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189465
这是《咬文嚼字》杂志2023年度合订本(精装)。《咬文嚼字》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合订本经过长期积淀,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在不少读者心中形成了阅读期待。此次合订本,在原来出版的杂志上进行了修订工作。
本书是知名社会语文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的2023年度合订本(精装)。《咬文嚼字》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以“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引导语文生活,推动语文学习”为办刊宗旨,多年来紧跟时代脚步,紧贴语文生活,与时俱进地反映我国乃至整个华语圈当下的语用情况,为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咬文嚼字》公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和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收录在年度合订本中。耕耘二十多年,《咬文嚼字》合订本已经成为市场认可的品牌出版物。
名家语画
年度盘点
缅怀
学习专栏
锁定名人
追踪荧屏
微型讲坛
正音室
时尚词苑
一针见血
学林
有此一说
探名小札
语言哲思
社交新风
借题发挥
校园丛谈
十字街头
热线电话
语海观潮
文章病院
检测窗
东语西渐
网言网语
说文解字
读书
语苑新谈
重读经典
八面来风
向你挑战
新年寄语
微语录
看图说话
雾里看花
广角镜
火眼金睛
其他
繁花似锦 美不胜收
(序)
苏培成
光阴荏苒。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聚焦《咬文嚼字》月刊,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
杂志的亮点,首先应该是“十大流行语”和“十大语文差错”。前者是立,后者是破;有立有破,相得益彰。例如,“大白”一词的本来意义是指粉刷墙壁用的白垩,新增加的流行意义是指在抗击新冠疫情中身着白色隔离防护服、投身“抗疫”前线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他们是“抗疫”英雄和功臣。新旧义区别鲜明,各有其用。
杂志延续它的一贯风格,着眼于语文运用中的“反面”材料,以“纠错”的方式来推动语文规范。设有多个“纠错”专栏,并各有侧重:《文章病院》纠图书、报纸、期刊中出现的差错。例如,《团结报》曾刊有《在古籍中寻味》一文,其中写道:“中国的文人由赞赏而推崇‘东坡肉’,把菊花丛中持蟹对饮,看作是最迷人的风雅之举,把歌咏本乡的‘鲈脍纯羹’视为最富有诗情画意。”其中的“鲈脍纯羹”,应为“鲈脍莼羹”。《追踪荧屏》纠电影、电视以及网络短视频中出现的差错。央视电影频道曾播出电影《烽火天龙山》。日本人为对付刘黑子,以运送“军火”为饵设伏夹击,幸好有八路军经过,解救了刘黑子。发现“军火”原来是整箱石头后,刘黑子的“二当家”怒斥两个被俘的“二鬼子”:“你们两个鳖孙,敢拿石头框咱。”其中的“框”应该是“诓”。《十字街头》纠店招、商品说明文字、旅游景点介绍等语言文字运用错误。如桂林市中山南路某旅行社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如下内容:“漓江竹茷、游船一日游……”其中“竹茷”应为“竹筏”。《校园丛谈》纠教材、教辅及其他学习材料中的错误。例如,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科学》里,有这样一句话:“1879年,爱迪生点亮了世界上的第一盏电灯。”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人类第一盏电灯的发明人是英国的汉弗莱·戴维。还有《正音室》纠语音错误。例如,电视剧《如懿传》第三十三集中高晞月说:“臣妾这一辈子如痴梦一场,后悔也来不及了。只盼下辈子,嫁得寻常人家,相夫教子,也做一回贤德良善之人。”演员将“相夫教子”读作“xiānɡ夫教子”,有误。其中的“相”的意思是辅助,应读xiànɡ。
同时,杂志也设置一些从正面传播语文知识的栏目。《社交新风》谈网络时代新的社交环境新的语文规范以及语言心理;《语言哲思》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语言现象介绍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相关知识;《时尚词苑》《网言网语》栏目,专门刊发介绍、探讨语文生活中出现的新词、新语、新用法;《说文解字》着眼于“汉字文化”,解读汉字中蕴含的文化信息;《语海观潮》主要谈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语言现象;等等。有栏目的文章有争论。例如,在《学林》里有的文章认为钱钟书的“钟”字,汉字简化以来一直写作“钟”,没有问题,可是后来突然改为“锺”字,没有必要。我知道这是因为2013年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里的一条注释。那条注释规定:“鍾:用于姓氏人名时可简化作‘锺’。” 我认为这条注释无故添乱,应该取消。
语林中不能没有《咬文嚼字》这只啄木鸟。我们希望广大读者朋友能继续关注、支持咬文嚼字,也欢迎加入到咬文嚼字的队伍中来,一起维护语文的规范。
发布“十大语文差错”具有正向价值
龙敏飞
2024年1月3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在沪发布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包括:“多巴胺”的“胺”误读为ān、“卡脖子”的“卡”误读为kǎ、“账号”误为“帐号”、“蹿红”误为“窜红”、“下军令”误为“下军令状”、误让岳飞自称“鹏举”、误称白居易修建“白堤”、“宇宙飞船”误为“航天飞机”、误称“支原体”为病毒、误把“土耳其”当成阿拉伯国家等。
从2006年开始,《咬文嚼字》杂志开始向社会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迄今已有18年。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不仅是一堂语文大讲堂,更是通过“集中纠错”的方式向社会普及规范运用文字的常识、激发国人规范运用文字的意识,具有极大的正向价值。此次发布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不仅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如类型分布广泛,包括读音差错、用字差错等内容;热议问题多,“多巴胺”“支原体”的背后都是社会热点;短视频成差错泛滥区,很多视频创作者缺乏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敬畏意识。
差错被指出是为了纠偏,也是为了尊重文字表达的规范性,这也早已是社会共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汉字发展史。从镌刻历史的殷商卜骨,到笔书民族气韵的翰墨琳琅,汉字文化不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见证了历史变迁、文明演变。当前网络环境中不规范字词的使用情况,引起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很多人意识到文字准确表达的重要性。
文字的不规范表达,危害重重。对用户来说,在碎片化阅读时代,不规范用字不仅会增加信息的接收难度,还可能带来极大的误解;对各大平台来说,短视频等内容中错别字频现,会削弱发布内容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对文化传承来说,不规范的用字不利于文字表达的规范性和长远发展。
文字是一种自我表达,有个性可以理解、有创新也没有问题,但应该把握好“度”。对于没有意识的错误表达,要积极引导、不断督促、努力改正;对刻意歪曲的汉字的形、音、义,甚至是发布违背公序良俗的信息,则需要进行整治、严厉打击,更好地守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著华章。2021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曾指出,加强语言文明教育,强化对互联网等各类新媒体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和管理,坚决遏阻庸俗暴戾网络语言传播,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做好文字的规范化表达,不仅要守住正确表达的底线,也要预留创新表达的空间,如此才能让文字在新时代绽放新活力、新光彩。
来源:《光明网》2024年1月4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