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814170
三国时期思想家刘劭,善于品评人物,重视发挥人的才能。他著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才学专著——《人物志》,《观人术》就是《人物志》中最为精华的部分。观人有术,才能准确地识人、用人。刘劭把对具体人物的评论,发展到对人的才能高下标准的讨论。《观人术》提醒人们该如何发现人才,并指出在发现人才时容易犯下的错误。如今,人际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从政还是经商,通读本书,可以更快更多地了解和把握对方。
《观人术》共二十二卷,是刘劭所撰《人物志》中最精粹的部分,重在分析人的行为特征,从神情到气度,从心理到行为,观人识人,量才授任。此书被称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人才学经典著作。
卷一
勾践隐忍雪国耻
范大夫功成身退
·识人是成功的基础,用人是成功的关键。
·根据人的欲求可判断他的为人。
·表情神色中隐藏着人心的所有秘密。
·观其言,察其行,辨其性情,而后因材施用。
卷二
曹相国为政清简
季札睿智评诸侯
·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
·观人察质,先察其平淡,后求其聪明。
·不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也是智的表现。
·要重视“中和之质”,因为它最易与平庸混淆。
·辨人的本质在于,观隐蔽,查细微,见微知著。
卷三
晁错峻急失先机
晋智伯骄狂失国
·全才用其均衡,偏才扬其长,避其短。
·行动果断的人往往疏于思考,深思熟虑的人往往不能随机应变。
·知退能进,事缓则圆。
·刻意求功,往往会铸成大错。
·注意人的仪态举止,它是心神的表征;倾听别人的声音,它是心气的显现。
卷四
张柬之正气复唐
燕王失察酿大乱
·信任目光坚定之人,防范目光闪烁之人。
·仁爱之人,谦恭柔和为表;智慧之人,明朗通达为征。
·对能干的人,更要深入考察他的本质。
·用人忌以他人的评价替代自己的判断,否则无异于自找麻烦。
卷五
商鞅酷法殃自身
韩信拜将指迷津
沈庆之畏祸误国
楚怀王贪利失大义
触龙巧言谏太后
·见微而知清浊,智也。
·从一个人对待利益的态度去辨别他的本质。
·用人须容疑兼存,容而不疑,小智也。
·仁者无敌。行丈夫之仁,防妇人之仁。
卷六
桓温谋篡损英名
刘伯温以德报怨
·识则满目俊才,不识则遍地糟糠。
·不要只看一个人的才能,更要看他如何使用才能。
·过于膨胀的野心会使人的目光变得短浅。
·辨别和使用人才,一看能力,二看宽仁。
·只看眼前利益的人,像即将吞钩的鱼,祸患不远矣。
卷七
李世民慧眼识李靖
陆贾舌辩收南越
·上才以言识人,以言服人,以言用人。
·提防那些夸夸其谈的人。
·言谈中隐含真相,只是会听的人太少。
·了解一个人的辩才,不仅要看他口齿是否伶俐,更要看他条理是否清晰。
·强辩于己于人都是愚蠢的。
卷八
陆贽识患于未然
唐太宗睿智罢献瑞
·不识人者“人治”,识人者“治人”。
·深思熟虑,而后可洞察先机。
·见识加上深入细致的思考,可使人洞悉玄机。
·身处顺境而能保持清醒才是大智。
卷九
张辽明察定军心
刘裕韬晦除桓玄
·能审时者谓之明,能韬晦者谓之智。
·行动见勇猛,安静见智慧。
·正确的决策来自当机立断的能力。
·要防范那些装作不聪明的人。
·聪明而不外露,总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卷十
诸葛亮智识刺客
王之涣酒楼赛诗
·最高的才能是统御人才。事必躬亲,则难成大事。
·细微之处常常更能显露出事物的本质。
·真诚率直的人,是值得交往的人。
·大智慧终须返璞归真。
卷十一
董晋宽柔稳危局
安禄山逢迎唐玄宗
·外柔内刚的人堪当重任。
·能者深藏,浅者外露。
卷十二
赵括自夸遭灭顶
裴度功高不自居
