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59851
☆ 史料准确:故事严格依据史料,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再现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
☆ 叙事生动:文笔生动细腻,可读性强。
☆ 插图精美:精美插图,直观展示书中精彩片段。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韩愈从年轻时就积极谋求仕进,渴望建功立业,施展抱负,却屡遭贬谪。但他依然不改初心,在从朝廷到地方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勇于任事,并且大胆敢言。这些经历和心态,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诗文创作。
韩愈提出“文以明道”的散文创作主张,又有“不平则鸣”“笔补造化”的诗歌创作理念,使当时的文坛气象一新。
导读
七岁属文
擢第春官
幕府辗转
阳山之贬
分司东都
不平之鸣
从征淮西
谏迎佛骨
宣抚镇州
大星陨落
韩愈生平简表
导 读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贞元八年(792),二十五岁的韩愈登进士第, 却未能通过吏部举行的博学宏词科试,为了维持生计,韩愈先后入董晋、张建封之幕为官。担任幕官只是权宜之计,韩愈又到京城两应吏部铨选,终于得授四门博士。四门博士期满后又担任监察御史。 后因论事被贬阳山,遇赦被召回,先后担任国子博 士、河南令、考功郎中、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因军功授刑部侍郎。其后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 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韩愈病逝,享年五十七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后世也 称他“韩文公”。
韩愈出生的年代,唐王朝刚刚从安史之乱的废墟中艰难站立起来,各种矛盾开始激化,整个社会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韩愈自年轻时就积极谋求仕进,渴望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抱负。但唐王朝已经从鼎盛辉煌的盛唐时期进入战乱频仍的中唐时期,出身庶族地主家庭的韩愈一生仕途蹭蹬,宦海浮沉,屡遭贬谪。正是这样的命运遭际,成为韩愈雄奇险怪的艺术风格的悲凉底色。
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的崇高成就为世人公认,甚至被后世誉 为“文章巨公”“百代文宗”。与韩愈同时代的刘禹 锡称他为“文坛盟主”,宋代的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愈和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主张继承先秦两汉以来的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明确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使当时的散文创作生面别开,气象一新。
韩愈的诗歌创作雄厚博大,奇崛高古,开创了一代新诗风,对宋诗影响颇大。韩愈还喜欢奖掖后进,身边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自己为领袖,孟郊、李贺、贾岛、卢仝等人为主要成员的“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成员大都认可“不平则鸣”“笔补造化” 的诗歌创作主张,成员之间相互唱和往还,品评借鉴,形成了共同的雄奇险怪的诗风。
作为文学家的韩愈诗文兼擅,特别是古文创作,与柳宗元同为当时文坛盟主,堪称一座时代的高峰;作为思想家的韩愈高擎道统大旗,坚决主张 维护正统的儒家思想,排斥佛老;作为教育家的韩愈抗颜为师,一生多次在国子监任职,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提出的许多教育主张和教育理论对于现 代教育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总之,韩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人物,对后世的文学和思想影响巨大而深远。如果把韩愈比作一颗星,他一定是浩瀚无垠的天幕中最闪亮的那 一颗,熠熠生辉,光耀千古。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