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312167
内容简介
《微生物学》是为适应以院(系)招生、按学科大类构建共同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平台、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多种学科复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而编写的,以传统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主线,重点突出微生物学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微生物学》内容包括绪论、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病毒、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的致病性与免疫。每章末附有小结和复习思考题,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 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1
1.1 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1
1.1.1 微生物的概念1
1.1.2 微生物的特点1
1.2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与命名3
1.2.1 微生物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3
1.2.2 微生物的分类单位5
1.2.3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5
1.2.4 微生物的命名原则7
1.3 微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8
1.3.1 形态学时期9
1.3.2 生理学时期9
1.3.3 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11
1.3.4 我国微生物学的发展13
1.4 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及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3
1.4.1 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13
1.4.2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4
本章小结15
复习思考题15
第2章 原核微生物16
2.1 细菌16
2.1.1 细菌的形态和大小16
2.1.2 细菌的细胞结构19
2.1.3 细菌的繁殖33
2.1.4 细菌的群体形态34
2.1.5 工业上常见的细菌36
2.2 放线菌42
2.2.1 放线菌的形态构造42
2.2.2 放线菌的繁殖44
2.2.3 放线菌的菌落特征44
2.2.4 工业上有重要用途的主要放线菌44
2.3 其他原核微生物46
2.3.1 古细菌46
2.3.2 蓝细菌49
2.3.3 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支原体50
本章小结53
复习思考题53
第3章 真核微生物54
3.1 酵母菌55
3.1.1 酵母菌的形态结构55
3.1.2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与生活史58
3.1.3 发酵工业上常见的酵母菌62
3.2 霉菌65
3.2.1 霉菌的形态与构造66
3.2.2 霉菌的繁殖和生活史72
3.2.3 工业上常见的霉菌78
3.3 藻类86
3.3.1 藻类的形态与构造86
3.3.2 藻类的生理特征86
3.3.3 藻类的分类86
本章小结90
复习思考题91
第4章 病毒92
4.1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92
4.1 1 病毒的形态92
4.1.2 病毒的大小93
4.1.3 病毒的结构95
4.1.4 病毒的化学组成98
4.2 病毒的类型101
4.2.1 动物病毒101
4.2.2 植物病毒101
4.2.3 微生物病毒102
4.3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102
4.3.1 病毒的分类原则102
4.3.2 病毒的命名规则103
4.4 病毒的增殖103
4.4.1 病毒的复制周期103
4.4.2 病毒的一步生长*线106
4.5 噬菌体107
4.5.1 噬菌体的形态结构107
4.5.2 噬菌体的增殖108
4.5.3 噬菌体的应用及防治111
4.6 亚病毒112
4.6.1 类病毒112
4.6.2 卫星病毒和卫星核酸113
4.6.3 朊病毒114
本章小结115
复习思考题115
第5章 微生物的营养116
5.1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116
5.1.1.1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116
5.12 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118
5.2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24
5.2.1 光能无机营养型125
5.2.2 光能有机营养型126
5.2.3 化能无机营养型127
5.2.4 化能有机营养型127
5.3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128
5.3.1 单纯扩散129
5.3.2 促进扩散130
5.3.3 主动运输130
5.3.4 基团转位132
5.4 微生物的培养基134
5.4.1 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与方法134
5.4.2 培养基的种类137
5.4.3 培养基的制备143
本章小结144
复习思考题145
第6章 微生物的代谢146
6.1 代谢概论146
6.2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148
6.2.1 异养微生物细胞外天然多聚物的酶解148
6.2.2 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152
6.2.3 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164
6.2.4 能量转换165
6.3 微生物的耗能代谢167
6.3.1 合成耗能167
6.3.2 其他耗能176
6.4 微生物的次级代谢176
6.4.1 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的概念176
6.4.2 抗生素178
6.4.3 毒素179
6.4.4 激素与色素181
6.5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应用182
6.5.1 酶合成调节182
6.5.2 酶活性调节185
6.5.3 细胞膜透性调节188
6.5.4 微生物次级代谢的调节189
6.5.5 代谢调控的应用190
本章小结192
复习思考题192
第7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194
7.1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194
7.1.1 无菌技术194
7.1.2 纯培养的分离方法195
7.2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200
7.2.1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201
7.2.2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206
7.2.3 微生物的同步培养210
7.2.4 连续培养212
7.2.5 厌氧培养214
7.2.6 真菌的生长216
7.3 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217
7.3.1 温度217
7.3.2 水分和渗透压218
7.3.3 pH219
7.3.4 氧气220
7.4 微生物的控制223
7.4.1基本概念223
7.4.2 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224
7.4.3 控制微生物的化学因素230
7.4.4 微生物的抗药性236
本章小结236
复习思考题237
第8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238