·智者往往是沉默者: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手高于头,做强于说。
·观人不应看其取得成绩前,而应看其取得成绩后。
卷十三
李药师见微知著
魏先生识人论事
·凡是不合常理的事情,必定有其缘故。
·功高不居,不仅是美德,更是保身的必要手段。
·从喜怒言笑中可观察一个人的情态。
·真实的心理无法掩藏。
·缺乏济世安民理想的人,难成大业。
卷十四
韦诜慧眼选佳婿
尉迟恭忠勇救主
霍光辅政扶大汉
房光庭率直可亲
刘仁轨苦读建功
·刚强果敢、气质清朗的人,更易取得美善的名声。
·品格的影响比才能更深远。
·以诚待人,终有回报。
·骨骼清奇之人即使有天赋,也不能缺少后天的努力。
卷十五
赵赞阴险充忠直
·察奸辨佞,是为政用人之要务。
·要防范那些借公正之名谋取私利的人。
·害人者终害己。
·观人之要在于不被表象迷惑,以其目的判其是非。
卷十六
祢衡裸衣骂曹操
似是而非的贤士
张居正功高遭谗
·一味揭人隐私而不徇私情的人,貌似公正,其实不尽然。
·要注意那些似是而非的品格,它们是用人的陷阱。
·识人需眼力,用人需胸怀。
·恃才傲物并非人才的真本性,只是因其未被赏识。
卷十七
黄香忠孝尽人伦
李爱敬兼顾
·观察一个人爱敬的人和事,可以判断他的前程。
·不要轻视一个人对待责任的态度,它是可否委以重任的重要参考。
·有自知之明不易,有识人之明更难。
·人格的魅力也是战斗力。
卷十八
刘毅褊狭酿苦果
常遇春勇建奇功
甘宁择主酬壮志
·自我炫耀之人,是难堪大任之人。
·注意那些唯上的人,其实他们是最唯己的人。
·表现才能是人的本性,有能力的人终究会显露才能。
·发现并使用那些还未被发现的人才,会得到更大的回报。
卷十九
杨修逞才丢性命
冯异、邓绥谦让以避祸
孔融犯上遭杀戮
郭子仪、鱼朝恩泾渭自分明
·不要使用心胸狭隘的人,即使他有能力。
·谦虚不仅使人进步,还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更有助于保全自身。
·智者处于优势地位时,会时时忍让他人。
卷二十
范滂忠直酬壮志
马援仁义成大业
·通过观察那些偏才的短处,可以发现他们的长处。
·杰出的人才往往是偏才,他们的长处与短处同样明显,关键要学会扬长避短。
·注意那些装糊涂的聪明人,解开他们的心结,任用他们。
·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他人的短处。
卷二十一
房丞相才疏误国
郭嘉深谋取乌桓
殷仲堪才不堪用
海瑞忠直失深虑
王莽伪善篡汉室
王羲之临池成“书圣”
·空有勤奋不如实在掌握一门技艺重要。
·小人多是善于伪装之徒,不识其伪,必受其害。
·不要被表面的聪明所迷惑,智慧不能替代技艺。
·狷介与刻薄的人才,其能力可减半看待。
卷二十二
来敏弈棋试费祎
刘玄德险失凤雏
·用人的最高境界在征服人心,谓之“谋圣”。
·用人之道,忌浮忌泛。要相信内心,不要相信眼睛和耳朵。
·不要以一己好恶去选拔人才,因为人才不会按照你的喜好去发展。
·识人用人,切忌武断,还需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
盖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圣人之察,其孰能究之哉?
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苟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
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苟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
观人术
卷 一
本卷精要
·识人是成功的基础,用人是成功的关键。
·根据人的欲求可判断他的为人。
·表情神色中隐藏着人心的所有秘密。
·观其言,察其行,辨其性情,而后因材施用。
原文
盖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圣人之察,其孰能究之哉?
