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323113
- 提纲挈领展现欧洲电影百年变迁,深度聚焦英法德意产业兴衰
- 立足全球,开展跨国比较研究,还原艺术与商业交锋的历史细节
本书主要探讨20世纪西欧电影工业与美国好莱坞电影霸权相互较量的历史。自一战以后,好莱坞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了全球电影霸权,有机地适应了全球电影产业和市场的变局,从而加剧了西欧诸国的坚持文化自主发展工作难度。西欧各国意识到这个难题并进行回应,在经历了从渗透到反渗透,再到反渗透全面溃败的过程后,最终在市场选择面前还是被美国的电影工业击溃。通过对欧洲电影兴衰史的分析,本书呈现了一幅立体且生动的西欧文化产业发展图景。
导 论
一、 西欧电影优势地位的衰落(1894—1918)
(一) 西欧电影的全球性优势地位
(二) 美国电影的初兴
(三) 美国电影包租制的诞生
(四) 西欧电影产业的衰落
二、 抵抗的启动与发展(1918—1945)
(一) 好莱坞的渗透
(二) 西欧的反渗透
三、 抵抗的全面溃败(1945—1953)
(一) 好莱坞的强势渗透
(二) 西欧的弱势反渗透
(三) 好莱坞的反制
四、 抵抗的再推进(1953—1979)
(一) 产业衰落期好莱坞的内部调整
(二) 产业衰落期好莱坞的外部渗透
(三) 西欧的新抵抗策略
(四) 产业重构中好莱坞的自救和渗透
五、 多元抵抗体系的建构(1980至今)
(一) 好莱坞电影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 决战《关贸总协定》
(三) 团结的欧洲电影市场
(四) 西欧各国的抵抗
结 语
“抵抗好莱坞:西欧电影在20世纪的兴衰”这一书名,刚好可以体现本书涉及的两大主体:作为美国电影产业代表的好莱坞,以及西欧各国的电影产业。其中,作为关键词的“抵抗”,旨在描述20世纪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美国和西欧的实力对比。“抵抗”主观上有拒绝、怀疑和排斥之意,这说明电影作为一种商品,不同于衬衫、袜子或者飞机。后者的厂商可以是欧美日韩,产地可以是柬埔寨、越南、孟加拉国,但消费者和政府对此几乎不关心。然而,作为20世纪尤为重要的故事讲述媒介之一,电影除了讲一个(惊悚、浪漫、打斗等)故事之外,缝合于其中的意识形态、景观、文化也在付费观看的过程中得以传播。故事越动人,背后隐而不宣的价值观就越容易得到认同。20世纪的绝大多数时候,好莱坞电影在全球通过一次又一次强势出口赚取外汇的同时,也把电影背后那些隐形价值进行了反复的营销和宣传。因此各国政府面对好莱坞时的基本态度是:保持高度的怀疑和警惕。
西欧各国也不例外,在面对好莱坞这个相对强势的产业集群时,政府采取的通常也是两手策略。一是限制电影的进口,对广受观众欢迎的好莱坞电影,减少引进数量,或者缩短播放时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配额制);二是在消极防御的基础上,鼓励本国电影产业提高内生力,通过自身产业的发展,制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以此对抗好莱坞。但电影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要想调动制片人的积极性,就得帮助其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制片补贴、税收减免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便主要通过“输血”的方式,帮助本国电影制片业逐步生成“造血”的能力。
本国电影市场面对进口的好莱坞电影,最好能保住半壁以上的江山。本国电影占据的份额越大,意味着本国故事被讲述的次数越多,本国政府推崇的意识形态、观念、文化获得营销和宣传的机会就越大。此外,在海外电影市场上,本国电影“走出去”是直接的经济效益,通过电影来营销本国产品、宣传本国景观、拉动旅游业的发展则是间接的经济效益。想象通常很美好,但现实的骨感在于,在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西欧各国在面对好莱坞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时,对内对外的成绩都不大理想。内外通常具有一定的连通性,当对内保半都变成一项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到海外市场上大放异彩近乎天方夜谭。为了论述的集中,我们将对西欧电影产业的分析限定在英法德意这四个代表性强的国家。
美国电影产业不限于好莱坞,但从产业力、影响力、软实力等指标来评判,好莱坞当之无愧是美国电影产业的代表。电影产业重规模,在好莱坞历史上,形成规模的几家电影公司从过去的“八大”变成了现在的“六大”。在“八大”形成之前的前好莱坞时期,美国电影在内外两个市场维度上都不具有显著的优势。一战前,法国电影产业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都稳居全球第一,西欧其他国家的电影产业也均拥有不容小觑的实力。与此同时,美国本土的电影产业处于稳步上升期。不同于法国以及西欧其他国家,美国人口规模的扩大,以及国力提升带动了美国人购买力的提升,也在无形中培育了数量庞大的潜在观众。与此同时,美国电影产业在内部角力中成就了好莱坞。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美国电影产业的初兴。从这个意义来说,一战既是西欧电影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也是反抗好莱坞的起点。本书的第一章旨在围绕上述内容,来探索发展方向相反的两种产业道路。
