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813081
《解厄学》,在历史上是一部十分特殊的著作。它不仅立足于“解厄”,更关注人们致厄的根源。
《解厄学》深刻而具体地剖析了人性的种种弱点,可谓洞察深邃,入木三分。
《解厄学》不仅是一部理论专著,更是一部十分实用的济世之学。
《解厄学》是一部十分罕见的著作,它不仅立足于“解厄”,更窥见致厄的根源。晏殊的才华和地位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官拜宰相,位极人臣,几近其所处时代的顶峰。如此骄人的成就,并不是因为所谓上天护佑,而是他深通趋利避害之道的缘故。
藏锋卷 第一
不避苦难的王尊
藏锋避祸的李丰
任尚的狂言
恃才傲物的王昕
王世充的本来面目
急于建功的韩通
重视仁德的窦皇后
不肯退让的伍子胥
内敛的王龚
排斥群臣的张居正
·不以困为困,不以厄为厄,方不为厄所困。
·善隐藏锋芒者,趋利避害,解厄脱困。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虎行似病,鹰立似睡,乃处世至境。
·志向远大的人,谦逊是常态。
·好的带头人重在团结众人,而不是彰显己能。
·人可无名,不可无仁无德。
·放弃比索取更需智慧。
隐智卷 第二
魏孝文帝的治国术
拒不改过的李密
不为己谋的田豫
身败名裂的史弘肇
韩信的弄巧成拙
不得善终的苏秦
陈后主的愚顽
深谋远虑的王徽
阮籍的远见
一生坎坷的陈寿
·智谋可以消减困厄,却不能根除困厄。
·上智不为人知,方可出奇制胜。
·自私者常处困厄之境。
·缺少智慧可以弥补,丧失道义难以挽救。
·比才能更重要的是忠诚。
·不洞察世情与人情,势必阻碍丛生,困厄不断。
·祸患不因无智而生,反而常常因智而起。
戒欲卷 第三
贪得无厌的索额图
但行好事的朵儿赤
胡质的“小题大做”
聚敛无度的钱度
贺拔岳的观望
刚正不阿的耶律楚材
纣王的淫恶
决不妥协的周新
王杰的高尚品行
轻启战祸的韩侂胄
·贪欲之根,祸患之源。
·自找的困厄最难终结。
·君子能审时度势,不被欲望左右,所以能够消灾解厄。
·不遵从社会法则,任私欲膨胀,毁灭便不远了。
·智者从不小看一念:一念之失,生死之别。
·贪欲无穷,使困厄永伴。
·冲动常常使人失败。
·对待欲望的不同态度,使君子坦荡,使小人戚戚。
省身卷 第四
引狼入室的王皇后
心无杂念的裴休
李梦阳的“蛮干”
不肯偷生的荀爽
司马懿的自救
多加思虑的元岩
安重诲的执迷不悟
言语无忌的卫瓘
苏琼的应变
不负厚望的潘季驯
·有自知之明者,常处困厄之外。
·学会取舍,才是解厄之道。
·人的差距可以通过省身来弥补。
·洞察了生命意义的人不可战胜。
·律己严,待人宽,乃处世之道。
·智慧也需不断更新。
·慎重行事,遵循正道,乃可以长久。
求实卷 第五
石天麟的规劝
不随俗的宗泽
王充的践行
不自卑的优旃
郭舍人的救助
心灰意冷的张浩
耶律吼的仁德
本性不改的毕义云
曹一士的求实
直言善辩的戴凭
务实保长远,虚名易招祸。
坚持与求实是成功者的共同特点。
金科玉律只存于书本中,不存于实践中。
贪近者愚,求远者智。
求实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避祸的根本。
求实不是求取完美,而是尽量减少缺憾。
智者顺天行事,故远离祸患。
慎言卷 第六
贾耽的寡言
心有余悸的杨椿
熊廷弼的失望
险遭大难的孔僖
狄仁杰的不尚空谈
傲慢无礼的庄贾
栾巴的倔强
引火烧身的布占泰
刘洁的处心积虑
痛下决心的努尔哈赤
·言多祸藏,沉默胜金。
·一言可兴邦,亦可亡身。
·慎言者智。
·听其言,知其意,可断其行。
·人无信,勿听其言。
节情卷 第七
悟出玄机的范景文
孙武的智谋
改变策略的司马睿
太子丹的忍痛弃友
包藏祸心的陈名夏
引退归乡的高拱
据理力争的周起元
汉成帝的感情用事
