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813098
《守弱学》体现了西晋名臣杜预有关强弱之“势”的论述。人的一生为何有时处于强势,有时又处于弱势?强弱之势又是如何转化的?针对这些问题,本书一一给出了答案。首先,《守弱学》告诫人们,处于弱势并不羞耻,羞耻的是不敢正视现实,没有勇气面对自己。其次,处于弱势更要坚守善良、淳朴、宽容、真诚等成事的根本,坚守住这些,处于弱势也依然充满希望。最后,要学会化劣势为优势。
作为西晋灭吴统一天下的功臣,杜预以运筹帷幄、料敌制胜著称于世。他深谙“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之道:滴水虽柔,历久可穿石;绳索虽软,长锯可断木。一部《守弱学》道尽“强者守弱,强者恒强;弱者守弱,由弱变强”的大智慧。强者保平安、弱者得翻身之秘诀,尽在此书中。
敬强卷 第一
公子良的真言
违心的刘邦
梁士彦的自毁
巧制贼人的韩褒
灌婴的屈从
狡诈的马烨
宋濂的不敬
不抗争的盛度
贾南风的“演技”
“胆小”的刘备
· 世间万物有强弱之分,这是很正常的客观规律。
· 生存的第一准则,是要有自知之明。
·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总是宠辱不惊。
· 由弱至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等待是必需的。
保愚卷 第二
刘歆的不慎
不为己谋的于烈
丁谓的骄狂
打击豪强的董宣
长孙顺德的醒悟
无罪被贬的陈禅
李崇的安民术
毫无保留的韩安国
萧昭业的任意胡为
挣脱牢笼的赵构
· 聪敏不外露,愚钝宜外显。
· 愚以愚胜,是愚人成功的途径。
· 虚心的人,才能领悟世事的真谛。
· 不要怕说自己聪明的人,要怕说自己愚笨的人。
安贫卷 第三
范丹的自知之明
处处小心的朱建
谢弘微的“呆傻”
被错怪的李安世
查道的回报
怨天尤人的卢照邻
孙叔敖的成才
识人于未遇的鲍叔牙
樊晔的善举
人穷志坚的陆陇其
穷不叫苦,富不贪恋。
上天不会亏待有仁心的人,我们要对此坚信不疑。
一肚子苦水而无所作为的人,不会赢得别人的敬重。
懒惰是贫困的第一成因。
抑尊卷 第四
孝静帝的不甘
自取祸殃的栾盈
袁术的穷途末路
知难而退的楚庄王
卫献公的淫威
百姓赞颂的辛公义
杜重威的恶行
不惧万险的陆贽
萧衍的夸耀
声震敌国的乐喜
· 人的名声和实际情况并不一定相契合。
· 弱者自称尊贵,祸害便不远了。
· 君子的眼中没有贵贱之别。
· 君子尊而泽人,小人贵而害众。
守卑卷 第五
孔熙先谋反
劝人振作的张耳
王翦的请求
碰壁的宋义
· 人卑莫僭,羸马勿驰。
· 草木同时衰败,但它们都有茂盛的时候。
· 只要气节不失,便不是贫贱者。
· 如果想做一个可笑的浅陋者,那就夸夸其谈吧。
示缺卷 第六
崇祯的求全责备
不堪重负的胤礽
晋惠公的求饶
不遵常规的袁崇焕
章邯的倒戈
温体仁的机关算尽
“无能”的孔子
汉文帝的庇护
赵鞅的三问
· 缺憾是无法避免的,不必过度追求完美。
· 死要面子不智,向人求助切忌趾高气扬。
· 以本来面目出现,缺陷便易于被人容忍。
· 有见识的人是不求独美的。
忍辱卷 第七
彻底绝望的申生
夏侯婴的满足
泰然自若的张伯行
李兑的识人察微
抛弃私怨的范纯仁
短命的唐敬宗
忧心的周昌
姚枢的当头棒喝
锐意变革的赵武灵王
娄敬的智取
· 小人不怕君子,而怕惩罚。
· 弱者更当自强。
· 羞辱虽伤人,愤怒却致命。
· 大智者常忍大辱,忍大辱者则有大成。
恕人卷 第八
自责的宋英宗
王安石的执拗
出人意料的苏绰
信陵君的小节
做贼心虚的张士诚
李百药论政
千夫所指的董其昌
萧何的扶危济困
不求理解的顾宪成
赵抃以身作则
声望以器量为贵,而不是显赫。
宽恕他人就是宽恕自己。
仁恕之道不仅能感染人,更能改变人。
扶助处于困境的人,是智者的行为。
过于求全责备,受害的是自身。
富而泽贫,无损其富。
弱胜卷 第九
诈降的张献忠
公子光的劝慰
为父申冤的王世贞
