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9223785
用八卦打败严肃,用趣味抵达自由
知识是人生*好的突围方式
现代人*常抱怨的是两件事:没意思,不自由。于是不想工作,想去玩。不想待在此处,只想到达远方。但是世界太过广大,每个人从生到死都不得不困守在肉身和环境之中。
幸亏有个人用三本匪夷所思的书告诉我们,知识本身就是*好的突围方式。那个人就是比尔·布莱森,那三本书就是《万物简史》《趣味生活简史》《偏跟山过不去》。
《万物简史》《趣味生活简史》《偏跟山过不去》是为数不多的真正体现科普写作艺术高度的图书,堪称迄今为止为读者写作的zui精彩的读物之一。
在这三本书,科学家们被还原成了人,有脾性、有嗜好、有无奈,甚至很倒霉。那些已经定格在教科书上的科学知识被打回原形,还原成了人类理解世界、探究真相的过程。
放眼万物,放眼历史,这三本书*终目的是要回答“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些终极命题。
读完这三本书,你会惊叹于一个人仅凭知识积累起来的人生厚度。你获得的将不仅仅是这本书里包含的知识滋养,更重要的是,你将深信知识能够击穿现实:无论处境多么受限,你也能从枯燥和狭窄中拯救自己。
《万物简史》
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结合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本书以故事的形式勾勒了人们认识宇宙、探索万物的科学历程,再现了科学发展史上激动人心的一幕一幕。从宏观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建构,到微观的夸克粒子理论创立;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诞生;从莱尔地质渐变理论的形成,到板块构造学说的完善;从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提出,到人类基因工程的实施……作者谈天话地、说古论今,引领读者进入天地万物的深处,将他们带向一种更开阔的精神境界中去。
本书在讲述科学的奇迹与成就的同时,还浸润着浓郁的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和深邃哲思。全书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对“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一千古命题做了精当的阐释,每一个人在阅读此书之后,都会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一位美国读者说,读过《万物简史》之后,他对死亡不再感到恐惧……作者认为,这是一本书所能获得的*评价。
《趣味生活简史》
本书是《万物简史》姊妹篇,其创作灵感源自作者一次石破天惊的发现:房屋不是躲避历史的避难所,而是历史的*终归宿。作者拿定主意要在自己的房屋里转一转,他要穿着睡衣和拖鞋,在不出家门的情况下引领我们做一次有关另类居家生活的美妙远足。
在作者看来,无论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不管人们发现了什么,创造了什么,或激烈争夺了什么,*终都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投射到你的家里。战争、饥荒、工业革命、启蒙运动……这些看似与我们相距遥远的历史或许就隐藏在你的沙发上和五斗橱里,在你窗帘的皱褶里,在你松软的枕头里,在你家墙上的油漆里,在你家的自来水管道乃至抽水马桶里。
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之下,卫生间是一部个人卫生的历史,厨房是一部烹调的历史,卧室则成了一部爱情、死亡和睡觉的历史。作者还梳理了从建筑学到电力学,从考古学到园艺学,从食物贮藏到流行病,从香料贸易到埃菲尔铁塔,从女性时装到室内装潢等方面的演变脉络,撰写了一部包罗万象的人类居家生活简史。
《偏跟山过不去》
本书是比尔·布莱森户外探险代表作,荣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语世界有史以来*有趣的15部户外探险佳作之首。
在英国生活20年后,比尔·布莱森回到美国,决心徒步穿越阿巴拉契亚小道,重新认识美国。阿巴拉契亚小道是全球*长的原始山径,当他背上行囊,带上干粮,走进山林时,这次旅程的艰险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森林里有响尾蛇和水蝮蛇,成群的铜斑蛇;有短尾猫、熊、郊狼、狼以及野猪;还有被大量的掺假玉米烧酒害得疯疯癫癫的乡下人;染上狂犬病的黄鼠狼、浣熊和松鼠;冷酷无情的火蚁和贪馋的墨蚊;又有毒藤、毒漆、有毒的栎叶漆树和毒蝾螈。虽然布莱森有老友卡茨相伴,但这个身材发福、胃口奇大无比的中年男人,真的能与他共度难关?当他们在沉睡中被惊醒,猛然发现营帐外有两只熊正对着他们虎视眈眈,他们又要如何面对这场危机?