译文
人的本真面目来自性情。而关于性情的道理,却微妙玄奥,如不具备圣人的洞察力,那么谁又能探究得清楚呢?
事典
勾践隐忍雪国耻
勾.践
春秋末期越国国君,曾败于吴,屈服求和。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灭吴。
镜 鉴
很多人都戴着逼真的假面具,不能明察便会埋下隐患。
春秋时,吴、越两国是世仇。吴国强大,越国弱小。可越王勾践是个雄心勃勃的人,他率兵攻打吴国,结果大败。吴国乘势占领了越国,越国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勾践听从了大夫范蠡的劝说,派人到吴国求降,并答应亲自到吴国做奴仆,服侍吴王。吴国的相国伍子胥对吴王夫差说:“大王不要答应。我们应该借这个时机灭掉越国,把越国并入吴国。”于是夫差拒绝了勾践求降的请求。
勾践知道后,非常绝望,就想和吴国拼死一战。大夫文种说:“臣听说,吴国的太宰伯嚭很贪婪,我们可以请他向吴王通融。”文种于是带着珠宝、美女去见伯嚭,果然打动了他。伯嚭帮助文种说服了吴王,同意接受越国投降。
按照约定,勾践带着夫人和大臣范蠡等人到吴国去当奴仆。夫差故意羞辱勾践,把他关在石屋里,要他在吴国的先王阖闾的坟前守坟喂马。勾践对吴王服服帖帖,每天尽心尽力地干着粗活,以表示对吴国的臣服。吴王上马下马,勾践都跪在地上,给吴王当马镫。
文种在越国留守,不断地派人给伯嚭行贿,伯嚭于是常常在吴王面前为勾践说话。三年过去了,夫差不顾伍子胥的极力反对,放勾践一行人回国。
越国经过这场败仗,已经是百业凋敝。勾践知道,要报仇雪耻,没有强大的国力根本不行。于是他施行“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国策,减轻赋税,要百姓在耕种之余养蚕、织布。
勾践和百姓一道在田间耕种,其夫人也在家里养蚕织布。为了让自己不忘报仇雪耻,他每天都睡在柴草上面,还在屋子里挂了个苦胆,每次吃饭之前都要尝尝,以此来激励自己。
他又同各诸侯国广泛结交,暗中抗衡吴国。
过了几年,吴王夫差计划去讨伐齐国,伍子胥却表示反对:“我们的心腹之患是越国而不是齐国。我听人报告,勾践每顿饭从来不吃两样好菜,他这是在和百姓同甘共苦,目的就是要向我们吴国报仇!”
“相国过虑了。”夫差不以为然,“在寡人看来,勾践已经是真心臣服了。就算他不服,以吴国的强大,他又能怎样呢?相国不必整天疑神疑鬼的。”于是夫差挥军北上,大胜而归。胜利使吴王变得飘飘然,他对伍子胥的忠谏也开始反感起来。
为了探明吴王是不是真的对越国放松了警惕,文种故意到吴国去借粮。伍子胥主张不借,夫差却说:“越国是我们吴国的属国,他们有了困难,我们能不管吗?”
伍子胥非常生气,大声说:“大王不听我的忠告,用不了三年,吴国一定会变成一片废墟!”
文种又通过伯嚭离间夫差和伍子胥。伯嚭向吴王告发伍子胥暗中勾结齐国,夫差就将一把剑送给伍子胥,让他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只请把我的眼睛挂在城门上,我死了也要看着越国的军队进入吴国!”
勾践听到伍子胥已死的消息,就问范蠡:“现在可以进攻吴国了吧?”
“不行!”范蠡说,“伍子胥虽然死了,但吴国还很强大。我们还要再等等。”
第二年春天,吴王到黄池会合诸侯,带去了精锐部队,只留下太子和老弱残兵守在吴国。这时,勾践又问范蠡:“现在可以进攻吴国了吧?”