王允的“怯懦”
力排众议的刘文静
张仪的恼怒
求进的郑庄
韩信的冒险
只身斗敌的况钟
墨翟反战
·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 进取心是上天对普通人的无形褒奖。
· 弱者更应诚心对人。
《守弱学》体现了西晋名臣杜预有关强弱之“势”的论述。人的一生为何有时处于强势,有时又处于弱势?强弱之势又是如何转化的?针对这些问题,本书一一给出了答案。首先,《守弱学》告诫人们,处于弱势并不羞耻,羞耻的是不敢正视现实,没有勇气面对自己。其次,处于弱势更要坚守善良、淳朴、宽容、真诚等成事的根本,坚守住这些,处于弱势也依然充满希望。最后,要学会化劣势为优势。
敬强卷
第一
本卷精要
·世间万物有强弱之分,这是很正常的客观规律。
·生存的第一准则,是要有自知之明。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总是宠辱不惊。
·由弱至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等待是必需的。
世之强弱,天之常焉。
世间万物存在强弱之分,这是很正常的客观规律。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承认客观存在的强弱之分,是正确认识自然、社会的首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平心静气地面对由此引发的种种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反,不顾客观现实、只知咒天骂地,只会让自己更加心浮气躁,无法安心做事,结果也只能使自己变得“更弱”。
公子良的真言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争霸。处在晋楚版图中间地带的郑国虽然弱小,但郑国国君郑襄公不甘示弱。一次,在朝堂上,郑襄公对众臣子说:
“从前庄公在位时,我们郑国地位尊崇,敢于向周王室挑战,今日想来也是风光无限。我想重振郑国声威,再创霸业,你们当要用心助我。”
郑襄公又继续说道:
“晋楚两国看似强大,但是在我眼里不足为虑。只要我们君臣一心,郑国一定能打败晋楚,恢复祖宗的荣光。”
郑襄公唱着高调,却提不出一项具体主张。郑襄公的弟弟公子良眉头紧皱,他犹豫多时,终于站出来对郑襄公说:
“大王励精图治,可喜可贺,但争霸之事,臣以为不可。”
郑襄公不料弟弟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十分不快,阴沉着脸说:
“寻常百姓尚有光宗耀祖的想法,何况一国之主呢?我这样做全是为了郑国着想,你有什么理由反对我呢?”
公子良不紧不慢地说:
“上天造物有强有弱,这是事实,必须正视。身为弱者,可以在心里藐视强者,但绝不可在行动上轻视它。如今晋楚皆强,郑国避之尚恐不及,如何能与之争锋呢?纵是百般不愿,郑国也要礼敬晋楚,否则吃亏的只能是我们哪!”
郑襄公大怒,呵斥了公子良一顿,拂袖而去。
朝中百官大多赞同公子良的说法,但畏于郑襄公的权威,皆不敢进谏。郑襄公于是独断专行,公开向楚国挑战。
楚庄王十六年(前598)春,楚庄王亲自领兵讨伐郑国。楚军大胜,郑军节节败退。
这个时候,郑襄公才慌乱起来,急向群臣问计,说:
“现在形势危急,你们可有退敌的良策?”
百官见郑襄公态度诚恳,方放下顾虑。有人说:
“从前公子良曾劝谏大王,可惜大王不听。我们虽心急如焚,奈何愚钝无知,还请大王请教公子良吧。”
公子良被请到殿上,郑襄公先自责道:
“贤弟有先见之明,是我错怪贤弟了,还请贤弟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公子良心中感动,动容道:
“大王知错能改,乃国之大幸。时下当务之急乃是让楚国罢兵,纵是一时有损大王的颜面,大王也要接受啊。”
郑襄公心头一沉,说道:
“退敌不能有伤国之尊严,否则不惜冒死一战!”
