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285339
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研发了中医脉诊仪等诊法客观化设备和仪器,为中医装备辅助诊断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中医诊疗装备企业数量少且分散,目前这些仪器多用作科研和治未病用途,真正用于临床诊断的尚不多,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使用。
由于中医理论自成体系,难以用现代生物学等现代科技进行医理解释,中医工程研究长期面临中医理论自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适合中医理论的工程技术标准难以建立,中医界人员和其他学科人员存在沟通困难,跨学科人才难以培养和极度缺乏等诸多问题。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似乎存在一道鸿沟,需要搭建接口和桥梁来进行对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促进中医理论与互联网、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等现代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牵头,联合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进行了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重大专项战略研究,并体现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研究设立关键技术装备重大专项”,“研发一批先进的中医诊断装备和中药制药装备”。本专著作为研究成果之一,通过研究总结智能化、客观化中医诊断信息采集方法和技术,以及对现有较为成熟的十余种中医诊断装备的检测原理、组成和操作规范等进行全面梳理,搭建一座中医工程化以及科技中医化的桥梁,为中医诊断装备及智能中医辅助诊断模型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也为中医诊断装备的操作和使用提供培训资料。
●绪论
一、中医诊断装备概述
二、智能中医辅助诊断关注的问题
三、智能中医辅助诊断关键共性技术
四、展望
上篇 技术篇
第一章 中医思维体系诊断模型
第一节 中医思维体系简介
一、阴阳学说
二、五行学说
三、全息理论
四、象思维
第二节 诊断模型及映射关系
一、健康状态评估模型
二、疾病状态诊断模型
第二章 中医诊断标准化和规范化
第一节 证候及症状名词术语标准化和规范化
一、证候及症状名称与名词术语标准化、规范化
二、症状的鉴别诊断与量化分级
第二节 中医诊法人工操作规范
一、环境要求
二、中医四诊的规范化操作
三、中医诊断记录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