夺人心魄的阿巴拉契亚小道沿途景色,一路上遇到的各种险境和形形色色的有趣人物,以及有关小道的历史沿革等,都由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娓娓道来,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幅美国生态环境、当地历史风情和美国人现实生活的全新图景。作者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理性呼吁,不仅敲响了对美国有关当局的警钟,对于世界上其他后发的工业化国家,也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万物简史中译本序一
本书作者、英国皇家学会荣誉院士 比尔·布莱森
学生时代的我一直不擅长科学课,虽然大多数时候我都努力想学好它,但是我似乎不具备那种头脑。在我的绝大多数科学课上,除了一位老师用龙飞凤舞般的板书嘎吱嘎吱飞快地将黑板写得满满的,几乎没留下任何别的印象。每当老师一转身将一个公式或方程写在黑板上,我已是一头雾水了。
我还记得,各式各样的神秘符号包含着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可是那些人竟然能弄明白它们。每当想到这一点时,我总是觉得不可思议,真的太不可思议了。遗憾的是,我不是那些人当中的一个。
不过我依然对科学着迷——它能告诉我们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方,我们去往何处;作为一个物种,如果我们想继续生存,我们必须做些什么。我坚信在某种程度上,我一定可以和科学结缘,欣赏它的成就,而不至于陷入公式和方程以及其他令人犯难的技术性东西的泥沼。
这本书就是这样一种信念的结果。它是我为探究我们的世界及环绕着它的宇宙从创立之初一直到今天的发展历程所做的尝试。有大约4年时间,除了设法理解科学及其成就,我几乎没做别的任何事情。我游历了五大洲十一个国家,阅读了许许多多的书籍、杂志、手稿和专著,向许多的研究机构不同学科的极为友善而又耐心的专家请教了无数问题。
我心里没有任何特别的结论,没有别的什么企图或任何类似的东西,我只是尽可能地让更多的有趣的信息塞满我那空空如也的心。让我尤其感兴趣的事情之一是科学家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他们怎么知道3亿年前大陆在哪儿,或者太阳表面有多热,或者基因核心的情况,或者宇宙在初3分钟发生了什么?他们怎么能知道宇宙起始于初3分钟的大爆炸,而不是一直以来就在那里?是哪个人把这些事情弄清楚的?因此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一次探寻之旅,不仅要探寻我们知道些什么,并且要探寻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你可以想象得到,我学到了许多,同时,令我羞愧难当的是,我也在几乎一开始的时候就忘掉了许多。但是,有一个基本却又非常深刻的事实自始至终与我相随,那就是:宇宙里的每件事物都是令人惊叹的——万物皆然。
我希望读完本书之后,你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似乎注定要成为一部现代科普著作的经典。
── 美国《纽约时报》
这部雄心勃勃的著作,通过一种富于智慧和极易理解的方式,将科学与*广大的潜在读者联系在了一起。
── 罗伯特·温斯顿(英国皇家学会安万特奖评委会主席)
阅读布莱森的作品,就像是在聆听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去与达尔文、爱因斯坦、牛顿这样的巨匠一起遨游科学的海洋,探索宇宙和世界的奥秘,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都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件事。
── 美国《出版商周刊》
再过一二十年,布莱森一定会收到不少年轻科学家的来信。他们告诉他,是他的书引领他们走进了科学的殿堂,使他们明白了应该怎样度过他们的一生。
── 美国《俄勒冈人报》
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如果所有学校都将其列入科学教育的*教材,那么它们将变得更加富有吸引力。
── 提姆·弗兰纳里(南澳科学委员会主席、《自然的缺环》作者)
《趣味生活简史》
比尔·布莱森是这个星球上头脑*灵活、*爱追根问底的人,而且他还精通于把看上去不相关联、平凡无奇的事实转化成你能想象得到的*有趣的博览会。他的智慧和流利的散文技巧使得这部《趣味生活简史》成为迄今为止关于居家生活*逗乐的作品之一。
──美国亚马逊网评
《趣味生活简史》不仅带我们游览了布莱森的家,更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从一粒沙能看到一个世界的人,他的脑中到底有着多么丰富的知识。对他的读者,他就像欢迎客人去家中拜访一般,急切地想要灌输给他们知识,让他们获得愉悦。他是个好的向导,散发着无穷的耐心、风趣的幽默感和难以抗拒的热情。
──英国《淑媛》杂志
