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232074
- 畅销书《社会心理学》作者戴维·迈尔斯在美国霍普大学教授普通心理学课程长达50余年,本书是迈尔斯毕生教学研究的心血之作和扛鼎之作,长期位居美国亚马逊心理学教科书畅销榜榜首,是美国高校中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
-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主要分支领域,包括生物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障碍与治疗等,同时还展现了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本书既有严谨的科学性,也有宽广的人文视角,用一种温暖而富有个性的方式来讲述心理学的故事,兼具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的感性,同时力图反映心理学和其他领域的联系,比如文学、哲学、历史、体育、宗教、政治和通俗文化。
- 本书语言生动幽默而富于感染力,深入浅出,加入了大量的插图、表格、漫画、引言、专栏,使心理学的理论变得不再枯燥,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轻松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 中国心理学界泰斗黄希庭教授领衔国内18位心理学教授共同翻译,同时由具有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编辑组成专业的编辑团队,由具有20年英语国家研究、写作、评审经验的学者对照原文进行了逐字逐句的审校,共同确保了翻译和编校质量。
- 第9版是历次修订中最细致、更新范围最广的版本,新增了1000 多条参考文献或研究引证,强化了临床的视角,并根据目前国际通行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即DSM-5进行了全面更新;
- 强调批判性思维的训练,用了整整一章深入细致地介绍了批判性思维在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另外全书还穿插了数十个对心理学中的重要问题和通俗心理学进行批判性思考的专栏。
- 本书提供了各种教学辅助材料,便于课堂教学和读者自学,同时还借鉴了心理学对学习和记忆的研究成果,设计了新的学习体系,每一章引导读者带着问题去阅读和学习,给予读者即时的反馈,检验读者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 美国心理学协会前主席菲利普·津巴多推崇的心理学入门书,他称迈尔斯的文笔“在当今整个心理学界无人能出其右”;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作序推荐,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教授诚挚推荐。
- 清华大学使用的普通心理学课程教材,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推荐用书。
本书由美国著名心理学教科书作者戴维·迈尔斯(David Myers)撰写,自出版以来,一直位列美国亚马逊心理学教科书畅销榜榜首,是美国高等院校中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本书系统阐述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主要分支领域,包括生物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障碍与治疗等,同时还展现了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心理学与文学、哲学、历史、体育、宗教、政治和通俗文化等领域的联系。作者戴维·迈尔斯充分发挥了其在心理学教材撰写方面的突出才能,将严谨的科学性与宽广的人文性结合起来,兼具理性和感性,使读者能够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轻松掌握心理学知识。本书由国内资深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领衔18位心理学教授联袂翻译,并被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列为推荐用书。第9版是历次修订中最细致、更新范围最广的版本,强化了临床的视角,并根据目前国际通行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即DSM-5进行了全面更新。
心理学的故事:编年简史
推荐序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运用心理科学进行批判性思考
第2章 行为的生物学
第3章 意识与心理的双通道
第4章 毕生发展
第5章 性别与性
第6章 感觉与知觉
第7章 学习
第8章 记忆
第9章 思维、语言与智力
第10章 动机与情绪
第11章 应激、健康与人类丰盛
第12章 人格
第13章 社会心理学
第14章 心理障碍
第15章 心理障碍的治疗方法
附录:完整章节复习
专业术语表
参考文献
编辑后记
戴维·迈尔斯清晰严谨的写作风格、优雅雄辩的文辞在当今整个心理学界无人能出其右。他撰写的普通心理学教材和社会心理学教材都无一例外极为畅销。
——菲利普·津巴多
美国心理学协会前主席
《心理学与生活》作者
在美国,心理学导论性教科书品种繁多,竞争激烈。其中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半个多世纪以来不断修订再版,被公认为经典;而迈尔斯的这部《普通心理学》则是近年来最为畅销的新锐。两部顶尖之作能够先后被引进中国,且得到高质量的翻译、出版,这无疑会对中国的心理学教育和普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在清华大学讲授《心理学概论》课程就使用本书第5版作为教材。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教授
《普通心理学》通常是学生接触心理学的第一本学科教材,也往往是非专业人士了解心理学的第一本专业书籍,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我曾参与原书第5版的翻译工作,目前的版本译自全面更新后的第9版。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个版本反映了学科近年的发展,和当代社会联系密切。本书章节涉及内容全面,可以帮助使用者全面了解心理学科目前的概貌。同时,这本教材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介绍批判性思维在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这点对于我们使用翻译的教材尤为必要。我很有信心地向大家推荐这本《普通心理学》。优秀的原版教材加上高质量的审校,它是一本能够让我们的读者享受原汁原味的美国心理学入门教科书。
——苏彦捷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在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中,教材建设改革是一个重要环节。过去我国高校的大多数课程都是一门课程使用一种教材。现在许多高校基础课的教学大多实行一门课程使用多种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模式。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引进国外的一些优秀心理学教材是有必要的。美国密歇根州霍普学院戴维·迈尔斯所著的《普通心理学》(第9版)是一本颇受读者欢迎的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材,也是我们讲授普通心理学的优良教学参考书。
——黄希庭
西南大学资深教授
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和第八届副理事长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
心理科学的重要性
尽管有时候我们比最智能的电脑还要聪明,但是我们的直觉常会犯错误。是人就会犯错。欢迎进入心理科学的殿堂。经过收集和过滤证据等程序,科学可以减少错误。当我们熟悉了这些策略并把背后的原理应用到日常思考,我们的思考就会更加明智。依靠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心理学家得以更好地理解人们为何如此思考、感受和行动。
直觉与常识
1-5:后见之明偏差、过度自信以及在随机事件中发现秩序的倾向是如何说明依据科学方法得出的答案比基于直觉和常识的答案更为可靠的?