“现在机会成熟了,大王下令发兵吧。”
随后,越王派出水军和陆军进攻吴国,杀死了吴国的太子。又过了几年,越国的军队把吴王围困在姑苏山上,吴王拔出剑来,用衣襟遮住自己的脸说:“我死不足惜,就是没有脸面去见伍相国啊!”
最后,夫差自杀而死。勾践雪了国耻,从此威名大振,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人物
越王勾践是春秋末期越国的国君,越王允常的儿子。相传他是大禹的后裔。夏后帝少康的庶子被封在会稽,负责对大禹的祭祀。到勾践这代已是二十几代了。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战斗中受伤死去,他的儿子夫差即位,发誓报仇。勾践没有听从大夫范蠡的劝告,主动进攻吴国,结果大败。为了东山再起,勾践退守会稽山,采用范蠡的计谋,向吴国称臣乞和。后来勾践利用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的机会,一举攻入吴国。此后又经过几年的战争,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勾践又迁都琅玡,与齐、晋等诸侯国会盟,成就了霸业。
释评
知人也难。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况且人心总是变化着的。人善于用假象来掩盖真实,使真假难分,虚实莫辨,稍一疏忽,就会铸成大错。
夫差就是这样。他本来有雄才大略,不杀勾践,允许他投降,也算得上是仁义。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个更为强劲、更为狡猾的敌手。夫差还过于自负,不听别人的劝告,最后不但自己丢了命,还让吴国也跟着灭亡了。
一开始,勾践的“功课”也确实做得很足。他对吴王百般依顺,这些“糖衣炮弹”的确让人难以抵挡。但放勾践回国后,吴王如果不放松警惕,勾践仍然难以有所作为。比方说,在勾践卧薪尝胆、发展国力、训练军队时,如果吴王稍加考察,或听从伍相国的话,就可以把勾践的复仇计划消灭在萌芽之中,历史或许改变。
吴王实在是太过自信了。他过于相信自己的感化力量,认为自己真的能使一个战败的国君心悦诚服地归顺自己。他也过于相信自己军队的威力,认为小小的越国翻不了天,但结果天真的翻了,而且还是小小的越国弄翻的。
勾践做得实在是漂亮。在自然界也常有这样的例子:有些动物在强大的对手面前会装死,骗了对手之后,趁其不备,再逃之夭夭。只是勾践这样做的目的不是逃命,而是想趁其不备,给予对手致命的一击。
这个教训对吴王来说确实太大,而且是不可挽回的。吴王是在用丢掉自己的性命和亡国的代价告诉后人:了解别人,包括自己的朋友和敌人,是多么重要;不要主观臆断,更不要轻易受到假象和谎言的蒙骗。
原文
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苟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
译文
凡是有血气的生命,无不包含着元气作为其根本。秉承着阴阳两极树立根性,容纳着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并以此形成外观。如果具备了外在的形态和内在的气质,就可以根据这些探究其根本了。
事典
范大夫功成身退
范.蠡
字少伯,楚国宛人,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奋发图强,誓言灭吴雪耻,终得成功。后泛海至齐,经商治产累数千万。后散其家财,隐居陶山,自号“陶朱公”。
镜 鉴
是否善于察人,关乎成败生死。
范蠡原本是楚国人,他出身贫寒,却才智过人,富于韬略。但由于他年少轻狂,很多人都对他不屑一顾,只有文种是他的知音。当时文种在宛城当县令,一见到范蠡,就叹道:“这可是经国之材啊。”于是两个人成为至交。
两人的才能在楚国得不到发挥,于是范蠡就劝文种到越国去。他说:“越王刚刚即位,一心想成就大业,我们去他那里,肯定可以施展抱负!”于是两人就投奔了越王勾践,果然得到重用。
不久,在与吴国的战争中,由于勾践的轻敌冒进,越国大败。范蠡向越王献计,先假装投降吴国,再发愤图强,报仇雪耻。
勾践投降吴国后,范蠡随着勾践到吴国去做奴仆。他看出了吴王争强好胜、喜欢虚名的弱点,就让勾践故意在他面前表示臣服,歌颂他的恩德,并夸赞他有霸主之才。他和文种的智谋,终于蒙蔽了吴王,使勾践一行在三年后得以返回越国。
回到越国后,为了报仇雪耻,使越国复兴,范蠡提出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略,在经济上主张劝农桑、多积粮、减赋税;在军事上主张暗中图强、伺机而动、出奇制胜。范蠡还和文种一道谋划了消灭吴国的七条计策。他跋山涉水,在民间寻访到绝世美女西施,把她献给吴王夫差。
几年过去了,越国已是兵精粮足,已经有充分的实力了。勾践有些心急,就一再问范蠡:“范大夫,现在可以伐吴了吗?”
