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哲学/宗教哲学梁漱溟精选作品集(共4册)

梁漱溟精选作品集(共4册)

这个世界会好吗?请从中国文化寻找答案。一代宗师梁漱溟毕生代表作品汇集,经典再现,重审中国文化命脉,再启人生问题真谛

作者:梁漱溟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ISBN: 29690307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138.96

类别: 哲学/宗教 新书热卖榜, 哲学 SKU:65f83e60f0f22465e2cd1353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29690307

编辑推荐

百年中国,问题依旧:世界已连成一体,面对强势的西方,中国文化何去何从?
  一代宗师梁漱溟毕生求解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经典论著,权威版本
  《中国文化要义》(阐发中国文化命运与路径的经典,梁漱溟*受欢迎的作品)

  《人心与人生》(凝聚世纪老人人生智慧,梁漱溟撰写50年的心血之作)

       《印度哲学概论》(梁漱溟北大讲义,印度哲学研究典范之作)

      《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作品集全新整理,梁漱溟先生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要义》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来探讨。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人们总说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释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中国文明那么早就灿烂辉煌,但何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中国缺的是民主本身,还是西洋近代国家那样的民主?……

 《人心与人生》是梁漱溟自认为*重要的一部著作。梁漱溟内心中”自谓负有沟通中外古今学术思想的历史使命”,而他的这种历史感与使命感的精神力量,则集中表现在他*后一本《人心与人生》一书中。梁氏一生著述达30余部,但代表他思想转变与哲学菁华的,却是这本《人心与人生》。这本书也是作者写作时间*长,思虑*精深的一部著作,从立意到刊布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之久。此书*吸引人之处,也是存在*争议之处是作者预言人类文化的前途是西方文化的没落,中国文化的崛起。

 《印度哲学概论》原为梁漱溟于1918—1919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印度哲学课程期间的讲义,后经修订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印度各宗概略”、“本体论”、“认识论”、“世间论”四篇,全面介绍了印度哲学各宗的思想及其与佛教的关系,开启了学院派研究的先河,是中国现代印度哲学研究的典范之作。此次据1922年第三版重新整理。

    《乡村建设理论》是梁漱溟先生社会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从认识和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入手,系统地阐述了梁漱溟对中国社会改造与乡村教育关系的思想。他以乡村为中国文化之本的思想,以及通过教育手段来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组织结构,培养新伦理,建设新礼俗的思想,都是对中国社会根本问题思考的积极实践。

作者简介

 ◆ 立根本土,眼光向下,面朝世界与未来,深研中国社会基本问题的原创型思想家

  ◆ 为苍生起,奔走于大地,从实践来,往实践中去,笃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实干家

  ◆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悲天悯人,执守良知,铮铮铁骨,百年见的知识分子楷模

  梁漱溟(1893—1988),20世纪中国*独立风骨及知行合一的思想家、社会实践者。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早岁信佛而后归儒,亦不废佛;以中学学历而执教北京大学。壮年辞去教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发起民盟,为调停国共奔走呼号。1949年后屡受批判而始终不屈,傲然宣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一生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相号召,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社会问题,亦可云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主要作品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印度哲学概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目  录

《中国文化要义》

重印《中国文化要义》自序 

自序 

章 绪论 

第二章 从中国人的家说起  

第三章 集团生活的西方人 

第四章 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 

第五章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 

第六章 以道德代宗教 

第七章 理性——人类的特征 

第八章 阶级对立与职业分途 

第九章 中国是否一国家 

第十章 治道与治世 

第十一章 循环于一治一乱而无革命 

第十二章 人类文化之早熟

第十三章 文化早熟后之中国 

第十四章 结论 

编后记

 

《人心与人生》

自序一

自序二

日文译本序言

章 绪论(上)

第二章 绪论(下)

第三章 略说人心

第四章 主动性

第五章 灵活性

第六章 计划性

第七章 我对人类心理的认识前后转变不同

第八章 自然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 人资于其社会生活而得发展成人如今日者

第十章 身心之间的关系(上)

第十一章 身心之间的关系(中)

第十二章 身心之间的关系(下)

第十三章 东西学术分途

第十四章 人的性情、气质、习惯,社会的礼俗、制度(上)

第十五章 人的性情、气质、习惯,社会的礼俗、制度(下)