公子良连连摇头,动情道:
“楚强郑弱,岂可硬拼?我们不能抱怨上天不公,只能设法周旋。楚国现在以武力来犯,郑国是无法抗衡的,我们必须要认清这一点。如果我们表示背弃晋国,主动向楚王认错,亲近楚国,相信楚国也就没有了再攻打我们的理由。这样做虽然让大王面上无光,但可避免亡国的大患,对大王而言是有小失而获大得,大王当立即实行。”
郑襄公马上派人和楚庄王讲和,态度十分恭敬。这一年夏天,他还亲自参加了楚国与陈国在辰陵的盟会,极力拥戴楚国为盟主。同时,郑襄公也没有断绝同晋国的交往。这样,夹在两强之间的郑国左右逢源,暂时化解了灭国危机。
强者为尊,不敬则殃。
强者尊贵,不敬重他就会招来祸殃。
强者有着雄厚的实力,这是傲视他人的本钱。不管人们是否情愿,也不能否认这一点。在弱肉强食的封建社会中,强者尊贵,弱者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弱者硬要强出头,不肯暂时屈从,只会对自己更加不利。承认强者的地位并不是无能的表现,只有尊重现实,才能趋利避害,保存自身,以求将来的发展壮大。
违心的刘邦
秦朝末年,刘邦先行进入关中,占领了都城咸阳。按照各路反秦诸侯之前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占得头功,喜不自禁,对手下人说:
“我军上应天命,拔得头筹,可见苍天佑我,我不能不顺应天命啊!”
刘邦手下一片欢呼,振臂响应,只有萧何、张良等人默不作声。
众人散去,刘邦召萧何、张良详谈,不解地说:
“我想按约办事,一切都名正言顺。你们不发一言,是什么意思呢?”
萧何看了张良一眼,轻声说:
“主公是相信约定呢,还是相信实力呢?”
刘邦一怔,又问张良:
“你的看法呢?”
张良诚恳道:
“萧大人的意思十分明了,他是提醒主公不要轻信约定而忘了强大敌人的存在。在此乱世,群雄争霸,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值得依赖的。现在项羽拥兵数十万,他的野心最大,如果主公贸然称王,项羽会第一个站出来攻打我们,其他群雄也不会相让。我们时下还远不是项羽的对手,所以只能敬重他,以免招致惨败。”
刘邦强自镇定,说:
“我军能攻进咸阳,自不是弱者,你们不要说丧气话了。倘若真的和项羽一战,我们也不一定是输家。”
很快,项羽听说刘邦已经进入关中,便立即引兵往关中而来。他屯兵鸿门,和灞上的刘邦相隔不远,形成对峙之势。
当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而刘邦的手下只有十万。二者实力相差悬殊,刘邦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
项羽的谋士范增劝项羽摆下宴席,邀请刘邦来赴宴,以借机除掉他。
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张良交好,他把这个秘密告知张良。张良急忙求见刘邦,告知了此事,刘邦顿感大祸临头。
张良仍很镇静,进言说:
“项羽势大难敌,绝不可和他交战。好在项羽虽勇猛,但他是个粗人,不懂谋略之术。依我之见,主公当及时赴约,当面向他‘请罪’,做出十分恭顺之状。项羽得意忘形,当不会加害我军了。如此我军赢得喘息之机,方可再做长远的打算。”
刘邦十分知趣,硬着头皮来到鸿门,拜见项羽。一见面,刘邦忙赔笑说:
“不知将军入关,有失远迎,刘邦今日特来请罪。”
刘邦的谦卑态度出乎项羽的意料,令他心中十分得意。刘邦又接着说:
“我虽入关,但一切事务并不敢擅作主张,只等将军发落。将军勇猛无敌,天下敬仰,这是人心所向啊,我刘邦第一个拥戴将军。”
项羽更加高兴,就不再提防刘邦了。二人宴上把酒言欢,范增几次示意动手,项羽都装作看不见。