“大王,我们现在已经有足够的实力了,而且士兵们也盼着消灭吴国,为死去的亲人报仇。但现在去攻吴国,两强相争,势必会两败俱伤。大王想的不仅仅是灭掉吴国,还要在诸侯中成就霸业,如果在战争中损耗过大,就得不偿失了!”
勾践听从了范蠡的建议,苦心等待,寻找战机。终于,当吴王带着重兵北上会合诸侯时,勾践又一次问范蠡:“现在可以伐吴了吗?”
“时机成熟了,大王下令吧!”范蠡以拳击掌说,“报仇雪耻的日子到了!”
灭掉吴国后,因范蠡和文种的功劳最大,范蠡被封为上将军,文种被任命为丞相。范蠡很了解,勾践为人隐忍,为了实现目的不惜采用任何手段。多年的仇恨已经使他的心变成了一块生铁,凡是他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他都会不惜一切地清除掉。
于是他叩见越王,拜谢说:“微臣听人说,君忧臣劳,君辱臣死。过去大王在吴国受辱吃苦,我所以没死,就是为了报仇雪耻。现在越国的大仇已报,就请大王赐臣当初的死罪,以谢大王!”
“上将军请起。”越王说,“寡人有今天,全仰仗上将军之力,越国的天下有一半是你的,何谈死罪?”
“既然大王不肯加罪,那就恳请大王准许微臣做一名普通的百姓吧。”
“不行,寡人还要仰仗你呢。你要是执意这样,我可要加罪于你了。”
回到家里,范蠡换上布衣,收拾了细软,乘一叶小舟,飘然而去。离开时,范蠡给文种留下了一封信,信中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我观察大王的面相,他脖子很长,嘴像鸟一样,这样的人只能共患难,却不能共享富贵。为自己考虑,你也应该离去了。”
文种对范蠡的话将信将疑,没有离开,只推说有病,不再上朝。有人就对越王进谗言,说文种意在谋反。越王就赐他一把宝剑,说:“当初你给了我七条灭吴的妙计,现在只用了三条,另外四条你去献给先王吧。”
于是文种只好拔剑自尽。
人物
范蠡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历史上最早留下名字的商人。他和文种辅佐越王勾践二十余年,忍辱奋进,最终消灭了吴国,使勾践成为诸侯中的霸主。他居功至伟,被勾践封为上将军。然而范蠡深通明哲保身之道,功成身退,乘一叶扁舟离去。
到了齐国,他改变姓名为鸱夷子皮,经商成为巨富,自号陶朱公。后来人们赞誉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释评
前面谈到的是知人之难。知人难,并不等于人不可知。夫差由于不知人,酿成了大祸,而知人的却大有人在,知人知己,然后据此制订方略,凡事自然会马到功成。
范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范蠡了解越王。他认定如果自己想有所作为,就要投奔越王。果然,他在越王那里有了用武之地。越王也真正赏识他,让年纪轻轻的他做了军师。
当越王没有听从自己的忠告,贸然攻打吴国,兵败投降后,范蠡也没有离开他。这一方面是要尽臣子之道,更主要的是,他对越王有信心,认为越王只要韬光养晦,就一定会翻盘。果然,在卧薪尝胆、恢复国力后,勾践不但灭了吴国,还成了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范蠡也因此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范蠡也了解吴王夫差。他看出夫差雄心勃勃,一心想称霸天下。夫差也确实有能力、有胆略,但在雄心和胆略的背后往往带着刚愎自用。正是看出了吴王的弱点,越国的君臣才表面上顺从臣服,暗中却积蓄力量,以图报复。范蠡用计除掉了警惕性极高的伍子胥,又用珠宝和美女收买了贪婪的伯嚭,使吴王失掉了智囊,还派出了美女间谍西施,既作为卧底,又作为麻痹吴王的工具。这些谋略,都是针对吴王的这一弱点制订的,因此无一不中。