一部能不断带来喜悦和惊奇发现的作品。布莱森的俏皮幽默既不露声色又古怪迷人,他就是有一种非凡的能力,让日常生活变得既陌生又熟悉。如此一来,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趣味生活简史》是块宝,出门在外要带好。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
《趣味生活简史》是一部形散而意不散的独具匠心之作。它的行文以一种马不停蹄的步子前进,就像一条摘了狗链的拉布拉多犬一样精力充沛地跑向它遇见的每个人,对每一个有气味的东西又挠又嗅还汪汪叫,突然跃入冰水中为的只是上岸后继续活蹦乱跳。……布莱森对什么都很感兴趣,而且他的好奇心很有感染力……他的热情点亮了每一个晦暗的角落,你就是能保持一股冲刺的速度直到*后的终点。
──美国《纽约时报》
作者有一种让人一旦捧起他的书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天赋,在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轶闻趣事和连珠妙语中,一个又一个细节像涟漪般天衣无缝地荡漾开去,他那一双对事实极其敏锐的眼睛和时不时冒出的诙谐风趣令人捧腹,整个效果如此地顺滑,像琥珀色的醇酒一般,你会恨不得一股脑儿地吞下去,并在微醺之中开始一段不用踏出家门便能成行的引人入胜的历史之旅。
──美国《华盛顿邮报》
《偏跟山过不去》
这是一部一气呵成之作,布莱森的粉丝们会将它置于他的*著作之列,而新的读者会带着发现文学新大陆的喜悦笑容专心阅读。
——英国《泰晤士报》
《偏跟山过不去》是一部几臻完美的户外探险枕边书。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
逃进自然的*好方式是阅读象《偏跟山过不去》这样的书。故事讲得煞是有趣,当心喝咖啡呛住!”
——美国《华盛顿邮报》
比尔·布莱森能够从一只湿嗒嗒的睡袋里拧出幽默来,即便是写一篇关于烘干机棉绒或者退烧药片的文章,他也会使得我们哈哈大笑。
——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
布莱森的风格、幽默和叙事天赋将这本书提升到远远高出区区一部户外探险小说的高度。他收集了历史、观察和旅行者的忧虑,将它们天衣无缝地编结起来。
————美国《科库斯评论》
引言
欢迎,欢迎。恭喜,恭喜。我很高兴,你居然成功了。我知道,来到这个世界很不容易。事实上,我认为比你知道的还要难一些。
首先,你现在来到这个世界,几万亿个游离的原子不得不以某种方式聚集在一起,以复杂而又奇特的方式创造了你。这种安排非常专门,非常特别,过去从未有过,存在仅此一回。在此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希望)这些小粒子将任劳任怨地进行几十亿次的巧妙合作,把你保持完好,让你经历极其惬意而又通常未被充分赏识的状态,那就是生存。
为什么原子这样自找麻烦,这还搞不大清楚。形成你,对原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心旷神怡的事情。尽管组成你的原子如此全神贯注,它们其实对你并不在乎——实际上,它们甚至不知道你的存在。它们甚至也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它们毕竟是没有头脑的粒子,连自己也没有生命。(要是你拿起一把镊子,把原子一个一个从你的身上夹下来,你就会变成一大堆细微的原子尘土,其中哪个原子也从未有过生命,而它们又都曾是你的组成部分,这是个挺有意思的想法。)然而,在你的生存期间,它们都担负着同一个任务:使你成为你。
原子的心思很活。它们的献身时刻倏忽而过——简直是倏忽而过,这是个坏消息。连寿命很长的人也总共只活大约65万个小时。而当那个不太遥远的终结点或沿途某个别的终点飞快地出现在你眼前的时候,由于未知的原因,你的原子们将宣告你生命的结束,然后散伙,悄然离去成为别的东西。你也就到此为止。
不过,这事还是发生了,你可以感到高兴。总的来说,据我们所知,这类事情在宇宙别的地方是没有的。这的确很怪,原子们如此大方、如此协调地聚集在一起,构成地球上的生物,而同一批原子在别处是不肯这么做的。不说别的,从化学的角度来说,生命真是太普通了:碳、氢、氧、氮、一点儿钙、一点儿硫,再加上一点儿很普通的别的元素——在任何普通药房里都找得着的东西,这些就是你的全部需要。原子们特别的地方就是:它们形成了你。当然,这正是生命的奇迹。
不管原子在宇宙的别的角落是不是形成生命,它们形成许多其他东西;实际上,除了生命以外,它们还形成别的任何东西。没有原子,就没有水,就没有空气,就没有岩石,就没有恒星和行星,就没有远方的云团,就没有旋转的星云,就没有使宇宙如此至关重要的任何别的东西。原子如此之多,如此必不可少,我们很容易忽视一点——它们实际上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没有法则要求宇宙间充满物质微粒,产生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光、引力和其他物理性质。实际上也根本不需要宇宙。在很长时间里就没有宇宙。那时候没有原子,没有供原子到处飘浮的宇宙。什么也没有——任何地方都什么也没有。
