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443199
1.交叉学科,融合了设计学、心理学、符号学、传播学等方面理论与知识2.内容新颖,观点鲜明,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深层次领域3.提供了大量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原创案例研究,通过引人入胜的插图和图表,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变得生动且易于理解
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学理基础、设计方法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学理基础,从定义、发展历程、主要类型与发展趋势,对信息可视化设计展开系统介绍;同时,从信息传播、信息受众、信息表现三个层面,分析了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多学科理论基础,以强化读者的理论认知。第二部分设计方法,提出了“从思维、结构到视觉”的设计架构,以及实战“三步走”的设计流程。在反复实战训练中,引导读者建构系统完备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第三部分案例分析,通过对多领域信息可视化设计实践案例的深入解读与展开式介绍,辅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创作方法与过程,在理性的审美和信息捕获过程中,启发读者产生更多的设计想象及哲学思考。本书适用于信息研究者、可视化设计相关学者、大数据整合从业者以及信息科普爱好者参考阅读,也可供普通高等学校信息可视化设计以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使用。
第一章 系统认识信息可视化设计 001
第一节 信息可视化设计概况 002
一、数据与信息的定义 002
二、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定义 004
三、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定位 005
四、界定信息可视化的外延 007
第二节 信息可视化的发展历程 011
一、壁画岩刻的原始叙事 012
二、结绳记事的行为记录 013
三、象形文字的发明创造 013
四、信息图示的符号表达 014
五、统计图表的形成及发展 016
六、图形符号的通用探索 018
七、学科理论的建立与完善 020
八、信息可视的多元呈现 021
第二章 信息可视化的主要类型与发展趋势 030
第一节 信息可视化的主要类型 031
一、信息图表设计 031
二、环境导视设计 036
三、动态信息设计 040
四、交互信息设计 042
第二节 信息可视化的发展趋势 044
一、可视化学科交叉研究 044
二、科学技术实践应用 045
第三章 多学科视域下的信息可视化 046
第一节 信息传播:信息可视化的最终目的 047
一、传播与传播学 047
二、传播的基本要素 048
三、信息可视化与传播模式分析 050
四、信息时代的新媒介 052
第二节 信息受众: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定位需求 055
一、认知与认知心理学 055
二、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 055
第三节 信息表现:符号学方法的巧妙运用 056
一、符号与符号学 056
二、符号类型 057
第四章 设计架构:从思维、结构到视觉 058
第一节 创意思维是设计的灵魂 059
一、创意的定义 059
二、创意思维的特点 061
三、捕捉创意灵感的方法 063
四、借用视觉“修辞”手法 069
第二节 与信息结构匹配的设计模型 074
一、定性信息:搭建关系模型 074
二、定量信息:选择图表模型 080
第三节 功能与审美兼具的视觉表达 089
一、可视化目标 089
二、功能性的表达方法:视觉编码 091
三、审美性的视觉要素:文字、图形与色彩 097
第五章 设计流程:信息可视化设计“三步走” 109
第一节 准备:定位与整理 110
一、从定位受众需求开始 110
二、信息收集、整理与结构化处理 113
第二节 设计:草图与绘制 117
一、依据模型设计概念草图 117
二、方案绘制与优化 118
第三节 收尾:检查与发布 119
一、检查设计方案 119
二、各平台发布与推广 119
三、围绕五个原则的设计 119
第六章 多领域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案例赏析 124
第一节 文化遗产信息可视化设计 125
一、湖北古塔的信息可视化设计 125
二、闽南红砖厝的信息可视化设计 132
三、中国瓷器的信息可视化设计 137
第二节 医学信息可视化设计 142
一、“防患胃然”——慢性胃炎信息可视化设计 142
二、典型心理疾病医学科普信息可视化设计 148
三、阿尔茨海默病信息可视化设计 150
参考文献 152
“一图胜千言”,大量科学心理测试表明,人们更习惯借助图形图像方式传递和交流信息。信息可视化设计作为信息传达的一种形式,从古至今以多种形态存在于世界各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化、数智化等技术的不断推动下,数据与信息呈现的平台更加多样化,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更加智能化。在追求更快捷、更多元交流的同时,人们接受到的信息也更庞杂。在这样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如何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如何缩短有效信息的传递时间,使信息可视化设计变得尤为重要。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最终目标就是信息的有效传播,它涉及受众,以及如何运用视觉符号等多方面的设计元素来表达信息。因此,信息可视化设计必须综合运用传播学、心理学、符号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属于融合多学科理论的典型交叉学科,其综合性和多学科性的特性将越来越突出。
我国对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研究近年来稳步发展。在产业界,信息可视化设计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结合,已为各个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教育界,信息可视化设计已经成为众多高校中一个新兴的专业课程,特别是在视觉传达设计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程方向。在教学过程中,为紧跟时代步伐,满足设计教育的需求,我和姜朝阳、王之娇两位青年学者日夜兼程,并肩作战, 先后专注于“智慧医疗”“智能建筑”“文化传承”等专题项目的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研究。我们深入探讨了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系统理论,运用大量实践案例验证与实施,由此诞生了《信息可视化设计》这本专著。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六个章节。在内容结构上,我们秉承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总体思路展开阐述,内容条理清晰,案例新颖,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信息可视化设计,掌握如何设计引人入胜的可视化作品。第一部分是学理基础:第一章首先概述了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第二章探讨了信息可视化设计的主要类型与发展趋势,第三章介绍了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多学科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将为后续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为设计方法:其中第四章提出了从思维、结构到视觉的设计架构;第五章阐述了信息可视化设计“三步走”设计流程。这一部分为信息可视化设计提供了全面的方法和流程说明。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第六章深入剖析了多领域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案例,包括传统文化遗产、医学类等,对各种信息可视化设计经典作品进行了深入赏析。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对各位领导和编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由于作者知识结构的局限,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周承君
2023 年8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