8.1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238
8.1.1 证明核酸是遗传变异物质基础的三个**实验238
8.1.2 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中的存在形式241
8.13 质粒242
8.2 基因突变与重组245
8.2.1 基因突变245
8.2.2 基因重组251
8.3 微生物菌种的选育256
8.3.1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256
8.3.2 诱变育种259
8.3.3 体内基因重组育种261
8.3.4 基因工程育种265
8.4 菌种退化与菌种保藏267
8.4.1 菌种的退化及其防止268
8.4.2 菌种的复壮268
8.4.3 菌种的保藏269
本章小结270
复习思考题271
第9章 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物技术272
9.1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72
9.1.1 土壤中的微生物272
9.1.2 水体中的微生物273
9.13 空气中的微生物274
9.1.4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274
9.2 微生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75
9.2.1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275
9.2.2 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76
9.3 微生物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生态学关系279
9.3.1 同种微生物群体中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80
9.3.2 不同微生物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80
9.3.3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82
9.3.4 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83
9.4 污染环境中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与生物修复285
9.4.1 微生物对天然有机污染物的转化和降解285
9.4.2 微生物与生物外源性物质的相互作用286
9.4.3 微生物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287
9.4.4 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288
9.5 废水的微生物处理290
9.5.1 好氧生物处理290
9.5.2 厌氧生物处理294
9.6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295
9.6.1 堆肥法295
9.6.2 卫生填埋297
9.7 废气的微生物处理298
9.7.1 废气微生物处理原理299
9.7.2 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工艺299
9.7.3 处理废气的微生物302
9.7.4 废气生物处理的基本条件303
本章小结304
复习思考题305
第10章 微生物的致病性与免疫307
10.1 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感染307
10.1.1 微生物的致病性307
10.1.2 感染的途径与方式310
10.1.3 感染的结果311
10.2 免疫的概念与非特异性免疫3u
10.2.1 免疫的概念311
10.2.2 非特异性免疫312
10.3 特异性免疫315
10.3.1 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与免疫系统315
10.3.2 抗原、抗体318
10.3.3 免疫应答322
10.3.4 免疫预防325
10.4 免疫技术基础327
10.4.1 抗原制备与应用327
10.4.2 抗体制备及应用328
10.4.3 抗体的应用330
10.4.4 抗原-抗体反应基础331
10.5 凝集与沉淀反应一333
10.5.1 凝集反应333
10.5.2 沉淀反应334
10.6 免疫标记技术334
10.6.1 免疫标记技术概述334
10.6.2 酶免疫标记技术335
10.6.3 生物素—亲和素(链霉亲和素)系统336
10.6.4 放射免疫标记技术336
10.6.5 免疫荧光与发光技术337
10.6.6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337
本章小结338
复习思考题338
参考文献339
前言
第1章 绪论1
1.1 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1
1.1.1 微生物的概念1
1.1.2 微生物的特点1
1.2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与命名3
1.2.1 微生物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3
1.2.2 微生物的分类单位5
1.2.3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5
1.2.4 微生物的命名原则7
1.3 微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8
1.3.1 形态学时期9
1.3.2 生理学时期9
1.3.3 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11
1.3.4 我国微生物学的发展13
1.4 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及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3
1.4.1 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13
1.4.2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4
本章小结15
复习思考题15
第2章 原核微生物16
2.1 细菌16
2.1.1 细菌的形态和大小16
2.1.2 细菌的细胞结构19
2.1.3 细菌的繁殖33
2.1.4 细菌的群体形态34
2.1.5 工业上常见的细菌36
2.2 放线菌42
2.2.1 放线菌的形态构造42
2.2.2 放线菌的繁殖44
2.2.3 放线菌的菌落特征44
2.2.4 工业上有重要用途的主要放线菌44
2.3 其他原核微生物46
2.3.1 古细菌46
2.3.2 蓝细菌49
2.3.3 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支原体50
本章小结53
复习思考题53
第3章 真核微生物54
3.1 酵母菌55
3.1.1 酵母菌的形态结构55
3.1.2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与生活史58
3.1.3 发酵工业上常见的酵母菌62
3.2 霉菌65
3.2.1 霉菌的形态与构造66
3.2.2 霉菌的繁殖和生活史72
3.2.3 工业上常见的霉菌78
3.3 藻类86
3.3.1 藻类的形态与构造86
3.3.2 藻类的生理特征86
3.3.3 藻类的分类86
本章小结90
复习思考题91
第4章 病毒92
4.1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92
4.1 1 病毒的形态92
4.1.2 病毒的大小93
4.1.3 病毒的结构95
4.1.4 病毒的化学组成98
4.2 病毒的类型101
4.2.1 动物病毒101
4.2.2 植物病毒101
4.2.3 微生物病毒102
4.3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102
4.3.1 病毒的分类原则102
4.3.2 病毒的命名规则103
4.4 病毒的增殖103
4.4.1 病毒的复制周期103
4.4.2 病毒的一步生长*线106
4.5 噬菌体107
4.5.1 噬菌体的形态结构107
4.5.2 噬菌体的增殖108
4.5.3 噬菌体的应用及防治111
4.6 亚病毒112
4.6.1 类病毒112
4.6.2 卫星病毒和卫星核酸113
4.6.3 朊病毒114
本章小结115
复习思考题115
第5章 微生物的营养116
5.1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116