被赐自尽的冯妙莲
赵岐的感叹
·先驾驭情感,再驾驭人生。
·放纵情感,如纵祸患。
·友情贵在真诚,纵友则见拙,不智也。
·仁义不可乱施。
·惩恶扬善,缺一不可。
·天怒成灾,人怒成害。
·君子戒悲,小人戒忧。
向善卷 第八
民愤日增的义纵
尹翁归的替天行道
外表恭顺的耶律察割
杨勇的失势
为国育人的文翁
徐璆的东山再起
不与小人结交的贺琛
坚守道义的马怀素
人所不齿的冯铨
王吉的尽职
·吉有其因,福有其源。
·向善戒恶,行事之要。
·识人当观其行,见其细。
·体谅他人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大善者,不计毁誉,不图善名,方成大事。
·与小人结交,困厄近矣。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
不避苦难的王尊
王尊,西汉时涿郡高阳人。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跟着叔父生活。
一天,王尊的叔父发现他暗自哭泣,就痛声对他说:
“你是不幸的,可要活下去,就必须学会坚强啊!我们是穷苦人家,如果你再自暴自弃,就更无出头之日了。”
叔父耐心地开导教育他,王尊渐渐有了笑容。他从此暗自用心学习,慢慢学会了书写和阅读,学问渐长。
王尊十三岁时,凭借其才学做了家乡管理监狱的小吏。当地人引为奇事,有人便问王尊道:
“你自幼不幸,天天牧羊,你的学识难道是天生的吗?”
王尊回答说:
“学识自然不会天生就有,那是我忙里偷闲苦学而来的。既然人的苦难不可避免,那么抱怨也是无济于事的,为何不发奋进取呢?”
王尊在任上勤勉有加,几年之后,便被调到太守府做事。
太守惊叹他的才能,问他说:
“你年纪轻轻,却博学多能,远过常人,有什么秘诀吗?”
王尊长叹一声,回答道:
“若有秘诀,也是不幸使然啊。我所受的困厄多了,对人世的认识便更加深刻了,这一切都激励我奋发向上。若不如此,我现在也许仍一无所 知。”
太守点头说:
“你能看透人生本相,实属难得。其实,人生到处充满困厄,不看开这一点是不能进步的。有些人只知抱怨命运不济,却不从自身想问题,其实这才是他们不能成事的根源,哪里怪得了命运呢?”
太守对王尊十分信任,就让他做了掌管文书的小吏。
后来,王尊突染重病,难以做事。家人悲伤不已,对王尊说:
“你苦尽甘来,难得过几天舒心的日子,谁知苍天无眼,命运对你太不公平了。”
王尊一笑,说:
“生老病死是人生所固有的,为何要抱怨呢?有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惊慌失措,这样就会病上加病了。”
王尊在病中向太守递上辞呈。他在辞呈中说:
“下官不能理事,这是天降之灾,但不能因此耽误官府大事。下官辞官不做,正是为了让出位置,以便大人安置他人,不误公事。下官会安心养病,大人切勿以下官为念。”
王尊的同僚为他担忧,劝他说:
“你尚在病中,如果辞去官职,那么将来何以为靠?这样一来,岂不是双重的不幸?你太欠缺考虑了。”
王尊重声道:
“为官便要尽职,否则不如归去。我不能因个人的不幸而拖累朝廷,这样我会寝食不安的。何况养病重在心静,倘若我贪恋官位,私心不减,又怎能指望痊愈呢?”
王尊的做法令太守十分敬佩。太守流着泪批准了王尊的辞呈,还亲自探视他,说:
“你能不避苦难,亦能为国着想,我相信没有什么是你战胜不了的。你要好好养病,我盼望着你早日回来为国效力。”
王尊没有了俸禄,日子一下艰难了许多。他却并无愁容,且笑着对家人说:
“我本是穷苦出身,自不怕什么穷苦。人活着总要经受大风大浪,否则就不识人生的滋味了。”
养病期间,王尊仍不忘读书。他拜郡中的文学官为师,学习《尚书》《论语》。有人不解地问他:
“你尚在病中,用得着如此辛苦读书吗?你太不爱惜身体了。”
王尊反驳道:
“倘若遇有变故,人便哀叹丧志,又怎能成事呢?人有旦夕祸福是很正常的,但不能碌碌无为啊!”
