打澳门未果,再进占澎湖三个多月,最后被沈有容劝退。1622年,又由雷尔生担任司令官,率领大队人马攻打澳门,大败而归,随后转向占领澎湖,并且出兵攻打中国沿海,威胁明朝必须开放贸易港,并且不许澳门、月港航行出海,与马尼拉、长崎贸易。中间历经海上劫掠、沿海抢劫、交涉谈判,甚至海上战争,最后在1624年,被明军所迫,退出澎湖,转到台湾大员(今台南)。

所以荷兰这两度进占澎湖的历史很重要,很关键,因为正是它决定了台湾的命运,从四百多年前,直到现在的命运。台湾命运的转折点,就在澎湖。既然如此,我们怎么能够不好好研究清楚荷兰这两度进占,以及和明朝的交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对往后的历史有何影响?

不只台湾,这两个事件的冲突与交涉过程,牵涉到人们称之为“第一波全球化时代”(或“世界经济体系的始建时期”)的诸多问题,包括:欧洲国家如荷兰,其来到东亚的目的为何?政策思考何在?权力的本质为何?权力的范围有多广?它是代表着欧洲国家对东亚的权力关系?或者是欧洲国家冲突的延伸?荷兰又如何因应自己与明朝的接触与冲突?在明朝的政治环境下,荷兰(不管是被迫或自愿)最后做出什么选择?

基于此,本书就是想以荷兰这两次进占澎湖的大事件为蓝本,探讨东西方文明接触之时,所产生的诸种课题:明朝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有什么立场上的差异?谈判的条件为何?考虑为何?双方对冲突的处理模式,有什么不同?如何寻求折冲的平衡点?是扩大冲突?还是寻求妥协?明朝坚持的原则是什么?底线何在?而荷兰的坚持是什么?底线何在?双边处理冲突的对策为何?明荷双方有何不同?

这些都反映出东西方两种文明的本质与思维方式的差异。而这些面向,都会反映在两次事件的交涉过程中。

当然,我们也必须探讨欧洲国家之间在东亚的矛盾与竞争。这包括了:葡萄牙、西班牙如何开始来到东亚,它们与明朝接触的经验与过程,荷兰与西班牙的独立战争,当年欧洲国家在东亚互相抢劫的海盗行径,以及欧洲的战争如何延伸到东亚。其中,自然包含着错综复杂的人脉与国际关系。

这一切,包含着跨国贸易、海上抢劫、海盗、海商、海战等,环绕着海洋而生的所有故事。即使不要刻意去强调,都足以构成为鲜活而又充满戏剧张力的场景。

 

在读中国大历史的时候,我们总是从陆地文明开始,从大陆政权的农业生产、农民革命、土地制度、朝代更迭、饥饿与革命,或者从北方的游牧民族与汉族的生存战争等等,去探讨中华政权的兴衰。但似乎较少从一个岛屿的、边陲的角度,去反省中央政权的政策是否正确,会不会造成政权的兴衰更迭。

从边陲的视野,从海洋文明的视野去重新审视中国,去透视明朝政权的思维方式,在现代中国仍是有意义的。毕竟,中国的政权一直是陆地文明的思维,而非海洋文明的思维。如果从海洋文明回望中国大历史,整个视野自会有所不同。

本书,即是一个新的尝试。从一个中国南方的小岛屿——澎湖出发,从边陲、岛屿、海洋文明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大航海时代,这个小岛屿与世界的强权:日本、朝鲜、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等交会的历史。

从这历史中,看见明朝与世界的交会,乃至大陆与海洋文明交会的刹那,它所显现的某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小至只是一篇上呈的公文,一篇荷兰写给明朝官员的信,或者荷兰人的公文。然而从那些文字里,我们仍可以看见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也可以看到大明帝国对海洋文明的基本态度。这样的思维方式与基本态度,决定了往后几百年,中华文明面对西方文明的挑战与响应。

它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课题。

现在,让我们从澎湖开始,进入十六世纪的东亚世界!

媒体评论

这本《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是杨渡先生继《在台湾看见历史》《有温度的台湾史》和《1624,颜思齐与大航海时代》之后的台湾史巨作,阐明澎湖自古就是攻台成功的关键地位。

杨渡先生的历史论述实事求是,能公正地说出当时的实情,揭露荷兰殖民者劫掠福建、广东沿海的残酷行径,如捕抓人民卖到巴达维亚当奴隶,甚至抓了太多就“干脆丢下海去喂鱼”。他一方面检讨明朝中央政府缺乏面向海洋时代的世界观,是明朝落后的原因;一方面,他也赞扬具远见卓识的官员,如胡宗宪、周起元、张燮等,知道地方上海商实际情况,了解世界局势,不断提出对策,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他们面对欧洲国家一点也不自卑,反而很好奇地跟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地理、几何学。

杨渡先生虽非专业史家,但他搜集和解析中外历史文献不输专业行家,尤其能摆脱台湾主流史学界追随“欧洲人所养成的优越感与亚洲人的自卑感”的治史立场,公正对待历史,更胜于时下为殖民史观所陷的台湾主流史家多多。

——徐泓     

暨南国际大学荣誉教授  

厦门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

 

杨渡的历史叙事总是带给读者一种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微观交织的视野。这本书不仅说着澎湖列岛的海洋故事,也牵动着台湾、荷兰东印度公司及东亚、东南亚各地,既是地域史,也是东亚史及全球史。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摆脱欧洲大航海论述的十七世纪东亚史观,也翻转中心与边陲的偏见,借由史实的考证,让东亚的主体性得以浮现,也重新看到台湾的价值。这是全球地域学的历史回顾,也是二十一世纪台湾再出发的契机。

 

——江柏炜

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教授

兼国际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抢先评论了 “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西方顾问的理念和技术遇到中国的“规矩”,究竟是会成功,还是失败?)

EUR €30.99
阅读更多
缺货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1+中国史2+中国史3+世界史(套装共4册,作者签章版)

EUR €82.96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精装)

EUR €38.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易中天中华史:先秦到宋元(全套1-20卷)(国民历史文化读本,美国林肯中学中国国礼,240万字恢弘巨著,畅销600万册)

EUR €406.80
评分 4.8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