有人认为心理学只不过记录人们已知的事实,并用行话加以包装:“有什么了不得的新东西?——你拿着薪水,却用一些华而不实的方法来证明老太太都知道的东西。”也有人笃信人的直觉。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对记者鲍勃·伍德沃德(Woodward, 2002)解释他为何发动伊拉克战争时这样描述他的感受:“我喜欢凭直觉行事,本能就是我的依据。”今天的心理科学确实记载了大量的直觉思维。我们会看到,我们的思维、记忆以及态度都是在两个层面上运行的——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幕后自动运行的。就像大型喷气式飞机,大多数时候都是靠自动驾驶仪飞行的。
那么,听从我们内在智慧的低声耳语,单纯地信任“内心的力量”,是明智的吗?抑或要更经常地怀疑细查我们的本能直觉?
这似乎是相当肯定的。直觉很重要,但我们常低估了它的危险。我的地理直觉告诉我雷诺市在洛杉矶的东面,罗马在纽约的南面,亚特兰大市在底特律市的东面。但这些直觉都是错误的。美国作家马德琳·英格(L’Engle, 1973)说过:“赤裸的智力是一种极其不精确的仪器。”有三种现象(后见之明偏差、判断的过度自信以及在随机事件中发现秩序的倾向)可以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能仅仅依靠直觉和常识。
我们早就知道吗?后见之明偏差
箭射中靶子后再来画靶心当然容易。当股市下跌之后,人们会说:“它就该进入一个调整期了。”一场足球赛之后,如果球队赢了,我们会称赞教练水平高超;可如果球队输了,我们则会批评教练愚蠢之极。战争或者选举结束之后,其结果往往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历史看起来是由一个个不可避免的事件构成的,但是我们却很难预知未来。没有谁的日记里会这样记载:“今天,百年战争开始了。”
后见之明偏差(hindsight bias)(也称为“我早就知道了”现象)很好理解:把参与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告诉两组参与者相互矛盾的心理研究结果。假如你在第一组,你将听到“心理研究发现分离会削弱恋情”,所谓“离久情疏”。之后让你想象分离为什么会削弱爱情。第一组大部分人都能想象得出,而且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认为这一真实的结果没什么奇怪的。
假如你在第二组,你将听到“心理研究发现分离会加深恋情”,所谓“小别胜新婚”。第二组的参与者也能找到很多理由解释此一虚构的研究结果,而且认为这是司空见惯的常识,不足为奇。两种相反的研究结果都被视为常识,显然这里有问题。
我们回忆和解释中的这类错误,表明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仅仅询问人们感受或行动的内容和原因有时会误导人——并非因为常识一般都是错误的,而是因为常识比较容易形容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将要发生的事情。
不过,祖母的直觉常常是对的。正如尤吉·贝拉(Yogi Berra,美国棒球扬基队捕手,传奇棒球人物)所说的:“你只要看就能观察到很多东西。”(我们还要感谢贝拉为我们创造的其他经典名言,如“没有人来过这里——这儿太拥挤”,以及“如果人们不想来球场看球,你没法阻止他们”)。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是行为的观察者,所以如果心理学的许多发现没有被事先预见的话,那将是不可思议的。许多人相信爱心可以孕育幸福,他们是对的(我们都有第10章所说的“归属需要”)。的确,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等人(Gilbert et al., 2003)指出:“心理学上的好创意通常有种怪异的熟识感,我们遇见它们的那一刻就能断定,我们自己也曾非常接近,思考过同一事物,只不过没有诉诸文字。”好创意就如同优秀的发明,一旦创造出来,就好像再明显不过了。(为什么滚轮行李箱和便利贴的发明花了这么长时间?)