第二章主要描述的是好莱坞和居于霸主地位的法国电影过手后,西欧电影进入消极防御的至暗时刻。要理解好莱坞的成功,我们抓取出“八大”“垂直一体化”和“包租”三个关键词。“八大”是20世纪20—40年代(部分)拥有制片—发行—放映垂直一体化结构的公司,这一结构正是50年代之前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它们借助垄断优势推行的包租制,对内有效打击了独立电影公司的竞争,对外则有力限制了西欧电影产业的发展。这一策略让西欧各国看到本国与美国电影产业的症结性差距在于产业结构,抵抗好莱坞的重点和难点也全在于此。20—40年代的抵抗工作难就难在复制垂直一体化的产业结构并非易事,在产业规模、本国市场、先天优势等诸多条件上,西欧电影产业都和好莱坞存在较大差距,这也让抵抗好莱坞呈现出工作展开易、成效取得难的局面。一方面,西欧各国政府均出台了支持和保障本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也都发现,面对好莱坞的强势渗透,本国电影产业各部门很难一致对外:放映业期望质优价廉的好莱坞电影,制片业却希望影院多多顾及本国电影。政府的态度和制片业一致,放映业和好莱坞一致,各种保障措施能缓解但不能根除上述矛盾。这一产业矛盾几乎贯穿了20年代之后的西欧电影抵抗史。毕竟,与支持和保障本国电影产业相比,院线业更在乎利润。
第三章聚焦于二战及战后一段时期。战争前后,好莱坞对西欧的渗透是经济和意识形态两手抓。赚钱对好莱坞很重要,但在意识形态战场上,好莱坞也密切配合美国政府,充分发挥电影产业的软实力。作为二战主战场的西欧各国,其电影产业在战争的影响下持续走弱,产业体质的虚弱既催生战后西欧各国政府的制度反哺,也加速了好莱坞对西欧电影产业和保障制度的巧取。
第四章分析了西欧在抵抗好莱坞上取得一些成就的原因:一部分在于本国电影支持和保障制度的有效性,另一部分则和好莱坞的衰落有关。受派拉蒙案的影响,好莱坞的产业结构经由司法的分拆而进行了剧烈的调整。电视的竞争则让好莱坞快速滑出了黄金时代。为了与电视展开竞争,制作的奇观化和成人化成为好莱坞的两大法宝。前者促成了好莱坞对西欧市场的开发,后者促成了分级制的诞生。在二战中喘过气来的西欧各国政府,在支持和保障本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制度上有所创新,其中部分制度阶段性地促成了本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在处理和电视的关系上,法国经验更有助于影视产业的和谐共生。
第五章的分析始于1980年,这一阶段的好莱坞从危机中恢复过来,既通过横向一体化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找到了创新的制片策略。这让好莱坞采取了不同以往的渗透策略:依赖数量有限的大片,配合以高成本营销,可轻松且大规模地深入西欧电影市场。这也成为西欧各国持续抵抗好莱坞的主因,其间的成果既体现在《关贸总协定》上,也体现为欧洲统一市场的巩固。前者通过文化例外论,成功将电影纳入免议系列,这让西欧各国的配额、补贴等保障制度得以维续。后者则通过《媒体指令》《电视无国界指令》和欧影基金促成了西欧各国电影业的交流和发展。此外,西欧各国也在“和”的同时,推出了具体而微的本国支持和保障策略。不同于以往,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西欧各国更看重电影产业价值链的共建。具体而言,既强调和保护电影的本国文化属性,又鼓励和吸引好莱坞的参与。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借助好莱坞全球化的发行网络,增加本国文化的推广度和吸引力,风险在于有可能继续被好莱坞巧取政府提供的各种利好。
尽管西欧发展出抵抗好莱坞的各种策略安排,但在百来年的抵抗史中,成功的时候少,困难的时候多。面对的问题具体、复杂,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反过来说明,好莱坞作为全球电影产业的霸主,存在其自身的独特优势。规模始终庞大的国内市场、不断吸引来自全球的创意人才、不断革新的影音技术、对全球市场持续多年的深根和布局、对盗版不遗余力的打击、作为全球通行语言的英语、美国政府强大实力带来的智力支持……各种成功因素都很难借鉴和模仿,这肯定会拉伸西欧的抵抗史的长度,当然也会扩充其维度。
在历史的长河里,百年不过一瞬。西欧对好莱坞的抵抗,虽是区域性历史事件,但同样的故事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上演。组成区域共同体,以共享市场的方式来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这是有抱负、有想法且有成效的尝试。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而言,也未尝没有借鉴意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