文种当然也知人,他对越王也算了解,也看清了夫差的弱点。但他有一点没有看清,就是越王在成功后不能和大臣共享富贵。范蠡成功地脱身,而文种却被越王赐死,成为“被烹的猎犬”,可见他的知人能力还是比不上范蠡。
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
聪明者,阴阳之精。阴阳清和,则中睿外明。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自非圣人莫能两遂。
观人术
卷 二
本卷精要
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
·观人察质,先察其平淡,后求其聪明。
·不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也是智的表现。
·要重视“中和之质”,因为它最易与平庸混淆。
·辨人的本质在于,观隐蔽,查细微,见微知著。
原文
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
译文
在人的所有素质中,中正平和最为可贵。中正平和的资质必然显得平淡无味,所以能够调节金、木、水、火、土,使之和谐,并随外部的情势而变化。所以说观察人的品质,一定要先观察他是不是有着平淡的气质,然后再看他是不是聪明。
事典
曹相国为政清简
曹.参
汉代第二位相国。秦末随刘邦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建汉后
功居第二。萧何死后,继任为相,“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被传为佳话。
镜 鉴
应大道而行,看似无为,其实有为。
曹参最早跟随刘邦打天下,立下了很多战功。刘邦当上皇帝后,他被封为平阳侯。刘邦的长子刘肥被封为齐王后,曹参又被任命为齐国的相国。当时天下刚安定下来,百废待兴。曹参请来一位精通黄老之术的高人盖公,向他求教治国的道理。
“治国之道,在于清静无为,”盖公说,“万物自有规律,让一切顺其自然最好。”
曹参听了,很是折服,于是让出自己府衙的正厅,请盖公住在里面,早晚向盖公请教。在他担任齐国相国的九年中,齐国被治理得很好。汉相国萧何在惠帝二年病死了。消息传来,曹参就料到皇上会让自己接替相国的职务。果然,使者很快就到了,于是他动身去了朝廷。
当了相国后,曹参对萧何制定的法令没有做任何变动,而是一概加以遵循。他还斥退了一些爱搞文字花样、沽名钓誉的官吏,换上了质朴、踏实的人。把这些处理好后,曹参就整天品尝美酒,悠然自得。
“曹相国不理朝政,这样下去如何是好?”大臣们议论纷纷。
“相国要是这样下去,一旦皇上怪罪,就麻烦了。”他的下属也在说。
有些人去拜访曹参,想要加以劝谏。但一到曹参那里,曹相国就拿出美酒:“这酒味道醇美,喝了酒再说。”
过了一会儿,来的人又想说话,曹参就又让他喝酒。劝谏的话一句也没有说出,来的人就带着醉意离去了。
官吏们见相国不理政事,也乐得轻松,整天在家里饮酒、唱歌。曹参相府的后花园邻近官吏的房舍。曹参的手下很担心,就借口请曹参到后花园里散步,故意让他听到那些声音。他们本以为曹相国听了会对那些人大加痛斥,谁知曹相国听了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他们真是痛快,拿酒来,我们也在这里喝酒、唱歌!”
