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813074
王阳明以“知止”获取真知,曾国藩以“知止”成就功名!《止学》提出“大智知止”和“以智止智”两大观点,从止智、止势、止利、止辩等十个方面分析“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成败难题,阐述“知己之行、知己之止”的成功内核。当止则止,任何人都不该忽视,成大事者尤其如此。
王阳明以“知止”获取真知,曾国藩以“知止”成就功名。《止学》是中国“止”的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其提出“大智知止”之观点,道破人之所以成就功业之关键。谓之顶级成功者秘不示人之心得,当不为过也。
智卷.第一
杨骏的愚蠢
人人敬仰的陈寔
闭门不出的张良
辞官归居的石琚
受世人感念的李燮
萧绎的败亡
纪纲的狡诈
抱憾而死的诸葛亮
顺治帝的自责
丙吉的大义
·智谋的运用讲究的是恰到好处和适可而止,在特定时期,不用智谋也是智谋之一。
·最大的危险来自对对手智慧的低估。
·隐藏智慧也是智者的选择之一。
·只知贪求,这是智慧不足的表现。
·在天理道义面前,智计的作用终究是有限的。
·只有能权衡得失,当用则用、当弃则弃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人只要行事无私、堂堂正正、真诚待人,是无须过多依赖智计保身的。
·虚荣心、自大心往往把人带入歧途,进而使其高估了自己的智慧,看轻了别人的能量。
用势卷.第二
谨遵成规的曹参
宗爱的疯狂
刘旻的迂腐
令人叹服的范质
得免死罪的龚遂
朱瑱的亡国
礼贤下士的信陵君
桑哥的野心
看透时势的萧道成
刘义隆的教诲
·仁德的人不事张扬,以德服人。
·在用势上的进退和取舍不能千篇一律,因人而异、适时而动当是最好的选择。
·小人和邪恶势力,对任何人而言都是陷阱。
·单枪匹马难成势。
·没有永远的胜利者,适时做些退让,或可从根本上巩固优势。
·暂避锋芒和理智务实并不是无勇怯懦,它可以使人远离矛盾的中心,而不激发更大的冲突。
利卷.第三
与众不同的申屠蟠
包咸的气度
高瞻远瞩的刘备
王师范的灭门之祸
自请有罪的皇甫规
不唱高调的张释之
蔡泽的傲慢
作茧自缚的李
清廉忠正的虞愿
李的以退为进
·利益可以驱使人们做出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事来。
·明智的作为既能惠人,又可惠己。
·势利和短视是成功的大敌。
·不知停歇,难走远途。
·真正的成功者并不盲目趋众,他们总是独具慧眼,另辟蹊径,在人所未见之处挖掘出宝藏。
·在大智慧者眼中,顺境暗含危机,他们不会得意忘形;逆境蕴藏生机,他们也不会悲观绝望。
·香饵之下,必有死鱼。
·知道生命宝贵而心有大志的人,是绝不会为了利益铤而走险的。
·平日施下的恩惠,在危难之际可能会发挥奇效。
辩卷.第四
苏秦的遇刺
直言少谋的王陵
兀术的醒悟
不问政务的李元忠
司马光的预料
触龙谏赵太后
独撑危局的朱胜非
有胆有识的刘平
不求赏赐的介子推
掩饰本性的高洋
·事物因朴实而自存,器具因精致而被人觊觎。
·没有内涵的人为人鄙视,把自己暴露无遗的人为人所制。
·真正的有识者,知道识无止境的道理,所以能言谨慎微,保长久平安。
·口蜜腹剑,这是所有小人的一大特征;而君子的美德是替人揽过,掩饰其失。
·默言者常胜。
誉卷.第五
遭人构陷的李贤
让出尊位的陈平
晏婴的勇气
自取祸殃的苻坚
知错就改的公孙弘
苏秦的激将法
桓荣的谦逊
乐毅的剖白
屠杀百官的尔朱荣
颜斶的高论
·名誉有真伪,不要轻易接受。
·相信他人的违心赞颂,危险就不远了。
·名誉是对仁人志士善行壮举的一种褒奖。
·名誉之所以让人舍生忘死,是因为它贵重,不易得到。
·善始者未必善终。
·不务实的人生态度是失败的祸首,也是人们走向歧途的肇因。
情卷.第六
郦食其的劝谏
遭受冷遇的申屠嘉
吴祐的善行
备受信任的虞世南
如履薄冰的李宪
假作疯癫的唐寅
薛涛的所托非人
徒留悔恨的陆游
