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768520
内容简介
《工业互联网》是一部将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深入讨论工业互联网领域知识的学术著作,介绍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工业互联网的技术体系及应用。《工业互联网》分别从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即网络技术、操作系统、标识解析、安全技术,以及标准、产品、应用等方面,对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以及一系列单元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后介绍了以协同创新为切入点的未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机制。
目 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1
1.1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历程1
1.1.1 工业互联网的提出1
1.1.2 工业互联网的定义与内涵2
1.1.3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演进3
1.2 工业互联网的分类7
1.2.1 基于网络作用范围的分类7
1.2.2 基于行业的分类7
1.2.3 基于主攻方向的分类10
1.3 工业互联网的技术体系11
1.3.1 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11
1.3.2 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13
1.3.3 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14
1.4 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途径15
1.4.1 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15
1.4.2 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16
1.4.3 工业互联网安全建设提升19
1.4.4 工业互联网产业培育21
1.4.5 网络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22
参考文献23
第2章 工业互联网网络技术25
2.1 工业无源光网络25
2.1.1 工业PON架构25
2.1.2 工业PON的关键技术29
2.1.3 发展趋势31
2.2 工业以太网技术33
2.2.1 主流工业以太网技术33
2.2.2 EtherCAT工作原理35
2.2.3 发展趋势37
2.3 时间敏感网络38
2.3.1 TSN与工业互联网38
2.3.2 TSN的关键技术42
2.3.3 发展趋势45
2.4 5G网络技术46
2.4.1 5G与工业互联网46
2.4.2 5G网络的关键技术49
2.4.3 发展趋势52
2.5 工业物联网技术53
2.5.1 工业物联网的内涵54
2.5.2 工业物联网的典型特征55
2.5.3 工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55
2.5.4 发展趋势58
2.6 边缘计算技术59
2.6.1 边缘计算与工业互联网59
2.6.2 边缘计算的关键技术60
2.6.3 发展趋势65
2.7 IPv6技术66
2.7.1 IPv6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67
2.7.2 IPv6的新特性68
2.7.3 发展趋势70
2.8 软件定义网络技术72
2.8.1 软件定义网络与工业互联网73
2.8.2 软件定义网络的关键技术74
2.8.3 发展趋势76
参考文献80
第3章 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85
3.1 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的体系架构85
3.1.1 企业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86
3.1.2 集团企业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89
3.1.3 跨企业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92
3.2 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95
3.2.1 数据集成与边缘处理技术96
3.2.2 IaaS技术100
3.2.3 平台使能技术102
3.2.4 数据管理技术104
3.2.5 应用开发与微服务技术109
3.2.6 工业数据建模与分析技术111
3.2.7 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安全技术114
3.3 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的应用主体116
3.3.1 产业链上游的核心技术企业116
3.3.2 产业链中游的操作系统企业126
3.3.3 产业链下游的操作系统用户135
参考文献140
第4章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143
4.1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概述143
4.1.1 主要术语144
4.1.2 标准活动146
4.1.3 解析体系范例147
4.2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架构150
4.2.1 标识基建层150
4.2.2 标识编码层152
4.2.3 标识解析层154
4.2.4 标识数据层156
4.2.5 标识应用层158
4.3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发展与挑战160
4.3.1 异构性161
4.3.2 兼容性163
4.3.3 联通性164
4.3.4 安全性166
参考文献168
第5章 工业互联网安全172
5.1 工业互联网安全概述172
5.1.1 工业互联网面临的安全问题172
5.1.2 工业互联网安全的相关概念173
5.1.3 企业工业互联网安全173
5.1.4 集团企业工业互联网安全174
5.1.5 跨企业工业互联网安全175
5.2 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176
5.2.1 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架构176
5.2.2 设备与控制安全185
5.2.3 网络安全190
5.2.4 应用安全196
5.2.5 数据安全200
5.2.6 通信安全203
5.2.7 云安全211
5.2.8 人工智能安全212
5.3 展望213
参考文献214
第6章 工业互联网标准216
6.1 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发展现状216
6.1.1 国际标准化发展现状216
6.1.2 国内标准化发展现状218
6.2 我国工业互联网标准发展的特点219
6.3 工业互联网标准的评估指标220
6.4 工业互联网标准的发展总结与建议228
参考文献229
第7章 工业互联网产品233
7.1 工业互联网相关产品233
7.1.1 网络产品233
7.1.2 安全产品239
7.1.3 平台产品242
7.1.4 标识解析产品243
7.2 工业互联网产品应用情况244
7.2.1 网络产品应用244
7.2.2 安全产品应用249
7.2.3 平台产品应用250
7.2.4 标识解析产品应用252
参考文献253
第8章 工业互联网应用256
8.1 国内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256
8.1.1 智慧工厂应用案例256
8.1.2 智慧仓储应用案例257
8.1.3 智慧料场应用案例258
8.1.4 “5G+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259
8.1.5 智慧供应链应用案例261
8.2 国外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262
8.2.1 工业企业应用案例262
8.2.2 平台企业应用案例263
8.3 工业互联网应用对比264