5.1.1.1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116
5.12 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118
5.2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24
5.2.1 光能无机营养型125
5.2.2 光能有机营养型126
5.2.3 化能无机营养型127
5.2.4 化能有机营养型127
5.3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128
5.3.1 单纯扩散129
5.3.2 促进扩散130
5.3.3 主动运输130
5.3.4 基团转位132
5.4 微生物的培养基134
5.4.1 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与方法134
5.4.2 培养基的种类137
5.4.3 培养基的制备143
本章小结144
复习思考题145
第6章 微生物的代谢146
6.1 代谢概论146
6.2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148
6.2.1 异养微生物细胞外天然多聚物的酶解148
6.2.2 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152
6.2.3 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164
6.2.4 能量转换165
6.3 微生物的耗能代谢167
6.3.1 合成耗能167
6.3.2 其他耗能176
6.4 微生物的次级代谢176
6.4.1 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的概念176
6.4.2 抗生素178
6.4.3 毒素179
6.4.4 激素与色素181
6.5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应用182
6.5.1 酶合成调节182
6.5.2 酶活性调节185
6.5.3 细胞膜透性调节188
6.5.4 微生物次级代谢的调节189
6.5.5 代谢调控的应用190
本章小结192
复习思考题192
第7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194
7.1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194
7.1.1 无菌技术194
7.1.2 纯培养的分离方法195
7.2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200
7.2.1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201
7.2.2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206
7.2.3 微生物的同步培养210
7.2.4 连续培养212
7.2.5 厌氧培养214
7.2.6 真菌的生长216
7.3 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217
7.3.1 温度217
7.3.2 水分和渗透压218
7.3.3 pH219
7.3.4 氧气220
7.4 微生物的控制223
7.4.1基本概念223
7.4.2 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224
7.4.3 控制微生物的化学因素230
7.4.4 微生物的抗药性236
本章小结236
复习思考题237
第8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238
8.1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238
8.1.1 证明核酸是遗传变异物质基础的三个**实验238
8.1.2 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中的存在形式241
8.13 质粒242
8.2 基因突变与重组245
8.2.1 基因突变245
8.2.2 基因重组251
8.3 微生物菌种的选育256
8.3.1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256
8.3.2 诱变育种259
8.3.3 体内基因重组育种261
8.3.4 基因工程育种265
8.4 菌种退化与菌种保藏267
8.4.1 菌种的退化及其防止268
8.4.2 菌种的复壮268
8.4.3 菌种的保藏269
本章小结270
复习思考题271
第9章 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物技术272
9.1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72
9.1.1 土壤中的微生物272
9.1.2 水体中的微生物273
9.13 空气中的微生物274
9.1.4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274
9.2 微生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75
9.2.1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275
9.2.2 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76
9.3 微生物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生态学关系279
9.3.1 同种微生物群体中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80
9.3.2 不同微生物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80
9.3.3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82
9.3.4 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83
9.4 污染环境中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与生物修复285
9.4.1 微生物对天然有机污染物的转化和降解285
9.4.2 微生物与生物外源性物质的相互作用286
9.4.3 微生物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287
9.4.4 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288
9.5 废水的微生物处理290
9.5.1 好氧生物处理290
9.5.2 厌氧生物处理294
9.6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295
9.6.1 堆肥法295
9.6.2 卫生填埋297
9.7 废气的微生物处理298
9.7.1 废气微生物处理原理299
9.7.2 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工艺299
9.7.3 处理废气的微生物302
9.7.4 废气生物处理的基本条件303
本章小结304
复习思考题305
第10章 微生物的致病性与免疫307
10.1 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感染307
10.1.1 微生物的致病性307
10.1.2 感染的途径与方式310
10.1.3 感染的结果311
10.2 免疫的概念与非特异性免疫3u
10.2.1 免疫的概念311
10.2.2 非特异性免疫312
10.3 特异性免疫315
10.3.1 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与免疫系统315
10.3.2 抗原、抗体318
10.3.3 免疫应答322
10.3.4 免疫预防325
10.4 免疫技术基础327
10.4.1 抗原制备与应用327
10.4.2 抗体制备及应用328
10.4.3 抗体的应用330
10.4.4 抗原-抗体反应基础331
10.5 凝集与沉淀反应一333
10.5.1 凝集反应333
10.5.2 沉淀反应334
10.6 免疫标记技术334
10.6.1 免疫标记技术概述334
10.6.2 酶免疫标记技术335
10.6.3 生物素—亲和素(链霉亲和素)系统336
10.6.4 放射免疫标记技术336
10.6.5 免疫荧光与发光技术337
10.6.6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337
本章小结338
复习思考题338
参考文献339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