所以,谢天谢地,有了原子。不过,有了原子,它们心甘情愿地聚集在一起,这只是你来到这个世界的部分条件。你现在在这个地方,生活在21世纪,聪明地知道有这回事,你还必须是生物方面一连串极不寻常的好运气的受益者。在地球上幸存下来,这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自开天辟地以来,存在过上百上千亿物种,其中大多数——据认为是99.9%——已经不复存在。你看,地球上的生命不仅是短暂的,而且是令人沮丧的脆弱的。我们产生于一颗行星,这颗行星善于创造生命,但又更善于毁灭生命,这是我们的存在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
地球上的普通物种只能延续大约400万年,因此,若要在这里待上几十亿年,你不得不像制造你的原子那样变个不停。你要准备自己身上的一切都发生变化——形状、大小、颜色、物种属性等等——反复地发生变化。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变化的过程是无定规的。从“细胞质的原始原子颗粒”(用吉尔伯特和沙利文的话来说),到有知觉、能直立的现代人,要求你在特别长的时间里,以特别精确的方式,不断产生新的特点。因此,在过去38亿年的不同时期里,你先是讨厌氧气,后又酷爱氧气,长过鳍、肢和漂亮的翅膀,生过蛋,分叉的舌头咝咝作响,曾经长得油光光、毛茸茸,住过地下,住过树上,曾经大得像麋鹿,小得像老鼠,以及超过100万种别的东西。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演变步骤,只要发生哪怕细微的一点偏差,你现在也许就会在舔食长在洞壁上的藻类,或者像海象那样懒洋洋地躺在哪个卵石海滩上,或者用你头顶的鼻孔吐出空气,然后钻到18米的深处去吃一口美味的沙虫。
你不光自古以来一直非常走运,属于一个受到优待的进化过程,而且在自己的祖宗方面,你还极其——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好运气。想一想啊,在38亿年的时间里,在这段比地球上的山脉、河流和海洋还要久远的时间里,你父母双方的每个祖先都很有魅力,都能找到配偶,都健康得能生儿育女,都运气好得能活到生儿育女的年龄。这些跟你有关的祖先,一个都没有被压死,被吃掉,被淹死,被饿死,被卡住,早年受伤,或者无法在其生命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刻把一小泡遗传物质释放给恰当的伴侣,以使这可能的遗传组合过程持续下去,终在极其短暂的时间里令人吃惊地——产生了你。
本书要说一说这事是怎样发生的——尤其是我们怎样从根本不存在变成某种存在,然后那种存在的一小点儿又怎样变成了我们。我还要说一说在此期间和在此以前的事。这当然要涉及好多事情,所以这本书就叫作《万物简史》,虽然实际上并非包罗万物,也不可能如此。但是,要是运气好的话,等你读完本书的时候,你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有那种感觉。
不管怎么说,我写本书的初灵感,来自我在念小学四、五年级时有过的一本科普读物。那是20世纪50年代学校发的一本教科书——乍一看去,皱皱巴巴,招人生厌,又笨又重,但书的前几页有一幅插图,一下子把我迷住了:一幅剖面图,显示地球的内部,样子就像你拿起一把大刀,切到行星里面,然后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块楔形物,代表这庞然大物的大约四分之一。
很难相信,我以前怎么从没有见过这类插图,我记得完全给迷住了。我的确认为,起初,我的兴趣只是基于一种个人的想象,美国平原上各州川流不息的车流毫无提防地向东驶去,突然越过边缘,从中美洲和北极之间一个6 000多公里高的悬崖上一头栽下,但我的注意力渐渐地转向这幅插图的科学含义,意识到地球由明确的层次组成,中心是一个铁和镍的发热球体。根据上面的说明,这个球体与太阳表面一样灼热。我记得当时我无限惊讶地想: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我对这个信息坚信不疑——我至今仍然容易像相信医生、管道工和别的神秘信息的拥有者那样相信科学家的说法——但是,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人的脑子怎么能确定在离我们几千公里下面的地方是个什么样子,是由什么构成的,而那可是肉眼根本看不见、X射线也穿不透的呀。在我看来,那简直是个奇迹。自那以后,这一直是我对待科学的态度。
那天晚上,我很兴奋,把这本书抱回了家,晚饭之前就把书打开——我想,正是由于这个举动,我的母亲摸了摸我的额头,看看我是不是病了——翻到页,读了起来。
结果发现,这本书毫不激动人心。实际上,它根本晦涩难懂。首先,它没有回答那幅插图在正常人好奇的脑子里产生的任何问题:在我们这颗行星中心怎么会冒出来一个“太阳”?他们怎么知道它的温度?要是它在下面熊熊燃烧,我们脚下的地面怎么摸上去不是烫的?为什么内部的其余部分没有熔化,或者正在熔化?要是地心终烧尽以后,地球的某个部分是不是会塌陷,在地面上留下一个大坑?而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的?你是怎么测算出来的?
