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4901100
- 著名作家张欣的民国题材小说,工笔风情画般细致展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州的世相百态,升斗小民在家国濒临破灭中的命运遭际,尤其是广州女子的大气与勇毅,如风中玉佩,有风之凌冽,又有玉之圆润。
- 如封似闭,吴式太极拳第九式,马步、收手后再推出,如同广府人的低调、隐忍、力道。彼时的广州城,繁花着锦之下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各色人等粉墨登场……看似纸醉金迷,留给普通人的道路却狭小而昏暗,更何况是家庭中的女性。作家着力塑造了时代剧变中的三位平凡女性,她们有的参加革命,有的历经艰难,凭借智慧与韧性在时代的缝隙中求生存,进而成长为主宰自我命运的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核,在北京大妞是飒,在上海小姐是嗲,而在广州女人则是韧。
- 作品以老辣的文笔,细密铺排,以小见大、层层递进呈现一座英雄之城的人间烟火,她是升斗小民的天堂,是革命者的摇篮,人性温暖与豪迈大气并存,世事变迁而人心总有一些坚持。
长篇小说。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州西关巨富苏大阔的女儿、二太太所生的苏步溪突发重症,药石罔效,几番在生死线上挣扎,好不容易痊愈之后,原本婚事上备受追捧的才女步溪突然乏人问津,在父亲的强迫下,被迫选择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妙合名妓心娇初入吴将军府,初到便险被遣散。心娇为了留下,甘作洗衣妇,后因一手好字被吴将军赏识,身价逐渐提升。好景不长,心娇终因时局变化重操旧业。苏大阔已故大太太生前的贴身女佣阿麦,受打金师傅鹏仔所欺骗,盗取了大太太的首饰,却又被鹏仔抛弃。几年后鹏仔再次回归,已成了黑帮的掌舵人……
序言
芥子纳须弥
张欣
有一种说法是某一类的文章40岁或者50岁之前不要写,主要是指人的认知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对一个素材的理解和把握很可能与最初想表达的意念完全不同。这也很好理解,有时候灵感翩然而至,但将其变成扎实的作品可能需要艰辛的水磨功夫。
我以前写过一些关于广州的都市小说,一直觉得自己很熟悉这座城市。不知从何时起,我很想写一部独具广州特色的小说,但是怎么写居然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因为浮在表面的元素很多,但是什么是广州人的精神内核却模糊不清。就像京派小说中的骆驼祥子,或者类似海派小说中的《上海的早晨》与《子夜》,那么反映广州人生活的载体是什么呢。
又如京派小说中强大的文化背景,海派小说中鲜明的城市情调,像广州这样一个千年商都它的底色又是什么呢。
有一次我跟陈小奇聊天,我说你们音乐人那么努力,为什么永远超越不了《彩云追月》《步步高》《雨打芭蕉》这些前辈作品的高度呢。陈老师说那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全是讲自然景观或者丰收气象,当然还有那个年代的人文精神,的确是一座高峰。现在时代不同了当然需要寻找匹配的主题,同时也要从相对单一走向丰富多彩。他的话对我很有启发,就是要从具相中彰显特色。
你看当年的广东音乐,它是有魂的(当然旋律也好听)所以成为经典曲目流传至今。而我们今天的诸多广州元素已经琳琅满目,如满州窗、广式园林、茶楼、生猛海鲜、粤剧、醒狮、赛龙舟、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等等,但是人呢,关于具体的而不是概念的人的生活、故事和神采又在哪里。
这才是最难的。
像广东音乐中哪怕是全部写景的曲目都具备了人的情感,欢喜、相思、庆丰收、依恋、伤春悲秋,更有《双星恨》、《杨翠喜》这样的曲目直接表达了对人物命运的婉惜与担忧。否则它就不可能成为名曲被广为流传。
人,人的情感,人性的复杂与幽微才是一部文艺作品的骨架。
芥子,当然是指其微小,而须弥山则是指古代印度传说中的大山。在我看来写作的精髓无外乎以小见大,以渺小的个体显现伟大的精神。
如果用佛家的话来说,它们是等量的。
所以我一直在寻找我的芥子。
这个过程是极其漫长的。
也是对我写作生涯的严峻挑战。
后来我选择了1932——1942这段时间的广州,因为民国属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所谓上流社会大多由军阀和买办构成,社会风气是异化加变态,表面攀龙附凤极尽奢靡,实则毫无自立能力,基本是用金箔包裹腐朽。