性情大变的刘彧
随心所欲的王莽
·人生由不得任性。
·把情感隐藏起来,是智者的标志之一;喜怒不形于色,是成大事者的必需。
·即使面对屈辱,也不能失去理智。
·不要在小人身上浪费情感。
·珍重自己,不为别人所左右,是一个人保持个性、清醒的首要前提。
·悔恨徒劳,不如重新振作。
·现实的残酷可以使人由热情转向冷漠,但善良、正直之心永不能舍弃。
蹇卷.第七
史弼的操守
长孙无忌的推让
善断的裴度
缓称王的朱元璋
面对死亡的高允
廉范的大名
朱晖的驳议
屈死的王章
努尔哈赤的谋术
善于治世的完颜雍
·良好的心态会让人身处正道,不走异端。
·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常是提高成功概率的前提。
·留下翻身的资本,才不会成为彻底的输家。
·只有平安渡过难关的人,才最有可能拥有成功。
·失去理智,就会跌入更深的深渊。
·屈辱是身处困境之人难以躲避的,不能暂时忍受它,就会使自己的处境更加险恶。
·不幸遭遇或可使人同情,但恶行绝不会得到原谅。
释怨卷.第八
以史为鉴的唐太宗
扶危济困的第五伦
孟尝君的仁义
心胸狭窄的陈友谅
魏绛的上上之策
问计于管仲的齐桓公
气消恨止的晋悼公
自作孽的庞涓
子产的施政方针
忠心为国的赵普
·高高在上者的无上特权也会被人民的积怨摧毁。
·要想成为君子,就必须拥有超过常人的雅量。
·以怨对怨,害人亦害己。
·最好的谋略并不是谋胜,而是谋和。
·要化解怨恨,人们就必须有自责的勇气。
·真心对人,必有好的回报。
心卷.第九
散尽家财的范蠡
不偏听偏信的赵充国
李悝的一笔细账
褚遂良的解答
荒唐的宋徽宗
自律的徐达
不动声色的赵德昭
马融的逐机应变
据实相告的鲁宗道
孙权的卑躬
·“知止”是一种人生境界。
·践行难免有错失,但不践行的错失更大。
·一个人的尊严是建立在自食其力之基础上的。
·心魔不除,灾难不止。
·事事为自己谋利的人所获得的好处反而有限,无法成就大事。
·淡化荣辱观念,可让人放下功利主义,真正领略人生的自由境界。
·不卖弄自己的聪明,不轻易展露自己的思想,是保身立命的重要准则。
修身卷.第十
宁失城不失信的晋文公
滥施刑罚的宗翰
乐羊子的羞惭
见微知著的范文程
尊奉孔子的顺治帝
唐太宗的推心置腹
耶律大石的自制
惩治豪强的王猛
羊祜的德量
坚守道义的孔子
·无德乃人之大患。
·从小事做起是修身养性的根本。
·没有思想上的包容,气量就难称为大。
·从心底尊重别人,最能打动人心。
·良好的品德容不得半点虚假,小人的伪装不可能滴水不漏。
·识人不能只看一个人的表面,如果看不出他的内在,就会导致很大的偏差。
·聪明的人在显示“愚笨”上下功夫。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道德经》
智.卷
第 一
·智谋的运用讲究的是恰到好处和适可而止,在特定时期,不用智谋也是智谋之一。
·最大的危险来自对对手智慧的低估。
·隐藏智慧也是智者的选择之一。
·只知贪求,这是智慧不足的表现。
·在天理道义面前,智计的作用终究是有限的。
·只有能权衡得失,当用则用、当弃则弃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人只要行事无私、堂堂正正、真诚待人,是无须过多依赖智计保身的。
·虚荣心、自大心往往把人带入歧途,进而使其高估了自己的智慧,看轻了别人的能量。
本卷精要
原文
智极则愚也。
译文
过于聪明就是愚蠢了。
释评
智谋的运用,讲究的是恰到好处和适可而止,在特定时期,不用智谋也是智谋之一。若是一味玩弄聪明,片面追求极致,势必会作茧自缚,为自己的小聪明付出沉重的代价。智谋最忌滥施和张扬,弄巧成拙、反受其害的事最易由此发生,不可不慎。
事典
杨骏的愚蠢
晋武帝时,杨骏以国丈的身份把持朝政,声势显赫。
杨骏为人奸诈,凡事营私,为了永葆权势,他上台伊始便拉帮结伙,排挤和打击不屈从于他的人。他为此还得意地对他的两个弟弟杨珧、杨济说:
“古时智者谋事在先,我们兄弟要权位永固,岂能无所作为?趁皇上宠信我们,任用自己人是最要紧的。若是满朝文武皆为我党,我们还怕什么呢?”