但是,说来也怪,作者对这些具体疑问只字不提——实际上对任何疑问都只字不提,只是说些什么背斜呀,向斜呀,地轴偏差呀,等等。他似乎有意把一切都弄得深不可测,以便守住好东西的秘密。随着岁月流逝,我开始认为这不完全是出于个人动机。教科书的作者似乎有个普遍的阴谋,他们要极力确保他们写的材料绝不过于接近稍有意思的东西,起码总是远远回避明显有意思的东西。
现在,我知道有好多好多科普作家,他们写出了通俗易懂而又激动人心的散文——我一下子就可以点出蒂莫西·费瑞斯、理查德·福泰和提姆·弗兰纳里三位(且不说已故的“神”一样的理查德·费曼)——但是,令人伤心的是,他们没有一个人写过我用过的教科书。我用过的教科书全都是“人”(始终都是“人”)写的,他们怀有一种有趣的想法,觉得什么只要用公式一表达,就变得一清二楚,他们还抱有一种奇特而自欺的信念,认为美国的孩子们会喜欢各个章节的结尾部分都带有问题,供其在自己的空闲时间里冥思苦想。所以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确信科学是极其枯燥的,但我又怀疑情况不一定是这样的,只是我一直不想思考这个问题。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态度就是这样的。
接着,很久以后——我想大约是在四五年之前——我正做一次飞越太平洋的长途旅行,我漫不经心地朝飞机的舷窗外望去,只见一轮皓月挂在天空,下面是洒满银色月光的一望无际的海洋,突然,一种强烈的不安感涌上我的心头,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的我,对于自己长期以来置身其间,而且这辈子也只能生活于其间的地球,竟然是那样缺乏了解。比如,我不知道为什么海水是咸的,而五大湖的湖水却是淡的。我一点儿也不知道。我不知道随着时间的过去,海水会变得越来越咸,还是越来越淡,不知道海水的咸度是不是我该关心的问题。(我很乐意告诉你,直到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也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他们只是悄悄地议论这些事。)
当然,海水的咸度只是我不知道的事情中的极小部分。我不知道什么是质子,什么是蛋白质,不知道类星体的夸克,不理解地质学家怎么只要看一眼峡谷壁上的一层岩石,就能说出它的年龄——我确实什么也不知道。我心里迫切想要知道一点儿这些问题,尤其想懂得人家是怎样测算出来的。科学家们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这对我来说始终是的奇事。他们怎么知道地球的重量,怎么知道岩石的年龄,怎么知道地心深处实际上是什么东西?他们怎么知道宇宙是怎样开始的,什么时候开始的,它开始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怎么知道原子内部的情况?科学家怎么往往好像差不多什么都知道,而又仍不能预测地震,甚至不能准确地告诉我们下星期三看比赛时该不该带雨伞?
于是,我决定今生要拿出一部分时间——结果是花了3年时间——来读书看报,寻访很有耐心、德高望重、愿意回答许多无人吭声的特别问题的专家。我倒想要看看,是不是有可能在不大专门或不需要很多知识的,而又不完全是很肤浅的层面上,理解和领会——甚至是赞叹和欣赏——科学的奇迹和成就。
这曾经是我的想法,我的希望,本书就是按照这个意图来写的。反正,我们要涉及的范围很广,而办这件事又远远用不着65万个小时,因此我们就开始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