第十六章 宗教与人生

第十七章 道德——人生的实践(上)

第十八章 道德——人生的实践(下)

第十九章 略谈文学艺术之属

第二十章 未来社会人生的艺术化

第二十一章 谈人类心理发展史

书成自记

编后记

 

《印度哲学概论》

题记

篇 印度各宗概略

章 绪论

一 古代典籍

二 宗计繁出

三 诸宗与佛法

四 诸宗比较

第二章 诸宗概略

一 弥曼差派

二 吠檀多派

三 僧佉派

四 瑜伽派

五 吠世史迦派

六 尼耶也派

七 余宗

第三章 佛教概略

一 佛陀

二 乘藏教相

三 宗传部别

第四章 印度各宗与宗教

一 诸宗与宗教

二 佛法与宗教

第五章 印度各宗与哲学

一 诸宗与哲学

二 佛法与哲学

第二篇 本体论

章 一元二元多元论

一 诸宗

二 佛法

第二章 唯心唯物论

一 诸宗

二 佛法

第三章 超神泛神无神论

一 诸宗

二 佛法

第四章 因果一异有无论

一 诸宗

二 佛法

第五章 有我无我论

一 诸宗

二 佛法

第六章 空有论有性无性论

一 佛法相宗

二 佛法性宗

三 两家争持之辨解

第三篇 认识论

章 知识本源之问题

一 诸宗

二 佛法

第二章 知识界限效力之问题

一 诸宗

二 佛法

第三章 知识本质之问题

一 诸宗

二 佛法

第四章 因明论

一 尼耶也派

二 佛法

第四篇 世间论

章 宇宙缘起之说明

一 诸宗

二 佛法

第二章 人生之说明

一 诸宗

二 佛法

第三章 我之假实有无问题

一 诸宗

二 佛法

第四章 法之假实有无问题

一 诸宗

二 佛法

第五章 修行解脱论

一 诸宗

二 佛法

 

《乡村建设理论》

自 序

引 言

甲部 认识问题

一 乡村建设运动由何而起?

甲 起于救济乡村运动

乙 起于乡村自救运动

丙 起于积极建设之要求

丁 起于重建一新社会构造的要求

二 中国旧社会组织构造及其所谓治道者

甲 伦理本位的社会

乙 职业分立的社会

丙 伦理本位、职业分立之交相为用

丁 只有周期的一治一乱而无革命

戊 社会秩序所赖以维持的几个要点——教化、礼俗、自力

己 教化、礼俗、自力三者内容皆为理性

庚 士人即代表理性以维持社会者

辛 周期的乱

三 旧社会构造在今日崩溃的由来

甲 旧社会构造崩溃之由——中国文化的失败

乙 中国对西洋之一种比较——团体组织

丙 短处正从长处来

丁 自毁与他毁

戊 自身的真缺欠

四 崩溃中的中国社会——极严重的文化失调

甲 伦理本位的社会之被破坏

乙 职业分立的社会之被破坏

五 中国政治无办法——国家权力建立不起

甲 消极无力的政治

乙 思想分歧

丙 没有阶级

丁 社会事实与意识要求不符合

戊 中西精神之不同

 

乙部 解决问题

一 新社会组织构造之建立——乡村组织

节 组织原理

甲 新组织即一新礼俗

乙 中西具体事实之沟通调和

丙 从理性求组织

丁 从乡村入手之义

第二节 具体组织

甲 乡约之补充改造

乙 乡农学校

第三节 组织的作用

甲 我们的乡村组织可以解决中国眼前的几个大问题

乙 我们的乡村组织可以实现一个理想的社会

二 政治问题的解决

节 社会与政治

第二节 眼前与将来

第三节.政权属彼与政权属我

第四节 何谓中国政治问题的相当解决

第五节 解决中国问题的动力在哪里

第六节 解决眼前政治问题的途径

第七节 一个具体的设计

第八节 几点的解说

三 经济建设

节 中国旧日经济的特殊

第二节 西洋自近代迄今经济上的进展变迁

第三节 受西洋影响后的中国

第四节 需要有个方针路线才行

第五节 方针路线在哪里

甲 农业所受压迫比较和缓

乙 农业破坏不能忍受

丙 要凭藉农业谋翻身

丁 从农业引发工业是我们翻身之路

戊 总结上文

第六节 如何促兴农业

甲 中国大社会必须有一总脑筋

乙 积极使农业进步的三个要点

第七节 中国土地问题

第八节 苏俄给我们的参考

第九节 农民合作与中国经济建设

第十节 工业化问题

第十一节 末后的几句话

四 末后我们所可成功的社会

甲 新社会与旧社会之比较暨中国新社会

与西洋近代社会之比较

乙 人类社会建设应有的原则

附录一 我们的两大难处

——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在研究院讲演

附录二 回忆我从事的乡村建设运动

附录三 “朝会”上的讲话(选录八则)