杨珧、杨济颇有见识,他们对哥哥的做法不以为然。杨珧忧心地说:
“兄长处心积虑,未免有些过头了。兄长的智谋虽是高妙,然人人得见,路人皆知,当大违智谋的本意。现在兄长如不另取他法,只怕招人怨恨,于事无补啊!”
杨济在旁亦道:
“人心向背,绝不是智计所能决定的。兄长若能礼贤下士,赤诚待人,自会有所收获,否则只会自取其辱。”
杨骏刚愎自用,对兄弟的劝谏嗤之以鼻。晋武帝病重时,他更加紧了排斥异己的步伐,一些有威望的大臣都被他撤换了,而大批亲信被他安插进朝廷。
杨骏的做法惹来众怒,大臣纷纷弹劾他。晋武帝病情略有好转,知道这件事后十分震怒,当面斥责了杨骏,又诏命汝南王司马亮和杨骏共同辅政,以分杨骏之权。
杨骏十分害怕,急忙找来亲信商议对策。他惊慌地说:
“这是个凶兆,谁知皇上明天又会怎么样对付我呢?”
他的亲信中有人便说:
“大人若能将诏书压下,就无人知晓此事了。皇上危在旦夕,只要渡过眼前难关,大人还有什么可怕的?”
杨骏于是从中书省把诏书借出,藏匿起来,拒不交还。晋武帝几天后病又加重,此事便无人敢追究了。晋武帝不久即死,杨骏侥幸保住了富贵。
经过此事,杨骏得意忘形,更不把继位的惠帝和众大臣放在眼里。他日夜盘算如何整治他人,往往心血来潮便违反常制,大树亲党。杨珧、杨济这时又劝阻他说:
“兄长唯恐算计不到,岂不知这才是最大的失策啊。兄长担负国家大任,当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怎可一味徇私枉法呢?一个人的智力终是有限的,你这样对待天下人,天下人自会这样对待你。如此,兄长焉有胜算?”
杨骏十分讨厌弟弟的言辞,他怒气冲冲地对他们说:
“身处显位,焉能无智无计?我只怕智谋不多,又何谈当止呢?别人算计于我,难道我也要坐以待毙?”
杨骏自知不孚众望,于是想出大开封赏这一招来,以便讨好众人,收买人心。冯翊太守孙楚和杨骏私交甚密,他诚恳地对此表示了异议,说:
“你的这个方法初衷是好,可若实行起来就是自招祸端了。你以外戚的身份握权辅主,自该谦逊待人,以释人疑,怎能擅作封赏,有违礼仪呢?你不和皇族宗亲协理国事,任人唯亲,已遭天下人非议,再这样任性而为,恐怕大祸将至了。”
杨骏自以为得计,坚持施行封赏,结果有功受封者不感其恩,无功受封者难服众心,没有受封者更是对他增加了怨恨。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对杨骏不满,便编造谣言说杨骏要篡夺皇位。贾后早有干预政事之心,借此就联合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发动了兵变。杨骏逃到马棚里被人杀死,随后他的党羽也被定罪诛杀,死了几千人。
原文
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焉。
译文
圣人不担心自己的智谋少,而担心自己的品德有缺失。
释评
古时的圣人一向以品德高尚为后人所重。和智谋相比,重视修身养德才是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显著标志。在他们看来,最大的危险来自对对手智慧的低估。一个人如果有才无德,就会失去人生的正确方向,干下种种恶事,这对人对己都是有害无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智谋的追求不能无休无止,更不能失去对品德的培养。只强调智谋的人势必会失去仁爱之心,于德有亏,做事就会不留余地了。
事典
人人敬仰的陈寔
陈寔是东汉时的名士,年轻时在阳城山隐居。颍川郡许县发生一起命案,有一杨姓官吏怀疑是陈寔所为,捕他入狱,对他严刑拷打。后来,陈寔做了颍川郡督邮,竟暗中托许县县令礼遇那个杨姓官吏。
陈寔以德报怨的做法令人叹服,可他的家人却十分不情愿,责怪他说:
“你当年蒙冤受屈,不报复他已很难得了,为什么还要暗助他呢?你是个聪明人,这事做得也太糊涂了!”
