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36491
☆中国人的规矩里,藏着中国人的人文底色。
中国人的规矩,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文化坚守。在我们为人处世的细节里,藏着一个人的人生格局。所以,我们既要打开格局,也要守住规矩。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历史,是一面镜子,既照见过去,又点亮未来。
翻开本书,让我们在王朝的治乱兴衰中窥探复杂的人性,在历史的脉络里探寻底层民众的最真实的生存法则。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透过这面镜子,可以看到皇权、相权与绅权是如何进行平衡与博弈的,也可以看到百姓们是如何挣扎在生存与生活之间。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历史?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才能鉴今。历史里,藏着人生的答案。读史可以让我们开启独立思考之路,也能让我们拥有批判的精神和眼光。甚至从历史上发生的各种事件中,我们也能总结出有益于现在的经验和教训。现在,就让我们翻开这本书,跟着史学大家吴晗一起去读懂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吧。
☆这是一本越读越清醒、越读越透彻的处世书。
这是一本读完还觉得意犹未尽的书。一口气读完之后就又读了一遍。它用最真实的方式告诉你,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你可以不圆滑,但一定要知世故。
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的作品集。本书主要分为六大板块,选取了吴晗论述政治、经济、军事、历史人物、民风民俗等方面的文章,重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的运作机制和中国古代特有的民风民俗现象。在这本书中,吴晗以自己独特的见解,生动地诠释了中国人的规矩,也让我们全方位地理解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谋略。翻开本书,让我们在王朝的治乱兴衰中窥探复杂的人性,在历史的脉络里探寻底层民众最真实的生存法则。
第一编:权力的博弈:看皇权、相权、绅权的此消彼长
1.特权阶级与礼
2.历史上君权的限制
3.历史上的政治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4.治人与法治
5.论皇权
6.论绅权
7.论士大夫
第二编:历史的风骨:谈中国人的风骨和气节
1.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
2.杰出的学者玄奘
3.坚韧的历史家谈迁
4.献身于祖国地理调查研究工作的徐霞客
第三编:战争的成败:论烽火中的和平守望
1.明代靖难之役与国都北迁
2.明代的火器
3.戚继光练兵
4.古代的战争
5.明代的军与兵
6.郑和的七次下西洋
第四编:经济的变革:历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西汉经济政策
2.从商品生产想到中国商人的起源
3.郑国的商人
4.宋代两次均产运动——人民的历史之一章
5.元代的民间海外贸易
6.王茂荫与咸丰时代的币制改革
第五编:隐秘的角落:千百年前的历史教训
1.贪污史的一章
2.明代的殉葬制度
3.明代的奴隶和奴变
4.国子监
5.明代的科举情况和绅士的特权
6.航海攻心战术
7.碰头和御前会议
第六编:底层的逻辑:百姓们的烟火日常
1.历史上国民的身份证
2.宋元以来老百姓的称呼
3.古代的坐、跪、拜
4.古代的服饰及其他
5.当铺
6.古人读书不易
7.古人的业余学习
8.刑与礼
吴晗是为勤奋、正直、诚实的历史学家,他一贯爱好自己的工作,一研究明史有名于世。
——中国历史学家黎澍
吴晗本质是一个书生,研究明史,至晚年仍不失兴趣。
——中国当代散文家黄裳
特权阶级与礼
为了维持统治权的尊严,历代以来,都曾费心思规定了一大套生活服用的限制,某些人可以如何,某些人不可以如何。可以不可以,全凭人的身份来决定。这些决定,美其名曰礼,正史里每一套都有极其啰嗦、乏味的礼志,或者舆服志、仪卫志之类,看了叫人头痛。其实说穿了,正有大道理在。原来上帝造人,极其平等,虽然有高低肥瘦白黑美丑之不同,原则上,作为具备“人”的条件却是相同的,不管你是地主或农奴,皇帝或小兵,都有鼻子眼睛,都有牙齿耳朵,也都有两条腿,以及其他的一切。脱了衣服,大家都光着身子,一切的阶级区别便会荡然无存,没有穿衣服的光身皇帝,在大街上捡一块破蒲包,遮着身子,立刻变成叫花子。因之,一些特殊的人物为了矫正这天然的平等,便不能不用人为的方式来造成不平等,用衣服冠履,用宫室仪卫,来造成一种尊严显赫以至神秘的景象,使另外一些人感觉不同,感觉异样,以至感觉羡慕、景仰。以为统治者果然是另一种人,不敢生非分之想,一辈子,而且子子孙孙做奴才下去,如此,天下便太平了。
平心而论,做一个皇帝,戴十二旒的冕,累累赘赘地拖着许多珠宝,压得头昏脑涨,穿的又是五颜六色,多少种名目。上朝时规规矩矩坐在大殿正中死硬正方或长方的蟠龙椅上,实在不舒服。不能随便出门,见人也得板着脸孔,不能随便说笑。作为一个自由人的可爱可享乐处,他都被剥夺了。然而,他还是要耍这一套,为的是,他除开这一套,脱了衣服,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上帝所造的人。
礼乎礼乎,衣服云乎哉;礼乎礼乎,宫室云乎哉!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可以明白如今不管什么机关,即使是什么部的、什么局的第几军需处的第几服装厂的第几针织部,门口都有一个荷枪的卫兵在守卫着的缘故了。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可以明白古代许多陵,埋死人的坟,为什么花这么多钱的理由,也可以明白在北平在上海,阔人们的大出丧,以至公务人员每七天都要做的那一套,以至看电影前那一些不谐和的情调的由来了。
刑与礼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大夫与庶人是两个阶级,一个是劳心者,是君子,也就是贵族;一个是劳力者,是小人,是野人,也就是老百姓,有义务而无权利的老百姓。天生着贵族是为治理小民的,该老百姓养他,天生着老百姓是做粗活的,种田锄地,饲蚕喂猪,养活贵族。
刑是法律,法律只是为着管制老百姓而设,至于贵族,那是自己人,自己人怎么可以用法律对待?“本是同根生”,共存共荣,自己人只能谈礼,除非是谋叛,那又作为别论。
贵族也会做错事,万不能照对付老百姓的办法,于是乎有八议,议什么呢?第一是议亲,第二是议故,第三是议贤,第四是议能,第五是议功,第六是议贵,第七是议宾,第八是议勤。一句话,和统治者有亲、有故、有功,都不受普通法律的制裁,亲故功都说不上,还有贵,官做大了就不会犯罪,再不,还有贤啊,能啊,勤啊,总可以说上一个,反正贤能无角无形,只要说是,谁又能反驳呢?于是乎贵人不死了。
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以及什么什么以来的道统,允执厥中的我中华民国,忝列为世界五强之一,凭的是,就是这个“道”。
而且,过去的议宾,只是很少数的例外,前朝的统治者家族早已杀光,无宾可议(只有宋朝,优待柴世宗子孙,《水浒传》上的小旋风柴进家藏免死铁券,是个例外,还有民国初年的溥仪),而现在呢,把它解释为外国使节的驻外法权,不更是为有经有据吗?
就刑不上大夫这一古代的历史事实,来了解当前的许多问题,也许不是白费精力的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