任何小说都需要一个舞台,然后各色人等粉墨登场。而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都有书写当下中国无尽的寓意。那么,广州沦陷前后的社会是大起大落动荡不安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时代,从繁华浮夸纸醉金迷直接坠入黑暗、战乱、血腥、人性之恶之无奈的万丈深渊。
在这样绝望的背景下,我写了三位平凡的女性。
这三个女性的故事避开了以往这一类题材的套路,第一不是比惨;第二不是走投无路参加革命;第三不是“富人都是大坏蛋”只有穷人才是又好又善良,对人的书写就是平等对待;第四她们都是凭借一己之力变成主宰自己命运的英雄,因为指望不上任何人。
当然也是传奇,因为那样一个时代给女性留下的空间狭小而昏暗。她们只能在男人世界的缝隙里寻找出路,有得到,有得不到,有得到大家觉得好自己并不想要的结果,都是女性一直要面对的课题。
这也暗合了当下对女性主义争论不休的严肃讨论。
说回广州的底色,长期以来,我一直被困在宏大叙事中找不到出路,后来放下身段找到了“美食”这个元素,因为你说广州人讲文化讲情调那是鬼都不信的,但是广州人讲吃那简直全民会意可以用眉毛交流。
说到人物的精神内核,如果北京大妞是飒,上海小姐是嗲,那么广州女人就是韧,坚韧的韧。
同时我也放下了家国情怀和史诗情结,因为我不是一个能够驾驭大题材的作家,而广州又是一个烟火气十足的市井城市,当年王为一老师执导的《七十二家房客》绝对是精准抓住了作为升斗小民天堂的广州风貌,在这一类的题材中可谓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打通关节,想明白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进入创作状态。
状态,其实比我们想像得要重要,它决定了一部作品的基调、叙述方式、语言和妥贴程度。
如封似闭,是吴氏太极拳的第九式,呈马步、双手收回后再推出。很能反映出广州人的低调、隐忍、力道而不喜张扬的个性。以至于咏春、叶问出现在广东是不奇怪的,其中大有深意。
而最终确定书名为《如风似璧》,则是表达我对广州和广州女人的认知、理解与写照,她们一如风中的玉佩,既有风的凌冽又有玉的圆润。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朋友,学者作家叶曙明老师,他的著作《广州传》是我随时要查的工具书,我不是广州人也不会说粤语,写作中出现盲点和难点我都会求助于叶老师。还有学者朋友周松芳博士,他对民国粤菜的研究独具特色,给我意想不到的灵感和启示。
感谢黄爱东西老师和容太,她们给我讲过许多西关故事,在与她们的交往中领略到广州女子的温暖与大气。
此外我还认识许多广州的文化界大佬和美食前辈,而我所写到的广州风情和美食有可能是雕虫小技尔,甚是可笑也未可知,敬请高抬贵手一笑而过谨慎痛批,毕竟我热爱广州之心称得上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最后我要感谢花城出版社对我的支持和信任。
自有湾区文化始,为我们开辟了更广阔的舞台。
感谢广州这座伟大的城市,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是千言万语,是百转柔肠,是我们心中的景仰与豪迈。
张欣的语言建构了一种契合都市语境的特有的抒情风格,一种古典美与现代流行话语相糅合的情调,打造出一种有着鲜明时代烙印的时尚化写作模式。
——雷达
- 张欣是编故事的高手,她的每一部长篇小说,都是由好几组故事交织而成,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贺绍俊
- 中国现代文学城市系列里,广州是一个有着鲜明语言特色和文化景观的城市,但有关它的文学经典并不多。然而,继《三家巷》发表60多年以后,我读到了张欣的长篇小说《如风似璧》。她重新竖立起一座文学广州的地标式丰碑。
—— 陈思和
张欣选择了回到历史,选择了透过历史的烟云观察都市生活,她发现了在当下生活中难以言说的人与事,她找到了一种“有限度的自由”,这个“自由”也让她有限度地塑造了自己“心仪”的文学人物。这些人物——他们的言谈举止和生活方式,不可能生活在当下,但他们作为有血有肉的人物,就在当下的生活中。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也是文学的辩证法——时代变了,但人的本质、欲望和所有的局限依然如故。这就是《如风似璧》的价值和提供的新经验。
——孟繁华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