陈寔开导他们说:
“我毕生追求君子风范,若是和他一般见识,岂不是和俗人无异?再说,他也是一时之失,我为什么不能原谅他呢?”
许县县令敬佩陈寔的为人,便将此事对杨姓官吏如实说了。杨姓官吏羞愧难当,上门向陈寔赔罪说:
“我听说古时的圣人不言不辩,却能让天下人归心仰视,大人就是这样的圣人啊!我自视聪明机智,和大人相比,我方知自己是多么的愚不可及啊!”
陈寔先时贫穷潦倒,受征召做官之后,有人见他依然贫穷,便嘲笑他说:
“你见识广博,却不知富家之计,可见你是浪得虚名了。大丈夫应以贫穷为耻,难道你就甘受贫穷,无计可施吗?”
陈寔一笑置之,从不反驳。陈寔的友人见之生怪,陈寔却说:
“若为钱财而辱没了我的名声、德行,这才是最大的不智啊!因财而死、因贪而亡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当初不是都自以为得计吗?这绝不是智者所干的事啊!”
中常侍侯览其时势大,他私嘱颍川郡太守高伦任用他的亲信为吏,高伦安排那人做了文学掾。陈寔怀藏着任命书来对高伦说:
“侯览势大,太守不敢得罪他,可此人实不堪任用。我将任命接下,另行荐举他吧。”
高伦便让那人做了其他官职。至高伦离任之时,高伦才对众人说:
“先前我任用侯常侍所荐举之人,陈君秘密收回任命书,自己去荐举他。人们都责怪陈君举人不当,对他心存蔑视,可这都是我畏惧权贵所造成的。陈君揽下如此过失,从不说明,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呢?这才是古之君子风范呀。”
人们知晓真相,对陈寔便多了几分钦敬。有人埋怨他不早作辩解,陈寔说:
“我诚实对人,自不屑用什么巧言机智,事情总有明了的一天,我又何必多此一举?”
陈寔在太丘县县令任上,清净无为,少有创见。他对此解释说:
“身为父母官,重在引导人们弃恶从善,旨在让人们安居乐业,我若为一己之私,徒逞聪明,百姓当受苦了。”
官吏苦于百姓告状,于是有人建议陈寔明文禁止。陈寔厉声痛斥,大声说:
“打官司就是为求公正,如果禁止百姓告状,他们去哪里申冤?绝不能限制他们。此言荒谬绝伦,若有人再言必加以重惩。”
陈寔在任期间,治下百姓竟没有一个打官司告状的。不了解实情的人向他讨取此中玄机,陈寔只一笑说:
“没有玄机,就是最大的玄机啊!”
沛国相征收赋税违反了法令,陈寔劝阻无果,就解下官印而去。有人劝他慎重,陈寔苦笑一声说:
“我不居此官,自少了此中烦恼,若是媚上亏心而多生思虑,我当这官又有何用?”
朝廷逮捕党人,陈寔也在其中。别人唯恐逃避不及,陈寔却主动投案,被囚在狱中。有人怪他以身涉险,陈寔回答:
“智计有时是全然无用的东西,为何人们总是一味依附它呢?时逢乱世,君子罕有。如果我不进监狱,众人就没有了依靠,我是不想让人们失望啊!”
陈寔的为人举止,时人多有不解之处。灵帝初年,中常侍张让的父亲死了,送回老家颍川安葬时,当地的知名士人只有陈寔前去吊唁。人们怪他不避嫌疑,有失士人风范,陈寔反驳说:
“我没有你们想得那样多,张让之父乃是故人,死人事大,略表哀思也算人之常情,何须搞得太复杂呢?”
张让为此对陈寔心存感激,后来朝廷又要诛杀党人,张让便对他多有保护,使他免受其难。
陈寔八十二岁去世,朝廷派使者吊丧,赴丧的有三万人之多。大将军何进感叹说:
“陈寔以不谋为谋,感召天下人心,他才是真正的智者啊!”
