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205733丛书名: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
乔姆斯基划时代的著作,其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是20世纪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数学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书基于数学和逻辑的研究方法,力图构建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形式语法理论。主张语法具有自主性,判断句子是否合语法应基于形式而非意义;在有限状态模型、短语结构模型和转换模型这三种语法描写手段中,转换模型充分、有效;语法是一个三分体系,两头分别是短语结构规则序列和语素音位规则序列,中间由转换规则序列连接;语法理论的目标是为不同的备用语法提供评估程序;通过不同的表征层面可以解释不规则现象及歧义现象等。已有三十余条形式化规则初步应用于英语的句子生成和分析。本书的语法普遍性等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认知科学。
导读
前言
1 引言
2 语法的独立性
3 一个初级的语言理论
4 短语结构
5 短语结构描写的局限
6 关于语言理论的目标
7 英语里的部分转换式
8 语言理论的解释力
9 句法和语义学
10 结语
11 附录一 符号和术语
12 附录二 英语短语结构规则及转换规则举例
参考文献
审订后记
语言研究有悠久的传统,它可以追溯到伟大的古代文明社会。对《句法结构》(1957)的背景做一些说明,可能会有助于理解这部专著及其在语言学研究中所处的地位。
《句法结构》本来不是为出版而作。它曾是我当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讲授的一门本科生课程的讲义,后来编辑整理成书稿。当时摩顿出版公司(荷兰)正在策划一套学术丛书,有一位编辑建议我以此讲义投稿,我就提交了。
书中材料主要来自那时尚未出版的书稿《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①,后者的内容要广泛得多。这两本书都是所谓的“生成学派事业”早期的研究成果。这一事业在当时几乎没有存在感,且一般不认为其属于语言学领域的一部分。我开的课在麻省理工学院是早的此类课程,在任何地方也都可以说是早的。上述情况出现在麻省理工学院并非偶然:这是一所理工科大学,当时几乎没有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直到多年以后,美国的主要大学才认可了该事业。美国树立了一个样板,后来世界各地也都纷纷效仿。
《句法结构》的框架反映了这样的氛围。本书前边的几个部分,也就是开头几堂课的内容,讨论的话题包括自动机理论与语言范畴、应用于语言研究的马尔可夫过程与统计近似值的不充分性等,麻省理工学院自然科学、工程学及数学专业的学生对这些话题感兴趣,但那时人们却并不认为这些内容属于语言学。《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一书省去了这些话题,而人们曾预期该书会对生成学派事业——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做出潜在贡献。
《句法结构》于1957年刊行,随之而来的是一篇批评行为主义语言观的文章,当时那些观念在美国语言学界和相关领域,尤其是在语言哲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相辅相成的两个文献在基本方法上都有创获,就是运用这些方法,生成学派事业正在跟当时流行的关于语言与心智的观念分道扬镳。
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自己界定为“分类科学”,其基础是可以应用于任何语言数据的一套分析程序。当时人们认为,语言间的差异实际上可能是无限度的,因而分析程序之外的那些理论手段几无立足之地。那些程序的应用导致了对所分析的语言进行全面描写,形成了一个总汇清单,内含语言各成分及其在各个语言层级上的分布情况,从语音学到形态学,再到更高一些的层级,而关于后者,甚少论及。




评论
还没有评论。