但有时候,经无数次不经意的观察而获得的祖母的直觉,是错误的。在后续章节将会看到许多研究结果已经推翻了一些流行观点,比如亲近生不敬,梦境预测未来,我们只使用了大脑的百分之十。我们还将看到一些令人惊奇的发现:大脑的神经化学递质控制着我们的情绪和记忆;动物的智力;应激对我们抗病能力的影响。
过度自信
我们往往会认为自己知道得很多,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问及对一些事实性问题(波士顿在巴黎北边还是南边?)的答案有多大把握时,人们往往会表现出过度自信的倾向(注:波士顿在巴黎南边)。看一看下面这3个由字母颠倒顺序而构成的词(Goranson, 1978):
WREAT → WATER
ETRYN → ENTRY
GRABE → BARGE
你认为自己把它们复原过来需要用多少秒?知道正确答案倾向于使我们过度自信。你或许认为10秒钟左右就能排列好,但实际上每个人平均花了3分钟。先不告诉你答案,请你把打乱顺序的OCHSA排列成一个单词,看需要多长时间?(答案是:CHAOS)
那么我们在预测社会行为时是否会好一些呢?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泰特洛克(Tetlock, 1998, 2005)收集了27 000多份专家对世界大事的预测。例如,南非的未来政局或者魁北克省是否会从加拿大独立。他反复发现:那些觉得自己有80%把握的专家,其真正预测正确的还不到40%。尽管如此,那些犯错的专家仍保持着自信说他们“几乎就预测对了”,“魁北克分裂分子差一点儿就赢了脱离联邦的全民公投”。
在随机事件中发现秩序
在热切地诠释我们身处的世界时,我们总是倾向于感知某种模式——正如诗人斯蒂文斯(Wallace Stevens)所说,“我们对秩序有某种狂热的追求”。人们在月亮上看到面孔,在音乐中听到撒旦的声音,或者在奶酪三明治中发现了圣母玛丽亚的图像。甚至在随机发生的事件中,我们也在寻找某种秩序,因为(这是生活中一个令人好奇的事实),随机事件常常看起来并不那么随机(Falk et al., 2009; Nickerson, 2002, 2005)。在随机序列中,某些模式或条纹(如重复出现的符号)总是多于人们的期待(Oskarsson et al., 2009)。为了举例说明这种现象,我抛掷一枚硬币51次,结果如下:
- H 11. T 21. T 31. T 41. H 51. T
- T 12. H 22. T 32. T 42. H
- T 13. H 23. H 33. T 43. H
- T 14. T 24. T 34. T 44. H
- H 15. T 25. T 35. T 45. T
- H 16. H 26. T 36. H 46. H
- H 17. T 27. H 37. T 47. H
- T 18. T 28. T 38. T 48. T
- T 19. H 29. H 39. H 49. T
- T 20. H 30. T 40. T 50. T
仔细观察这些顺序,模式便会自然而然地跳出来了:第10~22次抛掷形成了近乎完美的对子模式,先是成对的正面,然后是成对的反面。在抛掷的第30~38次中手气不好,8次当中只出现了一次正面。但后来运气马上转了过来——接下来的9次中出现了7次正面。大约如人们所预期的频率,类似的情形会出现在随机序列上,比如投篮、(棒球)击球、共同基金选择股票(Gilovich et al., 1985; Malkiel, 2007; Myers, 2002)。这些序列往往看上去并不随机,因而被过度解读(“你运气好时,就是这么顺!”)。
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些模式呢?是我对硬币进行了超自然的控制?还是我迅速从对反面的恐慌中解脱出来,进入了正面的理想状态呢?我们要的并不是这样的解释,因为这类序列在任何随机数据中都可以找到。把每一次抛掷的情况和接下来的那次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这50次比较中有23次正反面发生了变化——近似于我们所期望的一半对一半的抛掷结果。尽管这些数据中有些看起来似乎很有规律,但是,前一次的结果对接下来的抛掷结果没有任何影响。
然而,某些事情看起来非同寻常,以至于我们很难接受那种稀松平常的概率解释(如我们掷硬币的情形)。对于这类事件,统计学家却认为一点也不神秘。当有人(Evelyn Marie Adams)两次中得新泽西彩票大奖时,报纸报道说这种手气的概率仅为17万亿分之一。很神奇吧?实际上17万亿分之一是这样一种概率:假使有人连续两次购买新泽西彩票,每次只买一张,而两次都中大奖的概率。但是统计学家(Samuels & McCabe, 1989)报告说,由于有数百万人在购买美国政府发行的彩票,所以某人于某天在某地中两次大奖“实际上是必然的事情”。确实有统计学家(Diaconis & Mosteller, 1989)这样说道:“只要有足够大的样本,任何耸人听闻的事情都可能发生。”那些每天只会发生在上亿人中某一个人身上的事件其实一天会出现7次,如此一来,一年会发生超过2 500次。
牢记的要点:后见之明偏差、过度自信和在随机事件中感知模式的倾向往往会让我们高估直觉的影响。好在科学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去伪存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