原文
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
译文
才能出众不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并不显露自己。
释评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刻意隐藏智慧往往是智者的一种选择。这其中自有智者对智慧有独特认识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他们对智慧的反作用心存忌惮。在封建专制时代,一个人的智慧越高,一旦他不为君主所用,他所面临的危险也就越大。纵是投靠君主,他们也常常为君主所猜忌,被视为潜在的威胁。这就要求真正的智者以保身避祸为头等大事。做不到这一点的,总是那些不知收敛的人,他们的结局大多不妙。
事典
闭门不出的张良
张.良
字子房,刘邦重要谋士。因祖上历任韩国国相,遂拥韩贵族为韩王,欲图复国。韩王被杀后,依附刘邦。汉朝建立,封留侯,为汉初三杰之一。
镜 鉴
才高功大必遭上忌,出世绝俗或可免。
西汉的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谋士,他智慧过人,屡出奇计,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汉高祖六年(前201),刘邦大封功臣,说: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子房的功劳。请自选齐地三万户,作为封邑。”
张良推辞不受,最后被封为留侯。
对张良的谦逊,很多人颇为不解。刘邦的另一位谋士陈平就对张良说:
“先生功高盖世,荣宠受之无愧,又何必拒绝呢?我们追随皇上,出生入死,今有幸得偿所愿,先生不该轻言舍弃。”
陈平见张良一笑不答,又说:
“先生足智多谋,非常人所能测度,莫非先生别有筹划?”
张良敛笑正容道:
“我家几世辅佐韩国,秦灭韩时,我幸存其身,得报大仇,我愿足矣。我凭三寸不烂之舌,做了帝王的辅佐,贵为列侯,我还有什么悔憾呢?我只求追随仙人遨游四方罢了。”
张良从此闭门不出,在家潜心修炼神仙之术。一次,跟随张良多年的心腹家人忍不住问张良:
“富贵荣华,这是人人都不愿放弃的,大人何以在功成之时一概不求呢?大人也曾是性情中人,这样销声匿迹,岂不太可惜了吗?请大人三思。”
张良随口一叹说:
“正因如此,我才有如此抉择啊!”
张良的心腹家人闻言一怔,茫然不语。张良又低声说:
“我年轻时,散尽家财,行刺秦王,追随沛公,唯恐义不倾尽,智有所穷,方有今日的虚名。时下大局已定,天下太平,谋略当是无用之物了,我还能彰显其能吗?谋有其时,智有其废,进退应时,方为智者啊!”
张良对外人从不袒露心声,好友探望他,他也从不与之议论时事。一次,群臣因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之事找他相商,他枯坐良久,最后只轻声说:
“皇上有此意愿,定有其道理,做臣子的怎能妄加评议呢?我对太子素来敬重,只恨我人微言轻,不能帮太子进言。”
群臣苦劝,张良只是婉拒。群臣悻悻而去,张良的心腹家人对张良说:
“大人一口回绝,群臣皆有怨色,再说废立太子乃天大之事,大人怎忍置身事外,不闻不问呢?”
张良怅怅道:
“皇上性情,我是深知啊。此事千头万绪,关系甚大,纵使我有心插手,怕只会惹来一身的麻烦。群臣怪我事小,皇上怪我事大,我又能怎么样呢?”
吕后派吕泽去强求张良,软硬兼施之下,张良无奈给他出了主意,让吕后请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一直崇敬这四个人,见他们出山辅助太子,刘邦大惊之下,自知太子羽翼已成,遂不得不放弃了废太子的念头。
吕后派人向张良致谢,张良却回绝说:
“这都是皇后的高见,与我何干呢?请转奏皇后,此事切勿再议了。”
吕后听罢使者回报,感叹良久,对自己的妹妹说:
“张良不居功是小,弃智绝俗才是大啊。我先前只知他智谋超群,今日才知他是深不可测,非我等可以窥伺的了。”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张良对世事的变迁一概不问,对求见他的大臣也一律不见。吕后见他潜心研学道家养生之术,便不以他为患,反而对他愈生钦敬。她派人对张良说:
“人的一生,十分短暂,应该及时享乐。听闻你为修仙术,竟致绝食,何须如此?切不要自寻烦恼了。”
在吕后的一再催促下,张良这才勉强用饭。吕后对其他的大臣或杀或贬,却独对张良关爱有加。汉惠帝六年(前189),张良病逝。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