范增心急,指使项羽的从弟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伺机下手。项伯为了保护刘邦,便与项庄对舞。
宴席之中,刘邦以如厕为名溜掉,张良对此向项羽解释说:
“沛公不胜酒力,只好不辞而别了。将军重情重义,无奈将军手下总有小人挑拨,还请将军提防。沛公无比敬爱将军,如果沛公因此受害,天下人一定耻笑将军。这是陷将军于不义啊。”
项羽无言以对,范增气急败坏,而刘邦得以逃脱大难。
生之大道,乃自知也。
生存的第一准则,是要有自知之明。
不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是人们常犯的大错,由此而导致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特别是弱者,如果不自量力,势必会做出许多不切实际的事来,结果就会一次接着一次地碰壁,再无出头之日。弱者并不是耻辱的代名词,只要敢于正视,勇于奋发,便不会永远是弱者。相反,极力掩饰自己的弱者身份、爱慕虚荣、不自量力,到头来只能害了自己。
梁士彦的自毁
隋朝建立之初,功臣梁士彦被隋文帝杨坚冷落,没有受到封赏。梁士彦牢骚满腹,对家人说:
“我追随皇上多年,屡建奇功,如今皇上这样待我,太让人寒心了!我要和皇上理论一番。”
梁士彦的家人怕他惹祸,忙道:
“你的功劳太大了,皇上不封赏你,分明是防范你啊!这个时候,你岂能去找皇上说理呢?”
梁士彦不听,仍去向杨坚哭诉了一番。杨坚表面上安慰他,事后却解除了他的实职,只让他在京赋闲。梁士彦又感委屈,整天喝酒消愁。他的一位好友规劝他,说:
“所谓功高震主,说的就是你这样的人啊!我们做臣子的,在君主面前始终是弱者。如果你不认清这一点,非要和君主争个高下,岂不糊涂至极?你还是安心认命吧。”
梁士彦行伍出身,做事鲁莽,他认为自己无错,便四处大吐苦水。对地位比他高的人,他不仅不敬,反是多有讥笑,朝中上下均对他心生嫌恶。
梁士彦的家人担心地对他说:
“此一时彼一时,你不要再活在从前了。现在皇上疏远你,你又无官无权,做事说话不能不收敛了。”
梁士彦痛骂家人,不听所有人的劝告。他和不得志的宇文忻、刘昉等人勾结在一起,竟想杀掉杨坚,率众造反。
梁士彦的阴谋被他的外甥裴通察觉。一次,裴通侧面规劝他说: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那么他就会干出无法无天的事来,这岂不是很可怕吗?所以说凡事要量力而行,否则就是可笑可悲了。”
梁士彦听不出裴通的弦外之音,仍自我吹嘘说:
“我当年统率千军万马,什么事情我做不到呢?可惜皇上不重用我了,这是皇上的大错啊!”
裴通试探几次,见劝他无望,于是向朝廷告发了梁士彦的阴谋。
杨坚始终观察着梁士彦的一举一动,为了不背上滥杀功臣的罪名,他决定先稳住梁士彦,以待他原形毕露时,再行诛杀。
不久,梁士彦突然被任命为晋州刺史,重掌兵权。梁士彦不知这是杨坚的计谋,更加紧了谋反的步伐。他对同党说:
“皇上不敢不安抚我啊,只可惜皇上醒悟得太晚了。似我这等大才,又岂能长久甘居人下呢?”
梁士彦野心疯长,于是上书杨坚,请求批准同党薛摩儿做自己的长史。他在奏章中辩解说:
“薛摩儿才气过人,有他相助,我可以给陛下建立更大的功劳。”
杨坚看罢梁士彦的奏章,轻蔑一笑说:
“无知狂徒,你这是自寻死路啊!”
杨坚批准了梁士彦的请求,梁士彦更加自信。他暗中命薛摩儿四处联络,等时机成熟便起事。
梁士彦叛变的迹象日益明显,杨坚这才决定收网。一次,趁百官朝见之机,杨坚命人将梁士彦、宇文忻、刘昉等人一举抓获。至此,梁士彦方知自己被杨坚玩弄于股掌之间,但已是追悔莫及了。梁士彦和他的同党美梦不成,俱皆丧命。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