——1933年前后讲于山东邹平乡建院研究部

附录四 怎样阅读《乡村建设理论》

编后记

媒体评论

我相信全部中国文化是一个整体(至少其各部门各方面相联贯)。它为中国人所享用,亦出于中国人之所创造,复转而陶铸了中国人。它有许多许多特征。被世人指目而数说。这些特征究所从来,一一皆是难题,然而我企图解答这些难题——所有难题,我都想要解答。——梁漱溟(1949)
 
  我著有《中国文化要义》一书,内容观点自认为分析中国老社会的构造(或云结构)有精到之处。——梁漱溟(1985)
 
  环顾当今之世,在知识分子中能有几个人不唯上、唯书、唯经、唯典?他是一个我一生中所见到的*认真求知的人,一个无顾虑、无畏惧、坚持说真话的人。——费孝通

  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
  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冯友兰

  我对梁漱溟非常佩服,有骨气。我佩服的人,文的是梁漱溟,武的是彭德怀。 ——季羡林

  梁漱溟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极具风骨;不尚空谈,而且能身体力行。——汪荣祖

  在近代中国,只有他一个人保持了儒者的传统和骨气。他一生的为人处字,大有孔孟之风;他四处寻求理解和支持,以实现他心目中的为人之道和改进社会之道。——[美]艾恺

  有悲天悯人之怀,一也。忠于理想,碰钉子不退,二也。直,有一句说一句,心口如一,三也。受大而众之力压,不低头,为士林保存一点点元气,四也。不作歌颂八股,阿谀奉承,以换取絜驾的享受,五也。五项归一,我觉得,今日,无论是讲尊崇个性还是讲继承北大精神,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梁先生,因为他是这方面的拔尖人物。——张中行

  思想与行动,在他的生活里,完全打成一片。他不是书斋里的学者,在思想上却有超越一般学者的成就;他也不纯粹是政治舞台上的角色,只是本诸社会良心,为国内的和平和建设一个新的中国而奋斗不懈。——韦政通

  梁漱溟与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他们一位是传统文化的伟大批判者,一位是传统文化的伟大发扬者。——林毓生

  震古烁今之著作。——蒋百里

 
  在中国这样干燥的学术界,人们的思想这样浅薄,要有一本比较上有心得的著述真是难得了。所以挽近出版界,除了翻译以外,很少有价值的东西。友人梁君漱溟在这个沉闷时代居然把他的新著出版,好像在黑暗中点了一盏明灯。——张东荪
 
  梁漱溟已经跳出文化问题上欧化与东化之争的圈子, 以一种文化多元论的眼光来处理中、西、印文化间的关系, 也实际是处理世界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现实问题。这对于我们今天步入 新时代有着积极的启迪意义。——陈来

  梁漱溟逆流而上,顶着全盘西化的狂澜,竭力提倡儒家文化的真精神。他是不愧为现代儒学思想的人,是现代新儒家的源头活水。梁漱溟的文化理论出现之后客观上牵制了西化论调,它向人们阐明了中国固有文化的价值所在,也解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没有孕育出科学与民主的原因,并昭示出以后我们的文化该向何处走,他的文化理论改变了当时那种以优劣讨论中西文化的模式,也摆脱了认为东方文化优于西方文化的偏狭的复古论调,客观上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的自尊。——胡军

抢先评论了 “梁漱溟精选作品集(共4册)”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哲学日历.2019

EUR €50.99
加入购物车

量子心世界(身心灵成长道路上的灵性科学书,在宇宙的无限可能中创造奇迹!)

EUR €28.99
加入购物车

论语译注(简体字本) 2017修订

EUR €19.99
加入购物车

瑜伽之书:穿越千年的瑜伽历史、文化、哲学与实践

EUR €85.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