8.3.1 组网技术对比264
8.3.2 国内外应用对比266
8.3.3 行业应用对比267
参考文献269
第9章 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与发展机制271
9.1 工业互联网运行机制271
9.2 工业互联网建设机制273
9.3 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组织规划模式278
9.4 工业互联网各类资源统筹推进机制285
参考文献290
前言
第1章 绪论1
1.1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历程1
1.1.1 工业互联网的提出1
1.1.2 工业互联网的定义与内涵2
1.1.3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演进3
1.2 工业互联网的分类7
1.2.1 基于网络作用范围的分类7
1.2.2 基于行业的分类7
1.2.3 基于主攻方向的分类10
1.3 工业互联网的技术体系11
1.3.1 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11
1.3.2 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13
1.3.3 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14
1.4 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途径15
1.4.1 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15
1.4.2 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16
1.4.3 工业互联网安全建设提升19
1.4.4 工业互联网产业培育21
1.4.5 网络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22
参考文献23
第2章 工业互联网网络技术25
2.1 工业无源光网络25
2.1.1 工业PON架构25
2.1.2 工业PON的关键技术29
2.1.3 发展趋势31
2.2 工业以太网技术33
2.2.1 主流工业以太网技术33
2.2.2 EtherCAT工作原理35
2.2.3 发展趋势37
2.3 时间敏感网络38
2.3.1 TSN与工业互联网38
2.3.2 TSN的关键技术42
2.3.3 发展趋势45
2.4 5G网络技术46
2.4.1 5G与工业互联网46
2.4.2 5G网络的关键技术49
2.4.3 发展趋势52
2.5 工业物联网技术53
2.5.1 工业物联网的内涵54
2.5.2 工业物联网的典型特征55
2.5.3 工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55
2.5.4 发展趋势58
2.6 边缘计算技术59
2.6.1 边缘计算与工业互联网59
2.6.2 边缘计算的关键技术60
2.6.3 发展趋势65
2.7 IPv6技术66
2.7.1 IPv6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67
2.7.2 IPv6的新特性68
2.7.3 发展趋势70
2.8 软件定义网络技术72
2.8.1 软件定义网络与工业互联网73
2.8.2 软件定义网络的关键技术74
2.8.3 发展趋势76
参考文献80
第3章 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85
3.1 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的体系架构85
3.1.1 企业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86
3.1.2 集团企业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89
3.1.3 跨企业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92
3.2 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95
3.2.1 数据集成与边缘处理技术96
3.2.2 IaaS技术100
3.2.3 平台使能技术102
3.2.4 数据管理技术104
3.2.5 应用开发与微服务技术109
3.2.6 工业数据建模与分析技术111
3.2.7 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安全技术114
3.3 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的应用主体116
3.3.1 产业链上游的核心技术企业116
3.3.2 产业链中游的操作系统企业126
3.3.3 产业链下游的操作系统用户135
参考文献140
第4章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143
4.1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概述143
4.1.1 主要术语144
4.1.2 标准活动146
4.1.3 解析体系范例147
4.2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架构150
4.2.1 标识基建层150
4.2.2 标识编码层152
4.2.3 标识解析层154
4.2.4 标识数据层156
4.2.5 标识应用层158
4.3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发展与挑战160
4.3.1 异构性161
4.3.2 兼容性163
4.3.3 联通性164
4.3.4 安全性166
参考文献168
第5章 工业互联网安全172
5.1 工业互联网安全概述172
5.1.1 工业互联网面临的安全问题172
5.1.2 工业互联网安全的相关概念173
5.1.3 企业工业互联网安全173
5.1.4 集团企业工业互联网安全174
5.1.5 跨企业工业互联网安全175
5.2 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176
5.2.1 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架构176
5.2.2 设备与控制安全185
5.2.3 网络安全190
5.2.4 应用安全196
5.2.5 数据安全200
5.2.6 通信安全203
5.2.7 云安全211
5.2.8 人工智能安全212
5.3 展望213
参考文献214
第6章 工业互联网标准216
6.1 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发展现状216
6.1.1 国际标准化发展现状216
6.1.2 国内标准化发展现状218
6.2 我国工业互联网标准发展的特点219
6.3 工业互联网标准的评估指标220
6.4 工业互联网标准的发展总结与建议228
参考文献229
第7章 工业互联网产品233
7.1 工业互联网相关产品233
7.1.1 网络产品233
7.1.2 安全产品239
7.1.3 平台产品242
7.1.4 标识解析产品243
7.2 工业互联网产品应用情况244
7.2.1 网络产品应用244
7.2.2 安全产品应用249
7.2.3 平台产品应用250
7.2.4 标识解析产品应用252
参考文献253
第8章 工业互联网应用256
8.1 国内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256
8.1.1 智慧工厂应用案例256
8.1.2 智慧仓储应用案例257
8.1.3 智慧料场应用案例258
8.1.4 “5G+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259
8.1.5 智慧供应链应用案例261
8.2 国外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262
8.2.1 工业企业应用案例262
8.2.2 平台企业应用案例263
8.3 工业互联网应用对比264
8.3.1 组网技术对比264
8.3.2 国内外应用对比266
8.3.3 行业应用对比267
参考文献269
第9章 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与发展机制271
9.1 工业互联网运行机制271
9.2 工业互联网建设机制273
9.3 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组织规划模式278
9.4 工业互联网各类资源统筹推进机制285
参考文献290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