这些事很快就传到了汉惠帝的耳朵里,大臣们说曹相国不理政事,整天喝酒作乐,手下人有了小错,他也不加责罚。汉惠帝很担心。曹参的儿子曹窋也在朝中做官,汉惠帝就找到他,对他说:“当初萧相国临死的时候推荐了曹相国,现在朕听到了一些对相国的议论。你回去后从你个人的角度劝劝你父亲,就说高祖刚刚过世,皇上又年轻,你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帝请示,这样怎么能处理好国家大事呢?”
曹窋回到家里,把汉惠帝教自己说的话说了一遍,结果让曹参痛打了一顿。
第二天上朝,汉惠帝生气地责问曹参:“你为什么要责打曹窋?”
“陛下,他说了不该说的话,因此该打。”
“那些话可是朕教他说的。”
“陛下,恕臣不知。”曹参摘下帽子,向皇上谢罪。
“朕只是想提醒相国,要以国事为重。”
“臣斗胆请问,陛下与高祖在圣明英武上谁更强些?”
“朕怎么能和先帝相比?”
“那么陛下,臣与萧何哪个更加贤能呢?”
“这个嘛,可能萧相国更强些。”
“陛下所言极是。高祖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制度已经完善,现在我们该做的就是恪尽职守,遵循原有的法度,不随便加以更改,这不就行了吗?”
曹参做了三年相国,他恪守黄老之术,放手让下属执行萧何制定的政策,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因此也被称为贤相。
人物
曹参是沛县人,与汉高祖刘邦是同乡。最初曹参在县里当狱掾,萧何是主吏,二人在县里很有名望。
刘邦起义后,曹参以中涓的身份追随刘邦出生入死。在汉朝建立后,统计战功,曹参攻下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城,俘获两王、三相、六将军,算得上战功显赫,遂被封为平阳侯。汉惠帝时,相国萧何在去世前推荐曹参继任其职务。曹参担任相国后,为政简要,不改萧何的法令,采用黄老之术,主张一切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使百姓在遭受秦朝的苛政后得以休养生息,经济得以恢复。他的治国之术也因此受到称颂。
释评
曹参可谓具有中和之质的人才。什么是中和之质?中和之质就是同时具有各方面的才能。比如说,曹参能打仗,曾立下过赫赫战功;能治国,他从政多年,虽然萧规曹随,但也从没有出过大乱子。具有中和之质的人不多,这种人看上去平庸,但不是真的平庸。平庸是什么?平庸是不具备任何突出的能力,而具有中和之质的人则具有各方面的能力,但正是由于中和,才显得不是那么突出。
再举例说明一下。论打仗,曹参不如韩信。韩信是真正的将才,但他除了打仗外,对政治可是完全的外行。他曾经对汉高祖说:“你只能带十万兵,而我带兵是多多益善。”虽然他及时纠正了自己的失言,改口说自己能“将兵”,而汉高祖则能“将将”,但还是得罪了汉高祖。韩信打下齐国后,不顾汉高祖受困,拒不发兵,非得封他为“假齐王”,他才出兵为高祖解围。这些都是为人臣的大忌。一旦打完了仗,韩信自然会落得一个兔死狗烹的下场。而曹参不但能打仗,也能治国,所以在汉朝建国后还是用得着的人。论治国,曹参又不如萧何。但萧何尽管在治国理政方面能力极强,对打仗却并不在行,只能做一些辅助工作。因此说,曹参的才能是比较全面的,尽管他每一种才能都不算最突出,但这些才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却是非常可贵的。
更可贵的是曹参清楚自己的才能和局限。他知道自己打仗不如韩信,就老老实实地在韩信的统领下打仗。韩信定好战略,自己去执行就是。他知道自己治国理政不如萧何,也就老老实实按萧何定下的规矩办。自知自己的才能不很突出,也就不好大喜功,而是甘于平淡。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