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37597
什么叫发明本心?就是要找到自己光明的心。怎么找到呢?不用找,这颗心始终都在。知道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道理,这颗心就找到了。怎么养不动心呢?这就需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果能养得此心不动如山,那么谁又能打败你呢?而你却可以战胜一切。
领导者要如何获得人心呢?首先要认清人心,其次要领导人心。具体来说,掌握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个字就可以了。
第一章 成于正念 / 1
三个完人,六部经典 / 2
念头正了,事就成了 / 6
得失成败,唯心所造 / 10
始于格物,达于格心 / 14
因为敬畏,所以无畏 / 20
以心为本,以心育人 / 22
第二章 源于心性 / 27
恭则不侮,卑以自牧 / 28
宽则得众,海涵地负 / 33
信则人任,言出必行 / 38
敏则有功,建功立业 / 42
惠则使人,与人方便 / 46
方而不割,圆以处事 / 51
直而不肆,以迂为直 / 55
光而不耀,韬光养晦 / 57
由戒生定,心上用功 / 59
定生智慧,连接赋能 / 63
慧通古今,万千妙用 / 65
第三章 发于修为 / 67
太上境界,下知有之 / 68
有所作为,抓大放小 / 71
急之不白,操之不从 / 76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 79
积极作为,但不乱为 / 81
民莫之令,萧规曹随 / 83
深藏若虚,谨守分际 / 86
第四章 止于至善 / 93
信守承诺,一诺千金 / 94
仁者爱人,同甘共苦 / 96
勇者无敌,有勇有谋 / 97
严于律己,执法如山 / 99
廉洁自律,洁身自好 / 101
心明眼亮,识人用人 / 102
必死可杀,匹夫之勇 / 104
必生可虏,难成大事 / 106
忿速可侮,中激将法 / 109
廉洁可辱,和光同尘 / 113
爱民可烦,英雄气短 / 118
第五章 上善若水 / 121
居善地,需放低姿态 / 122
心善渊,要胸怀天下 / 125
与善仁,仁者自无敌 / 128
言善信,无信则不立 / 130
政善治,一碗水端平 / 133
事善能,举贤图大业 / 135
动善时,连接更赋能 / 138
第六章 上兵伐谋 / 141
制度像火,必罚明威 / 142
军令如山,令行禁止 / 147
流程似渠,水不漫堤 / 151
文化是魂,上下同欲 / 154
霸王之兵,率然之蛇 / 158
临之以庄,以策安全 / 161
生于忧患,哀兵必胜 / 163
无见小利,欲速不达 / 168
治丝益棼,大道至简 / 173
第七章 上德不德 / 177
五个维度,心灵驱动 / 178
多积善行,一切利他 / 181
得失取舍,一念天堂 / 183
和谐共生,一体为仁 / 186
善巧方便,与人方便 / 188
向心管理,内圣外王 / 191
引导众人,向善行善 / 196
第一章 成于正念
三个完人,六部经典
中国文化史上,有三个人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三人是孔子、王阳明及曾国藩。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虽然没有成为当时的名相,却被历朝历代推崇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用北宋大儒张载的话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子是一个完人。
孔子之后,到明朝又出现一个没有争议的完人,他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这个人就是王阳明。孔孟朱王(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是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座高峰。
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大明朝的“战神”,学会王阳明心学,没有人能打败你,你相信吗?
王阳明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可以“为师为将为相”的完人——曾国藩。人们说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曾国藩,做官要学曾国藩,识人用人也要学习曾国藩。
这三个历史人物是走进国学,深入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丰满的人物,是检验国学智慧的三个真实案例。
说到国学,什么是国学呢?“国学”这个词,在3000年前就已经存在,比如在《周礼》、《汉书》、《后汉书》里,就明确出现过“国学”一词,但是要注意,当时“国学”一词指的是国家的学校,而我们现在说的“学国学、用国学”是近代100多年才产生的概念。20世纪初,西方思想和技术大量涌入中国,中国有一批卓有远见的思想家、教育家意识到西方思想和技术必然会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等。于是他们面对西学东渐,针对“西学”二字提出“国学”二字。这是国学产生的背景。
国学简单地说,就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学问,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国学。《四库全书》把国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大家耳熟能详的《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四大古典名著等都属于国学。
国学博大精深,既有宇宙的秘密,又有生命的法则;既有生存的智慧,又有生活的学问;既有人生信仰,又有古代科学;既有门道,又有技巧;既有术,更有道……
走近国学,给大家推荐六部经典,基本从儿时启蒙开始,每隔10年学习一部,足够让书香陪伴一生。
十岁,应该学好《弟子规》,给人生夯实基础。六十一甲子,十岁前属于《易经》提到的“潜龙勿用”阶段,出名不要太早,要大器晚成。多读书多学习,终身受益。
到了二十岁,一般学校毕业,开始工作,属于“见龙在田”阶段,开始在工作中展示才华,此阶段要学习《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也是讲领导力的。
到了三十岁,是人生的关键期,事业婚姻家庭都要兼顾,上有老下有小,干扰项很多。这时候,需要做条“惕龙”,警惕危险,减少失误。《孙子兵法》是这个阶段的智慧宝典,学好《孙子兵法》能提升你的智商和情商,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到了四十岁,不惑之年,驶入人生快车道。这个阶段决定事业能否上升,人生能否增值。身处这一阶段的人,就像在深渊中的龙,一定要搏击,腾飞到空中,实现再次飞跃。这一阶段好好学好《道德经》,尊道贵德,涵养心性,生命才有意义。
到了五十岁,是事业的黄金期,“飞龙在天”,大展宏图。这时候学好《易经》。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说,给我几年时间,让我从五十岁开始好好学习《易经》,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人到五十岁,过往的成功和失败都是最好的人生经验,非常适合与《易经》智慧互相印证。
到了六十岁,一定要学好《金刚经》。《金刚经》让我们知道生命的真相,可以心安理得去安享晚年。古人“调素琴,阅金经”,金经指的就是《金刚经》。
本书将以孔子、王阳明、曾国藩作为人物案例,从上面六部经典中引经据典,萃取精华,让国学智慧和现代企业管理进行激烈碰撞和畅快思辨,以实现提升管理者的事业修为和领导艺术的目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