几年之后,王尊痊愈,学识亦大增。他被举荐为幽州刺史的属官,担负起了主管辽西盐务的重任。
锋者,厄之厉也。
显露锋芒,是使困厄加剧的原因。
困厄是人生总要面对的。脱困解厄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应该指出的是,困厄虽为人生所固有,但只要采取了正确的方式、方法,人们完全可以趋利避害、解厄脱困。否则,便会使困厄加剧。显露锋芒,过度突出自我,易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人们当戒除争强好胜之心,凡事低调为 之。
藏锋避祸的李丰
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李丰很有才学,声名远播。
一次,有人从吴国投降过来,魏明帝问来人说:
“我们魏国的名士,你们可知道是谁?”
来人马上回答道:
“人们都说是李丰。”
魏明帝听了很惊讶,便单独召见李丰,对他说了这件事。又道:
“你有如此大名,只怪朕有所不知。朕决定提拔你。”
李丰不喜反惊,他连连推辞说:
“臣无德无能,民间传言不足为信。陛下如若赐官,臣不敢受。”
李丰百般拒绝,魏明帝大感意外,不解地道:
“人有贤名,加官晋爵,这些都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好事,为何你不以为喜呢?这太令人奇怪了。”
李丰叩头说:
“非臣谦让,乃名过于实,臣有愧啊,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魏明帝坚持提拔了李丰。李丰一脸苦相,谢绝了所有向他道贺的人。
李丰的弟弟私下对他说:
“兄长名传天下,这有什么不好吗?兄长官职有升,这难道是坏事吗?你惶恐不安,到底是为了什么?”
李丰把弟弟拉入内室,低声对他道:
“仕途险恶,哪里像你说的这么简单?我名声大了,官职大了,势必会招致同僚的嫉妒。他们若是共同攻击我,我的处境岂不凶险?看来是我的锋芒太外露了,否则又怎会有此变故呢?”
从此李丰行事更加严谨起来,与人交谈再不阔论不止,朝上议事之时也大多沉默,不与人争辩。
更令众人不解的是,面对攻击他的同僚,李丰也以礼相待,绝口不予反击。他还常常自责道:
“是我有错在先,又怎怪得了他人指责?我不能错上加错了。”
时间一长,攻击李丰的人便越来越少,李丰的处境大大改善了。
魏明帝死后,尚是孩童的曹芳继承了大位,由顾命大臣曹爽和司马懿共同执掌朝政。曹爽和司马懿互相排挤,明争暗斗。李丰看在眼里,心中忧虑。他对弟弟说:
“龙虎相争,必有一伤,这对国家不利啊。只恨我无法调解此事,徒然悲戚。”
弟弟道:
“朝廷有变,势必牵扯甚大,兄长可有保身之计?”
李丰苦笑说:
“时下群臣各有攀附,在我看来却是凶险之道。曹爽乃皇亲国戚,司马懿乃三朝元老,他们二人孰胜孰败,实难预料。万一站错了队伍,到头来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弟弟一脸惊慌,忙道:
“如此说来,兄长当真没有良策了吗?”
李丰长叹几声,无奈地说:
“不能平息干戈,为兄只好独善其身了。祸患都是锋芒外露招惹来的,那么就只能隐藏锋芒,不予人知。他们二人都位高势大,谁也得罪不起,我只好作壁上观了。”
李丰此后常常托病不上朝,遇有朝廷大事他也不发表意见。对曹爽和司马懿的主张,李丰都表示拥护。
一次,有人责备李丰说:
“大人学识高深,一向见解独到,如今却唯唯诺诺,真是变得太多了。”
李丰含笑道:
“不是我变了,而是我实在愚钝,先前的一切都是虚名啊!”
李丰就这样周旋于两大集团之间,安然过了好多年。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